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对靶区内剂量的影响。方法:使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治疗初及治疗中对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病人调强放疗时所拍摄的60幅射野图像,与计划系统生成的标准射野数字重建(DRR)图像进行比较,测量每一位病人的平均摆位误差数值。比较初次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对照组)和参考误差后制定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试验组)二者靶区剂量体积直方图差异。结果:10例患者摆位误差在左右(X)和头脚(Y)及前后(Z)的平均移动偏差分别为(0.8±1.3)mm、(3.2±2.5)mm、(1.8±1.5)mm。对照组、试验组中CTV的D95分别为4992cGy±38cGy、4916cGy±113cGy,V105%分别为24.2±18.6、31.8±24.3;V110% 0.12±0.4、1.8±1.3。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PTV外放5mm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对靶区内剂量的影响.方法:使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治疗初及治疗中对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病人调强放疗时所拍摄的60幅射野图像,与计划系统生成的标准射野数字重建(DRR)图像进行比较,测量每一位病人的平均摆位误差数值.比较初次调强放射治疗计划( 对照组)和参考误差后制定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试验组)二者靶区剂量体积直方图差异.结果:10例患者摆位误差在左右(X)和头脚(Y)及前后(Z)的平均移动偏差分别为(0.8±1.3)mm、(3.2±2.5)mm、(1.8±1.5)mm.对照组、试验组中CTV的D95分别为4992cGy±38cGy、4916cGy±113cGy,V105%分别为24.2±18.6、31.8±24.3;V110%0.12±0.4 、1.8±1.3.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PTV外放5mm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病,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在我国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在女性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这一观点逐渐被大家所接受。而当乳腺癌病变尚限于局部或区域淋巴结时,则应以局部治疗如手术或放疗为主。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时,野中野正向调强(field-in-fiel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FIF-IMRT)、逆向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两种模式对改善靶区剂量分布和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3种不同射野数调强放疗方式(IMRT)的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8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应用Pinnacle8.0计划系统分别设计3种不同射野数的调强计划:4野、5野、6野IMRT计划,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和等剂量曲线评估3种计划的PTV和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结果6F-IMRT靶区剂量分布最优,其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最好,5F-IMRT其次,4F-IMRT最差。与4F-IMRT比较,5F-IMRT和6F-IMRT的PTV最大剂量以及高剂量所包含的体积显著降低。3种计划左肺照射剂量差异较小,均不超过5%;然而心脏照射剂量4F-IMRT最小,与5F-IMRT和6F-IMRT比较,心脏V5、V10、V20、V30以及V40分别降低了42.37%、17.65%、5.87%、5.72%、23.38%和42.85%、30.84%、16.31%、6.45%、24.65%。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放疗中,调强射野数的增加可以提高靶区PTV覆盖率、适形度和均匀性,但是也会增高左肺低剂量照射体积和平均剂量,右侧肺和心脏的受照剂量也会明显增高,故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合适的放疗计划进行放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左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及锁骨上下、内乳淋巴结引流区三种放疗方式在靶区及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的剂量学进行研究。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20例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的定位CT资料,设计固定野滑窗调强放疗(dynamic multi-leaf collimator,dMLC)、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olumetric intensity modulated arctherapy,VMAT)和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HT)三种计划,并对剂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HT在术后瘤床(plan targetvolume of tumor bed,PTVtb)的平均剂量(mean dose,Dmean)、D1、适形度(homogeneity index,HI)和全乳及淋巴引流区的计划靶区(plan target volume,PTV)的Dmean、均匀性(conformity index,CI)均优于dMLC和VMAT,并且降低心脏和患侧肺的Dmean、V5、V10、V30。HT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Dmean以及D1比较中剂量最低,但相比VMAT及dMLC,HT增加健侧乳腺的D1和Dmean  结论  对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HT对降低心脏毒性和保护患侧肺最有优势,但对健侧肺低剂量控制不如VMAT和dMLC,dMLC对健侧肺及健侧乳腺低剂量控制最佳,但对心脏及患侧肺的高剂量控制最差。