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匮要略》原文中涉及针灸的内容,对于针灸防治疾病,从早期预防、辨经辨证取穴,到针灸药结合、疾病预后及禁忌等各个方面均有所论述,数量虽不多,但内容全面,蔚然成为体系。重视疾病预防与转归,运用针灸方法“治未病”,方法丰富,且选穴组方中贯穿“治未病”思想;针灸取穴颇具特色,既有专病专穴,又有辨经取穴、辨证取穴,取穴少而精;灵活结合运用多种针灸方法,如针药结合、灸药结合等,灸刺种类丰富;从禁针、禁灸、疾病禁忌等方面揭示针灸禁忌与适应证;认识到患者机体状态是针灸施治或判断针灸预后的重要依据。《金匮要略》中的体系化针灸思想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风病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较全面地探讨了清代及清代以前 2 0 1部针灸及综合医籍中有关针灸治疗中风病方面的文献 ,对其用穴规律及刺灸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可知 :古代医家治疗本病取穴 ,多以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为主 ,配以全身取穴。病机取穴极少 ,多对症取穴。在刺灸法上 ,多采用艾炷灸 ,说明古人非常重视艾灸法 ,对于补泻法涉及较少。  相似文献   

3.
《黄帝明堂灸经》关于灸法记载十分丰富,对后世针灸临床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取穴、灸法顺序、用火与艾灸禁忌、灸疮防病保健、热证可灸、灸治百病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黄帝明堂灸经》的论灸特点。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病是一种女性常见疾病,具有病程长,症状反复的特点,当前单一的治疗模式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疗效,而整合针灸思维可解决这一临床问题。“一针二灸三巩固”整合针灸是一种临床针灸治疗模式,一针即毫针针刺主穴,选穴注重疏肝调神,兼顾调理冲任;二灸即善用灸法,常使用精灸技术以扶阳通阳,以局部取穴和辨证取穴为主;三巩固即运用皮内针技术,留针背俞穴或耳穴,以巩固、延续疗效。治疗过程中,针灸并用,注重灸法,是“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体现;联合皮内针疗法,使治疗、巩固、防复发三个环节紧紧依存,以提高临床疗效。另附病案一则展示临证时使用“一针二灸三巩固”整合针灸治疗子宫肌瘤病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梴为明代江西旴江儒医,其代表作《医学入门》中涉及针灸内容丰富。其针灸学术特点是论述子午流注和八穴用法;谈杂病治法,提倡取穴精简;司阴阳之根本,明补泻之真要;述灸法之适宜,醒针灸之禁忌;重炼脐法,善于灸药并用。  相似文献   

6.
古代女科针灸文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群晖 《中国针灸》1996,16(1):52-54
笔者考查了清以前的记载有关内容较多的81部中医著作,从女科针灸的病证种类、取穴处方、刺灸法及禁忌等方面,对其发展源流及特点进行了探讨,从中可知:①古代针灸治疗女科病证的范围广泛;②治疗所涉及的腧穴甚多(131个),但以任、肾、脾、胃、肝等经脉的腧穴为常用;③针灸处方由单穴向多穴组成演变,共有230余首多穴处方;④方后较少言及具体利灸法;⑤刺灸禁忌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近50年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十四经腧穴运用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研究处方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检索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献,以文献中使用的十四经腧穴为研究对象,运用本课题自行研制的针灸数据挖掘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共纳入522篇中外文献,522篇文献中共使用腧穴136个,使用的腧穴以少阳经为主,尤以足少阳经腧穴使用最多,这种归经趋势在不同刺灸法中均得以体现,同时不受主、配穴分类、不同刺灸法、腧穴分布的影响.结论:现代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取穴仍是基于“循经取穴”的经络辨证基础之上,运用具有特殊作用的特定穴,注重上下配穴和远近配穴,对疾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在40余年针灸临床中摸索出来的一整套麦粒灸叩刺拔罐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其针灸治病,强调辨病与辨证结合、取穴少而精、施术贵“治神”、辨病与辨证施术,运用麦粒灸叩刺拔罐综合疗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9.
黄迪君 《中医药学刊》2006,24(7):1203-1204
总结了在40余年针灸临床中摸索出来的一整套麦粒灸叩刺拔罐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其针灸治病,强调辨病与辨证结合、取穴少而精、施术贵“治神”、辨病与辨证施术,运用麦粒灸叩刺拔罐综合疗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梳理各针灸流派代表性传承人的灸法特色,总结灸法在近现代代表性针灸学派八桂针灸流派、澄江学派、陆氏针灸学派、金针梅花派的应用与传承。八桂针灸流派革新灸疗形式与施灸方法,拓展灸法适应证;澄江学派量化推广直接灸疗法,强调保健灸的应用;陆氏针灸学派丰富隔物灸经验及灸法基础研究,提出伏灸疗法;金针梅花派提出"热证贵灸"和"内脏施灸法",以灸法治疗疑难病症,革新灸具。  相似文献   

