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及椎板回植成形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14例新鲜成年绵羊颈椎标本(C2~7)分为两组,每组7例.每例标本均被施加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6个方向3.0 N·m载荷,测量C3~6运动节段在不同载荷下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及中性区(neutral z...  相似文献   

2.
寰椎不同类型骨折对上颈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寰椎骨折后对上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成人新鲜上颈椎标本 12例 ,模拟临床建立 5种寰椎骨折类型的模型 ,通过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测量C0~ 1及C1~ 2 的运动范围 (ROM ) ,并比较各组与正常组间的差异。结果 :①单纯寰椎后弓骨折后 ,除C0~ 1间在旋转上有增加 (P <0 .0 5 )外 ,在其他方向上与正常无区别 ;C1~ 2 间在屈伸上有所增加 ,余方向与正常无区别 ;②后弓骨折同时伴有前弓的骨折 ,C0~ 1间的运动范围在各个方向上均较正常增大 (P <0 .0 5 ) ;C1~ 2 间除旋转变化不明显外 ,前屈 /后伸及左 /右侧弯均较正常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③前后弓四部分骨折 (Jefferson骨折 )时 ,C0~ 1及C1~ 2 间在所有方向上的ROM均有明显变化 (P <0 .0 5 ) ,此时C1~ 2 间的旋转是明显的减小 ;④单纯一侧侧块骨折及一侧侧块骨折合并同侧前弓骨折时 ,C0~ 1及C1~ 2 间在所有方向上的ROM与正常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变 (P<0 .0 5 )。结论 :寰椎骨折后 ,除后弓骨折外 ,其他类型的骨折均会对上颈锥的稳定性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多椎间孔间隙单侧钩突切除术对颈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方法 :6例成人新鲜颈椎标本 ,选择C4~ 7为实验节段。分正常组和手术组 ,在 2N·m纯力偶作用下分别产生前屈、后伸、左 /右侧弯和左 /右侧旋运动 ,通过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来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①在 6个运动方向上 ,手术组术后ROM较术前无明显增加 (P >0 .0 5 ) ,差异无显著性 ;②运动范围的总和 ,手术组较术前有明显增加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前路多椎间孔间隙显微减压术对颈椎静态稳定性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颈椎运动范围总和的增加 ,对某一方向ROM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制作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性能评价。方法以6具新鲜人尸颈椎标本为实验对象,分为空白对照(N组)、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A组)和钛网(B组),A、B组附加颈前路钢板。分别测定轴向刚度、扭转刚度、颈椎整体运动范围等指标。结果轴向刚度值由小到大依次为N组、B组、A组(P〉0.05);扭转刚度由低到高分别为B组、A组、N组(P〈0.05);A组与N组相比,后伸、旋转位ROM较大,而前屈、侧屈位ROM较小(P〉0.05)。结论使用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可满足颈椎减压植骨术后即刻生物力学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椎间融合器高度对颈椎生物力学影响,为融合器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正常颈椎C2~7节段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在C5~6节段分别植入高度为5、6、7、8 mm的融合器,施加1.5 N·m力矩使颈椎产生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运动,并探究融合器高度变化对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小关节应力、椎间压强等的影响。结果融合器高度每增加1 mm,手术节段的角度值平均增加0.68°。植入融合器后C5~6 ROM范围小于0.44°。融合器高度差异对C4~5的ROM影响大于C6~7,对非融合节段ROM的影响小于7.3%。融合器高度差异对非手术节段ROM、小关节应力、相邻节段椎间压强的影响较小。关节囊韧带、融合器和钉板系统应力均随融合器高度增加而明显增加,6、7、8 mm融合器模型的关节囊韧带、融合器和钉板系统应力均远高于5 mm融合器模型。结论对于需要植入融合器的患者,建议植入物高度比原椎间隙高0~1 mm。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观察椎间孔组织对神经根的固定作用及其各根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6例新鲜颈椎标本,保留椎间孔组织,后路暴露神经根。椎间孔外牵神经干,传感器测量椎管内神经根张力。结果:神经根张力随加载外力的增加而增大,其中C8神经根变化最明显。外力在500g以内时,C5、C6、C7神经根张力上升缓慢,超过此值,上升明显。C5、C6、C7与C8神经根断裂时,外力相差1000g左右。结论:颈椎椎间孔对C5、C6、C7神经根存在明显固定作用,而C8神经根的固定作用相对较弱。这可能是C8神经根节前损伤较为多见的生物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题释义: 后路单开门手术:该术式可扩大颈椎椎管,使得颈脊髓向后方漂移,从而解除脊髓压迫,缓解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等疾病的最常用手术方式。 轴性症状:这一概念是1999年由Kawaguchi提出,主要出现在颈椎椎板成形术后,由于颈椎后伸机理的损伤,颈椎矢状序列常不能有效维持,颈椎前凸减少,颈后肌群需通过持续收缩和缩短的作用力臂维持头颅的正常位置,最终将发生疲劳、疼痛并进一步加重力学失衡,引起颈项部疼痛、僵硬等轴性症状。 背景: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患者常出现轴性症状,有研究提出切除C3椎板保留C2棘突颈半棘肌的改良术式可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 目的:对比C3椎板切除与微型钛板固定成形对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患者临床疗效、颈椎活动度及曲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 201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其中27例行C3-6或C3-7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设为固定组;另16例切除C3椎板后行C4-6或C4-7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设为切除组。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比两组神经功能JOA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C2-7椎体Cobb角。试验已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4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及脊髓神经损伤;②两组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的JOA 评分均高于术前(P < 0.05),两组手术前后的JO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两组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的颈椎活动度均小于术前(P < 0.05),固定组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的颈椎活动度小于切除组(P < 0.05);④两组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的C2-7椎体Cobb角均小于术前(P < 0.05),固定组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的C2-7椎体Cobb角小于切除组(P < 0.05);⑤两组均未出现植入物过敏、排异、及免疫反应;⑥结果表明,C3椎板切除与微型钛板固定成形对单开门术后患者具有同样改善神经功能的疗效,但切除C3椎板可更有效防止术后颈椎活动度及曲度的减小。 ORCID: 0000-0002-182-0745(陈育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9.
