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锋霉素Ⅱ先锋霉素Ⅳ联合治疗的成功经验) 本文报告14名急性葡萄球菌性骨髓炎患儿,相继以100毫克或200毫克/公斤/天的先锋霉素Ⅱ肌注和先锋霉素Ⅳ口服,共治疗28~56天。所有患儿均完全恢复健康。任何治疗剂量均未发现不良后果,平均住院13天。 相似文献
2.
罗星照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87,(1)
1839年 Royer 首次报导小儿尿路感染(UTI)以来,人类认识此病已有140余年历史。近年对此病的研究有不少新进展,兹综述如下。(一)一般资料小儿 UTI 是常见病尿中有一定数量的白细胞并证明有病原菌时就可诊断UTI。我院儿科住院患者中 UTI 占0.71%。Arnolg 等报告占儿科就诊者的0.5—1%。从发病率看,UTI 继在呼吸道感染、耳鼻咽喉感染、皮肤病、胃肠炎、流感之后,居第6位。近年来世界各国重视研究 UTI 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尿路感染(简称UTI)迄今在儿科临床上仍是重要问题,其发病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1],为3岁内不明热患儿中主要病因之一。它最终可引起肾功能损害,并发生高血压[2]。自Royer首先报道此病后,陆续见到有关UTI的病原、病理生理、免疫及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的文献,今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单剂TMP-SMZ与常规10天疗法对儿童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作者于1986年4月~11月在圣路易斯Cardinal Glennon儿童医院随机对下尿路感染的患儿使用单剂和10天疗法进行比较。病儿年龄为3~12岁,均无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及磺胺药过敏史,近期未进行过抗感染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根据是低热、耻骨上疼痛 相似文献
5.
小儿尿路感染发病率较高,2岁以下更为多见。婴幼儿尿路感染的症状与体征,以消化和神经系统表现较为突出(新生儿可表现为毒血症),而泌尿系统的征候极不明显甚或缺如。因此,造成诊断与治疗拖延,易引起菌株耐药与病情复发,至成人期可发展为高血压与尿毒症等严重后果,也可成为血源感染的潜 相似文献
6.
小儿尿路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但易误诊而进行不必要治疗,也易漏诊延搁病情致使反复发作,造成肾脏损害。1980年3月~1984年11月,我科收治确诊为尿路感染者79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氧喹啉酸(Oxolinic acid)是喹啉的一种衍生物,其结构与萘啶酸相似,用于成人慢性尿路感染已获得良好疗效。作者对30例尿路感染住院病例进行观察。病例选择标准:(1)年龄大于1岁;(2)肾功能正常;(3)不放置引流管者;(4)治疗前尿液同样细 相似文献
8.
9.
青海地区小儿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UTI)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院2006年12月-2008年2月门诊及住院经中段尿细菌培养确诊的UTI患儿229例,对分离出的229株细菌应用改良Kirby-bauer法进行鉴定和耐药性及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UTI主要表现为腹痛、尿路刺激征,伴腹部压痛及尿道口充血。UTI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0.13%;其次为肠球菌属(19.21%)、金黄色葡萄球菌(15.28%)、屎肠球菌(7.86%)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白色念珠菌Ⅰ型、表皮葡萄球菌Ⅱ型等。细菌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普遍较高,仅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仍保持较高敏感性。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极为敏感,余抗生素均耐药,其中对头孢唑啉、诺氟沙星全部耐药。结论肠道细菌是儿童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中段尿培养仍是尿路感染诊断的必要方法,临床医师应结合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尿培养阳性的尿路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并将患儿分为单纯尿路感染组(29例)和复杂尿路感染组(79例),对比两组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结果共检出116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0株(77.59%),革兰阳性菌26株(22.41%)。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为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低,在10%左右;对呋喃妥因、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在20%左右;对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其含酶抑制剂耐药率在30%~4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对链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在0~20%。单纯尿路感染组与复杂尿路感染组中的革兰阴性菌对常见抗生素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随着耐药情况的改变,可能需要改变经验性抗感染药物,呋喃妥因可以作为轻症患儿经验性应用的推荐,既往可能低估了单纯尿路感染病原耐药情况,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51例小儿尿路感染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1990年我院共收治小儿尿路感染(UTI)296例,误诊51例(误诊率17.2%),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23例,女28例。年龄<1岁12例,~3岁21例,>3岁18例。发热12例,血尿9例,遗尿6例,腹泻8例,咳嗽8例,抽搐3例,尿异臭3 相似文献
12.
