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Lewis血型系统抗体的血清学特异性及其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例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的血清分别与一组试剂红细胞在盐水介质、木瓜酶-抗痛素介质、抗球蛋白、酶-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分析鉴定其抗体的特异性。结果2例患者血清与试剂红细胞在多种反应介质中的反应结果显示有IgG抗-Lea。结论该同种抗体为特异性抗Lewis血型系统抗体,且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Lewis血型系统抗体筛选意义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Rh血型抗体的血清特异性及其输血反应中的临床意义。将患者血清与一组谱细胞在盐水、酶及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 ,分析鉴定其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 11例患者血清中含Rh血型系统特异性抗体。认为Rh血型抗体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原因 ,根据我国汉族人的Rh抗原分布特点 ,应重视RhD抗原阳性而E抗原阴性患者的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3.
Rh血型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Rh血型抗体的血清特异性及其输血反应中的临床意义。将患者血清与一组谱细胞在盐水、酶及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分析鉴定其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11例患者血清中含Rh血型系统特异性抗体。认为Rh血型抗体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原因,根据我国汉族人的Rh抗原分布特点,应重视RhD抗原阳性而E抗原阴性患者的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4.
秦建江  杜平  何智 《新疆医学》2012,42(7):63-65
目的:分析Rh血型系统中免疫性抗体导致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的原因及血型血清学特征.方法:对一例血友病患者4次28U红细胞悬液输注后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血样,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其抗体及放散液的特异性,应用血清学与PCR - SSP基因分型法鉴定其Rh血型.结果:患者血清中检出IgG -D和IgM -E抗体,红细胞血型为B ccdee.结论:Rh血型系统可由多重抗体引发迟发性溶血反应.对有输血史及妊振史的患者输血,不仅应常规进行不完全抗体筛选试验,还必须采用能检测出不完全抗体的抗人球蛋白或更灵敏的方法配血,防止DHT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Lewis血型系统抗体对于输血前检查的影响.方法 对医院送检的抗体筛选阳性、交叉配血不合的血标本做抗体鉴定.ABO定型采用试管法;试管法盐水介质和Liss/Coombs卡做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同时鉴定Lewis血型.结果 确认84例标本均为Lewis血型抗体,Lewis血型均为Le(a-b-);其中抗-Le8阳性标本74例,抗-Leb阳性标本8例,抗-Lea+Leb阳性标本2例.抗体筛选和鉴定试验,仅在盐水介质中抗体阳性24例,仅在Liss/Coombs卡抗体阳性14例,试管法和Liss/Coombs卡抗体均阳性46例.10例标本试管法ABO血型鉴定中干扰血型反定型.结论 产生Lewis血型抗体的个体血型均为Le(a-b-);Lewis血型抗体可与ABO反定型试剂红细胞发生反应干扰ABO血型定型;盐水介质和抗人球蛋白介质抗体筛选并举可避免Lewis血型系统抗体的漏检.  相似文献   

6.
9例溶血性输血反应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机制,提高对输血反应的识别能力.方法 对9例患者的标本采用免疫血清学方法进行AB0、Rh血型定型,抗体筛选、鉴定,确定了引起配血不合的原因.结果 1例RhD阴性,8例RhD阳性;8例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分别检测出Rh血型抗-D、抗-E、抗-C、抗-e、抗-Ce;1例血清免疫学各项检测阴性.结论 Rh血型抗体可引起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它不仅发生在RhD阴性的受血者,同样也发生在RhD阳性的受血者.  相似文献   

7.
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我院需要进行配血的患者中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分布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微柱凝胶法对13251例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实验,用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鉴定.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鉴定确认存在不规则抗体的患者有28例,阳性率为0.21%,共检出不规则抗体33例次,涉及Rh、Kidd、MNSs和Lewis血型系统,主要为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共25例,占75.76%.结论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可有效地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从而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1999年 5月 19日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二院送到我站 1份产生输血反应的患者血样 ,经检测为免疫性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患者男 ,4 5岁 ,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二院外科 ,1999年 5月 17日输入全血4 0 0ml后 ,发现有严重血红蛋白尿 ,逐将其血样送至我站 ,经检查发现 ,该患者Rh阳性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生理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阴性 ,血清学检查结果为 :用试剂血清检查患者红细胞用试剂红细胞检查患者血清-A -A1 -B -(A +B) -H A1 A2 B 0+--++--+-  上述试验在生理盐水介质下进…  相似文献   

