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探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09年8月收治住院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共74例,临床上分属增生性瘢痕各个时期,根据瘢痕增生时段分组,应用放免法检测患者血清中PⅢNP的浓度变化,并比较PⅢNP的血清含量与瘢痕增生时段之间的关系。结果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血清中PⅢNP含量和瘢痕增生时段关系密切,早期瘢痕增生患者血清中PⅢNP含量开始增加,随着增生性瘢痕的发展,其血清含量进一步的增加,到4~6个月的增生性瘢痕中,PⅢNP含量达到了高峰。伴随瘢痕的成熟,PⅢNP浓度又逐渐下降。结论烧伤后增生性患者血清中PⅢNP的含量可较好地反映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胶原代谢活跃程度,是增生性瘢痕增生活跃程度较为敏感的标志物,可以用做临床来指导临床瘢痕治疗。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level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of procollagen type Ⅲ(P Ⅲ NP)in the serum of hypertrophic scar patients at excessive stages.Methods The serum samples of 74 inpatients admmitted in Affiliated Fosham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from August 2007 to August 2009 suffering from long-persisting post-burn hypertrophic scar at various stages were collected.Serum samples of 12 were normal persons were also collected and used as control group.Hypertrophic scar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4 sub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hase of scar and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P Ⅲ NP were detected using the sensitive RIA method.Results The level of PⅢ NP increases gradual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immature hypertrophic scar to mature scar before it peaking in 4 to 6 months scar subgroup.The concentration of PⅢ NP deg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maturation of hypertrophic scar.Conclusions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PⅢNP can reflect the high level of the synthesis of type Ⅲ collagen in the tissue of post-burn hypertrophic scar.The level of P Ⅲ NP is synonymous with the ongoing process of hypertrophic scar.PⅢ NP may be a satisfactory marker in discerning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ost-burn hypertrophic scar.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血清中TGF-β、VEGF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09,8~2011,8我科住院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共74例,根据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时间长短分组,分为4组,选择12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共5组。用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TGF-β、VEGF的浓度,5组之间统计比较分析。结果:瘢痕患者血清中TGF-β、VEGF含量与瘢痕增生时段关系密切,1~3月早期瘢痕组血清中TGF-β、VEGF含量开始增加,随瘢痕的发展升高,4~6个月瘢痕组血清中TGF-β、VEGF含量达到了高峰。随着瘢痕成熟,TGF-β、VEGF浓度又逐渐下降。结论:烧伤后增生性患者血清中TGF-β、VEGF的含量可较好地反映增生性瘢痕代谢活跃程度,是增生性瘢痕增生活跃程度敏感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瘢痕组织是烧伤患者创面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是创面愈合的表现。但如果瘢痕组织过度增生,则会产生增生性瘢痕,使患者感到瘙痒、疼痛,甚至导致局部功能障碍等,因此减少瘢痕增生是每位烧伤患者的愿望。如何防治瘢痕形成一直是创伤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在瘢痕防治方面尚无有效的方法,本组采用瘢痕贴联合弹力绷带治疗烧伤患者,并对治疗后瘢痕的瘙痒、色泽、厚度及硬度进行了跟踪,同时与单纯使用瘢痕贴组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2 P同位素敷贴应用于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01—2018-12某医院采用32 P同位素敷贴治疗的95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标准评价瘢痕形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患者增生性瘢痕 (HS)胶原构成及相关因素的变化 ,并探讨其规律。 方法 HS患者 30例 ,按年龄分为 1~ 19岁组和 2 0~ 5 0岁组 ,取患者对侧部位的正常皮肤(NS)作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链酶亲和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及图像分析法 ,观察胶原比例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酶 (MMP 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 1)的变化。结果  1~ 19岁HS组Ⅰ /Ⅲ型胶原比例平均为 6 .4 8,2 0~ 5 0岁HS组为 3.76 ,但两个年龄组各病程之间Ⅰ /Ⅲ型胶原比例均无明显差异。 1~ 19岁HS组TGFβ1呈高表达 ,与 2 0~ 5 0岁HS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TIMP 1mRNA表达各年龄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HS组的表达显著高于NS组 ,MMP 1的表达明显低于TIMP 1,与NS组MMP 1的表达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1)HS中TGFβ1的表达与年龄呈负相关 ,TGFβ1的高表达促使Ⅰ /Ⅲ型胶原比例增高甚至比例失调。 (2 )高表达的TIMP 1通过抑制MMP 1的表达促使HS形成 ,其表达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相关细胞骨架基因表达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筛选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细胞骨架相关基因 ,并探讨其在瘢痕挛缩产生中的作用。 方法 以包含 4 0 96种人类基因的基因芯片研究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相关细胞骨架基因表达 ;并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其中一条基因在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定位分布表达。 结果 在 3例临床标本中 ,共找到瘢痕相关细胞骨架基因 13条 ,均表达上调。在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 ,表达人成纤维细胞肌原蛋白基因的细胞明显增多。 结论 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就发生了多种细胞骨架相关基因表达上调 ,这可能是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挛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裸鼠模型中MMP-1和TGF—β1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MMP-1和TGF—β1在烧伤创面愈合至HS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将人的正常全厚皮片移植于裸鼠,待其完全成活后造成深Ⅱ度烧伤创面。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MMP-1和TGF-β1在烧伤创面愈合至瘢痕形成全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MMP-1于烧伤后第2天出现,第3~15天表达较强,第28天已下降到基础水平。TGF-β1于烧伤后12h出现,一直持续到烧伤后5个月瘢痕形成。MMP-1和TGF-β1在不同流动性的组织界面明显。结论:MMP-1可能主要在创伤愈合的炎症期和增生早期发挥作用,在增生晚期、重塑期作用受到了明显抑制。TGF—β1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广泛和长期的表达模式。与其对细胞功能广泛地调节作用是一致的;与其对MMP-1的抑制作用也是一致的。并且MMP-1和TGF—β1可能在具有不同流动性的组织界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血清C Ⅳ、LN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是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厚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细胞外基质 (ECM)聚集、系膜细胞的增生是造成肾小球纤维化、硬化的基础 ,血清Ⅳ型胶原 (CⅣ )、层粘连蛋白 (LN)是ECM和病理肾基底膜的重要化学成分。研究表明 ,肾小球疾病的发展过程中 ,CⅣ、LN伴有合成和降解的异常 ,因此对MSPG患者血清CⅣ、LN的研究能进一步提高对MSPG发病机制的认识 ,对判定疾病的发展及肾脏病理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我们对MSPG患者血清CⅣ、LN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二者水平与肾脏病理及肾功能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AC和 5 -FU混合液对增生性瘢痕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用兔耳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 ,随机分成四组 ,在瘢痕局部注射TAC和 5 -FU混合液为A组、注射TAC为B组、注射 5 -FU为C组、对照为D组 ,每周注射 1次 ,第 4次注射后 1周观察组织学改变 ,测定瘢痕内HPr、PCⅢ的含量 ,Ⅰ、Ⅲ型胶原面积及比例。结果 ①组织学 :D组呈现出增生性瘢痕的病理特征 ,A、B、C三组呈现胶原纤维溶解 ,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受到明显影响。②HPr和PCⅢ含量测定 :A、B、C、D四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A组含量最低 ,D组含量最高。③Ⅰ、Ⅲ型胶原面积及比例测定 :A、B、C、D四组Ⅰ、Ⅲ型胶原面积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A组Ⅰ型胶原比例最低。结论 TAC和 5 -FU混合液能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内胶原的合成 ,降解胶原纤维 ,对Ⅰ型胶原的抑制比Ⅲ型胶原强 ,改善Ⅰ、Ⅲ型胶原的构成比 ,作用强于单纯的应用TAC或 5 -FU。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Ⅰ型前胶原基因(Col Ⅰ A1)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eucleotide,ASODN)转染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Col Ⅰ A1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患者自愿捐赠瘢痕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并传代.于6孔板内按32.25×104个/孔的密度接种第4代细胞,根据转染液不同分为4组:A组为脂质体加Col Ⅰ A1 ASODN,B组为Col Ⅰ A1 ASODN,C组为脂质体,D组为空白对照.转染后8 h,1、2、3、4 d分别提取细胞总RNA,行RT-PCR后测定Col Ⅰ A1 mRNA表达量;胃酶消化法提取ECM中Col Ⅰ A1蛋白,ELISA测定其浓度.结果 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榆测显示条带清晰,无杂带、明显的引物二聚体及拖尾现象.Col Ⅰ A1 mRNA相对表达量:转染后8 h,A组小于B、C、D组,B、C组小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筹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1 d,A、B组小于C、D组(P<0.05),A、B组间和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2 d,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3、4 d,A组小于B、C、D组,B组小于C、D组(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l Ⅰ蛋白浓度:转染后8 h,A组小于B、C、D组,B、C组小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1 d,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2、3、4 d,A、B组小于C、D组,C组小于D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l Ⅰ A1 ASODN抑制Col Ⅰ A1 mRNA和蛋白表达;阳离子脂质体作为载体有增强效果,促进ASODN进入细胞并在核内分布.  相似文献   

13.
