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白内障仍是全球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同时是视力损伤的第2位致病病因。据2009年流行病调查,上海市宝山区60岁以上老年人致盲和低视力(以最佳矫正视力计)白内障患病率约为1.80%,结合上海市宝山区2013年老年人口监测统计信息[1],估计2013年该地区约有4 000多名白内障致盲和低视力患者。随着社会老年龄化进展,白内障致盲和低视力患者人数还将进一步增加。为响应"视觉2020"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达标情况与视力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2月在某眼科医院DR病区住院的DR患者396例为研究对象,评测患者视力情况,以Hb A1c0.7%作为血糖控制达标。结果 396例DR患者中,Hb A1c达标者占36.1%;未达标者占63.9%。低视力(0.05≤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3)占39.2%,盲(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05,或至无光感)占19.9%。相关分析显示,Hb A1c与视力情况呈正相关(r=0.000,P0.05),即随着Hb A1c值的升高,DR患者视力情况越差。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 A1c是影响DR患者视力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DR患者视力情况差,与Hb A1c存在紧密联系。应重视对DR患者Hb A1c的监控,延缓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防盲治盲工作面临着严峻形势:一是视力残疾患者基数大,约为1200万人,其中盲人约500万人、低视力人口约710万人[1];二是每年新出现盲人多,约有45万人失明、低视力135万人,平均约每一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患者;三是防盲治盲人员相对缺乏,白内障手术数量还比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云南省高海拔多民族聚居区≥40岁人群白内障手术负荷率、手术覆盖率及盲人社会负担率.方法 2008年2-4月选取云南省贡山县4个乡镇常住居民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包括问卷调查、预调查、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眼底检查.白内障诊断标准采用LOCSⅢ诊断系统.以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05(标准A)和较好眼日常生活视力<0.1(标准B)为盲的标准分别计算白内障手术负荷率、手术覆盖率、盲人社会负担率.以优势比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居住地海拔、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因素间的差异.结果 调查点人群受检率为90.3%( 1116/1236).≥40岁人群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病率为23.8%.以标准A计算,白内障盲人社会负担率为1.3%,手术覆盖率为50.0%,手术负荷率为8.2%;以标准B计算,分别为3.6%、25.0%和12.9%.在≥70岁人群、女性、高海拔居住地和文盲者中,白内障盲人社会负担率和白内障手术负荷率较高,而手术覆盖率较低.结论 云南省贡山县白内障盲人所造成的社会负担较重,老龄、文盲者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王丹 《中国卫生》2011,(8):83-83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有视力残疾人2003万,与1987年第一次调查比较,盲人增加40%,低视力人增加380%。低视力人数的飙升,凸显我国低视力康复工作严重滞后。为此,有专家提出了四个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视力损害进行的分类定级,最佳矫正视力在0.05以下至无光感者为盲;最佳矫正视力在0.3~0.05者为低视力。低视力与盲之比约为3∶1。据统计我国的双盲率约在0.4‰,按此比例,我国的低视力患者人数是相当大的。低视力及盲可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同时低视力与盲密切相关,低视力可以发展成盲。但低视力既不同于盲,又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湖南省花垣县≥50岁人群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及其病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按比例抽取乡镇,然后再按乡镇抽取行政村,根据居民户口薄来确定调查对象;按照WHO制定的盲及低视力标准确定盲与低视力患者;对视力〈0.3者,由眼科医师作外眼、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等详细检查并判断致病原因。结果检录人数为4 957人,实际受检人数为4 402人,其中男2 043人(占46.41%),女2 359人(占53.59%),总受检率88.80%。双眼低视力患病率3.91%,双眼盲患病率1.48%;单眼低视力患病率4.93%,单眼盲患病率2.25%。致盲的主要眼病依次为白内障(56.91%)、角膜病(10.77%)、玻璃体视网膜病(9.23%)、葡萄膜病(4.62%)、青光眼(4.62%)等。结论花垣县≥50岁人群中盲与低视力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以最好矫正视力计算的盲患病率为1.48%。白内障仍然是导致盲和低视力的首位原因。  相似文献   

8.
