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Ⅰ型绿脓杆菌多糖-破伤风类毒素(Ttxd)结合菌前的产生、鉴定以及结合菌苗在人体中的使用。作者从绿脓杆菌细胞壁中纯化了脂多糖(LPS)。LPS在1%醋酸中经100℃90分钟于闭封安瓿中水解,去除脂质A而获得多糖。Ttxd是人用制品再经过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等进一步纯化而获得的。多糖与Ttxd的结合:用碳化二亚胺及二酰肼己二酸作为中间分子共价连结多糖与Ttxd,然后经透析、冻干和UI-tragelAcA34柱  相似文献   

2.
绿脓杆菌所致肺炎的高死亡率促使人们研究在目前应用的抗菌素方案上加用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最近在豚鼠中的研究表明,用绿脓杆菌脂多糖(LPS)菌苗免疫可提供对急性肺炎的特异保护作用。本文分析了绿脓杆菌 LPS 菌苗对肺部的局部保护作用的免疫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往曾报道1型痢疾志贺菌与破伤风类毒素(TT)结合菌苗的合成及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本文报道2a型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O特异性多糖(O-SP)与重组绿脓杆菌外蛋白A(rEPA)结合菌苗的合成及其在小鼠中的免疫学特性,并评估了这3种菌苗在成人志愿者中接种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用热酚抽提试验菌的LPS并进行纯化,通过酸水解和离心方法纯化O-SP。采用化学方法使O-SP与rEPA共价结合形成结合菌苗,其中2a型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O-SP与rEPA的摩尔比率均为4:1。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人体对免疫5型绿脓杆菌O多糖(O-PS)-A毒素结合菌苗的免疫应答。绿脓杆菌PA103株的培养上清,经硫酸铵沉淀和DEAE纤维素及羟基磷灰石层析纯化制得A毒素,其纯度>95%。用酚水浸出法从绿脓杆菌W-18株获得脂多糖(LPS)后,用脱氧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和链霉蛋白酶处理纯化,继之以多次超速离心而得纯品。将氧化的O-PS与A毒素起反应偶联到己二酸二酰肼上,成为结合物,经分子筛层析,除菌过滤,冻干而成结合菌苗,内含29.8%O-PS和70.2%A毒素。对20名健康志愿者于0和28天作皮下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大肠杆菌O多糖(O-PS)与绿脓杆菌毒素A偶联的结合菌苗的合成及特性鉴定.自O1、O2、O4、O6、O7、O8、O12、O15、O16、O18、O25及O75等12个血清型大肠杆菌的脂多糖(LPS)中提取无热原的低分子  相似文献   

6.
对抗菌素有抗药性的绿脓杆菌,仍然是诸如烧伤病人、恶性肿瘤病人及患囊性纤维变性的儿童等易并发该细菌感染的一个严重问题。绿脓杆菌脂多糖(LPS)菌苗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7.
很多细菌核糖体已被提取用做菌苗,但核糖体在免疫中的性质尚未被阐明。本试验比较了绿脓杆菌核糖体菌苗和LPS菌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绿脓杆菌O多糖(O-PS)-A毒素结合菌苗是将9种血清型的绿脓杆菌O-PS与PA103株所产A毒素经共价结合制成。O-PS系用酚水法提取、并经DNA酶、RNA酶及链霉蛋白酶处理后,再以酸处理自LPS分离而得。A毒素系从培养物的上清液提取。共价结合系将O-PS加0.1M NaIO_4氧化、冻干。用碳二亚胺将己二酸二氢叠氮化合物(ADH)引入A毒素,形成A毒素-ADH。将氧化的O-PS与之等量混合,置22℃6小时后加NaCNBH_3,置于22℃5日,透析后过AcA_(34)柱,收集冻干。以NMRI系小鼠等作毒性试验,以新西兰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减低革兰氏阴性菌菌苗中脂多糖(LPS)中类脂A的炎症活性的简单方法。原理是多粘菌素B能结合到肠道菌LPS的类脂A-酮脱氧辛酸盐区,在体外可阻断  相似文献   

