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医处理病人的最高技术标准,是要求达到理法方药的高度一致。所谓“理”,就是对疾病的分析、诊断或辨证;这要符合中医的理论和病人的实际。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所谓“法”,就是根据医生对上述“理”的正确认识与判断所采取的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治则、治法与护理等等;这要求所订方案是属于能够治疗该病证的众多方案之中的最佳方案,最最符合治疗的需要,从而保证法与理的高度统一。所谓“方药”,就是最能体现上述治则、治法的中医方剂(包括应用古方及自制新方)及其药味组成与加减变化;这要求所选古方或所创新方是同类方剂中最能切合病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学及寄生虫学》(以下简称“微寄学”)是一门十分重视形态学的学科,因此,要上好这门课,就必须充分地、正确地运用直观教学法。一、本学科应用直现教学法的意义所谓直观教学法,就是教师应用具体的亭物、形象的语言或模型、图片、幻灯、电影等,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教材理解的一种教学法则。这一法则曾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推崇和广泛应用。在我们的“微寄学”教学中其意义则更大: (一)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如当讲到吸虫纲中间宿主是钉螺、豆螺、川卷螺、扁卷螺等螺蛳时,学生感到  相似文献   

3.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所谓“气”即病气,就是病机;“反”就是相反;所谓“气反”意即病变脏腑与外在症象表现的部位相反。对于“气反”的情况,表现在上的。因为病机在下,治疗必须在下;表现在下的,因为病机在上,治疗必须在上;……。张景岳说:“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标”与“本”是个相对的概念。在这里,标即现象;本即本质。《素问·标本病传论》说:“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行”。《内经》所提出的治“气反”的原则实质上就是治病求本的原则。下面通过几个临床典  相似文献   

4.
温阳法出自《伤寒杂病论》。原书虽无温阳法这个名称,但多处提出了温阳的法则。如《全匮·痰饮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所谓“温”,就是温阳(包括温中、回阳),适应于阳虚寒胜之证。这些理论和方法,至今仍为临床所遵循,尤其在心肾疾病的治疗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现就个人临床实践所得,试举数  相似文献   

5.
因果法则     
刘桂蕊 《医学综述》2011,(18):2783-2783
因果法则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是普遍和必然存在。原因和结果是一直系血缘关系。无因则无果,有因才有果。所谓原因,是指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因果法则须具备两条件,一是因在先,果在后;二是结果必须是原因作用所为。因果相循,链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6.
治则,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诊治疾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那么,何谓治则?《说文》曰:“则,等画物也”。段玉裁注云:“等画物者,定其差等而各为介画也”。《辞源》又谓则为“法则”之意、可见,所谓治则,就是治病的法则或规则。 诚然、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基本内容,而治则又是辨证论治的关键,是中医治疗学的规范化理论。因而,把握准确的治则,是正确应用治法的前题。  相似文献   

7.
康德在讨论人的认识过程中,提出了“普遍法则”和“普遍有效性”两个概念。在康德看来,“普遍法则”只是适用于感性范畴的概念,而“普遍有效性”则是适用于知性范畴的概念。康德认为,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人类知识对自然界的“普遍有效性”,因此,“普遍有效性”比“普遍法则”具有更高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少乙肝患者治病时抱着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根治乙肝病的想法,只要听说什么“新药、特药”,就立即购药治疗。多年下来,这些患者的病没治好,反而钱花了不少,几乎倾家荡产。其实,乙肝患者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需要的是量体裁衣和量力而行的个性治疗方案。◆什么是量体裁衣和量力而行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所谓量体裁衣就是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情况,为其“量身定做”,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进行个性化治疗的方案。所谓量力而行就是根据每位患者的经济状况,制定合适的、患者能够承受的治疗方案,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新药、贵药。◆为何要讲求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9.
李蔷 《华夏医学》2000,13(4):565-576,F003
活血化瘀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中医治法之一,所谓“活血”就是促进血液循环,所谓“化瘀”就是消散瘀血,活血化瘀就是针对血液循环瘀滞所致的“血瘀证”而立的。如果运用不当就会破气伤正,有害无益。在临床常见的血瘀证中多见以疼痛、肿块、瘀斑,另外肌肤甲错、脉涩、出血多呈紫暗色伴有块状,提示多有血瘀的可能。活血化瘀药临床可分为一般活血化瘀药,如红花、川芎、益母草等;养血化瘀药如当归、赤芍、丹参等,逐瘀散血药如大黄、玄胡、水蛭;峻烈活血化瘀药如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等,另外活血化瘀药又有作用全身和局部之分,又有偏寒偏热之分,…  相似文献   