小儿尿路感染的及时治疗对于防止肾脏损害很重要。无污染尿标本收集比较困难,用吸收性尿收集褥垫(UCPs)置于睡眠小儿的臀下与尿袋收集法进行比较对象和方法 对某儿童医院住院患儿进行为期三个月的UCP方法评价。UCP安置于小儿臀下前部,由护士每15~30分钟检查褥... 相似文献
13.
倪征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3(2):156-157
尿路感染主要是由病原菌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性病变,是小儿时期泌尿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门诊患儿中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上单用抗生素治疗,因副作用明显及细菌耐药等原因而制约了药物的使用,也影响了疾病的彻底治疗。近3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尿路感染,临床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是由于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瓣膜作用不全以致尿液自膀胱反流入输尿管、肾盂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种疗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引起的免疫异常性传染病。我院对1998年1月~1999年9月确诊的IM患儿116例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α-干扰素(IFN-α)或病毒唑治疗结果比较。患儿符合以下3项标准:①发热、咽炎、肝睥淋巴结肿大、睑肿等;②外周血中变异淋巴细胞分类≥0.1;③血清EBV-IgM阳性。将116例患儿随机分为IVIG0.2g~0.4g/(kg·d)组28例,IFN-α100万U/d组46例、病毒唑10mg~15mg/(kg· 相似文献
16.
小儿社区和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小儿社区和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间,351例门诊及住院尿路感染患儿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检出菌株386株,社区和医院尿路感染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医院感染中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高于社区感染患儿,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比例增加明显;医院感染组分离所得细菌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组,尤以氨苄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突出;医院感染组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ESBLs检出率(71.4%,88.9%)高于社区感染组(33.9%,40.0%).结论 小儿尿路感染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医院感染组G+菌比例较社区感染组高,病原菌耐药情况较社区感染组严莺.应及时总结所在社区与院内尿路感染流行病学资料,以指导临床正确选药. 相似文献
17.
关于小儿尿路感染诊治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路感染是细菌直接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损伤。诊断标准即离心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由于小儿各年龄段的特征不同,尿路感染时所表现的临床特点也各异。现就小儿尿路感染诊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于成学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2,(3)
尿路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诊断困难。若不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肾脏疤痕形成,重者可致肾脏功能不全。现将我科1987年5月至1991年5月收治的72例尿路感染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唐典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0,5(1):36-38
一、静脉输液的配方合理的静脉输液要求输入的液体与身体需要相一致,过去常用3:2:1液,4:3:2液等,因其所含电解质与细胞外液、维持液均不相近,故不能根据身体损失的液体及生理需要的液体进行合理输液,需要有更合理的液体配方。(一)细胞外液补充液此液配方为Na~+143mmol/L、Cl~-123mmol/L、HCO_3~-30mmol/L,与细胞外液所含电解质相似,可用于补充身体累积损失的液体,纠正脱水。由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50%葡萄糖配成。根据生理盐水含Na~+、Cl~-各154mmool/L、5%碳酸氢钠含Na~+HCO_3(?)各595mmol/L,故此液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腹泻病静脉补液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茂贵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1998,(2)
静脉补液疗法包括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以及供给生理的和异常的继续丢失(防止重新发生脱水)。在治疗前从病史(体液的丢失和补充液的种类)、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性质和程度,提出合理的液疗方案。熟悉各种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