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中,针对结直肠肿瘤多选择手术治疗,但开腹手术切口较大,对机体易产生较大损伤,而且术后易发生感染、疼痛等情况,影响机体康复速度[1-3].近些年来,微创手术在临床应用率逐步升高,本文旨在观察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癌症进展》2009,(3):227-228
背景用于结肠直肠手术的腹腔镜技术日臻成熟。但如患者骨盆较为狭窄,肠系膜较厚,则要通过腹腔镜对低位直肠癌施行全系膜切除术(TME)就较为困难。方法在6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中成功施行了7ME,其途径是从肿瘤的肛侧经肛门切开直肠。术前肿瘤分期为:T3N1M01例,T3N0M05例。平均体重指数为29.8kg/m^2(范围:28.7-31.2kg/m^2),平均肿瘤直径为46.5mm(范围:30-60mm)。  相似文献   

3.
陈夏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5):941-943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后肠梗阻发生情况。方法:统计我院2005年9月至2009年1月100例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为29-81岁,平均58.5±12.1岁。所有病例术前无急性肠梗阻、穿孔或出血等需行急诊手术,无腹腔内广泛转移,无肺、脑或骨转移。手术危险程度ASA(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Ⅲ级。肿瘤下缘距肛缘4cm-20cm,平均8.26±3.3cm。结果:100例中无中转开腹,其中术后肠梗阻5例(发生率为5%),发生于术后第4-13天。其中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腹腔镜手术不会增加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后肠梗阻发生情况。方法:统计我院2005年9月至2009年1月100例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为29-81岁,平均58.5±12.1岁。所有病例术前无急性肠梗阻、穿孔或出血等需行急诊手术,无腹腔内广泛转移,无肺、脑或骨转移。手术危险程度ASA(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Ⅲ级。肿瘤下缘距肛缘4cm-20cm,平均8.26±3.3cm。结果:100例中无中转开腹,其中术后肠梗阻5例(发生率为5%),发生于术后第4-13天。其中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腹腔镜手术不会增加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经骶尾径咱直肠肿瘤切除术,达到满意的切除范围,减少局部复发。方法 采用经骶尾手术径路,切除距肿瘤1.0cm以上的组织。结果 本组9例均行上述手术治疗。其中8例创面Ⅰ期愈合,Ⅰ例发生肠瘘,给横结肠造瘘后痊愈。无肛门失禁。结论 经骶尾径路直肠肿瘤切除术,对治疗直肠中、下段肿瘤创伤小、暴露好、易操作、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伊马替尼治疗下的低位直肠间质瘤,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访2007年1 月至2011年1 月9 例低位直肠间质瘤患者,在术前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结果:伊马替尼治疗前肿瘤大小为5~9 cm(中位值7.0 cm),治疗后肿瘤大小为2~4.5 cm(中位值3.5 cm)(P < 0.001)。 治疗3~24个月(中位值7 个月)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住院时间5~ 9 天(中位值7 天),所有患者均行保护性造口,术后3 个月行造口还纳术。Wexner评分在伊马替尼治疗前为1~4 分(中位值2 分),治疗后为1~5 分(中位值2 分)(P = 0.397);造口还纳术后Wexner评分4~9 分(中位值7 分),较术前明显增加(P < 0.001),术后1 年为1~5 分(中位值2 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842)。 术后有6 例继续服用伊马替尼24~30个月。1 例未继续服用伊马替尼,患者在30个月时出现盆底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对于低位直肠间质瘤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燕夫  韩进  谢德红  李敏哲  杨新庆 《癌症进展》2004,2(6):434-436,4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手术的优点及不足.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6月共行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手术137例,10例中转剖腹,127例腹腔下游离肠段,离断系膜血管,行腹壁4~5cm小切口,将病变肠段取出,体外或腹腔内吻合肠管.127例中良性肿瘤8例,癌119例;左右半结肠切除术各21、6例,乙状结肠、直肠切除术各33、67例.结果病人术中出血10~50ml,术后1~2天下床活动,术后2天开始进食,术后住院7~10天(平均8.5天).结论结肠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早期或进展期(结肠肿瘤直径<5cm)的病例均可行腹腔镜辅助下切除手术,晚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探查可有助于剖腹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12例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6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2年6月间接受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的40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同期接受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直肠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手术的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和短期局部复发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有1例出现吻合口漏,对照组患者有1例吻合口出血,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2年,研究组患者有1例复发,对照组患者有2例复发。两组患者肛门均保存了控制排便功能,研究组患者在恢复进食2周后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2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操作简洁方便、安全可靠、疗效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10 cm)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组),30例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TME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肿瘤浸润深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TaTME组手术时间为(187.82±38.99)min,LaTME手术时间为(113.00±21.84)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两组术中出血量[(75.00±18.40)mL vs (73.16±17.88)mL]、术后镇痛时间[(1.93±0.71)d vs(1.83±0.64)d]、肠功能恢复时间[(1.76±0.58)d vs (1.75±0.58)d]及住院时间[(8.43±3.51)d vs (8.07±3.29)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TaTME组和LaTME组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标本切除长度,肠管远切缘距离方面比较无差异;两组远处切缘所在病理学检查为阴性。两组随访时间到至今,所选入组为T3期以下,患者复查无瘤生存。结论:TaTME在游离低位直肠以及系膜更有优势,改善“困难骨盆”的低位直肠癌病人的手术切除和标本质量;同时手术安全可行,在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等近期疗效方面与腹腔镜TME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技巧.方法 对64例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64例患者,63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90±3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12) mL.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操作相对容易,学习曲线短,更适合有丰富开腹手术经验,而腹腔镜技术薄弱的高年资医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开腹腹腔镜辅助经内外括约肌间隙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开腹腹腔镜辅助经内外括约肌间隙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35例,分析其局部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5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者,1例吻合后远断端残留癌改行Miles切除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术后6~12个月所有患者肛门功能恢复良好,均未发现局部复发者。