11.
研读《伤寒论》中针灸疗法的记载,分析针灸腧穴的应用特色:注重偱经取穴、局部取穴、辨证取穴以及特定穴的应用,采用腧穴解释病因病机;探讨针灸疗法的应用特点:针法多用于三阳经病及实证、热证,灸法多用于三阴经病及虚证、阳衰阴盛证,注重针灸及中药的并用,提倡"治未病"的思想,应用针灸疗法判定预后;同时细述针灸疗法的应用禁忌以避免疾病的误治。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事针灸临床近50年,致力于传统刺灸法和针灸文献的研究,临诊辨证注重定位定性,组方配穴主张穴少而精,取效颇佳。略述体会如次。1脏腑病从整体阴阳平衡取穴针灸是通过对人体不同胸穴和施用适合于某一病症的刺灸方法来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因此,取穴是否得当,甚为关键。在古今文献中,临证取穴的经验十分丰富,如五输穴与五行学说的结合取穴,子午流注与时间学的结合等等,但不免有机械局限之偏。而综观前人临证取穴,有一穴而治多病,取穴甚简,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有一病而用众多之穴,如《千金)}、《大成》等所载述内容大多如…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针灸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这已被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所证实。古今医家在治疗痛证的刺法灸法方面,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明代医家汪机在《针灸问对》中指出:“夫病变无穷,灸刺之法亦无穷”。痛证的病因、病机、病位与病势各不相同,针刺艾灸方法必须因证而异,辨痛施术,才能奏效。笔者在临床治疗痛证中,摸索出一些刺灸方法的应用规律,积累了一点刺灸止痛的实践经验,兹不揣谫陋,愿就教于同道。一、痛因不同,用法不同痛证之因错综复杂,既有内伤、外感之分,又有表里、寒热之别。古今医著论述痛证的病因、病机颇多,博而约之,概为虚  相似文献   

14.
运用现代检索方法,通过计算机对《针灸甲乙经》论述癫病的原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针灸甲乙经》治疗癫病通常采用局部取穴与循经远取相结合的方法,局部取穴以头面部膀胱经、胆经、督脉的腧穴为主;远道取穴则特别选用相关经络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特别是特定穴,且常常针灸并用,对个别症状还重用灸法,同时,刺络放血疗法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灸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 检索建库起至2022年3月31日CNKI、WF、VIP收录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数据库,对取穴规律、灸法种类、单次灸量及施灸频次及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02篇,涉及腧穴35个,高频腧穴为关元、气海、中极、肾俞、三阴交,主治经脉以任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为主,腹部与腰骶部为常用取穴部位,交会穴、募穴、背俞穴为常用特定穴;灸法种类以温和灸、温针灸和隔药灸为主;单次灸量及施灸频次总体呈现“次频量少”的特点;灸法联合盆底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应用最为广泛。结论 艾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宋宗胜  刘箐  唐巍 《吉林中医药》2022,42(2):142-145
为了深入挖掘古代经典著作《针灸甲乙经》中针灸治疗疾病的学术思想,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针具选择、不同刺法、取穴规律以及针刺禁忌等方面对《针灸甲乙经》全卷中胸痹心痛的治疗思路进行分析与探讨.认为《针灸甲乙经》中多个疾病都涉及胸痹心痛,其穴位选择、治疗手段等都有一定的规律,对于现代临床治疗胸痹心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赵利华教授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经验。赵教授总结该病的病因病机为脾失健运,风湿热瘀留恋。治疗重在健脾祛湿,根据这一原则取穴,以浅刺围刺为主;治风先治血,临床以自血疗法为特色,分上中下三部取穴,交替使用;善用灸法,结合壮医民间特色药线点灸疗法,或急按以泻之,缓按以补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针灸聚英》的灸法理念,为现代临床灸法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研读《针灸聚英》及相关的文献记载,系统分析书中关于施灸的方法及临床应用。结果:该书关于灸法的记载十分详尽,对后世的灸法临床应用有很大的贡献。书中关于灸法的内容大多集中在第三卷,虽每篇篇幅不长,但从施灸讲究、热证可灸、重发灸疮、针灸药并用、禁忌严明等方面非常全面地记载了灸法的相关内容。结论:《针灸聚英》所载灸法实用性强,对后世的灸法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近50年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十四经腧穴运用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研究处方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检索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献,以文献中使用的十四经腧穴为研究对象,运用本课题自行研制的针灸数据挖掘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共纳入481篇中外文献,481篇文献中共使用腧穴136个,使用的腧穴以少阳经为主(54.79%),尤以足少阳经腧穴使用最多,这种归经趋势在不同刺灸法中均得以体现,同时不受主、配穴分类、不同刺灸法、腧穴分布的影响。结论:现代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取穴仍是基于"循经取穴"的经络辨证基础之上,运用具有特殊作用的特定穴,注重上下配穴和远近配穴,对疾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新安医家汪机本于《内经》《难经》而论针灸,称之为"刺法之正",其灸法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针灸问对》和《外科理例》两书中。汪氏对艾灸治疗热证、疮疡等问题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并有相应验案互参。他认为灸法只适应于已病患者,对无病之人进行艾灸保健持反对意见;还主张针灸施治之前应进行详细的辨脉察形,以知病机之所在。本文从热证可灸、灸勿留瘢、灸需辨证及灸治疮疡这几个方面阐述了汪机灸法学术思想,认为汪机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又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对灸法学术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