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静电化学对小鼠S—180肿瘤的放疗增敏机制,并对该技术的放疗增敏作用作初步评价。采用静电化学技术增敏处理实验小鼠实体肿瘤(S—180),并选用X线(6MeV),给予30Gy一次性照射。实验分为四组:放疗加增敏组、单纯放疗组、单纯增敏组和空白对照组。放疗及增敏处理后20天,除放疗加增敏组外,各组肿瘤生长良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解剖证实放疗加增敏组未见肿瘤生长,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01)。静电化学与放射治疗作用显著(P<00001)。我们认为静电化学的方法可显著增加肿瘤组织的放射敏感性,其作用机理及施用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血光动力学疗法对动物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本实验选用经腹股沟皮下接种W256瘤细胞株形成实验性荷瘤大鼠40只,采用光动力学疗法对患有移植瘤大鼠进行治疗,并同时检测血浆、肝脏及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及氧自由基代谢产物丙二醛含量。结果:大鼠输入经紫外光照射之血后,其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大鼠输入注有血卟啉的血后,其肿瘤生长亦显著减慢(P<0.01);大鼠输入经紫外光照射并含有血卟啉的血后,其肿瘤生长速度比其它组均显著减慢(P<0.01);光照射组大鼠在肿瘤生长减慢同时,其血浆和瘤组织中SOD活力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而血卟啉组大鼠其血浆和瘤组织中SOD活力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光照射加血卟啉组大鼠,在肿瘤生长减慢同时,其血浆、肝脏及瘤组织中SOD活力较其它组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 。结论:经紫外光照射的血或含有血卟啉的血均对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且紫外光照射与注入血卟啉相结合对抑制肿瘤生长效果最佳,该光动力学疗法对肿瘤治疗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产生单态氧而杀伤瘤细胞的。  相似文献   

3.
小鼠递增剂量sc给予吗啡共4天,可建立稳定的躯体依赖模型。急性吗啡依赖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吞噬中性红能力降低;使其对S180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减弱;并平行性地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产生及其活性,纳洛酮可拮抗吗啡所致Mφ的功能抑制,而其单独给药对Mφ功能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Mφ在阿片滥用所致免疫抑制的重要作用,且其体内效应可能通过阿片受体  相似文献   

4.
用微孔滤膜法分别检测淋巴细胞条件培养液(LCM)和γ-IFN对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的趋化活性。结果表明,LCM对SMC有明显的趋化活性和较弱的化学促动作用;γ-IFN对SMC有明显的趋化作用和化学促动作用,在500U/ml浓度时其活性最强。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灶中激活的T淋巴细胞可通过分泌γ-IFN(或伴有其它因子),吸引中膜的SMC迁入内膜。  相似文献   

5.
He-Ne激光对植瘤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王海燕,高美华,曲云英(山东滨州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滨州256603)激光已广泛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激光对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效应研究报道不多。因此我们以接种S_(180)腹水瘤小鼠为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小鼠S180肉瘤为对象,研究了Nd:YAG激光温热疗法与Ar+激光光动力学疗法联合对小鼠S180肉瘤的作用剂量选择及作用效果。实验分为激光温热疗法组、Ar+激光光动力学组、联合作用组及对照组等四组。激光温热疗法用Nd:YAG激光照射肿瘤,功率密度由实验确定约为424mW/cm2,控制肿瘤边缘温度为43℃照射30min;Ar+光动力学疗法为激光照射前24小时小鼠腹腔注射HpD(10mg/kg),以实验确定的150mW/cm2Ar+激光照射15min。结果表明,在所选定的剂量下,联合作用组肿瘤抑制率最高。说明联合作用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对荷瘤鼠S180细胞生长和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探讨小柴胡汤(XCHT)浸膏对荷瘤鼠S180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柴胡汤对瘤细胞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结果:高、中和低浓度XCHT(1000g·L-1、500g·L-1、250g·L-1)溶液治疗后,对荷瘤鼠S180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4019%~5873%,其中以高浓度组疗效最佳。同时可见经XCHT治疗后各组S180细胞均出现凋亡的特征,表现为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胞浆和核染色质凝集,密度增高,细胞间有大量凋亡小体,其中以低浓度组为甚,而高浓度组S180细胞则以坏死为主。结论:XCHT对荷瘤鼠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诱导S180细胞凋亡及坏死,其中瘤细胞以哪种死亡方式为主,依用药的剂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8.
初步研究聚焦超声激活血卟啉对S180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生物学机制。通过台盼蓝拒染法检测频率为2.2MHz的聚焦超声激活血卟啉作用于S180肿瘤细胞的存活率,筛选出最佳的超声处理参数,采用自由基清除剂检测超声激活血卟啉产生的起主要作用的活性氧成分,通过丙二醛含量测定法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含量变化。单纯血卟啉组表现出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同等条件下,超声结合血卟啉组对细胞的损伤显著高于单纯超声组,且这种协同杀伤作用可以被组氨酸和甘露醇所抑制,而不被SOD抑制;同时,超声激活血卟啉后细胞内的脂质过氧化含量显著增加。超声结合血卟啉对S180肿瘤细胞有协同杀伤作用,可能由于声动力学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作用于细胞膜,增加膜脂质过氧化水平,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9.
SRS—淋巴瘤小鼠淋巴细胞染色质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对正常及SRS-淋巴瘤小鼠淋巴细胞染色质进行了化学组分,DNase I有限度消化,染色质附着蛋白释放,热变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SRS-淋巴瘤细胞染色质的非组蛋白和RNA高于正常细胞,提示随着肿瘤的发生染色质转录活性和与转录相关的NHCP呈升高趋势;(2)SRS-淋巴瘤细胞染色质的DNase I消化率明显高于正常淋巴细胞,提示肿瘤细胞含有较多优先被核酸酶消化的活性染色质(3)SRS-  相似文献   