10.
痢疾感染后产生的型特异性免疫结果表明 ,O特异性多糖是一种保护性抗原。一项以色列新兵现场试验证实 ,宋内志贺菌结合菌苗可提供 74%的保护率。鉴于痢疾在幼儿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故作者在儿童中测定了宋内和福氏志贺菌结合菌苗的安全与免疫原性。  分别将宋内和 2 a型福氏志贺菌的 O特异性多糖与绿脓杆菌重组外蛋白 A共价结合制成结合菌苗 ,每 0 .5 ml结合菌苗含 2 5 μgO特异性多糖和 75 μg A蛋白。 4~ 7岁的受试者按 2∶ 2∶ 1比例分别肌注宋内结合菌苗、2 a型福氏结合菌苗和乙型肝炎疫苗 (作为对照 ) ,间隔 6周接种两剂。每…  相似文献   

11.
栀子苷拮抗内毒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栀子苷的抗内毒素/脂多糖生物学活性。方法 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检测栀子苷与LPS活性中心Lipid A的结合活性、动态比浊法鲎试验检测栀子苷(0、2.5、5.0、10.0 mg/L)对LPS(0.1 μg/L)的中和活性、ELISA法检测栀子苷(0、25、50、100 mg/L)对LPS(100 μg/L)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进而观察栀子苷(0、10、20、40 mg/kg)对致死剂量LPS攻击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 栀子苷与Lipid A具有结合活性,量效关系明显;栀子苷(2.5、5.0、10.0 mg/L)在体外对LPS(0.1 μg/L)具有显著的直接中和作用(P<0.01);栀子苷在50-100 mg/L浓度水平能够显著抑制LPS(100 μg/L)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TNF-α(P<0.01);40 mg/kg的栀子苷对脓毒症模型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P<0.01)。结论 栀子苷可能通过与Lipid A结合中和LPS的活性,抑制LPS介导的细胞活化,减少细胞因子释放,进而保护脓毒症模型小鼠。  相似文献   

12.
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表明,5和8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CP)既是毒力因子,又是保护性抗原。对菌血症患者的调查表明,5和8型占分离菌株的80%。研究发现,5和8型CP的特性与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及b型流感杆菌等的荚膜病原体相似,其CP分子量较小,不能作为有效的免疫原。结合菌苗在健康和免疫损害的成人中的免疫原性比多糖强。为此,作者采用绿脓杆菌外毒素A(ETA)作为载体蛋白,建立了分别与5和8型金黄色葡萄球菌CP合成结合菌苗的方法。选择ETA是因为这种蛋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血清学关系,并证明抗ETA抗体能提供抗绿脓杆菌的防御作用。在幼鼠中,结合菌苗比CP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能诱导促进调理作用的型特异性抗体和抗ETA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开展同时接种克雷伯菌菌苗和绿脓杆菌结合菌苗的I期试验,对指导制定高危人群和健康供血浆者的免疫方案提供帮助。 克雷伯菌菌苗24价荚膜多糖(CPS)抗原组成。CPS得自肺炎克雷伯菌和催产克雷伯菌,每种CPS取50μg,每人份为0.5ml含1.2mg抗原。假单胞菌菌苗为8价绿脓杆菌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评价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CP)菌苗自动免疫及用人超免疫免疫球蛋白G(I-IgG)被动免疫小鼠后.小鼠对同型致死量细菌攻击的抵抗能力.实验选用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作者用5型和8型二价金黄色葡萄球菌CP菌苗与绿脓杆菌重组外蛋白A偶联,免疫人体后获得I-IgG供小鼠被动免疫.以5型CP用同法制成单价偶联菌苗供小鼠自动免疫.作者还将与CP抗原无关的绿脓杆菌胞外粘多糖免疫人体制成标准免疫球蛋白G(S-IgG)与I-IgG相比较.攻击菌为临床分离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以色列对宋内志贺菌O特异性多糖与绿脓杆菌重组外蛋白A结合菌苗(Ssonnei-rEPA)与口服减毒大肠杆菌/2a型福氏志贺菌(EcSf2a-2)杂交菌苗的效果进行了现场考核.0.5ml S sonnei-rEPA含25μg多糖和75μg蛋白质,每次接种三角肌0.5ml.EcSf2a-2口服4次,于0、3、14和17天各口服1次,每次5~9×10~8 cfu.志愿者口服杂交菌苗或安慰剂前,服用碳酸氢钠.用四价脑膜炎球菌菌苗作对照剂接种三角肌.将1446名18~22岁以色列新兵随机分为7组(A~G组),除48人中途退出试验外,剩下1398人  相似文献   

