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将25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择近年来ICU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患者24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4±2.3)min;切口长度为(1.5±0.4)cm,术中出血量为(8.0±2.5)ml,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开展使手术时间明显减短,配合精心细致的护理可使术中出血少,切口愈合瘢痕小,并发症少。适合ICU危重症患者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急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接受治疗的危急重症患者12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5例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照组64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微创、快速、安全、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危急重症患者,值得在医院ICU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性选择56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需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的不同分为PDT组25例,0T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31例,观察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缺氧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PDT组手术切口长度(15.0±1.6)mm、手术时间(9.9±3.4)min、出血量(5.2±2.2)ml、术中缺氧时间(10.2±2.1)s,均小于OT组[分别为(41.2±3.9)mm、(27.2±5.1)min、(18.2±3.5)ml、(31.1±6.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切口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简单、快捷,并发症少,在危重症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80例接受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治疗中应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且操作较传统手术更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T)在ICU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ICU120例重症患者,随机进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57例)及传统气管切开术(OT)(63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PT组手术时间为(11.21±4.97)min,明显较OT组(26.31±8.42)min短,P〈0.001;出血量(16.5±5.72)ml,明显少于OT组(41.83±10.05)ml,P〈0.001。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均较传统气管切开术有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少。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快速,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并可作为ICU医师必须掌握气道医疗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6.
段宏军  杨广  高海明  安媛  刘伟 《河北医药》2011,33(7):1008-1009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需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行PDT;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7.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35ml,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平均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3.46min、28.66ml、9d,P〈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8.6%(5/58)],显著低于OT组[(42.6%(2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相比,简便快捷、出血少、愈合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朱新华  刘德新  赵奎  王彪  丁涛 《淮海医药》2012,30(3):213-214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性选择56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需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的不同分为PDT组31例,OT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25例,观察2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缺氧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PDT组手术切口长度(15.0±1.6)mm、手术时间(9.9±3.4)rain、出血量(5.2±2.2)ml、术中缺氧时间(10.2 4~2.1)s,均小于OT组的(41.2±3.9)mm、(27.2±5.1)min、(18.2±3.5)ml、(31.1±6.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切口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简单、快捷,并发症少,在危重症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传统气管切开术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分析104例在ICU气管切开使用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8例经传统气管切开术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①经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经比较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观察组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T在抢救中具有优势,熟练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对于ICU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本院ICU重症病房内接受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以及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4±3.7)min,手术切口为(1.2±0.3)cm,出血量为(2.6±1.7)ml,只有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的现象,没有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现象。结论 ICU重症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国丽娜  冯星火 《医药世界》2010,12(3):219-22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ICU重患者型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第一组应用PDT,第二组应用传统的气管切开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PDT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PDT更适合于ICU内重症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基层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中应用的价值及前景.方法 对102例危重患者分别行PDT及传统气管切开术(0T)建立人工气道,其中55例患者行PDT作为观察组,47例患者采用传统OT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作为一种新的急救技术,具有微创、快速、安全、操作简便等诸多优势,适合于ICU的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建立,值得在基层医院ICU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裴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2965-2966
目的:比较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大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小切口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小切口组患者选择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的大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小切口组手术时间[(48.76±10.37) min]、术中出血量[(39.57±7.68) mL]、切口长度[(3.57±0.68)cm]、住院时间[(4.89±1.13)d]均少于对照组[(54.07±11.64)min、(64.16±7.98)mL、(6.88±0.65)cm、(5.47±1.32)d](t=2.13、3.12、3.96、2.14,P<0.05或P<0.01),小切口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明显低于对照组(29.8%)(χ2=5.34,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较传统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佳、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1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5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55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9.64±10.12)min、切口长度为(3.28±0.46)em、住院时间为(4.37±2.73)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59.62±11.37)min、(7.24±1.62)em、(9.82±3.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6.18±10.97)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8.24±11.7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j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在行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疾病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62例行LEEP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随机分为尖吻蝮蛇血凝酶组(试验组)和氨甲环酸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术后发热和腹痛发病率并评价止血效果.结果 术中出血试验组为(25.2±3.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8.4±4.4)mL(t=2.4,P<0.05);手术时间试验组为(7.3±0.7)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9±1.0)min(t =2.2,P<0.05);术后出血试验组为(73.9±5.7)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8.7±8.5)mL(t =2.4,P<0.05).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发热和腹痛发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尖吻蝮蛇血凝酶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新型止血药物,可用于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术中、术后止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科收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剖胸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各项参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在诊治早期周围型肺癌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56例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Ⅱ组(传统开胸手术)各2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结果Ⅰ组患者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125.0±28.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3.0±28.4)mL、切口平均长度(8.1±1.3)cm、平均住院时间(7.5±0.3)d,分别与Ⅱ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Ⅰ组并发症发生率达7.1%,明显低于Ⅱ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创伤少、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改良式前外侧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以选择最佳胸部切口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42例行肺癌手术患者,根据手术切口选择分为两组,22例采用改良式前外侧切口的患者为观察组,20例后外侧切口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平均开胸时间、平均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VAS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为(5.3±3.4),对照组(7.4±2.1)分,观察组平均开胸时间为(12.2±3.5)min,平均关胸时间为(18.5±3.2)min分别比对照组短8.3min和7.9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出血量虽较对照组短,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前外侧切口入路是肺癌手术较理想的切入方式,可减少术中对患者肌肉、支配神经及肋间的损伤,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