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硅烷偶联剂用量对钛酸钾晶须增强复合树脂抗弯强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0.5%、1%、2%、3%、4%(质量比)的硅烷偶联剂KH-570对钛酸钾晶须进行表面处理,再以60%(质量比)的填充量把处理过的5组晶须混合到树脂基质中,并制成标准试件,进行三点弯曲测试及断面的电镜扫描。结果:5组试件的抗弯强度分别是(98.55±12.01)Mpa、(100.60±17.39)MPa、(107.80±5.25)MPa、(134.18±12.90)MPa、(102.15±10.36)MPa,对其进行均数间的两两比较(Tukey检验)可知,3%硅烷偶联剂处理组的抗弯强度在α=0.01的水平上与其它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余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硅烷偶联剂处理组断裂面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晶须与树脂间的结合良好。结论:硅烷偶联剂KH-570能够增强钛酸钾晶须和树脂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但其太多太少均会造成界面结合强度都会下降,本试验KH-570的用量3%时,增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钛酸钾晶须增强的复合树脂与两种常用复合树脂的抗弯强度。方法:以3%硅烷偶联剂处理的钛酸钾晶须按照60%填充量与树脂基质混合,合成热固型和化学固化型两种复合树脂。参照ISO-10477标准,将这两种复合树脂以及临床上常用的两种复合树脂Artglass、Z250制成标准试件,进行三点弯曲测试,并结合显微镜形貌观察,对钛酸钾晶须的增强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Z250、化学固化组、热固化组、Artglass的抗弯强度分别是(112.86±13.47)MPa、(102.06±9.36MPa、(123.90±15.90)MPa、(90.60±13.35)MPa。热固化组的抗弯强度显著高于Artglass组。化学固化组的抗弯强度与Z250的抗弯强度相当,低于热固化组。钛酸钾晶须和树脂基质结合良好,能有效阻止微裂纹的形成和扩展。结论:经钛酸钾晶须增强的热固化型复合树脂,其抗弯强度高于其它两种常用的牙用复合树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热处理时间对钛酸钾晶须增强的复合树脂抗弯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钛酸钾晶须按照60%质量分数的填充量与树脂基质手工搅拌混合后制备复合树脂三点弯曲测试标准试件四组,每组6个。四组标准试件分别经120℃热处理30min、45min、1h、2h后按照ISO-10477的标准进行三点弯曲测试。结果:热处理时间1h的复合树脂抗弯强度(123.90±15.90)MPa明显高于热处理时间为30min时的抗弯强度(98.82±15.84)MPa。结论:钛酸钾晶须增强复合树脂经120℃热处理30min-1h时,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抗弯强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
钛酸钾晶须的添加量对晶须增强PMMA挠曲强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钛酸钾晶须的添加量对晶须增强PMMA挠曲强度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理。方法:将3.0%的硅烷偶联剂处理的钛酸钾晶须,按照5%、10%、15%、20%的添加量,合成4组晶须/PMMA复合材料,未添加晶须的纯PMMA为对照组,进行三点弯曲测试。每组随机选出一个试件进行断面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钛酸钾晶须添加量为15%时,晶须/PMMA复合材料的挠曲强度最高,达到(72,87±6.13)MPa。扫描电镜显示此添加量时晶须在树脂基中的分散比较均匀。钛酸钾晶须组的挠曲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4%。结论:钛酸钾晶须的含量对晶须/PMMA复合材料的挠曲强度有影响,钛酸钾晶须的添加量为15%时,晶须/PMMA复合材料的挠曲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树脂化玻璃离子充填材料治疗老年根面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和树脂化玻璃离子3种填充材料的临束效果。方法:对65岁以上270例老年人435颗牙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3种填充材料治疗,随访1~2年。结果:观察1年,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和树脂化玻璃离子充填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87.84%、94.84%;2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30%、80.70%、92.00%,统计学分析1年和2年的有效率,树脂化玻璃离子组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树脂化玻璃离子组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树脂化玻璃离子较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老年根面龋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自制POSS纳米填料复合树脂经冷热循环后粘接强度的变化,为新型树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60颗人类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牙体近中面牙本质预备后选用Prime&BondNT粘接剂分别粘接5种复合树脂(自制POSS纳米复合树脂、未添加POSS填料复合树脂、FiltekTMZ250、FiltekTMZ350、DU-RAFILLVS)。80个试件经10000次冷热循环后,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所有试件粘接强度。结果:冷热循环前后粘接强度测试结果分别为:POSS纳米树脂组(27.84±2.19,27.01±2.19)MPa,无POSS填料树脂组(26.73±3.37,20.28±3.30)MPa,FiltekTMZ250(27.56±1.95,26.77±2.74)MPa,FiltekTMZ350(27.68±2.28,24.47±3.04)MPa,DURAFILL○RVS(27.40±1.83,21.49±2.92)MPa。冷热循环前五组树脂粘接强度差异无显著性,经冷热循环各组材料粘接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5种复合树脂牙本质粘接强度差异显著,添入POSS纳米树脂组冷热循环前后粘接强度均优于未添入组,其耐温度老化性能优于部分临床常用复合树脂。  相似文献   

7.
