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QTc间期延长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预后关系。方法 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56例,观察其QTc间期延长与不延长者呼吸衰竭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QTc间期延长患者的呼吸衰竭率和病死率高于QTc间期不延长的患者,分别为52.5%vs 20.6%和20.3%vs 5.2%,P<0.01。结论 QTc间期延长可能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比较40例正常人及48例冠心病患踏车运动试验前后心电图QTc间期变化,发现冠心病组运动前QTc间期较正常组延长,正常组运动后即刻、2.4min QTc较运动前明显缩短,而冠心病组运动后2、4、6min均较运动前明显延长。提示踏车运动后QTc间期延长≥440ms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QTc、QTc离散度(QTcd)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关系。方法 测定10 0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和6 0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QTc间期和QTcd ,并与80例正常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女性患者QTc较男性长(P <0 . 0 5 ) ,而QTcd两者无差异;老年心肌缺血患者QTc和QTcd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 <0 .0 1) ;心肌梗死前壁、下壁和后壁3组QTcd无明显差异(P <0. 0 5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QTcd较稳定性心绞痛长(P <0 . 0 5 )。结论 老年心肌缺血患者QTc和QTcd明显延长,对预测致命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电图校正的QT间期(QTc)延长对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神经精神后遗症(DNS)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3例CO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DNS分为DNS组(31例)和非DNS组(20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DN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QTc检测时间对DNS的预测价值。结果 233例CO中毒患者中有31例(13.3%)发生DNS,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分、短暂意识丧失、CO暴露到入院时间延长、QTc延长等与DNS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9分、CO暴露到入院时间>6h和QTc延长是DN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CO暴露<2h、2~4h、4~6h进行QTc检测对DNS的发生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并且在CO暴露6h内检测QTc对DNS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在CO暴露6h内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QTc延长是预测CO中毒后发生DNS的新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入选81例房颤患者和71例对照者,测量Ⅰ导联和V2导联QT间期,根据Bazett公式计算QTc。结果:窦性心律时V2导联QT间期可测量性略高于Ⅰ导联,而房颤时相反。V2导联测得的QTc比Ⅰ导联长。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窦性心律时Ⅰ导联和V2导联的QTc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房颤发作时Ⅰ导联QTc较对照组延长(429.01±43.08msvs408.50±31.93ms,P<0.05);V2导联QTc较对照组也延长(444.45±33.16msvs414.82±25.57ms,P<0.05)。房颤组房颤发作时与窦性心律时的自身对照比较,V2导联的QTc也延长(448.63±31.59msvs426.22±29.08ms,P<0.05)。结论:房颤患者在房颤发作时QTc延长,而房颤患者窦性心律时QTc与对照组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心电图QTc间期变化。方法 2004~2005年对临床诊断为血吸虫病的患者按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组)、慢性血吸虫病(慢血组)、脑型血吸虫病(脑血组)和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组)分组;治疗前进行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应用Bazett公式计算QTc,同时对各组QTc延长患者进行血清电解质检测。结果 晚血组QTc间期延长率为58.82%;急血组和慢血组分别为17.14%和5.00%;脑血组无一例延长。28例QTc延长者的血清电解质检测,晚血组20例中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急血组6例中2例异常;慢血组2例无异常。结论 血吸虫病患者的QTc间期延长与临床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莫西沙星对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校正QT间期(QTc)的影响。方法选择192例因肺部感染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盐酸莫西沙星组(96例)和头孢曲松钠组(96例),分别予以盐酸莫西沙星、头孢曲松钠治疗10~14 d,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12导联同步心电图、血常规和生化全套。结果盐酸莫西沙星组治疗后QTc较头孢曲松钠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莫西沙星能延长老年患者QTc间期,存在致心律失常的潜在可能性,治疗期间应注意复查心电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比较利培酮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采取利培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齐拉西酮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QT间期。结果治疗前后,研究组患者QTc、QT间期无延长,对照组患者显著延长(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时可引起QTc、QT间期延长,而齐拉西酮治疗QTc、QT间期无明显延长,因此在选用利培酮治疗时应注意监测心电图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图监测结合脑钠素(BNP)对急性左心衰(ALHF)老年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8例ALHF急性发作后6 h内及24、72 h血浆BNP进行检测,并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出院时的状态分为预后理想组(60例)、预后不佳组(45例)及死亡组(23例)。