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iocyticnecrotizinglymphadenitis)又称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坏死性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为亚急性经过 ,持续高热 ,应用抗生素无明显效果 ,颈淋巴结肿大 ,常被误诊为网状细胞增生症、恶性淋巴瘤或其他恶性病变。本文作者分析 2 4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与 2 0例恶性淋巴瘤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1 980~ 1 997年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治疗的4 8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 ,以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整的 2 4例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发病不同期…  相似文献   

2.
<正>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6岁,因"间断发热4年余,活动后胸闷5个月"于2010年4月30日收入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患者2006年出现高热伴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及畏寒、寒战,予抗病毒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转为低热,仍有淋巴结肿大,外院淋巴结活检诊断为"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予泼尼松20 mg×3次/d治疗,约2个月后逐渐减停,患者热退,淋巴结肿大消失。2007  相似文献   

3.
<正>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6岁,因"间断发热4年余,活动后胸闷5个月"于2010年4月30日收入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患者2006年出现高热伴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及畏寒、寒战,予抗病毒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转为低热,仍有淋巴结肿大,外院淋巴结活检诊断为"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予泼尼松20 mg×3次/d治疗,约2个月后逐渐减停,患者热退,淋巴结肿大消失。2007  相似文献   

4.
正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necroticly mphadenitis)是以顽固性发热、淋巴结肿大和一过性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病因不明,早期极易误诊。现将2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例11.1.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8岁,未婚,河北省人。主因间断发热4个月余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于中午或晚间上升至高峰,最高达40℃,伴头痛、咽痛、畏寒,偶有寒战。无咳嗽、咳痰、胸痛,无盗汗,无呕吐、腹泻。病后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头  相似文献   

5.
现将我科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3例分析并文献复习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女,39岁,已婚.因右颈部淋巴结肿大2周伴发热4 d于2005-09-20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周发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有疼痛.入院前4 d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 C,给予青霉素治疗后,疗效差.自发病来无其他不适.体查:T 39.2 C,右侧颈部、锁骨上可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约1.5 cm×2.2cm,活动度欠佳,质中,有压痛.心肺腹无异常.  相似文献   

6.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1]。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组织学上形态较复杂,易与多种淋巴结炎和恶性淋巴瘤相混淆,故临床误诊率较高。现将我院1990年至2000年收治该病患者6例的误诊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均为男性,7~14岁4例,15~40岁2例。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发热和淋巴结肿大。热程最长2个月,最短10天,其中间歇性发热3例,持续性发热3例;中低度热2例,高热4例。6例  相似文献   

7.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发病率较低,很容易误诊。现将1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误诊误治教训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男,41岁。因持续低热1个月伴干咳声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自觉咽痛,发热,体温波动在37~38℃,半月后自觉左颈部酸痛不适,发现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经抗生素和抗结核药处理,体温未退,出现高热,最高达40℃,停用所用药物,给予糖皮质激素处理,体温恢复正常。2 d后,患者再度出现低热,午后明显,常伴干咳、声嘶。查体:T 37.4℃,P 78次/m in,R 20次/m in,BP 105/60 mm Hg,神清语晰,巩膜无黄染,背部皮肤较多散在红色皮疹,左颈部扪及“胡豆”大小淋巴结3个,质软、轻压痛。颈、胸、腹、神经系统及四肢关节均正常。入院诊断:结核:(1)颈淋巴结?(2)肺?(3)支气管内膜?入院后观察1周,未以特殊治疗,体温波动在36.5~39.2℃之间。左颈部肿大淋巴结无明显变化,左腋窝出现两个“黄豆”大小淋巴结,活动、无压痛。血常规:W BC 2.7×109/L,M+G 0.778,Hb 134 g/L,PLT 200×109/L。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尿酸均正常。抗核抗体、抗双链...  相似文献   

8.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因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且发病率低,易误诊.我们遇1例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长达20 d余.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男,23岁.因发热、咳嗽10 d,腹痛1d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在淋雨后出现发热,T 37.5~39.3℃,发热前有畏寒,无寒战,伴咳嗽,无明显咳痰,自服用扑感敏、头孢氨苄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后脐周阵发性隐痛不适,无放射性疼痛,与进食无明显相关性,就诊我院,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  相似文献   

9.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ocytic necrotizinglymphadenitis,HNL)在临床上少见 ,诊断较为困难 ,易被误诊。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8月我院诊治 16例 ,其中误诊 14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经临床及病理检查确诊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 16例 ,男 6例 ,女 10例 ;年龄 14~ 4 0岁 ,其中以 18~ 2 8岁者居多。 16例中 ,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 10例 ,先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后出现发热 6例 ;药物过敏 3例 ,虾过敏 1例。肿大的浅表淋巴结以颈部最常见 ,腋下及腹股沟区次之。淋巴结大小 0 .6 cm× 0 .6 cm~ 2 .5 cm× …  相似文献   

10.
1例特殊临床表现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伟国  邹和建 《临床荟萃》2000,15(6):277-278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Kikuchi病 )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 ,大多以病因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抗生素治疗无效。本文报道 1例病程迁延 18个月 ,以颌下腺肿大、口腔溃疡和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为主要临床表现 ,后经颌下腺及颌下淋巴结摘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 ,女 ,3 5岁 ,主诉口腔溃疡、颜面肿胀伴血尿、蛋白尿 1年半。患者于 1996年 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多发溃疡 ,颜面肿胀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同时患者有进食困难 ,溃疡严重时有咽痛、发热 ,体温多在午后 2时最高 ,可达 3 9℃ ,最高…  相似文献   