赵鹏亮  蔡景宁  贺立新 《感染、炎症、修复》2011,12(4):237-237,247,F0002
烧创伤后创面修复形成的增生性瘢痕不仅痛痒难忍,而且严重影响到患者痊愈后的容貌外观和功能部位的功能恢复.我科于2009-2010年用纯中药制剂复春散2号治疗150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现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并与对照组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转化生长因子β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张选奋!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科中心 @鲁开化!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科中心 @柳大烈$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整形科~~  相似文献   

15.
积雪草甙对烧伤增生性瘢痕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5,自引:4,他引:51  
目的 研究积雪草甙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以及对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作用,以探讨积雪草甙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机制。方法采用光镜、电镜研究用药前后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的变化,以^3H脯氨酸掺入等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通过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观察积雪草甙在体局部注射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结果 积雪草甙能明显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抑制胶原蛋白的合成,并呈量效关系;在裸鼠体内局部注射积雪草甙可抑制瘢痕增生,而且大剂量使用未发现药物毒性作用。结论 积雪草甙治疗瘢痕增生的机理与其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增生性瘢痕是皮肤结缔组织对创伤的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常发生在外科手术、外伤及烧伤后,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可出现瘙痒、疼痛等症状,甚至可以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增生性瘢痕的发展可分为3个期,即增生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康宁克通在活体中对增生性瘢痕Ⅰ、Ⅲ型胶原合成及降解影响的机理。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 ,对 6例增生性瘢痕局部注射康宁克通 3及 7d后 ,Ⅰ、Ⅲ型胶原蛋白及相应前胶原mRNA的原位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①注射 7d后 ,Ⅰ型胶原蛋白量降低 (P <0 0 5 ) ,Ⅲ型胶原蛋白量未见明显降低 (P >0 0 5 )。而Ⅰ、Ⅲ型前胶原mRNA在注射后 3d已被明显抑制 (P <0 0 1) ,至注射后 7d ,表达强度进一步下降。②康宁克通局部注射后对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抑制可能比对Ⅲ型前胶原强。③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在增生性瘢痕中比正常皮肤强。结论 康宁克通对Ⅰ型胶原的抑制比Ⅲ型胶原强。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在增生性瘢痕比正常皮肤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MMP-1和TGF-β1在烧伤创面愈合至HS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将人的正常全厚皮片移植于裸鼠,待其完全成活后造成深Ⅱ度烧伤创面,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MMP-1和TGF-β1在烧伤创面愈合至瘢痕形成全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MMP-1于烧伤后第2天出现,第3~15天表达较强,第28天已下降到基础水平.TGF-β1于烧伤后12?h出现,一直持续到烧伤后5个月瘢痕形成.MMP-1和TGF-β1在不同流动性的组织界面明显.结论MMP-1可能主要在创伤愈合的炎症期和增生早期发挥作用,在增生晚期、重塑期作用受到了明显抑制.TGF-β1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广泛和长期的表达模式,与其对细胞功能广泛地调节作用是一致的;与其对MMP-1的抑制作用也是一致的.并且MMP-1和TGF-β1可能在具有不同流动性的组织界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湿润烧伤膏对点阵CO2激光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术后创面修复效果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瘢痕内切除薄化和点阵CO2激光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应用凡士林油纱、无菌纱布和硅酮凝胶膏加压包扎,观察组术后给予湿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Ⅳ型胶原在相对静息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的表达与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Ⅳ型胶原在瘢痕中的分布及表达。结果:在所有的病理性瘢痕标本中均有Ⅳ型胶原的表达,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强于而且多于瘢痕疙瘩中的表达。表达区域在瘢痕表皮的基底膜层、血管和皮肤附件的周围。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几乎一致。结论:提示我们Ⅳ型胶原与相对静息期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转归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