结果预后理想组急性发作后24、72 h血浆BNP、QRS波时限以及QTc间期的下降均较预后不佳组及死亡组明显(均P<0.05),而死亡组QRS波时限、QTc间期呈延长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NP和QRS波、QTc间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连续多个时点动态监测血浆BNP和心电图的变化特征,对评价老年ALHF患者的预后及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12导动态心电图在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动态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LQT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9例,监测动态心电图,动态评价静息和运动中QTc间期和QT离散度(QTcd)的变化以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LQTS组,最大QTc0.60±0.07s,正常对照组,最大QTc0.45±0.03s(p<0.05);平均QTc0.52±0.05s而对照组为0.42±0.02s(p<0.05);QTcd0.17±0.07s而对照组为0.06±0.04s(p<0.05)。LQTS组1例尖端扭转型室速发作,发作前可见T波电交替现象。5例患者监测动态心电图4~9年,QTc间期和QTc离散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LQTS患者,QTc均明显延长,QTcd明显增加,且不受心率影响;长期监测动态心电图没有发现QTc的逐年变化,病情加重期间动态心电图记录到T波电交替和尖端扭转型室速。动态心电图是LQTS的评估、监测必不可少的无创性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QTc延长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除外影响QTc因素的患者后,收集完成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的数据。根据QTc正常与否(QTc〈0.44S为正常,QTc≥0.44s为延长),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延长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人选2型糖尿病患者3426例,其中37%的患者合并有QTc延长。与正常组相比,延长组患者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女性比例高、腰围和腰臀比大、血压高、心率快,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心率和血肌酐与QTc延长明显相关。结论略多于1/3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QTc延长,并有更多更严重的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初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男性病人的12导联心电图中静息心率及QTc间期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初次确诊的HIV抗体阳性的男性病人,并选取男性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12导联心电图检查,比较组间静息心率、QRS间期及QTc间期的差异,并按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水平分级,按HIV病毒载量水平分组,比较组间静息心率、QRS间期及QTc间期的差异。结果共纳入病例组病人及健康对照组各154例,其中QTc间期延长病例组17例(11.04%),对照组2例(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静息心率(83.81±14.13)bpm较对照组的静息心率(72.08±7.42)bpm明显增加(P 0.05);病例组亚组中,静息心率随CD4细胞计数的减少而增加,CD4细胞200个/μL组病人的静息心率(88.53±16.78)bpm高于CD4细胞200~500个/μL组病人的静息心率(82.14±13.12)bpm(P 0.05);病例组亚组中,QTc间期随HIV核糖核酸(RNA)载量的升高而延长,HIV RNA载量 5拷贝/mL组病人的QTc间期(418.29±17.96)ms较HIV RNA载量4拷贝/mL组病人的QTc间期(407.41±23.29)ms延长(P 0.05)。结论初发HIV感染男性病人的静息心率较健康男性增加,QTc间期较健康男性无明显延长,免疫功能水平低下时静息心率增加,高HIV RNA载量时QTc间期延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表现的不同,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我院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41例患者急性发病后、手术前心电图作为观察组,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参数,寻找心电图的不同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存在QTc间期延长。进一步分析发现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QRS波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缩短,心肌复极时间(QTc-QRS)延长为主。比较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彩超主动脉瓣上血流速度,术后患者血流速度减慢,后负荷减小,QTc间期缩短。结论: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存在QTc间期延长,其机制可能与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脏射血时间延长有关。以此为依据,计算心肌复极时间(QTc-QRS)可以作为鉴别诊断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探讨PHPT患者心电图异常与血钙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PHPT患者,共13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年龄与性别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14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心电图差异。根据血钙水平按三分位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比较3组间心电图异常水平,并探讨血钙水平与心电图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55. 2%,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为22.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异常心电图表现以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为主,少部分患者存在左室高电压。观察组ST-T改变(P0. 001)及心律失常(P=0. 009)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左室高电压无统计学差异(P0. 05)。观察组QTc间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 009),而QRS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 001)。PHPT 3个亚组间QTc间期(P=0. 038)和QRS波时间(P=0. 025)存在显著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PHPT患者血钙水平与QTc间期呈明显负相关(r=-0. 263,P=0. 002),与QRS波时间呈明显正相关(r=0. 245,P=0. 004),且在校正年龄、性别、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和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服用情况后,这种相关关系仍然存在。结论 PHPT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QTc间期缩短、QRS波时间延长与升高的血钙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卒中发生位置与心电图改变间的关系。