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配合悬吊牵引及功能锻炼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对86例单纯、屈曲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布带悬吊牵引,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8~10周后带腰背支具下床活动,在X线片上测量治疗前后压缩椎体前缘及侧面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86例病人进行出院后经1~3年随访,82例症状及阳性体症基本消失,脊柱稳定性及活动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5.34%。压缩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椎体侧面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有明显改善。结论该疗法可使病椎椎体恢复一定高度,维持脊柱稳定性,复位效果佳,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经济、可靠、实用,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选择将8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单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2日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3个月VAS、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在改善腰背部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后凸Cobb角方面优于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伸牵引手法复位并垫枕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垫枕疗法治疗,治疗组采取过伸牵引手法复位并垫枕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受伤椎体前缘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矢状位指数和Cobb角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0%,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伤椎矢状位指数和Cobb角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牵引手法复位并垫枕疗法治疗胸腰椎单纯压缩性性骨折,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伤椎恢复一定高度,维持脊柱稳定性,经济、安全、简单、实用,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使用过伸复位垫枕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单纯垫枕法进行治疗,干预组使用过伸复位联合垫枕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脊柱质凸Cobb角、伤椎矢状位指数、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率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脊柱质凸Cobb角、伤椎矢状位指数、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率均较治疗前的显著改善,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脊柱质凸Cobb角、伤椎矢状位指数、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率较常规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较常规组显著提高,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使用过伸复位垫枕法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受伤椎体可恢复到一定的高度,脊柱的稳定性得以维持,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应用过伸牵引复位法加腰椎动力悬吊牵引与平卧硬板床加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AO-A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5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过伸牵引复位法加腰椎动力悬吊牵引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平卧硬板床加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伤后5~6周佩戴胸腰椎过伸支具起床活动。结果:随访6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的恢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过伸牵引复位法及腰椎动力悬吊牵引治疗A0-A型胸腰椎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患者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进行腰背部肌群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背部疼痛情况和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S和EVOS评分、治疗前后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EVOS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后凸Cobb角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VAS、EVOS评分、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2例,按Frankd分级评定脊髓神经功能,应用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评定骨折椎体矫形状况及稳定性。结果:1例跳跃性骨折1个锣帽脱落,余椎弓根螺钉及钉棒位置良好。Cobb角由术前的250~450恢复至术后的20~150,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由术前的25%~46%恢复至术后的80%~100%。2例脊髓神经功能A级无恢复外,余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够有效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及脊柱的序列,矫正术前的后凸畸形,能够恢复脊柱的稳定性。能够改善截瘫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系统(GOSS)与弧形自锁椎弓根钉系统(ALPF)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76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应用ALPF和GOSS进行治疗并随访,采用ASIA分级评价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及后凸角矫正率;并对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及后凸Cobb角丢失率进行随访。结果:2组的疗效术后和随访均有显著差异,但ASIA分级评定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GOSS对恢复及维持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Cobb角比ALPF良,是一种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良好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骨盆牵引及垫枕疗法治疗稳定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为保守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提供合理的临床治疗依据.方法:运用运动疗法功能锻炼,联合骨盆牵引、骨折处垫枕疗法治疗32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椎体高度的对比.结果:治疗10周后,32例中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治疗半年后前后骨折椎体前缘高度的比较,P<0.01,骨折椎体高度恢复非常显著.结论:运动疗法联合骨盆牵引及垫枕疗法治疗稳定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显著,经济简单,易操作,可以在临床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Ⅱ)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及手术特点。方法对23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行GSS-Ⅱ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椎管矢状径、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和Cobb’s角改善情况。结果23例患者获得3~24个月随访,伤椎椎体高度、椎管矢状径和Cobb’s角都有改善,受损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GSS-Ⅱ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编制囊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2例,比较术前、术后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伤椎Cobb角差异。结果: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改善,均未出现骨水泥漏,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SSEL-X编织囊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OCVFs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及维持椎体高度,同时避免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综合保守治疗手段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3例单纯屈曲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腰椎悬吊牵引、垫枕复位,配合手法整复及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和中药内服外敷,6~8周后带腰背支具下床活动,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出院后经3个月~1 a的随访,优247例,良184例,优良率92.93%。结论中医综合保守治疗可使伤椎恢复一定高度,维持脊柱稳定性,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经济、可靠、实用,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36个椎体)老年病理性压缩骨折患者采用PKP治疗,手术前、后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椎体的高度及后凸Cobb角,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及随访。结果 31例术后椎体前缘及中线高度较术前恢复明显;术后Cobb角较术前明显变小,后凸畸形得到明显矫正,术后各时间点平均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随访4~38个月,疼痛缓解明显,无复发。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病理性压缩骨折具有微创、止痛效果好、无明显并发症及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助式悬吊牵引整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自助式悬吊牵引整复和垫枕复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骨折椎体治疗前后Cobb角改变情况及治疗期间动态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骨折椎体复位情况比较,显示治疗组骨折椎体Cobb角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动态VAS评分观察结果提示在治疗早期(治疗第1、2周)治疗组疼痛缓解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结束时2组疼痛皆明显缓解,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助式悬吊牵引整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早期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改善腰部活动功能,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单侧入路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记录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观察术后患者背痛缓解程度及日常活动恢复情况,比较术前、术后伤椎高度和脊柱后凸畸形Cobb’S角。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43min,平均28.6min;透视次数15~23次,平均19.8次;术后伤椎前部、中部高度,脊柱后凸畸形Cobb’S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患者背痛均明显缓解,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能在术后次日下床行走,未发现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单侧入路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有效地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且操作简便、安全,能明显地减少患者和术者的放射暴露。  相似文献   

16.
后路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后路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骨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观察组采用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前路复位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观察组患者前侧方脱位得到基本复位,患者均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均明显改善。植骨面均见骨性融合,无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发生脊柱神经损伤1例,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前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路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在恢复正常脊柱序列后还可获得很好的脊柱融合效果,并且术后并发症少,对Cobb角和相邻正常椎体的比率也有改善作用,可促进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腰痛方配合五点支撑式功能锻炼对新鲜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新鲜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五点支撑式功能锻炼治疗,研究组38例给予外伤腰痛方配合五点支撑式功能锻炼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定(VAS)评分,统计2组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后凸角(Cobb角)变化程度,观察2组治疗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及Cobb角均显著下降(P均<0.05),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腰痛方配合五点支撑式功能锻炼有助于促进新鲜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疗效观察。方法对2004—2008年以来的7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进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术前、术后观察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等情况。结果64患者得到随访,6例失访,出现并发症10例。术后按ASIA评级,患者神经损伤有较大的改善。术后1a,Cobb角南术前29.810矫正到12.160、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35.50%恢复到84.97%、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83.38%恢复到89.78%。结论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是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过伸复位加牵引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受伤原理和脊柱的解剖特点,在过伸复位法操作时强调脊柱背伸与手法按压同步配合.结果:椎体高度恢复率90.65%,高度矫正率为58.38%; 3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症状体征缓解、脊柱活动功能改善及椎体高度恢复方面均较满意.结论:过伸复...  相似文献   

20.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解除脊髓压迫,稳定脊柱,防止术后矫正度丢失。方法:对31例胸腰椎患者行手术整复,应用AF椎弓根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术后一周拍X光片示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22mm恢复至平均36mm;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90矫正至平均40。结论:经AF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矫正脊柱后凸角,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稳定脊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