屈光不正和弱视与盲和低视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视力残疾患者1.8亿。我国目前有视力残疾患者约1250万,其中盲人670万(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低视力约710万,并且随着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每年新增盲人病例在45万以上,现已成为世界3个盲人高发地区之一。与此同时,低视力也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疾病,且比盲的发病率更高。如何防治盲与低视力,是眼科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对中国眼病和视力残疾人调查发现,近20年来,居民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与视力相关的残疾人平均每年新增25万[1]。上海市是人口老龄化最明显的城市之一,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必然增加,其中与年龄相关性眼病,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调查旨在为制订社区老年眼部疾病的防盲政策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本调查地点为上海市普陀区甘泉社区,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10.
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我们知道,盲人在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低视力患者也会遇到同样的困难。什么是低视力?低视力是指经过屈光矫正、药物和手术治疗后,两只眼睛中视力较好的眼,仍然达不到0.3。如果视力较好的眼连0.05都达不到,我们称为盲。低视力介于视力正常与盲之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仙居县部分60岁及以上老年人盲和低视力患病情况及致病原因。方法对仙居县60岁以上白内障复明老年人,分别检查小孔视力和日常生活视力,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和直接检眼镜等仪器检查受栓者外眼、眼前节及眼底等情况。根据小孔视力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标准A)、日常生活视力和视力损伤标准(标准B)计算低视力和盲的患病率。结果以标准A计算低视力和盲的患病率,单眼低视力患病率为4.5%,双眼低视力患病率为2.6%;单眼盲患病率为3.9%.双眼盲患病率为2.5%。根据标准B计算视力损伤和盲患病率,视力损伤患病率为5.5%,单眼盲患病率为5.1%,轻度双眼盲患病率为0.6%,重度双眼盲患病率为1.8%。低视力和盲患病率在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方面存在差异。可致低视力和盲性眼病中以白内障占51.3%,其次为屈光不正(21.3%),再次是角膜病(11.3%)。结论仙居县部分老年人盲和低视力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女性与文盲的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分别高于男性与非文盲。白内障、屈光不正和角膜病应是仙居县部分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苏州市相城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眼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同时分析致病因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受检者进行外眼、眼表、眼底、眼压、屈光状态等各项检查,并对筛查出的眼盲和低视力患者进行电脑验光和小孔视力等进一步检查,同时询问相关病因。结果在5 564例受检者中,眼盲49例,患病率为0.88%,低视力708例,患病率为12.72%。此外,盲与低视力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引起的原因主要是老年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结论在普通人群中眼盲和视力低有一定患病率,应有针对性地做好眼保健教育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卢湾区社区老年人盲与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海市卢湾区淮海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盲与低视力患病率、致盲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确立盲或低视力,并明确主要致盲原因.结果 实际受检2 299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判断,本次调查双眼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分别为0.74%、5.83%;单眼盲与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2.78%、7.22%.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老年性白内障、白内障术后、高度近视、眼球萎缩(青光眼)是前五位致盲与低视力眼病.年龄、眼相关慢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眼病史均是致盲与低视力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上海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大环境下,AMD、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成为主要的致盲原因,因此需加强对这类社区人群的关注度和认知度,进行有针对性的眼保健教育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7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视力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抽取社区2012年开展的70岁及以上老年人视力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的患病率分别为3.54%、1.42%;女性老年人低视力及双盲的患病率高于男性(P<0.01);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1);导致老年人视力损伤的主要病因为白内障、黄斑变性等.结论 社区要定期开展老年人视力筛查,并加强对低视力和盲的老年人重点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白内障手术方法及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2年3月收治患有白内障的高龄患者70例,均采用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经过手术后视力<0.3,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共61眼(87.14%),视力0.1~0.3共7眼(10%),视力0.05 ~0.1共18眼(25.71%),<0.05共9眼(12.85%).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由于手术并发症影响的有22眼(25.88%),由于原有眼病影响的有63眼(74.12%)结论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有效的方法.