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生存状况的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08年2月肝癌患者共100例,筛选出影响其生存状况的因素。结果肿瘤大小、血管侵犯、术前甲胎蛋白、手术前后甲胎蛋白、辅助治疗、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有密切的关系;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管侵犯、肝硬化和手术前后甲胎蛋白变化为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性肝癌的预后是由多个因素来决定的,而血管侵犯、肝硬化以及手术前后甲胎蛋白变化为影响原发性肝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对9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的影响因素为肿块类型、肿瘤的大小、肿瘤的血供、肝功能、碘油用量、重复治疗等。结论血供丰富的巨块型肝癌,肝功能好,门脉无癌栓,行尤其带包膜化疗、栓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张丽娜  张慧  姚宁 《实用癌症杂志》2022,(11):1826-1828
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术(AR)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HC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AR治疗HCC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AR治疗HCC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78%(105/12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门静脉浸润、肝硬化、血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手术切缘宽度与AR治疗HCC的临床疗效有关(P<0.05);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胆管浸润、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包膜完整、术中输血、肿瘤数目与AR治疗HCC的临床疗效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5 cm、门静脉浸润、肝硬化、血管侵犯、肿瘤低分化是AR治疗HCC的临床疗效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AR治疗HCC疗效确切,其会受肿瘤大小、门静脉浸润、肝硬化、血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对9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的影响因素为肿块类型、肿瘤的大小、肿瘤的血供、肝功能、碘油用量、重复治疗等。结论血供丰富的巨块型肝癌,肝功能好,门脉无癌栓,行尤其带包膜化疗、栓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宋韶芳  李燕  李科 《中国肿瘤》2017,26(9):745-748
[目的]探讨广州市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广州市2016年肝癌新诊断病例787例,采用生存质量测评表进行调查分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为90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生存质量主要因素有患病年龄、手术、放射治疗、中药治疗,并且手术和放射治疗与中药治疗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联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根据肝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94~2003年18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手段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2%、45.87%、18.43%。结论术中B超检查对小肝癌定位,大肝癌卫星灶的显示、门脉内癌栓的显示有利于术式选择。术后的综合治疗可延迟复发,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癌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40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通过电话、门诊复诊等方式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对变量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截至2013年2月6日,401例患者失访34例(8.5%),中位生存时间为53个月,1年生存率为86.9%,3年生存率为58.5%,5年生存率为39.0%。单因素分析表明前白蛋白(PA)、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为肝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癌根治术后AFP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PA、AST、ALB是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清AFP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该加强随访,定期监测患者血清PA、AST、ALB、AFP水平,及时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年龄对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年龄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低龄组(≤53岁)的肝脏储备情况较高龄组患者(>53岁)好,但是低龄组也存在更多的肿瘤侵袭因素。在经过117个月追踪随访之后,87人确认死亡。低龄组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为55.43%,而高龄组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为48.31%(P=0.02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此外,172例随访病人中有76例在术后出现了肿瘤复发。多因素分析发现对于低龄组患者和高龄组患者,肝切除术后肿瘤的复发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是影响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但是与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未见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原发性肝癌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记录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 122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3.0%(28/122),感染部位构成比依次为:呼吸道、腹膜炎、泌尿系、消化道、皮肤及其它;28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25株病原体,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48.0%,真菌占28.0%,革兰氏阳性菌占24.0%;贫血、肝功能分级高、3次以上侵入性操作、合并糖尿病、放化疗史及年龄≥60岁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贫血、肝功能分级、侵入性操作次数、血糖水平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2年6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的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生存分析采用生命表法,相关因素分析行 Log -rank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Cox 模型,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随访至2013年6月30日153例患者失访15例(9.8%),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92%、31.02%、21.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分级、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脉癌栓及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Cox 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肿瘤数目、门脉癌栓及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 <0.05)。结论:肝功能分级、肿瘤数目、门脉癌栓为影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A)和腹腔镜肝切除术(LH)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情况。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复发性肝癌患者分为LH组(接受LH治疗)和RFA组(接受RFA治疗),每组29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血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3年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BIL、AST、ALT、CEA、GPC3、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RFA组患者的血清ALT、AST水平均高于L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H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69%,高于RFA组的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情况和总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发性肝癌,LH与RFA治疗具有相似的长期疗效,但RFA治疗的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代谢紊乱对肝癌疗效、预后的影响及在肝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接受治疗的142例肝癌患者进行系统观察,并分析病理特征与生存的关系,糖代谢紊乱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0例患者合并高血糖,17例合并低血糖。对照组与高血糖组在生存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低血糖组生存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CoX模型显示临床分期、肝功能分级、是否合并低血糖等有关。结论:高血糖并不影响肝癌的预后,低血糖为肝癌诊治中的一个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简称肝癌破裂)的作用。方法 分析我院1973年以来采用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破裂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42(22—65)岁。11例为急症肝切除术,1例为2期肝切除,包括肝左外叶切除6例,左内叶切除1例,左半肝切除1例,右肝部分切除2例,肿瘤局部切除2例。本组中Child-Paugh肝功能分级A组的11例中无死亡;B组者1例术后死于肝衰,手术死亡率为8.3%。术后生存的1例均获随访,平均生存时间为16.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18.2%,9.1%。其中1例已无瘤生存25年9个月。结论 肝切除是治疗肝癌破裂的最好方法,当有可能时应争取施行。肝切除治疗肝癌破裂可能使患者获行长时间生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情绪及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接受肝肿瘤切除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60例,根据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分析影响其术后生存率的因素.方法 选取肝细胞性肝癌患者100例,根据肿瘤大小、位置选择行肝叶、肝段、半肝和局部切除术,术后进行电话随访,分析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肿瘤大小、术前AFP、术后AFP、血管侵犯、辅助治疗、有无肝硬化,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有相关性(P<0.05),与性别、年龄、乙肝抗原、手术方式无关(P>0.05);术前术后AFP变化、血管侵犯和肝硬化是影响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肿瘤大小、血管侵犯、术前AFP、术后AFP、辅助治疗、肝硬化均与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存率有关;术前术后AFP、血管侵犯、肝硬化是影响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巨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Yuan YF  Li BK  Li JQ  Zhang YQ  Guo RP  Lin XJ  Li GH 《癌症》2004,23(7):821-824
背景与目的:巨大原发性肝癌(直径≥10cm)在临床上占有较大的比例,但关于其手术切除治疗的远期疗效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手术切除治疗巨大肝癌的远期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4年至1993年经手术切除的173例巨大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随访结果计算生存率并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3、5和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1.9%、21.8%和8.3%;生存5年以上37例,生存10年以上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预后影响因素为性别、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肝硬化程度和是否根治性切除;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巨大肝癌切除术后远期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为术中肝硬化程度和是否根治性切除。结论:巨大肝癌应积极争取手术切除治疗,术后能否长期生存取决于肝硬化程度和是否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总体生存率和元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影响思者总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AFP水平、有无包膜、TNM分期、肿瘤分布、血管侵犯和围手术期输血;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性别、AFP水平、有无包膜、TNM分期、肿痛数目、肿瘤分布和围手术期输血。结论:肝癌手术切除患者预后与肿瘤进展程度以及围手术期大量输血有关。术前积极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减少输血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采取中文版成人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10条目简易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调查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情况和心理弹性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影响患者总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AFP水平、有无包膜、TNM分期、肿瘤分布、血管侵犯和围手术期输血;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性别、AFP水平、有无包膜、TNM分期、肿瘤数目、肿瘤分布和围手术期输血.结论:肝癌手术切除患者预后与肿瘤进展程度以及围手术期大量输血有关.术前积极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减少输血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