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田丰源  黄琦 《新中医》2019,51(1):82-85
从李东垣《脾胃论》探讨消渴成病传变之机,应从脾胃升降失常及阴火上僭出发。消渴为膏粱之疾,脾胃不足而溢热内生所致,手足阳明燥热为标,脾胃中焦升降失机及阴火上越为本,二者共筑致病之因。本文以《脾胃论》为基础,认为治疗消渴病应以治脾胃为本,条畅中焦枢机的同时兼顾补益脾胃中的元气及以甘寒泻阴火。  相似文献   

2.
阴火一词为李东垣首创,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对之争论不休。"阴火"的产生是由脾胃"动能"不足引起的,脾胃居于中焦,斡旋枢转,动则为阳,静则为阴。由于脾胃能量不足而当动不动,致三焦不畅,气机升降失调,由此产生火热之象。因此治疗阴火应补脾胃之虚以增加脾胃的能量,并加以宣通气机之药,令升降有序,使脾胃"动"起来,则阴火自然消除。  相似文献   

3.
梁文慧 《河北中医》2006,28(7):523-524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藏象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脾胃居于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脾主升主运,胃主降主纳。突出脾胃,始于金元。金代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  相似文献   

4.
清代医家吴瑭在《温病条辨》中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意指外感病湿热证候的病因为湿热,病位在中焦脾胃,故治疗时应针对湿热轻重之不同,脏腑功能之所偏,用药物之药性、归经及功能纠正其偏,使中焦脾胃功能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这一治则,已不限于外感湿热证,后扩展于涉及到脾胃二脏病机的许多病证,特别对脾胃病辨治时的方药配伍运用,医家们多遵此训,用以指导临床组方,并取得很好的疗效,具体“治中焦如衡”这一治则,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1 升脾气与降胃气脾胃同居中焦,脾升胃降,升降运动是人体机能活动的基本形式,若脾气不升则可见头目…  相似文献   

5.
“阴火”理论是李杲《脾胃论》的中心内容,也是他创“甘温除热”法的重要理论依据。脾胃不足,不同余脏,或肝,或心,或肺,或肾皆可涉及,故李氏《脾胃论》有肺之阴火,脾之阴火,肾之阴火,心之阴火,肝之阴火。  相似文献   

6.
“阴火”之說,創自李杲,在金元以前的祖国医学文献中,未見这一名詞。李氏《脾胃論》飲食劳倦所仿始为热中論提出:“脾胃气虛,則下流于腎,阴火得以乘其土位。”并拟訂了治疗阴火的“甘溫除热”法和有代表性的方剂——补中益气湯。阴火之名,虽創于李氏,其治疗法則实渊源于《內經》“劳者溫之”之旨,其方剂胎孕于仲景小建中湯。李氏并扩充了內容,如肺之脾  相似文献   

7.
“阴火”是最能体现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重要理法概念之一,李东垣既然抛开《黄帝内经》众多“火”的概念,在火字前冠以“阴”字,则说明经典中已有“火”的概念不足以表达其本质内涵。通过探讨《黄帝内经》与“阴火”理论的立论关系,可以得出“阴火”概念的指向为“病起于阴者”。“阴火”理论重要的病理机制是:“少阳春生之气”升发不及,导致“脾胃之气下流,湿气闷塞其下”,其核心病机正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在中焦脾胃的具体体现。李东垣论治“阴火”的理法思维与“甘温除大热”不同,当加以区分,组方之法为“辛甘温为主,佐助用苦”,代表方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通过探讨《伤寒论》六经体系与“阴火”理论的关系,笔者认为,“阴火上冲”的病理状态符合厥阴病的病理机制,李东垣治疗“阴火”之方药与麻黄升麻汤和奔豚汤在理法思维上具有相同的方证规律。  相似文献   