方法对156例经CT确诊为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心电图进行系统性回顾,其中自发出血性卒中134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比较不同部位急性出血性卒中心电图异常率及QTc间期延长发生率,并对104例患者的自发出血性卒中异常心电图改变情况进行了统计,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异常率及异常心电图中QTc间期延长发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脑干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较易致心电图异常,脑叶出血心电图异常率最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易致QTc间期延长,与脑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较易合并心电图异常。结论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易合并脑心综合征,应加强心电图监测及看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QTc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试验组入选65例重度OSA患者,AHI均30,每位患者采集12导联心电图和睡眠呼吸监测;对照组为AHI5的健康人,采集12导联心电图。计算两组QTc间期离散度,试验组进行无创正压通气3个月后,再次采集心电图,计算两组的QTc间期离散度。结果试验组QTc间期离散度(63.12±14.22ms)明显比对照组(29.21±6.29ms)延长,试验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QTc间期离散度(40.02±15.23 ms)比治疗前QTc间期(63.12±14.22ms)缩短,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缩短重度OSA患者的QTc间期离散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59例;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43例为对照组;试验组根据心脏超声心功能参数联合BNP定量评定心功能分级方程进行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Ⅰ-Ⅱ级亚组68例,Ⅲ级亚组55例,Ⅳ级亚组36例;以上病例均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在心电图上分别测定T波峰末间期(Tp-e)、QTc、QTd、Tp-e/QTc,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各亚组的Tp-e、QTc、QTd、Tp-e/QTc;行24h动态心电图,观察各病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心电图上各项指标与试验组各指标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QTc显著延长(P<0.05),Tp-e、QTd、Tp-e/QTc也显著延长(P<0.01);(2)心功能Ⅳ级组与Ⅰ-Ⅱ级组比较、Ⅳ级组与Ⅲ级组比较、Ⅲ级组与Ⅰ-Ⅱ级组比较,两者各指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高(15.7%vs 0.6%,P<0.05);试验组的Tp-e、QTd、Tp-e/QTc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对照组的各指标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无明显相关。结论(1)老年缺血性心脏病TDR增大,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2)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对TDR有显著影响,随着心功能减退,TDR逐渐增大;TDR增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组织损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心电学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59例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143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定T波峰末间期(Tp-e)、QTc、QTd、Tp-e/QTc;行24h动态心电图,实验组根据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为无室性心律失常组58例,室性期前收缩组76例,室性心动过速组25例;随访6~48个月,根据实验组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35例、存活组103例及猝死组21例,观察Tp-e、QTd、Tp-e/QTc与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猝死组Tp-e、QTc、QTd、Tp-e/QTc明显升高(P<0.05,P<0.01);猝死组Tp-e、QTc、QTd、Tp-e/QTc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明显升高(P<0.05);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比较,室性期前收缩组和室性心动过速组Tp-e、QTc、QTd、Tp-e/QTc明显升高;与室性期前收缩组比较,室性心动过速组Tp-e、QTc、QTd、Tp-e/QTc明显升高;Tp-e、QTd、Tp-e/QTc与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相关(P<0.05,P<0.01)。结论 Tp-e、QTc、QTd、Tp-e/QTc能够反映老年缺血性心脏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变化,其值增大可能是老年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的替格瑞洛口服及术后给予维持剂量口服治疗对T波峰末间期(Tp-e)、Tp-e/校正QT间期(QTc)比值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68例明确诊断为STEMI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即替格瑞洛组(n=34)与氯吡格雷组(n=34),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的Tp-e、Tp-e/QTc比值变化。结果 68例患者中,急诊PCI治疗前有22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急诊PCI后无室性心律失常出现,Tp-e、Tp-e/QTc比值在室性心律失常组较非室性心律失常组明显延长(P0.05);氯吡格雷组PCI术后Tp-e、Tp-e/QTc比值较术前有明显缩短(P0.05),替格瑞洛组PCI后Tp-e、Tp-e/QTc比值较术前有明显缩短(P0.01),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Tp-e、Tp-e/QTc比值缩短更明显(P0.05)。结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的替格瑞洛及术后给予维持剂量口服,Tp-e、Tp-e/QTc比值下降更明显;STE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Tp-e、Tp-e/QTc比值延长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动态心电图特点和心率变异性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于中毒后10天对100例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结果 100例病人动态心电图检查共发现各种异常改变82例,其中主要包括Q-T间期延长、ST-T改变、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等;100例病人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各项指标测值均低于正常值。结论 临床中毒越严重,动态心电图改变越明显,预后亦越差;心率变导性分析有助于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效果评价,判断预后及心脏性猝死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