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护理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处理,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单号为观察组(n=50),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双号为对照组(n=50),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相关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根据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调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350;P<0.05).结论: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效果有益,不仅帮助患者提升了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缓解了患者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情绪,并且护理满意度也有了提升,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田静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1):120-120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出现的100例各种不良护理事件进行研究分析,之后定期对其开展检查及评价,有效确保护理的安全性。结果:对比实施持续改进措施前后,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实施持续改进措施后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持续改进措施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实施持续改进措施前后护理安全质量各项指标状况,实施持续改进措施后护理安全质量各项指标状况显著优于实施持续改进措施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进,并制定出有效的方案,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实现零投诉护理区,减少或者是避免护理事故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糖尿病肾病治疗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m Alb、血糖、TC、BUN、Hb Alc以及TG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中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病情,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已接诊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病号顺序将其划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中各有4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两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两组,观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以心内科护理工作为例,研究运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最近几年来收治的60例心内科患者为调查对象.本次研究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持续护理两种护理方式,因而我们将其随机分组,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展开研究.将常规组以及改进组病人对护士素质和工作评价进行比较.结论:病区管理质量、工作人员操作...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实施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依照患者临床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整体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对糖尿病病人护理工作当中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病人为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是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照组40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来对两组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经临床研究分析表明,实验组病人在护理干预以后心里焦虑程度明显降低。病人睡眠质量显著提高,其中对血糖的控制也非常明显,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以后分别为(7.26±1.35)和(8.91±1.63);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以后分别为(9.93±2.16),(11.15±1.99),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治疗糖尿病病人效果显著,对控制病人的血糖有明显的效果,与此同时可以使病人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外科置管患者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外科置管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持续质量改进,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焦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焦虑评分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置管患者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精神科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锦州市某医院精神科收治的5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持续改进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护理6周和护理12周时的生存质量量表(SQL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PI)评分。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SQLS中的心理社会、症状、精力和动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6周与护理12周时的心理社会、症状、精力和动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护理6周与护理1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社会、症状、精力和动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ADLPI中的自我照护、日常需求和工作操作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6周与护理12周时的自我照护、日常需求以及工作操作能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护理6周与护理1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照护、日常需求以及工作操作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改进护理模式能够增强护理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病情的管理意识,促使护理人员不断优化护理工作细节,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脑出血患者院外带入性压疮和跌倒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脑出血压疮患者住院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比分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脑出血患者院外带入性压疮和跌倒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压疮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为1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脑出血患者院外带入性压疮和减少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在门诊预检分诊过程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4月-10月选取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门诊部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服务态度、门诊环境、检查协助性、问询熟悉度、尊重患者五个方面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3.9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可优化门诊预检分诊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糖尿病组护理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将7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患者(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和对照组38例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护理中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能够不断提高护士的服务质量,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相似文献
18.
陈琼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1):152-153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妇产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较好的患者有46例,占73.02%;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好的患者有58例,占92.0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7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41%,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糖尿病护理门诊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患者不采取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糖尿病护理门诊定期采取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控制血糖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生活方式改变、适当运动、饮食控制以及药物治疗等遵医行为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分别为(6.58±1.68)mmol/L、(11.34±2.79)mmol/L;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分别为(5.38±1.27)mmol/L、(8.51±2.03)mmol/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糖尿病门诊护理干预,能使患者遵医行为得到提高,进而对血糖做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糖尿病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 改进护理模式应用于实验组,以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达标率、血糖水平达标率、生活质量为效果的评价标准,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糖尿病知识达标率、血糖水平达标率、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