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比较贲门癌患者采用经胸贲门癌切除术与经腹贲门癌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贲门癌手术患者200例,其中胸外科手术治疗137例(经胸组),普外科手术治疗63例(经腹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和术后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胸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明显高于经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胸组平均住院费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少于经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经胸组高于经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组相比,临床采用经胸贲门癌切除术治疗,可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增加患者5年生存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贲门癌手术径路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贲门癌最佳手术径路。方法回顾性分析342例贲门癌临床资料,统计3种手术径路的切缘癌残留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5年生存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3种手术径路的切缘癌残留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5年生存率、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手术与经胸和经胸腹联合手术相比,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手术径路各有优缺点,选择何种手术径路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病情允许,经腹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贲门癌经腹切除术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贲门癌手术治疗的最佳术式。方法 阐述了对 1994年 4月至 1997年 4月期间采用经腹行贲门癌根治术 ,对老年人贲门癌 2 8例的围手术期状态、老年人贲门癌病理特征、经腹根治性淋巴结清扫的合理性、安全的切缘及手术注意事项。结果 术后心肺并发症无一例加重 ,平均清扫区域淋巴结数目增加 ,无一例吻合口瘘及狭窄 ,平均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老年人经腹贲门癌根治术只要掌握贲门周围解剖特征及安全切缘、手术注意点就能使老年人贲门癌在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情况下达到根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贲门癌的最佳路径。方法 68例贲门癌患者经胸切除术36例(经胸组),胸腹联合切除术32例(胸腹联合组),对两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动脉氧分压,住院时间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扫淋巴结数和术后并发症等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胸贲门癌根治术优于胸腹联合贲门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贲门癌手术治疗的最佳枚式。方法:阐述了对1994年4月至1997年4月期间采用经腹行贲门癌根治术。对老年人贲门癌28例的围手术期状态,老年人贲门癌病理特征,经腹根治性淋巴结清扫的合理性,安全的切缘及手术注意事项。结果:术后心肺并发症无一例加重,平均清扫区域淋巴结数目增加,无一例吻合口瘘及狭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老年人经腹贲门癌根治术只要掌握贲门解剖特征及安全切缘,手术注意点就能使老年人贲门癌在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情况下达到根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326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分为经胸、经腹、经胸腹联合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食管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成功率等;术后记录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经胸、经腹入路组比较,经胸腹联合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延长;食管切除长度缩短;淋巴结清扫数目增多;手术成功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术后疼痛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9.09%,腹腔感染4.55%,无术后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者,均明显低于经胸、经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采取经胸腹联合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食管切除少,淋巴结清扫彻底,手术成功率高,并且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感染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优化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贲门癌手术径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15 0例贲门癌手术病例 ,经胸 82例 ,经腹 68例 ,分析二种径路手术的切端阳性率 ,平均淋巴结清扫数 ,围手术期死亡率 ,5年生存率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结果 二种径路手术的切端阳性率 ,平均淋巴结清扫数 ,围手术期死亡率 ,5年生存率等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等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贲门癌手术方式应以经腹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上腹左胸两切口行近端胃切除治疗贲门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4月~2002年4月间采用上腹左胸两切口行贲门癌切除61例患者(两切口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施行经左下胸贲门癌切除60例(左胸组)的生存率、淋巴结清扫及严重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切口组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左胸组(P<0.05);严重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左胸组;两切口组术后平均每例腹腔淋巴结检查18.7枚,而左胸组仅为6.4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局限于贲门部且胃小弯受侵不超过13的贲门癌,建议采用上腹左胸两切口行近端胃切除及两野淋巴结清扫,可以提高手术的彻底性和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不同手术径路治疗贲门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贲门癌手术径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贲门癌手术病例,经胸82例,经腹68例,分析二种径路手术的切端阳性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围手术期死亡率,5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结果 二种径路手术的切端阳性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围手术期死亡率,5年生存率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恢复时问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贲门癌手术方式应以经腹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老年贲门癌患者经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分析38例经腹手术的老年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低(5.3%),无吻合口瘘,术后1a、3a、5a生存率分别为67.65%、44.12%和21.05%。