10.
SRS-淋巴瘤小鼠淋巴细胞染色质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正常及SRS-淋巴瘤小鼠淋巴细胞染色质进行了化学组分、DNaseⅠ有限度消化、染色质附着蛋白释放,热变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SRS-淋巴瘤细胞染色质的非组蛋白(non-histonechromosomalproteins,NHCP)和RNA高于正常细胞,提示随着肿瘤的发生染色质转录活性和与转录相关的NHCP呈升高趋势;(2)SRS-淋巴瘤细胞染色质的DNaseⅠ消化率明显高于正常淋巴细胞,提示肿瘤细胞含有较多优先被核酸酶消化的活性染色质;(3)SRS-淋巴瘤细胞较正常淋巴细胞蛋白释放量明显升高,提示参与活性染色质结合的NHCP与染色质活性位点及转录活性有密切相关;(4)SRS-淋巴瘤细胞染色质比正常淋巴细胞增色效应明显,提示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染色质结构疏松。  相似文献   

11.
心肌缺血45min,再灌注180min复制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了等容血液稀释、维拉帕米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MDA含量、SOD活性及心功能的影响。实验共分四组:I组(对照组);Ⅱ组(稀释组);Ⅲ组(维拉帕米组);Ⅳ组(稀释+维拉帕米组)。结果:①心肌组织MDA含量及SOD活性变化;与I组缺血区心肌MDA含量相比,Ⅱ、Ⅲ、Ⅳ组均显著降低,Ⅳ组又明显低于Ⅱ、Ⅲ组;Ⅱ、Ⅲ、Ⅳ组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基因突变检测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新基因、遗传标记、遗传性疾病及肿瘤形成离不开对基因突变的检测。本主要介绍用于大规模检测未知基因突变点的常规方法及最新策略。根据检测原理分为物理方法,包括常用的单链构象多态技术(SSCP)、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杂合双链分析(HTX)等技术;裂解法包括RNA酶裂解法(RNase)、化学错配裂解法(CCM)和酶错配裂解法(EMC);其它方法则突出介绍了标志突变检测最新进展的毛细管电泳(C  相似文献   

13.
白炽光激活血卟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炽光源激活血卟啉的条件。材料和方法:利用白炽光源照射血卟啉,选用DPBF的相对消耗量反映血卟啉的激活程度。结果:白炽光源能够激活血卟啉的最低光强应在1.27×10-10W/cm2~15.2×10-10W/cm2;在弱光条件下,照射时间、血卟啉浓度以及光强三者与血卟啉激活效率满足:照射时间>光强>血卟啉浓度。结论:血卟啉的激活程度与光强、照射时间和溶液浓度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超声激活血卟啉对腹水型艾氏腹水瘤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声动力学疗法(SDT)对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超声激活血卟啉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采用频率为2.0MHz,声强为1.5W/cm^2的超声,结合血卟啉(HpD)对离体培养的小鼠艾氏腹水瘤(EAT)细胞处理3min,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取材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超声激活血卟啉对EAT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程度随取材时间的延长而加剧,损伤位点主要集中在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及细胞核上,同时还观察到一些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凋亡特征。结论超声激活血卟啉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超微结构杀伤肿瘤细胞,部分通过诱导凋亡杀伤。  相似文献   

