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丹参为常用中药之一,作者在临床上经常使用较大量的丹参,运用到内、外、妇产和食道创伤等疾病中,曾收到满意的效果。丹参对内科疾病之疗效1.心胃气血不和之胸腹痛、妇人产后之心腹痛及长期绵绵之胃气疼等用之有卓效。治疗对以丹参饮为主,即:丹参、白檀香、砂仁。丹参用一两半或二两,其外随症加减,如呕甚加  相似文献   

2.
近来各地文献的报告,用“白头翁”或“鴉蛋子”治阿米巴痢疾的疗效很好,按張仲景的伤寒論厥阴篇云:“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湯主之”。又曰:“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湯主之”金匱要略妇人产后篇云:“产后下痢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据我看来,張仲景的大腸热痢,与現在的阿米巴痢,在症狀上是有些类同的。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是虚实夹杂、正虚邪实之证。正虚有气、血、阴、阳虚损之异,邪实有外邪、湿浊、淤血、风动、蕴痰之分。其治疗的成败,关键在于权衡标本缓急。我们的体会如下: 一、缓则治本,扶助正气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程多缠绵,久病多虚,其虚损涉及多脏腑。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倦怠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心悸”、“心下悸”之病因病理及证治的探讨,认为其发病亦不外乎虚实二因:本脏虚损致悸者为虚,多为心阳不足、心阴心阳俱虚,气血两虚;水气上泛致悸者为实,多表现为本虚标实,由脾肾阳虚、水气凌心所致。另有邪郁少阳、阳郁不达而致悸,多属实证。其治疗,针对其病因病机,归纳为六法,分别给以补虚泄实,标本同治,对现代临床心系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妇女,常常反复发生尿路感染,迁延不愈,给患者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和经济负担。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会产生耐药性及继发真菌感染,此时使用中医药对症治疗,将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医认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属本虚标实之证,因此治疗必须在清利湿热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正气虚损的不同程度而适度给予补养。  相似文献   

6.
王明珍 《山东医药》2003,43(26):29-29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是应用宫缩剂催产素、麦角新碱。2001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桂枝茯苓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具有活血化淤、消癥散结之功。本方最初为妇人癥瘕而设,近年来用于治疗多种病症,都取得一定效果。但用来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尚不多见。单纯性甲状腺肿是指良性甲状腺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形成的甲状腺肿大,而单纯性甲状腺肿是指非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PMTCT)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孕产妇,产后的临床体征、血色素、肝功能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指导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提供科学治疗依据。方法对广西2004-2010年76例经PMTCT的HIV阳性孕产妇,在产后2年定期随访,其中31例产后继续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45例产后停止HAART,对比分析她们的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检测的血色素(HGB)、中性粒细胞(NC)、肝功能(ALT)和免疫功能[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的变化。结果在31例产后服药的孕产妇中,4例在产后平均2年后出现司坦夫定(D4T)药物关联的体型改变,2例自产后1年内出现严重的齐多夫定(AZT)贫血;45例产后停药者未出现相关临床体征。31例产后服药的孕产妇,在产后2年内CD4细胞计数比PMTCT前有显著性提高。45例产后停药的孕产妇,其CD4细胞计数在产后1年以后有显著性下降。31例产后服药和45例产后停止服药的孕产妇,产后2年定期随访HGB,NC,ALT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广西孕产妇在服用AZT药后,对部分孕产妇血色素影响明显,部分孕产妇服用D4T治疗2年后有脂肪转移严重不良反应。艾滋病母婴阻断后停药的孕产妇CD4细胞水平下降较快。在艾滋病母婴阻断后停药或继续服药的孕产妇,其产后2年内的HGB、NC、ALT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健脾活血柔肝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5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肝炎因外感湿热疫毒之邪,正气亏损而患病。首先损及肝和脾。随着疾病的慢性化发展,肾及其他脏腑器官亦可受到波及。病理上常表现为失调性变化和虚损性变化。失调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气血失调,早期可见肝气滞,继而出现气滞血瘀,最后导致瘀血阻络。虚损性变化主要表现为脾胃气虚或气阴两虚或肝肾阴虚或肝肾阳虚。二者互为关联,构成  相似文献   

10.
产后乳汁不下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 ,常常给产妇、婴儿及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婴儿因乳汁不足常常啼哭不已 ,产妇因婴儿啼哭得不到很好的休息 ,家人因之而束手无策 ,人工喂养又有许多缺点。本文所论产后乳汁不下是特指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 ,不包括哺乳期因再度怀孕而出现的缺乳。现就笔者在临床辨治产后乳汁不下的点滴体会概述如下 ,望同道指正。1 气血虚弱 乳汁不下产妇素体赢瘦或先天禀赋不足 ,脾胃虚弱 ,气血化源不足 ,从而导致乳汁减少 ,亦有因产后失血过多 ,气随血耗 ,化源乏力乳汁不下。本证型在临床最为多见 ,其特点是 :无乳可下或…  相似文献   