在临床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划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的优势及不足,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筛选所有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切线野放疗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的文章,应用StataSE 12.0软件对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纳入12篇文章。调强放疗较常规切线野放疗明显降低了靶区的均匀性指数HI(SMD=1.102,95%CI:0.699~1.504,P<0.001),并明显降低了肺V20、肺V30、心脏V30及V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肺V5、肺V10及心脏V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切线野放疗相比,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使靶区分布更均匀,可明显降低高剂量区的照射靶体积,但并未减少低剂量区的照射靶体积,为临床治疗技术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的调强放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强放疗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的治疗中有重要地位,可有效降低保乳术后常规放疗的并发症,而且同步加速调强放疗可缩短治疗时间。就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开始时机、调强放疗方式、照射野的范围以及实施调强放疗时患者固定、CT-SIM影像资料的获取和传输、放疗计划的制定、优化、验证以及实施过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半弧容积动态旋转调强(VMAT)放疗、切线弧VMAT放疗和逆向调强放疗(IMRT)3种放疗技术在同步推量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使用MONACO 5.1计划系统,分别采用半弧VMAT、切线弧VMAT和IMRT三种放疗技术,处方剂量均为计划靶区(PTV)50 Gy/25 f、计划肿瘤靶区(PGTV)60 Gy/25 f,评估3种计划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以及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 半弧VMAT的PGTV靶区CI优于IMRT(P﹤0.05).切线弧VMAT放疗技术较IMRT放疗技术降低了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患侧肺组织V10的照射范围(P=0.04).切线弧VMAT放疗技术较半弧VMAT放疗技术降低了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健侧肺组织V5(P﹤0.001)、V10(P=0.04)、心脏的V10(P=0.01)、Dmean(P=0.01)及健侧乳腺组织V5(P﹤0.01)的剂量范围.而IMRT放疗技术降低了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健侧肺组织V5、V10的剂量范围(P﹤0.05).结论 对于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同步推量放疗,VMAT放疗技术尤其是半弧VMAT放疗技术具有更好的靶区适形性;切线弧VMAT放疗技术可以降低周围大部分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调强放疗技术(两种不同切线野及近似均分野)在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靶区剂量分布和正常组织受量的优劣。方法:选取10例经我科治疗的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病例。重新设计三组计划:计划A为切线野左右乳腺分别调强;计划B为切线野左右乳腺整体调强;计划C为近似均分野调强。评估3种不同调强技术的均一度和适形度,并评估其肺、心脏重要正常组织受量。结果:三组计划的HI分别为1.10、1.09和1.09;CI分别为0.82、0.83和0.86,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A、B、C三组计划的双肺V20(%)分别为26.74±4.83,34.28±3.75,31.40±9.01;V10(%)分别为40.70±4.56,72.42±5.151, 62.90±11.22;V5(%)分别为57.72±6.17,88.68±5.48, 82.04±5.28;平均剂量分别为13.10±1.89,18.14±1.35,16.38±2.01。计划A的V10和V5较计划B和C低(P=0.000,0.002),平均剂量也较低(P=0.002,0.032)。计划A的心脏受量亦较低,但与计划B、C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切线野分别调强并整合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可明显减低正常肺组织的受照射剂量,特别是减少双肺低剂量区及双肺平均受照射剂量,进而降低放射性肺炎这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切线野(TW)、野中野调强(FIF - IMRT)、切线逆向调强(T -IMRT)和容积调强(VMAT)4种放射治疗技术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方法:15例左侧早期(pT1-2 N0 M0)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接受放疗。CT 模拟定位扫描后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在同一患者 CT 影像上分别做 TW、FIF - IMRT、T - IMRT 和 VMAT 4种治疗计划设计。PTV 剂量为50Gy,V47.5≥95%。4种计划的剂量限制相同。在剂量-体积直方图中读取4种计划靶区剂量的分布参数,心脏、双侧肺脏及对侧乳腺受照剂量和体积,对各参数的均数进行比较,并比较4组平均机器跳数差异。结果:4种计划都满足 V47.5≥95%。VMAT 与 T - IMRT、FIF - IMRT 和 TW 计划相比,明显提高了靶区适行指数(CI,P ﹤0.05)。VMAT、T - IMRT和 FIF - IMRT 与 TW 相比,明显改善了靶区均匀性指数(HI,P ﹤0.05)。VMAT 增加了危及器官(心脏和同侧肺脏)V 5、V10和 V20的受照射体积,但是没有增加﹥ V30的照射体积。VMAT 明显增加了右侧乳腺和右侧肺脏照射剂量(P ﹤0.05),T - IMRT 和 FIF - IMRT 明显降低了右侧乳腺和右侧肺脏照射剂量(P ﹤0.05)。VMAT 与T - IMRT、FIF - IMRT 和 TW 相比,明显增加了机器跳数(P ﹤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4种计划比较,VMAT 明显提高了靶区的适行性和均匀性,增加了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和机器跳数,延长了治疗时间。T - IMRT 和 FIF - IMRT 也提高了靶区的适行性和均匀性,降低了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推量放疗中应用常规调强放疗(IMRT)及螺旋断层放疗(HT)剂量分布的差异,为H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统一勾画计划靶区(PTV)与原发灶靶区(PGTV)并导入HT计划系统及瓦里安Eclipse计划系统,分别设计IMRT和H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PTV 50Gy/25f、PGTV 60Gy/25f,通过比较靶区剂量适形度、均匀性以及心肺受照剂量来评估IMRT与HT的优劣。结果 HT计划中靶区剂量的均匀性、适形度明显优于IMRT(P<0.05),患侧肺V5、V10、V20、V30及肺平均剂量均明显低于IMRT(P<0.05),但健侧肺V5增加;心脏剂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推量放疗,HT与IMRT计划都可以满足临床剂量的要求,但HT计划在剂量学方面相对于IMRT计划具有优势,可以显著降低对正常器官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健  刘琦  刘颖  王吉凯 《现代肿瘤医学》2019,(15):2758-2760