采用8具新鲜颈段脊柱标本,定量地研究了正常颈椎和脊髓前外侧减压术中下部颈椎(C3~C7)各节段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轴向旋转运动。听施加的最大纯力矩为2.34N·m,用摄影记录各节段颈椎的运动,计算得到中性区NZ和运动范围ROM。将正常颈椎作为自身对照,然后摹拟临床手术分别切除C5~C6(右)→C4~C5→(右)C5~6→(左)→C4~5(左)的内侧50%小关节及其相连的部分椎板。结果表  相似文献   

10.
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对颈椎运动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定量地研究了正常颈椎和单开门椎管扩大术(E0DL)后的颈椎(C2~6)各节段的运动。采用7例新鲜的青年颈椎标本(枕骨至C7),施加力偶最大为1.5Nm,使之产生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弯运动。从正、侧位的照片上分别测量颈椎的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弯运动。每种力偶都加载、卸载三次。计算中性区、弹性区和运动范围.在C2~5或C3~5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后,与正常颈椎运动相比较,C2~各节段的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弯均无显著性差别。可见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不会造成颈椎的不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制颈椎前路生物活性玻璃钛板系统(ACBPS),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 在钛板内面及螺钉表面等离子喷涂0.3mm厚的生物活性玻璃涂层。采用18具颈椎标本随机分为ACBPS、颈前路钛板系统(ACPS)、和Orion三组,在颈前路减压、植骨及钛板内固定后,行载荷-位移、扭矩和扭转刚度、极限力学性能测定并记录结果,进行对比;另对ACBPS、ACPS行拔出试验和疲劳试验,且以三维有限元素分析验证。结果 在前屈、后伸时ACBPS组的纵向位移降低幅度明显高于ACPS组或Orion组,同时其纵向位移值明显低  相似文献   

12.
1.观察了351个成人颈椎干骨(C_237、C_(3~5)196、C_639、C_779)椎弓营养孔的数目、大小、方向和位置。椎弓外面的营养孔以单孔多见,占64.96%,平均口径为0.34mm。指向椎弓根,多位于距峡部中线后方3~6mm范围的椎板中部。椎弓内面的营养孔为单孔者占47.01%,平均口径为0.26mm。指向后,集中于距椎弓根与椎板连线0~3mm范围的椎板中部。 2.用解剖、透明法,观察了20具不同年龄新鲜尸体颈椎椎弓的营养动脉。椎弓外面营养动脉发自颈深动脉;内面营养动脉发自椎动脉脊后支的升支和脊中间支的后根支。在每一椎弓的左、右侧半内,以1支营养动脉多见。它分成短而较细的前支和长而粗的后支。前支发出分支供应上、下关节突、横突和椎弓根;后支发支供应椎板和棘突。营养动脉在骨内的形态、走行和分布与骨化过程关系密切。 3.骨膜动脉从椎弓外面进入,在儿童和成人的椎管面,未见到此种小支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广西壮族腰椎骨纤维管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4例广西壮簇男性成人干骨腰椎的骨纤维管的出现及管的入,出口长征,宽径,长度作了测量及其所在椎体的位置作了观察。结果表明,随腰椎序数的增加,年龄的增长,骨纤维管的出现率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颈前路钢板的三维稳定性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利用颈前路蝶型钢板(CSBP)进行固定的颈椎标本进行三维稳定性分析,进而对颈前路蝶型钢板(CSBP)作出生物力学评价。方法:14具颈椎标本随机分为A、B两组,测量两组正常颈椎在2.0Nm载荷下的运动范围(ROM);将两组颈椎制作成三柱不稳定模型,分别以CSBP和Orion钢板固定。测量两组颈椎的ROM。结果:CSBP和Orion钢板均能显著降低颈椎各方向上的ROM(P<0.05),在前屈、后伸方向最大。应用CSBP钢板,前屈、后伸ROM较正常颈椎分别降低66%、60%;应用Orion钢板分别降低72%、71%;两种钢板在重建颈椎稳定程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SBP的生物力学稳定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5.