11.
1病例介绍病人23岁,孕7个月。因反复呕血、黑便、腹痛3个月余而就诊人院。由于考虑晚期妊娠未行胃镜检查,予以止血、制酸等综合治疗,症状好转后自动出院。2003-12-01于产后1个月来院胃镜检查:食管粘膜光滑,贲门齿状线清,粘液池内见多量褐色液体及残食潴留,影响视野观察,距门齿43cm~48cm处见胃体后壁溃疡,边界欠清,其底部深凹覆污苔,壁硬质脆,触之易出血,胃窦、十二指肠粘膜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2.
妊娠及产后卒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及产后卒中的发病率比非妊娠时高,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与一般卒中各有异同。笔者综合有关文献进行如下综述,为临床妊娠及产后卒中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常占杰教授是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第四、五、六批及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肝病临床工作40年余,学验俱丰,对黄疸病从湿、瘀、虚等方面分三期诊治[1]。虚损病机方面,既有脾气虚损、肝脾失调,又有脾阴不足及肝肾亏虚,常教授在临床中积累了从阴虚诊治的黄疸病例,疗效较为满意。笔者收集整理基于阴虚诊治的黄疸病案例,总结常教授诊治阴虚型黄疸病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4.
“矾石丸”记载于金匮玉函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其原文云:“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僻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矾石丸的处方、配制和使用方法,在原文中记载,“矾石三分烧、杏仁一分,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枣核大,内藏中剧者再内之”。在两千年以前,祖国最早的一部药材专书“神农本草经”里,即有矾石治疗白带病的记载;“矾石味酸寒,主寒热、泻痢、白沃、阴蝕、恶疮”。徐灵胎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1例29岁女性,过去有过敏性鼻炎及结膜炎病史。在第3胎产后1个月出现典型的甲状腺毒症(甲亢)表现。2个月后这些症状消失,但出现弥漫性甲状腺肿(约80g),无压痛。结合化验低血清T_4(1.7μg/dl),高血清 TSH(81μU/ml),和抗微粒体抗体(MsAb)强阳性(滴定度>1/409 600),诊断为产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5年后于第4胎产后又发生一次类同的产后甲减。而在这两次产后甲减之间,又发生过7次与妊娠无关的短暂甲减(约每年2次),有4次在甲减出现之前1~2个月,先有自限性甲亢的临床和生化证据(静注500μgTRH后,TSH 无变化),无发热,颈部无痛感,甲状腺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炎蛋白尿中医治疗5法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研究所(030012)米彩云高继宁大同市公路分局门诊部彭同生肾脏病出现的蛋白尿多属祖国医学的“虚损”、“肾劳”、“水肿”等范畴。肾脏病蛋白尿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中医认为大多是由于水谷精微不得封藏而外流所...  相似文献   

17.
《内经》明确提出了“虚则补之”,历代医家又对此作了不少发扬,故补法(补虚疗法)的内容日趋完善,尔今已成为治疗虚损病证的专门学问,其中以明代张介宾所作的贡献最为卓著。张介宾,生于公元1563年(明末)。幼年随父至京师,学医于金英(字梦石),尽得其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 ,笔者应用麦冬治疗乳头皲裂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药物组成及用法  麦冬 5 0 g ,研末装瓶内备用。治疗时首先用生理盐水将患处洗净 ,然后取适量麦冬未用食醋调成糊状 ,均匀地敷于患处 ,每隔 5h换药 1次 ,3d为一疗程。用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 ,暂停哺乳。2 体会  乳头为肝经之所属 ,冲脉之所络。产后气血亏损 ,冲任不足 ,肝血亏乏于内 ,乳头得不到气血濡润 ,又因哺乳刺激局部而致乳头皲裂。麦冬性味甘寒 ,体润质补。《本草正义》说 :“麦冬甘味大寒 ,香脂浓郁 ,专补阴滋津 ,本是甘药补益之上品也。”故取麦冬之甘寒滋阴润…  相似文献   

19.
已婚妇女在生产前体内阴阳如果稍有失调,或在产后调摄失宜,都能使阴阳失去应有的平衡;或在邪从虚入的情况下,出现一系列的病变,这些病变即叫做产后病。正因为产后病多数是在亡血伤津的情况下出现的,所以它的发病规律和病理,既不同于一般妇科病,又与产前的妊娠病有所差别。例如从虚实来说,平时的所谓正虚,多因从各方面积渐而来,病之初起,多属邪气有余,日久才转为虚多实少;而产前则多因胎气所影响,实与热者多、虚与寒者少。在此不但一开始就多属血虚津短、正气虚弱,即在其转化过程中也较为迅速,很快就达到孤阳绝阴的程度。如果处理不善,往往形成正虚难复的危笃症,或因展转不愈而成为终身难除的痼疾。这是在妇科临床上所应当注意的。当然,这也不等于说,产后就没有实症了。至如因情志所致的气滞不畅,因饮食而致的宿食不化,因  相似文献   

20.
发热为儿科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小儿知力未开,不能自诉其病之痛苦,因而给儿科临床工作者带来了诊治上的困难。古云:“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之说,诚指小儿疾病诊断之困难。发热仅是一个临床症状,很多疾病都可出现,如何正确的辨别小儿发热的病因病机,得以恰当的处理,是目前儿科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