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开腹经内外括约肌间隙进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操作简便,手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71岁.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后18个月,因腹痛3个月,于2002年5月25日入院.患者直肠癌距肛门口7~8 cm,于2000年12月在外院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手术全程9小时.术后3个月出现肠梗阻,再行手术解除梗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Dukes A期26例患者,行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直肠癌Dixon术式21例,Miles术式5例。结果:26例直肠癌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上端切缘距肿瘤大于10cm,下端切缘大于3cm;病理均为腺癌,切缘无癌组织残留。术中出血量(15-310)ml,平均87.89ml;手术时间(109-297)min,平均173.45min;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27-88)h,平均49.97h;术后住院(7-12)d,平均8.69d;淋巴结清扫(2-20)枚,平均12.3枚。术后有1例吻合口出血,无吻合口瘘和狭窄等并发症,术后短期随访局部复发l例,其他患者无复发、转移及trocar切口的种植转移。结论: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可获最佳美容,术后恢复快,与常规开腹手术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Dukes A期26例患者,行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直肠癌Dixon术式21例,Miles术式5例.结果:26例直肠癌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上端切缘距肿瘤大于10cm,下端切缘大于3cm;病理均为腺癌,切缘无癌组织残留.术中出血量(15-310)ml,平均87.89ml;手术时间(109-297)min,平均173.45min;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27-88)h,平均49.97h;术后住院(7-12)d,平均8.69d;淋巴结清扫(2-20)枚,平均12.3枚.术后有1例吻合口出血,无吻合口瘘和狭窄等并发症,术后短期随访局部复发l例,其他患者无复发、转移及trocar切口的种植转移.结论: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可获最佳美容,术后恢复快,与常规开腹手术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6.
拖出式保留括约肌直肠肿瘤切除术53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报道中低位直肠肿瘤53例行拖出式保留括约肌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4%。随访3~39个月,平均17个月。发现肝、肺转移各2例,未发现局部复发,病人均健在。术后3个月、6个月排便节制功能优良率分别达60.4%和92.7%,无大便失禁者。作者着重探讨了该术式切除肿瘤的彻底性、安全性及保留排便节制功能的完整性,从而认为该术式在直肠癌治疗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手助腹腔镜行结直肠癌切除术14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u J  Shao Y  Rong W  Wang X  Zhao D  Wang J  Bi J  Gao J  Zhang H  Liu Q  Zhang J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6):599-601
目的:探讨采用手助腹腔镜(HALS)行大肠癌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14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HALS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结果:8例右半结肠癌中,6例采用HALS完成手术切除,手术时间为110-220min(平均160min),术中失血40-100ml,术后36-72h恢复肠鸣音,7-12d出院(平均8d),并均按综合治疗计划行术后化疗;另2例中转开腹。6例下段直肠癌行腹会阴联合根治切除术中,5例采用HALS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20-270min(平均180min),术中腹腔内失血40-80ml,术生24-72h恢复肠鸣音,12-18d出院(平均14d),患者均在术后7-8d拔除导尿管自行排尿,并按计划放、化疗;另1例因广泛盆腔粘连中转开腹。本组11例采用HALS行大肠癌根治术不仅达到了开腹根治术的要求,而且具备操作安全、简捷、微创、恢复快的优点,有利于患者免疫机能的恢复和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但HALS行大肠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原发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行腹腔镜睥切除术治疗脾肿瘤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手术安全性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共11例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平均年龄57岁,其中女性6例(54.5%)。1例因脾门大出血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31.8±12.1)分,平均出血(49.1±52.2)ml,平均切口长度(5.2±0.5)cm,平均住院时间(5.7±0.6)天。术后病理示5例良性、6例恶性。平均随访22(2~53)个月,无远处转移,无戳孔/切口和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良恶性肿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中长期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472例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243例)及开腹组(22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7±42.5) min vs (232±40.4) min,P> 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48±19.3) ml vs (109±29.3) ml]、术后恢复排气中位时间[3(1~9) d vs 4(2~12) d]优于开腹组(均P< 0.05)。两组在切除标本长度、远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肿瘤大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预防性造瘘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中位随访40(1~83)个月,腹腔镜组、开腹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1(1~80)个月、40(1~83)个月,随访期内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生存率、总无瘤生存率及Ⅰ期、Ⅱ期、Ⅲ期患者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式,具有满意的近期疗效,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中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后肠梗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方法分析100例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前无急性肠梗阻、穿孔或出血等需行急诊手术,无腹腔内广泛转移,无肺、脑或骨转移,无手术危险程度ASA(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Ⅳ、Ⅴ级。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为4~20 cm,平均(8.26±3.3)cm。所有临床资料经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包处理后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例中无中转开腹,其中术后肠梗阻5例(发生率为5%),发生于术后第4-13天。其中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只要围手术期处置得当,腹腔镜手术不会增加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