含氟复合树脂释氟对材料挠曲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含氟复合树脂释氟对材料本身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氟含量的含氟树脂,以氟电极法连续30d测定含氟复合树脂体外释氟量。万能试验机测定含氟复合树脂释氟30d前后的挠曲强度。结果:含氟树脂氟含量越高(重量比分别为0%、0.3%、0.6%和1.2%),初期释氟量越大(分别为0、21.98、43.98和99.91μg.cm^-2),相应挠曲强度越低(分别为101.70、94.29、82.03和79.84MPa)。随着含氟复合树脂释氟量的增加,材料的挠曲强度相应降低。结论:含氟树脂释氟对其机械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SiO2粒径分布对牙科复合树脂无机填料的填充量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经硅烷表面修饰的气相法纳米SiO2(NS)和微米SiO2(MS),通过调整两者相对质量比,与双酚A双甲氧基缩水甘油酯牙科树脂单体共混,制备了一系列牙科复合树脂M50N20,M55N15,M58N12,M60N10,M63N07,研究了不同SiO2粒径分布对无机填料的填充量,以及复合树脂维氏硬度、三点弯曲强度和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复合树脂中填料的填充量取决于无机填料的分布及比表面大小,当MS/NS=58/12时,复合树脂的无机填料填充量达到84wt%。M58N12表现出最高的三点弯曲强度(153.2MPa)以及维氏硬度(102.3MPa)。复合树脂断面的SEM形貌分析表明,纳米SiO2与复合树脂基体有较好的粘合作用。结论复合树脂中SiO2粒径分布对物理机械性能以及无机填料的填充量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光固化流体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窝沟封闭剂充填儿童恒磨牙早期窝沟龋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用光固化流体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窝沟封闭剂充填儿童恒磨牙窝沟龋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光固化流体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窝沟封闭剂3组充填后1年的充填物完全保留率分别为95.O%、91.7%和83.3%,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充填后2年光固化流体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窝沟封闭剂3组的充填物完全保留率分别为89.8%、75.4%和70.7%,光固化流体树脂的完全保留率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组和窝沟封闭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流体树脂是一种较好的年轻恒牙早期窝沟龋充填材料,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添加氧化锌晶须对基托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氧化锌晶须按不同的质量百分比加人基托粉中,分为空白对照组、1%、3%、5%、7%等5组。根据ISO标准测试各组的力学性能,并对试样断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随着氧化锌晶须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显微维氏硬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氧化锌晶须用量为5%时,以上指标测得值最高,分别为(109.00±2.70)MPa、(3645.30±198.68)MPa、(20.57±0.85)kg/mm^2,树脂基托较对照组弯曲强度提高18.29%、弯曲弹性模量提高16.07%、显微维氏硬度提高29.94%。结论:氧化锌晶须填料显著增强了基托树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硅烷偶联剂用量对硼酸铝晶须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挠曲强度的影响。方法使用质量分数为1.0%、2.0%、3.0%、4.0%的硅烷偶联剂Z-6030对硼酸铝晶须进行表面处理,未经处理的为对照组。把经过处理的硼酸铝晶须以10%添加量与PMMA混合,合成硼酸铝晶须/PMMA复合材料,制成标准试件5组。最后进行3点弯曲测试并且每组随机选出1个试件进行断面扫描电镜观察。结果5组的抗弯强度分别是67.59±5.35、72.96±4.20、75.52±4.89、71.26±5.94、(68.25±3.43)MPa。当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硼酸铝晶须质量的2.0%时,挠曲强度达到最大。利用SAS统计软件对5组的结果进行均数间的两两比较(Newman-Keuls检验)分析可知,硼酸铝晶须/PMMA复合材料各组间挠曲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断面的电镜扫描可见以2.0%硅烷偶联剂修饰硼酸铝晶须时,晶须与树脂间的结合牢固,且其在基质中分散也良好。结论使用硅烷偶联剂能够提高硼酸铝晶须与PMMA树脂间的结合强度,改善其在树脂基质中的分散性,提高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但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复合材料的强度。针对本实验所使用的晶须、偶联剂以及偶联化方法,硼酸铝晶须用于增强PMMA时最佳的硅烷偶联剂使用量为2.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空气喷磨处理对氟斑牙牙釉质与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影响。方法:根据Dean氏分类标准,选择15颗完整无龋坏的氟斑牙患者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单纯酸蚀)、B(单纯喷磨)、C(喷磨加酸蚀)三组进行釉质表面处理后粘接树脂,采用微拉伸粘接强度实验测定三组试件的微拉伸粘接强度。结果:A、B、C三组牙釉质粘接树脂后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23.48±5.71)MPa、(16.55±3.52)MPa、(29.24±4.61)MPa,各组微拉伸粘接强度平均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空气喷磨加酸蚀预处理氟斑牙牙釉质可以提高氟斑牙牙面与复合树脂的粘接力。  相似文献   

13.