15.
大规模基因突变检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新基因、遗传标记、遗传性疾病及肿瘤形成离不开对基因突变的检测。本文主要介绍用于大规模检测未知基因突变点的常规方法及最新策略。根据检测原理分为物理方法,包括常用的单链构象多态技术(SSCP)、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杂合双链分析(HTX)等技术;裂解法包括RNA酶裂解法(RNase)、化学错配裂解法(CCM)和酶错配裂解法(EMC);其它方法则突出介绍了标志突变检测最新进展的毛细管电泳(CGE)、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碱基切割序列扫描(BESST-ScanTM)和有发展潜力的DNA芯片技术(DNAchips)及相对准确、完美的测序法(Sequencing)。在简述各种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并说明所述策略在具体操作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53基因与化学致癌剂诱发小鼠皮肤肿瘤的关系。方法运用PCRSSCP和直接DNA测序法,检测37例DMBATPAMNNG诱发的小鼠皮肤肿瘤[包括6例乳头状瘤,15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SCCI)和16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SCCⅡ)]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序列改变。结果乳头状瘤均未见p53基因突变,而258%(8/31例)SCC测得突变,其中SCCⅠ和SCCⅡ突变率分别为266%(4/15例)和25%(4/16例)。在这8例肿瘤中共有9个突变,其中7个位于第8外显子,有7个为G→A转换。结论p53基因突变发生于该三步化学致癌法诱发的小鼠皮肤乳头状瘤向SCC恶性转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小鼠S180肉瘤为对象,研究了Nd:YAG激光温热疗法与Ar^+激光光动力力学疗法联合对小鼠S180肉瘤的作用剂量选择及作用效果。实验分为激光温热疗法组、Ar^+激光光动力学组、联合作用组一等四组。激光温热疗法用Nd:YAG激光照射肿瘤,功率密度上实验约为424mW/cm^2,控制肿瘤边缘温度为43℃照射30min;Ar+光动力学疗法为激光照射前24小时小鼠腹腔注射HPD,以实验确定的150  相似文献   

18.
己烯雌酚对肿瘤生长,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己烯雌酚(DES)对实验性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发性Lewis肺癌(LLC)及实验性B16黑色素瘤(B16M)转移模型研究DES对肿瘤生长、转移的影响。结果:发现预先用DES处理的小鼠对其移植的LLC生长和自发性肺转移均有抑制作用,且DES剂量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呈直线负相关(r〉0.80,P〈0.01);B16M实验性肺转移也明显减少;小鼠接种LLC后给予DES对LLC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和方法:选用经腹股沟皮下接种W256瘤细胞株形成实验性荷瘤大鼠,观察光动力学疗法对移植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及组织中生长抑素含量的改变。结果:(1)大鼠输入经紫外光照射、充氧并加注血卟啉的血液,其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缓,肿瘤重量明显减轻(P<001)。(2)移植瘤大鼠其下丘脑、垂体、瘤组织及血浆中生长抑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但经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肿瘤后,其下丘脑、垂体、瘤组织及血浆中生长抑素的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光动力学疗法对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肿瘤生长可以通过某种途径刺激机体产生生长抑素以提高机体抵抗肿瘤生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研究了小鼠S180肉瘤表面对Ar+激光和He-Ne激光的漫反射率及注射光敏剂HpD对漫反射率的影响。实验采用一套积分球系统及Ar+和He-Ne两种激光器的五种波长的激光(476.5nm、488.0nm、496.5nm、514.5nm、632.8nm),测定了注射光敏剂和没有注射光敏剂两组小鼠S180肉瘤表面的漫反射率。结果表明:注射光敏剂和没有注射光敏剂的小鼠肿瘤表面对六种激光的漫反射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在激光光动力学疗法中,计算实际进入肿瘤组织的光剂量时,可以不考虑HpD的影响。肿瘤表面的激光漫反射率在514.5nm处有最小值,而在632.8nm处最大,说明波长514.5nm的Ar+激光在同样剂量下进入肿瘤组织的光能量要比632.8nm的激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