高龄患者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术前伴有其他眼病所影响,其次是手术并发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超高度近视远期效果。方法对屈光度为-12.0-22.0 D的21例35眼超高度近视,采用Phakic-6H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矫治,术后连续观察6年以上。结果术后6年的裸眼视力0.3-22.0 D的21例35眼超高度近视,采用Phakic-6H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矫治,术后连续观察6年以上。结果术后6年的裸眼视力0.31.2,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4眼(40.0%);最佳矫正视力0.41.2,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4眼(40.0%);最佳矫正视力0.41.2,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27眼(77.1%),无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者。术后6年屈光状态为0.001.2,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27眼(77.1%),无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者。术后6年屈光状态为0.00-3.00 D。术前、术后6年平均眼压分别为(14.80±2.33)mm Hg、(15.24±2.75)mm Hg,对比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皮细胞计数术前为(3 110±259)个/mm2,术后6年为(2 746±365)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2眼出现眼压升高,1眼前房出血,均经药物治疗后恢复。结论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矫治超高度近视方法,且远期治疗效果显著。但仍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后长期随访,特别是跟踪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海市奉贤区邬桥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盲和低视力患病率、致病原因及相关防治措施。方法以WHO制定的分级标准,使用小孔矫正视力,统计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分析盲和低视力的主要病因,并对相关疾病实施防治措施。结果受检人数1873人,其中男性728人,女性1145人。双盲30人,患病率1.60%;双眼低视力199人,患病率10.62%。致盲和低视力眼病均以白内障居首位,其次为黄斑变性、眼球缺如或萎缩、角膜病、青光眼和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女性双眼低视力患病率(12.75%)高于男性(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27,P〈0.01)。2013年度白内障手术人数比2012年度增长166%。结论白内障是引起视力损伤的最主要因素,针对该社区致盲和低视力的主要病因,现阶段应以白内障复明手术为老年人眼保健工作的重点,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三级眼病的预防保健体系。  相似文献   

18.
德州市3859名学龄前儿童弱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德州市儿童弱视患病率,观察弱视与低视力、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及不同注视性质弱视的分布比例。方法:对385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普查,依低视力程度分三组,观察弱视与低视力程度的关系;按年龄分四组,进行各年龄组弱视发病率比较;按性别分男、女两组,观察弱视与性别的关系;按病因将180例弱视分五种类型,观察各类弱视的分布比例;依注视性质分三种不同注视性质弱视,观察其分布比例。结果:3859名(7718眼)学龄前儿童低视力850例(1322眼,该文括号内均为眼数及相关数据),占22.03%(17.13%),弱视180例(279眼),占4.66%(3.61%)。三组低视力弱视发病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弱视发病率与年龄间差异显著性不明显P>0.05(P<0.05),与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五种类型弱视以屈光不正性占比例最高为49.44%(61.65%),斜视性次之为20.56%(13.26%);三种注视性质以中心性注视所占比例最高为85.00%(87.10%)。结论:弱视的发生与低视力程度有关,视力越低弱视发病率越高,与年龄差异显著性不大,与性别无关;屈光不正、斜视性弱视所占比例较高,因而是造成弱视的主要原因,弱视绝大多数为中心注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DC)患者术后发生低视力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月在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置换术治疗的395例DC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根据视力水平将患者分为低视力组(53例,矫正视力<0.3)和对照组(342例,矫正视力≥0.3)。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发生低视力的因素。结果 395例DC患者中术后3个月发生视力低下53例,术后低视力发生率为13.42%(53/39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黄斑水肿、术后空腹血糖(FBG)(>6.32 mmol/L)、术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7.30 mmol/L)、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0.57 mg/L)、术后血清白介素-6(IL-6)(>31.15 pg/mL)、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477.34 pg/mL)水平是DC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视力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后黄斑水肿及FBG、HbA...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老年性疾病防治工作,我们对某区部队离退休干部眼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7年3-11月门诊接受医疗保健离退休干部2800人,其中男2310人,女490人;年龄55~ 93岁,平均(68.6±4.2)岁,除1眼为眼球萎缩、1眼为义眼外,共5598只眼.(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查阅体检报告,主要项目包括:日常生活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外眼、眼位和眼球运动、角巩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和视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