9.
Rh阴性血型筛查及其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Rh阴性血型的筛查及其抗体的检测,为临床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抗D(IgM)血型定型试剂对13 208例受检者进行Rh血型鉴定.通过盐水法、聚凝胺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测Rh阴性血中的抗体.结果 13 208例受榆者中,检出Rh(D)阴性75例,其中检出Rh血型免疫性抗体5例.结论 常规对Rh阴性血型进行筛查及其抗体的检测,对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及安全输血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和抗-B以外的抗体,不规则抗体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或使输入红细胞存活时间缩短的原因之一[1]。快速准确地检出患者体内的血型免疫抗体对安全输血具有重要意义。抗球蛋白和聚凝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测IgG性质红细胞血型抗体的2种介质,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抗-M抗体致交叉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斌  赖俊浩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98-99,105
目的:对1例由于抗-M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进行临床检验和分析。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然后进行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MNS血型系统血型鉴定,接着通过谱细胞对患者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选,最后通过吸收放散反应对抗-M抗体进行确证。结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阴性,血型为A型、Rh(+)、NN,导致凝聚胺交叉配血主侧凝聚的原因是存在不规则抗体,即抗-M抗体。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对不规则抗体的情况进行鉴别。对于交叉配血不合的结果,应该高度怀疑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以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林燕 《中外医疗》2012,31(31):55+57-55,57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在临床配血过程中的影响,为患者在临床输血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并进行输血的患者2 454例,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技术致敏红细胞检测被检物中的血型抗体,以确定受血者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临床配血的影响。结果 34例为阳性,其阳性率为1.39%。所有不规则抗体中Rh系统抗体16例,其他系统6例,非特异性凝集5例,自身免疫性凝集7例。结论对临床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实验筛选以及鉴定,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有效的提高输血治疗的效果,有效的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Rh系统类抗体的抗体筛选、抗体鉴定、交叉配血的过程,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输血前检测和血液选择的方法。方法采用盐水试管立即离心法鉴定ABO、Rh血型抗原。采用盐水试管法、聚凝胺法、Liss-抗球蛋白卡法及吸收放散法,对患者血浆及放散液中抗体进行筛选和鉴定。交叉配血采用盐水试管法和Liss-抗球蛋白卡法。结果 2例患者血浆中的抗体均被鉴定为类抗-Ce抗体,具有明确的抗体特异性,且相关抗原均为阳性。给予患者C和e抗原阴性血液进行配合性输注,临床效果较好。结论类抗体是具有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在临床输血中也会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输血要选择类似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技术对输血患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情况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患者29208例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统计分析阳性结果,鉴定阳性抗体的特异性。结果29208例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90例,阳性率为0.31%。特异性抗体以Rh血型系统居多,抗-D抗体占2.22%、抗-E抗体占21.11%、抗-Ec抗体占11.11%;MNSs系统抗-Mur抗体11例(12.22%)、抗-M抗体7例(7.78%);Lewis系统抗-Lea抗体占8.89%;冷抗体占7.78%。非特异性抗体占13.33%。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血液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并鉴定其特异性,输注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Rh血型系统中免疫性抗体导致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的原因及血型血清学、血液各项指标改变情况。方法在输血前进行常规定型及抗体筛选,患者发生DHTR后进行各项血液学、生化指标和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患者红细胞表面缺乏E、c抗原,输血前不完全抗体筛选阴性,输血后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血清中检出抗-E、抗-c,血液学、生化指标的变化证实发生DTHR。结论对有输血史及妊娠史的患者输血时,应常规进行不完全抗体筛选试验,还必须采用能检测出不完全抗体的酶、抗人球蛋白或更灵敏的方法配血,防止DHT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预输血的患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用凝聚胺法对预输血的患者标本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1583例预输血患者的血浆或血清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5例(阳性率为0.315%),其中抗-E3例,抗-C抗-e1例,抗-D1例.结论 不规则抗体筛查有利于保障安全,有效、及时的输血,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预输血的患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用凝聚胺法对预输血的患者标本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1583例预输血患者的血浆或血清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5例(阳性率为0.315%),其中抗-E3例,抗-C抗-e1例,抗-D1例.结论 不规则抗体筛查有利于保障安全,有效、及时的输血,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因多次输血造成Rh系统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抗C、D、E抗体的病人,患者血型为O.ccdee。此种抗体是采用二套标准红细胞根据排除原则鉴定抗体的特异性。证明它具有IgG性质的抗体。当前,在输血这一治疗手段被广泛利用的情况下,仅仅注意到ABO系统引起的溶血反应因素,而忽视由Rh或其他系统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因素是危险的。所以当多次输血或输血后引起的反应时定要加以甄别。如采用改良抗人球方法或予以抗人球配血可及早发现有否产生免疫抗体,从而可得到正确的治疗方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检测Rh阴性血型及其抗体,为临床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6604例我院需要输血的患者通过抗D(IgM)血型定型试剂进行Rh(D)血型抗原检测,通过盐冰法、聚凝胺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测Rh阴性血中的抗体.结果 该组受检者中检出Rh(D)阴性37例,Rh(D)阴性率为0.48%(32/6604),其中检出Rh血型免疫性抗体2例.结论 常规对Rh阴性血型进行筛查及其抗体的检测,能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对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ABO及Rh血型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自身抗体对ABO及Rh血型定型的干扰.方法:选取28例AIHA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技术测定ABO及Rh血型.对正反定型不符者进行氯喹放散后再行ABO、Rh血型鉴定.对抗体筛选阳性者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28例中10例ABO定型受干扰,多为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及正反定型不合者.28例中Rh表型定型中20例阴性误定为阳性,采用氯喹放散试验后血型皆正确判定,5例血清中含同种抗体,4例自身抗体具有血型特异性.结论:AIHA患者自身抗体干扰ABO、Rh血型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