16.
毒素A和脂多糖是绿脓杆菌的重要的毒力因子和保护性抗原,所产生的抗体在抗绿脓杆菌感染中起主要作用。因此,人们设想研制一种包含这两种成份的菌苗,但是,以往努力都告失败。作者通过中介体己二酸二酰肼(ADH)的作用,研制联合菌苗获得成功。方法是从绿脓杆菌脂多糖制备多糖,用0.1M碘酸钠作用2小时加以氧化,然后加乙二醇,去除残留的碘酸钠。溶液用蒸馏水透  相似文献   

17.
在大鼠中已证明组合的口服霍乱菌苗各抗原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本文作者在泰国志愿者中进行研究,设计了两种菌苗:菌苗A每制含霍乱弧菌EL Tor Ogawa株O17-SR和Inaba株569B脂多糖(LPS)各5mg、细胞结合血凝素(CHA)5mg和类霍乱原(P)200μg;菌苗B每剂含加热灭活的O17SR和569B菌各5×10~(10)个和P200μg。挑选28名健康男性(年龄20~51岁)志愿者并随机分为3组。第1、2组(各10名)间隔14天分别口服菌苗A或B共3剂,第3组(8名)口服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重新认识大环内酯类药物对绿脓杆菌作用的机理。方法 通过CAJ文献数据库检索;从大环内酯类药物对绿脓杆菌的抗菌作用原理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结果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绿脓杆菌感染的作用不是通过经典的核糖体途径 (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而是通过免疫调节、抗炎作用和抑制细菌毒力的作用来抑制或杀灭绿脓杆菌。结论 大环内酯类药物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囊性纤维化 (CF)、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副鼻窦炎、烧伤并发的绿脓杆菌等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重组纤连蛋白多肽CH50的抗肿瘤活性及巨噬细胞激活作用与脂多糖(LPS)进行比较,分析CH50作为抗肿瘤多肽的药理作用特点。 方法:一氧化氮(NO)以比色法进行检测;采用磷酸钙-DNA共沉淀法进行γ-干扰素(IFN-γ)体内基因转染;腹腔内接种黑色素瘤B16细胞并计数肿瘤结节数。结果:体外低浓度或单独作用时,CH50激活巨噬细胞产生NO的作用比LPS低10倍以上(P<0.01)。但在体外大于1 mg·L~(-1)浓度且与IFN-γ联合应用时,CH50促进巨噬细胞产生NO的作用与LPS相同(P>0.05)。CH50和LPS之间没有协同作用。CH50单用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优于LPS(P<0.01)。CH50/IFN-γ亦比LPS/IFN-γ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更强。 结论:与IFN-γ联合应用时,CH50对巨噬细胞的激活能力与LPS相同;但是CH50在体内具有更强的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纯化皂苷佐剂QS-21对产生抗大肠杆菌O多糖(PS)、PS结合菌苗以及脱毒脂多糖(LPS)抗体应答的增强作用。 以热酚抽提法从大肠杆菌O18培养物中提取LPS;经酸水解获得PS;用碱处理纯化的LPS得脱毒LPS(dLPS)PS与白喉类毒素结合成PS-白喉类毒素结合菌苗(PS-DT)。分别将游离PS,PS-DT与dLPS单独或与QS-21联合接种小鼠,以检测其免疫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