8.
阴火之我见     
“阴火”是李东垣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 ,综前贤之论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理论概念 ,历代医家多有阐述 ,观点不一。笔者认为阴火是以脾虚为主 ,火热症状为次的综合症侯群。它不同于阳火和阴虚火旺。李氏重视脾胃 ,认为人之所以无病 ,在于脾胃气和 ,元气充足。如果饮食劳倦 ,喜怒不节 ,损伤脾胃 ,阴火由此而生 ,即“饮食劳倦 ,喜怒不节 ,始病热中”之谓。脏腑之间功能是相互协调 ,相互为用的 ,如胃的运化 ,依赖心火的温煦……。在病理是相互影响的 ,“心火乘脾 ,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发阳气复于地中 ,地者 ,人之脾也。”“劳倦伤脾…  相似文献   

9.
金元医家李东垣 ,注重调补脾胃 ,以脾胃立论 ,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他提出的“阴火”理论 ,内容丰富 ,却不够清晰 ,造成后世对此认识的紊乱。如《脾胃论》里有“阴火者 ,心火也”,“肾为阴火”,“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又有“加寒水之药降其阴火”等 ,不仅把生理之火 ,而且把寒性的阴火与热性的阳火混为一谈 ,让人难以理解。笔者在深入学习与思考的基础上 ,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今将笔者所得介绍如下。1 渊源其渊源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李东垣在《脾胃论》、《兰室秘藏》等著作多处引用《内经》经文 ,可见他对《内经》有深…  相似文献   

10.
调理脾胃为法加味温胆汤治疗情志疾病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五脏藏神理论认为人的神活动不仅由心主宰,而且归属于五脏,五脏系统整体功能协调,则神有所藏,牛命活动正常。情志属狭义之神的范畴,亦足由心所主,分归五脏,但五脏之中,因脾土位居中央,连通上下,灌溉四旁,有承阴启阳,转枢往复之功,所以对情志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鉴于中焦脾胃在调畅诸脏腑气机中的转枢作用,确立调理中焦脾胃之法,为治疗情志疾病不可忽视的法则,而应用加味温胆汤治疗情志疾病的遣方思路,正是基于其擅调中焦脾胃之功。  相似文献   

11.
小建中汤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大志  魏品康 《中医杂志》2003,44(11):862-864
小建中汤首见于《伤寒论》,用于治疗中焦虚寒,气血不足之证而兼伤寒表证,以及治脾虚腹痛兼少阳邪郁者。因其功能建立中焦脾胃之气,故名“建中”。正如《伤寒溯源集》所说:“建中者,建立中焦之脾土也。盖脾为五行之主,四脏之本,即《洪范》建中立极之义也。中气虚馁,脾弱不运,胃气不行,致心中悸动,故以建立中  相似文献   

12.
脾胃为中焦之枢,其配合如常之时,气血得生,水湿得运,体内处于稳态平衡,正合从古至今以“衡”为求,辨治疾病多以“衡”为要的思想。脾胃失常之时,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脾困而胃腑热邪结聚,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脾胃间之“衡”不复存在。且脾胃与肝、肺密切相关,若肝失疏泻,则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若肝气太过,则横逆犯胃;若肺失宣降,则脾胃失和,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上皆为中焦失衡之态,故笔者以“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为功能性胃肠病主要治则。本文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主要从脾胃与脏腑间之平衡及脾胃自身寒热、虚实、升降、燥湿之平衡入手,论述舒达肝木、宣降肺气、调达寒热、消补并施、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等一系列消长平衡之法论治功能性胃肠病的经验,稳己固彼,以达到机体周身平衡之态,病由此愈。  相似文献   