预聚合纳米填料对丙烯酸树脂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经硅烷化处理及MMA(甲基丙烯酸酯)预聚合的纳米二氧化钛对甲基丙烯酸树脂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用KH-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二氧化钛粉末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表面包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纳米二氧化钛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考察其结构和表面特性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在MMA悬浮液中的分散情况,并考察聚甲基丙烯酸树脂的挠曲强度、挠曲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的变化。结果:预聚合处理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2%添加浓度时复合材料的挠曲强度、挠曲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为(95.992±3.947)MPa、(2.195±0.223)GPa和(4.048±0.290)J/cm2。结论:预聚合处理的纳米TiO2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能,纳米TiO2/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纳米非晶金刚石膜对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弯曲强度的影响.方法:36个镍铬合金烤瓷试件随机分为6组(n=6),其中5组的整个试件的表面分别镀覆非晶金刚石膜厚为20nm、40nm、60nm、80nm、100nm,对照组不镀膜;按照ISO9693-1标准的三点弯曲法测试试件的弯曲强度.结果:镀膜后镍铬合金烤瓷试件的弯曲强度分别是:20nm组为60.84 ±6.75MPa、40nm组为79.16±9.82MPa、60nm组为86.23±11.43MPa、80nm组为81.40±9.69MPa、100nm组为64.56±7.07MPa,未镀膜组为46.15±5.53MPa.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复合体的整个试件经镀覆纳米非晶金刚石膜后其弯曲强度显著增加;镀膜时选择40-80nm的膜厚可以获得较高的弯曲强度.  相似文献   

15.
4种粘结剂牙釉质剪切强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然  彭彬 《口腔医学》2011,31(2):108-110
目的通过4种粘结剂的牙釉质剪切强度的比较,评价并指导其临床使用。方法选用新鲜的离体前磨牙40颗,分成四组每组10颗,暴露釉质唇面>8 mm。4组分别选用全酸蚀的粘结剂:Prime&bond NT(PB)自酸蚀的粘结剂、XenoⅢ(XN)、I Bond(IB)、AdperTM PromptTM(AP)。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和步骤分别使用后充填复合树脂Z250,制备成4 mm×3 mm的圆柱型试件。所有的样本通过Instron测试剪切强度,用SPSS 11.5对剪切强度测试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SEM观察粘结界面的超微结构。结果 4组牙釉质剪切强度分别为:(14.10±2.97)、(16.14±2.12)、(12.60±2.74)、(14.73±2.30)MPa。四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SEM镜下,XN、IB、AP和PB组均可见有明显的树脂层、混合层、树脂突。结论第六代或第七代粘结材料对牙釉质也有良好的粘结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树脂水门汀和瓷表面处理对玻璃陶瓷粘结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4种不同的树脂水门汀以及2种不同的瓷表面处理方法对玻璃陶瓷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IPse.Max Press热压铸瓷制作直径分别为5mm和4mm,高2mm的圆柱形瓷片。经打磨抛光后分为喇大组:(1)4%氢氟酸酸蚀40sec,(2)4%氢氟酸酸蚀40sec+硅烷化处理1min。各组内分别选用VariolinkII,Multflink Sprint,RelyX Unicem,BisCem将大小瓷片成对粘固。再分别经37℃水储24h,以及水储后冷热循环5000次测定剪切强度,并用电镜观察瓷片表面形态。结果:硅烷化处理能明显提高粘结强度。经HF+硅烷处理后Multflink Sprint(31.7±4.5MPa),BisCem(29.2±4.4MPa)和RelyX Unicem(28.1±5.5MPa)3组显示出较VafiolinkII(21.8±4.2MPa)高的粘结强度。冷热循环后除硅烷处理且用VariolinkII和RelyX Unicem粘固的实验组外,其余各组粘结强度均显著下降。结论:4种树脂水门汀与经HF和硅烷联合处理的玻璃陶瓷问能达到理想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