11.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又名Kikuchi病,由日本科学家Kikuchi等首先报道并命名,为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疾患。由于临床常见到肿大淋巴结,且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故早期确诊困难或容易误诊,常被误诊为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现对本院误诊为淋巴结核的坏死性淋巴结炎3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为恶性肿瘤等病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9岁。以腋下淋巴结肿大3个月,伴发热1个月于2007—12—26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意发现左腋窝处有一约花生米样肿大淋巴结,2周后淋巴结较前明显增大,因有恶性畸胎瘤手术史,拟诊肿瘤转移。X线胸片、胸部CT未发现异常,穿刺活检未发现异常细胞,以淋巴结炎给予抗炎治疗1周无效,淋巴结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13.
表现特殊的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珠  路秀敏 《临床荟萃》2003,18(14):834-834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necrotizinghyperplasticlymphadenopathy ,NHL)又称坏死性淋巴结炎 ,是一种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从临床到病理完全独立的疾病。以长期发热 ,痛性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减少 ,抗生素治疗无效 ,对激素反应良好为主要表现。早在 2 0世纪 70年代首先由日本学者描述 ,以后报道逐渐增多。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遇到 1例仅以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并经病理证实为此病的患者 ,甚为少见 ,现报道如下。患者 ,男性 ,33岁。主因持续性高热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 1周入院。患者于 1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 ,体温 39.2℃ ,伴寒战及左腹股沟处自发性疼…  相似文献   

14.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伴白细胞减少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伴白细胞减少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12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发现白细胞减少2周而入院。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无发热,无皮疹。入院前2周淋巴结肿大明显,伴触痛,反复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减少,伴乏力,无鼻衄及齿龈出血,无关节红肿,无吐泻。查体:精神状态好,面色红润,全身未见出血点,于左、  相似文献   

15.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减少对该病的误诊率。方法 对1996-2000年收住我院内科的12例曾被误诊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12例患的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粒细胞减少最为多见。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副皮质区的多处坏死,不同程度的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浆细胞样单细胞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易引起误诊,尤其是误诊为淋巴结结核。结论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以发热、淋巴结肿大、粒细胞减少为特征,其病理改变为淋巴结副皮质区多处坏死,伴组织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女 ,30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皮肤瘙痒 3个月于1992 - 12 - 2 5收治 ,患者于 3个月前发现左颈部有肿物如蚕豆大小 ,伴有午后低热、乏力、心悸 ,1个月前开始全身瘙痒 ,后又发现颈前部肿大 ,盗汗、消瘦、手抖 ,在外院查 T3、T4增高诊为甲亢 ,颈部淋巴结活检诊为淋巴结炎 ,近月来颈部肿大的淋巴结增多来诊 ,查体 :T37.5℃ ,P10 8次 / min,BP12 0 / 70 mm Hg,R2 4次 / min,消瘦 ,头颅五官无异常 ,甲状腺 °肿大 ,双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如黄豆到蚕豆大 ,活动有触痛 ,手震颤( ) ,双肺无异常 ,HR10 0次 / min,心…  相似文献   

17.
对A IDS误诊为肺结核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5岁。因畏寒、发热2个月余,乏力、纳差、全身黄染、尿少1周于2006-03-06入我科。缘于2个月前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每天体温波动于36~40.3℃,伴口唇疱疹、纳差、乏力,院外抗感染治疗1周无效,颌下、双锁骨上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血常规示W BC正常,轻度贫血,ESR 60 mm/h,肝功能轻度损害,蛋白及胆红素尿。血清抗结核抗体阴性。B超肝胆胰脾双肾无异常。胸部SCT示双肺弥漫性小结节,纵隔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左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为坏死性淋巴结炎。院外诊断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相似文献   

18.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附18例临床病理分析)翟曼丽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是一特殊类型的淋巴结的非肿瘤性病变。临床表现为高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其病理组织学形态也较复杂,常误诊为恶性淋巴瘤或其它疾病。本文对我院18例HNL进行回...  相似文献   

19.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的、自愈性疾病 ,在临床上较少见 ,易与感染性疾病、粒细胞减少症、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相混淆。笔者收集本院近年收治的 2 0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误诊 12例 ,误诊率 6 0 %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8例。男∶女为 1∶ 2。年龄在 14~ 49岁 ,其中 2 0岁以下 1例 ,2 0~ 40岁 9例 ,40岁以上 2例 ,2 0~ 40岁患者占 75 %。本组患者均有淋巴结肿大 ,颈部最多 ,10例 ,占82 % ;腹股沟次之 ,5例 ,占 41% ;腋窝 2例 ,占 16 % ;颌下 1例 ,占 8%。肿大淋巴结质韧 ,表面光滑 ,可活动…  相似文献   

20.
王敬君 《临床荟萃》2007,22(12):897-897
患者,女,42岁。于2001年3月因左腋下淋巴结肿大就诊。行淋巴结摘除术。术后病理示:淋巴结广泛坏死,伴组织细胞增生。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片,腹部彩色超声检查均正常,诊断为坏死性淋巴结炎。术后抗炎治疗半个月,病情平稳出院。2个月后又出现发热、盗汗,并于锁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