10.
因果法则     
《医学综述》2011,(20):3200-3200
因果法则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是普遍和必然存在。原因和结果是一直系血缘关系。无因则无果,有因才有果。所谓原因,是指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因果法则须具备两条件,一是因在先,果在后;二是结果必须是原因作用所为。因果相循,链环环相扣。因常常是潜在的,隐藏在过程之中;果常是显现在过程之末,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国中医药报》1993年6月25日载文“入关——中医药行业面临的选择”认为,加入“关贸总协定”我国中医药行业必须树立国际大市场观念,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发展自身内部实力,抓住“入关”这个得天独厚的发展机会,经受国际大市场的洗礼,这就是我国中医药行业所面临的选择。当前,中医药已被120多个国家所接受,很多国家都建立了中医院校及中药培植基地。令人担忧的是,国外中医药正猛烈冲  相似文献   

12.
《中外健康文摘》2008,5(15):75-75
随着医药保健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达到预防大病、健康长寿的目的,必须遵照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4+1”法则:在健康四大基石的同时,1就是在日常饮食以外,单独补充一些人体缺乏的必要物质.其中卵磷脂是最重要、最缺乏的。关于卵磷脂的国际学术会议已召开八次,医药营养学家明确了补充卵磷脂的必要性和无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3.
病因就是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它有内外因之分。机体与不同性质的病因构成的特殊矛盾决定不同疾病的性质。因此,明确病因就能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祖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是指机体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调节能力和抗病能力;所谓“邪气”是指客观存在的能够通过机体而发生疾病的因素。疾病就  相似文献   

14.
哮喘病因病机及治则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代医家对哮喘病病机的见解颇多迥异,对其治疗多宗“发时治肺”、“平时治肾”的法则。笔者为求索更好的治效,试就其病因病机、治疗法则等略陈管见,以期诸同道教正。 病因病机 一、历代医家的见解 1.主痰说:朱丹溪认为“哮喘专主于痰”。近代陈氏也认为“哮喘以痰为本病主”,因宿痰内伏,能反复发作,故不论其痰从何而来;发病之期应以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治疗必须达痰。  相似文献   

15.
论《伤寒杂病论》“合方”法则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书中所论理法方药的运用规律,具有独到的优势,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检验,长胜不衰。“合方”法则即是其一,所谓合方法则,乃指将不同方剂合用,而产生具有综合性新义的论治法则。“合方”之用,记载于《伤寒论》...  相似文献   

16.
高校师生文献需求特点与分层服务方式初探图书馆黄正勇要做好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要了解本馆的藏书情况,熟悉图书;所谓“知彼”,就是要分析读者的状况,掌握读者对书刊资料的需求特点及阅读心理,只有做到“知已知彼”,才...  相似文献   

17.
在谈过了“用方简者,其术日精”,强调用药轻简的道理后,再谈复方多法之论,似乎有些犄忤。其实不然,用方轻简与复方多法分别用于不同的证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张景岳所谓:“人身之病,变化无穷,其治法则千变万态,原不可以一例也”(《质疑录》)。中医制方,自古即有大、小、缓、急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 2 0年代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贤创立了“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这套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认为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形式最终都是由“做”决定 ,课堂本身必须是“教学做合一”的 ;“教而不做 ,不能算教 ;学而不做 ,不能算学。”笔者将其运用到针灸临床实习带教中 ,取得很好的效果 ,兹将其介绍于下 ,望各位同道斧正。1 据学而教  实习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层次 ,也就会有不同的实习计划。学生的来源主要有针灸推拿专业、中医各临床专…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教育思想,就是人在教育活动领域中形成的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我们日常所说的“教育思想”,着重指实际教育工作中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有直接影响的“教育观念”。“教育指导思想”就其对教育实践指导作用的范围不同,又可分为“教育基本指导思想”和“某一方面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必须为社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科学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学科或专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边缘学科、新兴学科、新的工艺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时代,各国的教育事业都在改革,变着重知识的灌输,培养所谓知识型人才为培养善于获取信息,适应性强并具有开拓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生在校时应必须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培养他们既能获取、选择、判断和利用情报,又能扩大和深化已学到的知识。也就是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情报意识和情报能力。中国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大学生具有这种能力,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正由“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