13.
“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毕可恩是儿科名老中医 ,他在临床重视调理脾胃 ,治疗小儿多种疾病收效明显。现将毕老师从调理脾胃入手治疗小儿疾病的经验概述如下。1 小儿脾胃疾病当分虚实长久以来 ,只重视小儿脾常不足 ,认为小儿疾病多为脾虚致病。在长期临床中 ,毕老师发现小儿因脾胃实证致病者更为多见。其实 ,早在《证治准绳》中就提出“脾实证”的概念 :“若脾气盛实 ,则亦痞膈中焦……夫中焦热隔 ,则肺与大肠不通 ,其热毒之气必上蒸于肺而生痰 ,故患热者 ,系脾实得之”,还指出“中焦脾实 ,用大承气汤”。不过并没有引…  相似文献   

14.
李东垣依据《素问·调经论》中“阴虚则内热”之文引申,创立“阴火”论。阴火实乃内伤之火,其病因为饮食伤胃,劳倦伤脾,七情伤气,以致脾胃中元下陷,相火离位,上乘脾胃,干扰心包。人以胃气为本,受水谷之气以生,内伤脾胃,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采用补中益气汤类方治疗各种内伤病证,对证施治,往往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戴天木 《中医杂志》2003,44(1):66-67
脾主运化、升清而统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生理功能失常,则可发生多种病证。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有关治脾之法,内容极为丰富,散见于《金匮要略》各篇之中。这些内容,实为防治脾胃病之指南。兹分述如下。 1 温中散寒法该法适宜于脾胃阳虚,中焦寒盛所致之腹满痛、呕吐、泄泻等病证。如第十篇第十四条:“心胸中大寒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常见肝胆脾胃系统疾病验案四则。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主治脾虚阴火内盛之证,笔者临证化裁用此方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本方列为《脾胃论》诸方之首,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的代表性方剂之一,以柴胡升胆气,利疏泄,促进脾胃运化及升降;以升麻、羌活风药助升发脾胃之气,复运化,利枢机,治脾阳下陷;以黄芪、人参、苍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借风药之力上行,脾旺则清阳不陷、阴火不生;黄芩、黄连、石膏清热燥湿泻阴火。文中“头痛”一案,证属脾虚肝郁、阴火上乘;“口疮”一案,证属脾虚阴火、热陷阳明;“胃痛”一案,证属脾虚阴火、湿热相搏;“泄泻”一案,证属脾虚湿盛、阴火内蕴;均采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治疗,充分抓住“阴火”病机,审证求因,有所侧重使用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之法,通过变化药物剂量和随证加减,灵活审慎,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17.
脾胃气虚与升降失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亚琴 《河南中医》2004,24(9):75-76
脾胃禀承土性,但其职不同,胃主受纳且主降浊,脾主运化且主升清;其性也异,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二者纳化相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主化育。由于二者位居中焦,能上引下联,斡旋其中,因而脾胃被称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此如《医圣心源》所言:“脾升则肝肾亦升,故乙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以中气之善运也。”正因于  相似文献   

18.
自李东恒脾胃内伤学说之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及“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的理论,脾胃学说得以大倡。明代琦石进而指出“阳虚之证统于脾”,他们对虚劳之活脾以补气升阳为宗。稽之脾阴一说肇自《内经》,《灵枢,本神篇》云:“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脾藏营。”揣之脾阴,当属中焦水谷之“营”及人体所籍以消化水谷精微之津液。后世谈脾与厥漏脾阴之重大作用。东恒“脾为死阴”之说独重脾阳用事,适  相似文献   

19.
指出《脾胃论》阴火形成之根源在于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其中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是关键所在。湿滞蕴阻于中焦为慢性脾胃病缠绵难愈之缘由。提出治疗脾胃病有湿热表现者选用蒲公英有效。  相似文献   

20.
<正>中风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中焦为生命活动之枢纽,故有医家提出论治中风应从中焦入手。1中焦的定义中焦是三焦之一,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在人体脏腑中,唯它最大,故又有孤腑之称。中焦的位置在《灵枢·营卫生会》中是指自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肝胆。中焦的生理功能,包括脾胃的整个运化功能。中焦能泌糟粕,蒸津液,为气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故《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气之所始终也。"《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中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