广西壮族腰椎横突及其后斜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青  朱芳斌 《解剖学杂志》1997,20(4):378-380
对54例广西壮族成人男性性腰椎的横突长度,横突总长及横突后斜角作了测量。讨论了腰椎横突长度的变化规律,横总长的变化规律及其三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颈椎棘上棘间韧带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颈椎棘上、棘间韧带在维持颈椎稳定性中的作用,选用四具新鲜颈椎尸体标本(C2-T1),建立颈后方棘上、棘间韧带切除生物力学模型,模拟人体颈椎前屈、后伸运动,测量颈椎标本的力学参数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切除颈后方韧带结构,使颈椎总体位移加大,轴向刚度减低,倾角增大,C5、C6椎体前缘应变值异常增高,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颈后韧带切除愈多,此趋势愈明显。结论:颈椎棘上、棘间韧带的存在十分重要,它的损伤切除,会使颈椎稳定性能大大降低,可能引发颈椎急、慢性失稳,出现临床症状、畸形。因此,保留颈后棘上、棘间韧带的改良颈椎板成形术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非周期大强度运动训练和推拿对兔膝关节髌韧带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非周期大强度运动的动物训练模型造成关节韧带松驰,在训练的同时予以推拿手法恢复。结果 髌韧带生物力学测试发现运动训练可以明显引起韧带应力松驰加快,应力一应变关系右移,弹性系数降低,应变加大;而训练同时予以推拿恢复手段可明显恢复韧带的松驰。结论 非周期大强度运动训练可造成韧带松驰,推拿恢复手段可明显防止韧带的松驰。  相似文献   

18.
屈肌腱缝合法之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屈肌腱缝合之困难在于缝合之抗拉力太弱则容易拉断,为了避免拉断而过度限制病人活动又将导致粘连。因此寻求强有力之缝合法是屈肌腱缝合成功的因素之一。屈肌腱的手术缝合方法众多,本研究中测试四种基本之单边断端缝合法及由基本缝合法衍生出来的八种双端缝合法。虽各种方法之间略有差异,但以断端间跨越缝线数目之多寡对拉力之影响最为显著。二条跨越缝线之平均拉为1.75kg,四条跨越缝线为3.09kg,六条跨越缝线为4.54kg。选用缝合法时需考虑跨越缝线之数目及缝合操作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脊柱三维运动分析和颈椎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制了基于双平面立体测量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的脊柱三维运动的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确定椎体的空间位置和节段间的线位移和角位移。颈椎双侧小关节切除可导致颈椎不稳定,需植骨融合或内固定。本文对Halifax椎板夹和棘突钢丝固定进行了生物力学评价,作为恢复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固定形式提供依据。在9具新鲜成人颈椎标本(C3-T1)上、对双侧75%小关节切除后失稳的C4-5节段,安放了Halifax椎板夹和棘突钢丝固定,通过脊柱三维运动稳定性评价方法,评价它们重建颈椎稳定性的即刻效果。本文研究表明:(1)Halifax椎板夹能够在前屈、后伸和侧弯运动方向上加强节段的稳定性,恢复节段的轴向旋转运动的稳定性;(2)棘突钢丝固定在前屈运动方向上可加强节段的稳定性,可恢复节段在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运动方向上的稳定性;(3)棘突钢丝固定后节段的前屈、后伸和侧弯运动范围均大于Halifax椎板夹固定后的运动范围,尤其是在限制前屈运动时,Halifax椎板夹的固定作用更为明显,但两者限制颈椎轴向旋转运动的能力相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索Ⅱd区不同伤情下肌腱的合理修复方法,进行动物实验,以提供对临床有用的参考依据.材料和方法选用正常白色来亨鸡24只,每组12只,24趾.A组,单纯切割伤组,左侧修复双腱,右侧切除浅腱修复深腱;B组,严重挫伤组,修复同前.直接关闭腱鞘,术后3周控制性主、被动活动,术后6周进行修复的屈趾深肌腱的生物力学测定(滑动距离、屈曲功)、观察和测量各修复组织间的粘连性状和粘连面积.结果单纯切割伤组两种修复方法之间的滑动距离、屈曲功、粘连性状和粘连面积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严重挫伤组,双腱修复侧的滑动距离小于浅腱切除单纯修复深腱侧,屈曲功和粘连面积大于单纯修复深腱侧,粘连程度较大,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临床上对Ⅱd亚区的浅、深屈指肌腱单纯切割伤,应修复双腱;严重挫伤时,则应切除浅腱而只修复深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