结论:对于老年贲门癌患者,术前检查食管受侵在2cm之内,经腹手术后并发症低、手术安全、术后恢复快,并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经腹手术治疗60例贲门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贲门癌经腹手术治疗的最佳操作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0例经腹手术的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8.33%),无吻合口瘘,术后5年生存率为21.05%。结论贲门癌术前检查食管受侵在2cm之内,可行经腹手术,操作充分显露上腹部,使用自动大拉钩,充分游离食道下段,提倡使用吻合器操作,手术安全、术后并发症低、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胸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联合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以下简称胸腹腔镜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效果。方法 选取72例ESC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以下简称小切口术),观察组接受胸腹腔镜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相关指标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长、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总清扫数较对照组多(P<0.05)。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淋巴结阳性率、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并发症: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率较对照组低(P<0.05),2组吻合口瘘、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生存率:术后3年,观察组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胸腹腔镜术治疗ESCC,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喉返神经损伤风险,提高生存率,但会延长手术时间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范围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结清扫术,观察组患者手术类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枚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随访2年的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增多,手术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下肢水肿、淋巴囊肿、深静脉血栓、不全性肠梗阻和输尿管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随访2年复发率较低、生存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可提高2年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经腹淋巴结切除术和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经腹组,各组46例。经腹组予以经腹淋巴结切除术,腹腔镜组予以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术后病理结果、并发症、生存率及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疼痛程度。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经腹组短,淋巴结切除数目较经腹组多(P<0.05);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腹腔镜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经腹组低(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4.35%(2/46)]、脉管浸润发生率[2.17%(1/46)]较经腹组[17.39%(8/46)、17.39%(8/46)]低(P<0.05);腹腔镜组切口感染发生率[0.00%(0/46)]较经腹组[15.22%(7/46)]低(P<0.05);腹腔镜组3年生存率[79.55%(35/44)]较经腹组[54.76%(23/42)]高(P<0.05)。结论 与经腹淋巴结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可提高淋巴结切除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贲门癌合理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外科手术治疗的111例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经胸、经腹、胸腹联合三种手术径路的切端阳性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1例贲门癌病人病人中,经胸19例,经腹83例,胸腹联合9例,三种手术径路的上切缘阳性率和平均淋巴结清扫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贲门癌手术方式应以经腹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腹贲门癌切除术的适应证和优点。方法:自1998年8月~2004年l 2月共施行经腹贲门癌切除术96例,就其手术适应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低,出现吻合口瘘4.1%(3/96)、食管切缘癌残留5.2%(5/96)。结论:经腹行贲门癌切除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浸润食管长度小于2 cm的老年或心肺功能不全的贲门癌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贲门癌手术入路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间诊治的168例贲门癌手术患者经上腹正中入路或经左胸后外侧入路手术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入路分为经腹组(102例)和经胸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有效性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病例、平均清扫淋巴结枚数、上切缘癌阳性残留例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经胸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经胸组,经腹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8%(12/102),少于经胸组的30.3%(20/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腹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经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手术对贲门癌患者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腹贲门癌、食管下段癌切除的疗效。方法对15例贲门癌、2例食管下段癌行经腹切开膈肌切除术。结果无重大并发症,切缘病理均阴性,均痊愈出院。结论认为该术式简便,创伤小,既能方便地清扫胃周淋巴结,又能够切除足够长的食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贲门癌切除术的适应证和优点。方法:自1998年8月-2004年12月共施行经腹贲门癌切除术96例,就其手术适应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低,出现吻合口瘘4.1%(3/96)、食管切缘癌残留5.2%(5/96)。结论:经腹行贲门癌切除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浸润食管长度小于2 cm的老年或心肺功能不全的贲门癌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58例胃底贲门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全胃切除术29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9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5年生存率.结果 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62.07%和44.83%(P>0.05),5年生存率为48.28%和20.69%(P<0.05).近端大部切除组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75.86%,高于全胃切除组的34.48%(P<0.05);2组患者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肿瘤>3.0 cm和淋巴结转移患者全胃切除后5年生存率高于近端大部切除组(P<0.05),其他情况2组的生存率比较无差异.结论 对胃底贲门癌患者实施全胃切除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尤其是对于肿瘤>3.0 cm和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