目的:分析6野的动态调强 (dIMRT)与双弧的容积旋转调强 (VMAT)两种不同的照射技术在左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接受放疗的左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20例,采用Monaco 5.11计划系统分别设计6野(140°、100°、60°、20°、340°、310°)dIMRT与VMAT(双弧,140°~0°~300°,300°~0°~140°)两套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 f。比较靶区(锁骨上区、胸壁)和危及器官(心脏、肺)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计划均能满足靶区临床剂量分布要求。在dIMRT和VMAT计划中,左侧胸壁的平均剂量分别为5 319.64 cGy和5 288.21 cGy(P=0.041);左肺V10、V20、V30分别为38.96%和36.68%、25.38%和23.64%、17.79%和16.61%(P=0.004、0.001、0.002);右肺V5、V10、Dmean分别为36.24%和22.79%、6.67%和3.44%、472.6 cGy和386.9 cGy(P=0.001、0.019、0.002),心脏的平均剂量:1 394.6 cGy、1 233.7 cGy(P=0.017),总Mu:696.2、1 054.9(P=0.000)。结论:dIMRT与VMAT均可满足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的临床要求,VMAT可以明显减少高剂量照射,靶区剂量分布更均匀,并且显著减少肺的高剂量受照体积和心脏的平均剂量,但治疗的Mu增大,对于心肺功能差的患者使用VMAT技术可减少心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单射野中心与双射野中心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云南省肿瘤医院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8例,女性,年龄33~65岁,中位年龄49岁.用Monaco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单射野中心和双射野中心放射治疗计划,双侧乳腺癌双靶区处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安德森癌症治疗中心(MDACC)研发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自动-VMAT)计划可靠性.方法 选取2018-12-20-2019-10-14天津市肿瘤医院收治的23例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将组织补偿物覆盖于患者侧胸壁,CT获取影像数据后传输至Pinnacle 39.8 M,由同一物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对靶区内剂量的影响。方法 使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TD)在放疗初及放疗中对12例调强放疗的患者拍摄60辐射野图像, 并与计划系统生成的标准射野数字重建图像(DRR)进行比较, 测量每一位病人的平均摆位误差数值。比较每次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治疗组)和参数误差纠正后制定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实验组)二者靶区剂量体积直方图差异。结果 本组12例摆位误差在左右(x轴)和头脚(y轴)及前后(z轴)的平均移动误差分别为(0.8±6.2)mm、(3.4±4.2)mm和(1.7±1.2)mm。两组临床靶体积(CTV)的D95、V105%和V110%剂量经统计学处理无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就术后调强放疗PTV外放5mm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 探讨CRT+VMAT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0月1日至2016年10月1日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放疗科治疗的14例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每例患者分别设计两种治疗计划,CRT+VMAT方案,CRT计划设置为切肺最少的两个切线野,并添加合适角度的动态楔形板,VMAT计划射野为一个弧,弧的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和CRT计划的两个切线野角度一致,并且去掉中间80度的弧,两侧各设置50度的弧,CRT和VMAT准直器角度一致,治疗床角度均为0°。第二种方案为CRT+IMRT方案,CRT与CRT+VMAT计划的CRT计划相同,IMRT计划为两切线调强野,射野角度和CRT计划一致,CRT和IMRT准直器角度一致床角均为0°。[结果] CRT+VMAT计划的计划靶区体积(PTV)适形指数、均匀指数好于CRT+IMRT计划(P=0.000、0.022),CRT+VMAT计划的计划靶区体积最小值大于CRT+IMRT计划(P=0.008),CRT+VMAT计划的计划靶区体积中位值小于CRT+IMRT计划(P=0.003),两种计划靶区的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CRT+VMAT计划的对侧肺Dmax、D5、双肺V30、V20、V10、V5、同侧肺V30、V20、V10、V5、心脏V10、食管Dmean、脊髓Dmax、对侧乳腺Dmean、D5,高于CRT+IMRT计划。CRT+VMAT计划的心脏V20、心脏V30、皮肤Dmean、皮肤D5与CRT+IMRT计划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对于正常组织,CRT+VMAT计划的V5大于CRT+IMRT计划(P=0.023),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CRT+VMAT计划和CRT+IMRT计划单次计划中各射野MU累加之和分别为282±21、512±118(P=0.000)。[结论] CRT+VMAT技术的靶区剂量分布优于CRT+IMRT技术,对于皮肤和正常组织的受量,两种技术无统计学差异,但危及器官的受量,CRT+VMAT技术略高于CRT+IMRT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