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诊治的12例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与24例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比较.结果 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表现为由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而Dix-Hallpike诱发试验未见相应的眼震,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作的潜伏期(-x±s,下同)为(4.42±2.02)s,持续时间(-x±s,下同)为(8.67±4.31)s,而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分别为(3.20±1.18)s和(14.75±4.9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5;t=3.61,P<0.01).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首次治疗成功率为91.7%(11/12),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首次治疗成功率为79.2%(19/2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需的颗粒复位手法次数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为(1.75±1.08)次(-x±s,下同),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为(3.38±1.06)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2,P<O.01).随访5~29个月,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2例复发,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7例复发,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相比,前者眩晕发作潜伏期长、持续时间短,治疗所需的循环数更少,前者治疗结果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Epley复位在治疗外伤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Traumatic posterio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t-PC-BPPV)和特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diopathic posterior canal be-nign ...  相似文献   

3.
<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由Bárány于1921年首次提出,是一种与体位改变密切相关的自限性外周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病[1-2],后半规管BPPV(PC-BPPV)最为常见[3],其次是水平半规管BPPV(HC-BPPV),前半规管BPPV(AC-BPPV)较为罕见,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randt-Daroff康复练习对23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3年12月间23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包括2例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21例客观性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嘱患者进行Brandt-Daroff练习。结果 23例患者练习1周后,痊愈12例,9例症状减轻,2例无效;2周后复诊,痊愈17例,5例症状明显减轻,1例无效。结论 Brandt-Daroff康复练习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的效果。方法 应用Epley管石复位法、Semont管石解脱法及Barbecue翻滚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2例予以治疗。结果 32例中经耳石复位法治愈27例(84.4%),有效 3例(9.4%),复位失败2例(6.3%),后经前庭功能训练治愈。结论 耳石复位法是BPPV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复位失败的患者前庭功能训练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导读     
前庭疾病——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8) 孔维佳,刘波,张鞋琳.再接再厉让眩晕疾病不再成为临床诊疗的难点陈飞云,陈太生,温超,等.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眼震参数客观特征张道宫,史宏璐,樊兆民,等.经鼓室钆注射内耳成像磁共振检查在梅尼埃病中的应用王晓燕,吉彬,雍军,等.改良Epley法与Semont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的Meta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评估周围性眩晕患者前庭眼反射(VOR)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和57例前庭性神经炎(VN)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vHIT定量测定一对水平半规管平面、两对垂直半规管平面的VOR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李氏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确诊为原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李氏复位法及Semont法进行复位治疗,评定其疗效,随访3个月。结果改良李氏复位法40例,随访1周后总有效率92.5%(37/40),随访3个月后总有效率87.5%(35/40),复发2例(5%);Semont法40例,随访1周后总有效率90%(36/40),随访3个月后总有效率85%(34/40),复发3例(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李氏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确切,疗效与Semont管石解脱法相近(P>0.05),且操作更简洁,过程迅速,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相对重力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外周性前庭疾病,以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眩晕及特征性眼球震颤为主要表现[1],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2]。本病可累及3个半规管,其中以后半规管多见,上半规管最为罕见[3]。该病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而最常见的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C-BPPV)通常采用Epley复位法[4]。  相似文献   

1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vertigo,BPPV)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后半规管(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PC)发病率最高。2000年2月-2002年6月,我科门诊运用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PC-BPPV 3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继发性后半规管BPPV的内耳疾病6例病历资料,诊断依据为病史及Dix-Hallpike试验诱导出现的眼震结果。结果 6例内耳疾病(分别为突发性聋3例, 梅尼埃病2例, 前庭神经元炎1例)伴有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被确诊,通过Dix-Hallpike试验诱发出垂直扭转型眼震。结论 继发性BPPV临床较少见,常为后半规管受累,通过Dix-Hallpike试验和Epley手法复位可以确诊和治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摇头变位试验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以位置性眩晕为主诉的疑似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189例患者,由2位有经验的专科医生重复进行Dix-Hallpike变位试验(DH)、翻转试验,对DH试验阴性者行摇头Dix-Hallpike变位试验(HSDH),并进行Epley复位或者Semont复位治疗.结果 189例患者中,共诊断为PC-BPPV140例(74.07%,140/189),其中,经DH诊断PC-BPPV128例,诊断率为67.72%(128/189);经HSDH诊断PC-BPPV12例,诊断率增加了6.35%(12/189).140例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摇头Dix-Hallpike变位试验能够提高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引起眩晕最常见的外周前庭疾病之一。Barany在1921年首次描述了位置性眩晕的概念.1952年Dix和Hallpike将其命名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并提出典型的位置性眩晕发生在头位变动时,患者感觉到剧烈的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通常短于40s,同时还可以观察到  相似文献   

14.
半规管阻塞术是在半规管骨管上开窗后,用骨蜡、骨屑、筋膜、生物胶或激光阻塞或阻断内淋巴流。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后半规管阻塞术治疗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其疗效已得到了肯定。在用后半规管阻塞术成功地治疗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后,有人进行了三半规管阻塞,旨在探索治疗梅尼埃病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的特点、发病机制、半规管阻塞术的方法、与其它手术的比较、引起听力损失和保存听力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 vertigo,BPPV)患者半规管功能的特征,为患者的治疗提供进一步帮助.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单侧特发性BPPV患者190例,包括后半规管BPPV患者162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28例.行冷热...  相似文献   

16.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三例周传理李建华我们从1995年2月到1996年12月共遇到3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报道于下。例1女,49岁。因反复发作旋转性眩晕于1995年2月3日来诊。1个多月前1次午餐后弯腰低头时突发眩晕,呕吐3、4次...  相似文献   

17.
本综述了后半规管栓塞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机理、适应症、手术方法与效果及可能的并发平,并与单管神经切除术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进行了比较,认为后半规管栓塞术治疗BPPV比单管神经切珍重术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引起眩晕的内耳疾病中最常见,BPPV因病变累及部位不同分类,后半规管BPPV (PC-BPPV)最多见,外半规管BPPV (HC-BPPV)次之,上半规管BPPV较少,其中两种半规管或两种以上组合较少.BPPV中HC-BPPV占10%~ 42%[1,2],比以前文献报道更为多见,1985年Cipparrone及McClure首次报道HC-BPPV,本文主要报道HC-BPPV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比较两种不同的手法复位方法对HC-BPPV疗效.  相似文献   

19.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大部分患者可通过耳石复位法等保守治疗得以好转或治愈;但对于难治性良性BPPV的患者。治疗较为棘手。作者对1例患者进行后半规管激光封闭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与头位改变相关眩晕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泔与头位改变相关的眩晕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12例与头位改变相关的眩晕患者进行体位试验及影像学检查,对确诊和可疑为BPPV的患者进行复位治疗,对诊断为颈性眩晕的患者采用戴颈托和全身应用扩血管、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结果112例患者中,男45例,女67例,年龄12~75岁。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88例,其中后半规管BPPV76例,水平半规管BPPV9例,上半规管BPPV3例;可疑BPPV9例,这97例均用耳石复位法治疗,1周后痊愈90例,有效4例,近期总有效率96.9%。确诊为颈性眩晕15例,治疗2周后眩晕消失4例.明显好转11例。结论体位试验及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与头位改变相关的眩晕最简明的方法,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