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30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点,均经临床诊疗或病理确诊。结果:80例淋巴结炎超声均可探及3枚以上肿大淋巴结,30例急性阑尾炎超声25例肿大阑尾,诊断符合率83.3%(25/30),漏误诊5例。结论: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的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运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加压动态检查14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患者,并与90例正常儿童比较,并经抗炎治疗后定期复查。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右侧中下腹部见多枚大小不等椭圆型低回声结节(肿大淋巴结),治疗后7~14天复查肿大淋巴结消失或小于5mm,淋巴结特殊征象多见于并发阑尾炎及肠套叠者。结论超声可作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诊断、鉴别诊断的影像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壁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急性腹痛的患儿和30例对照组的儿童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记录淋巴结分布的部位,形态,测量长短径(L/S),并观察血流情况,且测定血流的阻力指数(RI)。结果所有儿童均可探及到肠系膜淋巴结,腹痛患儿超声表现为右下腹及脐旁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椭圆形团块,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均〉2cm,血流信号沿淋巴门分布,RI〉0.60。结论使用高频超声能为临床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频彩超诊断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高频彩超探讨对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4岁96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检查。结果超声观察96例患中94例右下腹回肠末端区见1~多枚淋巴结肿大,2例于脐周见数枚低回声结节。结论高频彩超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关系。方法:分别对78例腹痛患儿及同期70例健康小儿进行了腹部高频超声诊断,由超声科行全腹腔检查,在肠管间隙寻找肿大淋巴结,以淋巴结横径≥5 mm为肿大,记录其数量和分布区域,CDFI显示血流信号分布状况。结果:腹痛组78例中检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70例,淋巴结肿大检出率为89.74%,对照组70例检出淋巴结肿大为5例,淋巴结肿大检出率为7.14%;χ^2=100.70,P〈0.01。结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可结合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的前驱病史;B超提示多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排除其他引起腹痛的常见病后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肿大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35例反复腹痛的患儿,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超声检查其肠系膜淋巴结情况.结果 超声诊断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良性肿大33例,检出率为94.29%;淋巴结短径10~17 mm,平均(11±0.9)mm.超声诊断对照组肠系膜淋巴结良性肿大4例,检出率为13.33%;淋巴结短径为4~7 mm,平均(4.7±0.8)mm.患儿淋巴结超声检出率、短径均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肿大主要表现为儿童反复发作的腹痛,超声检出肠系膜淋巴结良性肿大有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杨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96-319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和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13岁77例急性腹痛的小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肠系膜淋巴结和阑尾。结果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56例患儿,声像图均可见肿大淋巴结。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21例患儿,超声显示肿大阑尾18例,诊断符合率85.7%。结论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是临床鉴别诊断的必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高频超声检查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超声声像图资料。结果:50例(89.3%)显示肿大淋巴结,其中39例(78.0%)位于右侧腹,皆为多发。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淋巴结,为临床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经临床诊疗已确诊的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腹部进行高频超声的检查。结果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淋巴结肿大,有典型声像图特征。结论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高频超声检查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价值。方法将7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淋巴结大小、数目及血流情况与33例正常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肠系膜淋巴结的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7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中,5例剖腹探查诊断为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淋巴结肿大,5例失访。余61例患儿淋巴结大小、同一切面淋巴结数目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内血流情况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是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方法运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加压动态检查诊断155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抗感染治疗后10~15天超声复查。观察治疗前后淋巴结的超声表现。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的变化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右侧中下腹部见数枚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治疗后10~15天复查肿大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缩小,t检验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变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大多继发或并发于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性疾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好地探查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情况。本文重点对肠系膜淋巴结解剖知识、健康儿童及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超声表现、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标准及局限性分析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的超声表现。方法 :5 0例小儿急腹症常规行腹部超声检查 ,观察有无肠套叠、肠梗阻、阑尾有无增粗肿胀等病变 ,同时用高频超声重点观察脐周 (脐右侧为主 )、回盲部及肠系膜根部有无淋巴结肿大。结果 :39例表现为单纯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伴炎症 ,6例同时合并肠套叠 ,5例合并急性阑尾炎。超声显示肿大淋巴结在脐右侧及右下腹 ,淋巴结内见稀疏或较丰富的彩色血流 ,最大血流速为(2 0± 5 ) cm/ s,RI为 0 .5左右。结论 :高频超声检测肠系膜淋巴结炎具一定特异性 ,并能同时发现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等病变 ,对小儿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东芝Aplio 500高频探头(5~12MHz)扫查患儿全腹部,仔细观察脐周及右下腹部,记录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数目、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同时,观察有无其他腹部异常.纵径>0.5 cm为淋巴结肿大.结果:病例组130例急性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显示率为100%.肿大淋巴结均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部,其中肿大淋巴结数目>5个124例(95.4%).50例经两周后超声复查,淋巴结无明显变化30例、减小20例.结论:高频探头可以清晰显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能够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意义及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高频超声检查,并选取同期段6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形态、部位、数量及血流情况。结果 研究组60例患儿经高频彩超检测发现,淋巴结均呈肿大,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60例健康儿童,且长短径(2.2±1.8)要显著大于对照组(1.0±0.9)。另外,60例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可见明显血流增多。结论 高频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可有效鉴别诊断肠系膜淋巴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用高频超声检查肠系膜淋巴结,评价其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伴急性腹痛的患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轴比值(L/S值)。结果统计发现有91%(89/98)显示了肿大淋巴结,以右下腹多见,占72%(64/89),皆为多发。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淋巴结,可作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0例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在40例临床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动态观察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图像的变化。结果 40例患者中30例在超声图像恢复至正常后停止药物治疗,未见病情复发;10例在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后自行停止治疗,淋巴结超声图像仍可见淋巴结肿大表现,2例未见复发,8例在1周和15 d时病情复发。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以指导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当超声图像恢复正常后停止药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不易复发,反之则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45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5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两组同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给予高频彩超检查肠系膜淋巴结,对比两组儿童的临床检查情况。观察组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明显肿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影像可以看出,对照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为肾形和豆形,数量〉3个,皮髓质分界模糊;观察组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明显肿大,多为串状排列且边界光滑,无融合,皮髓质分界清晰;对照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没有血液流动,而观察组肠系膜淋巴结血流较多。采用高频彩超可以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临床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可动态地观察小儿食物中毒后肠系膜淋巴肿大情况,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现就我院收治的15例小儿食物中毒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腹部隐痛或痉挛性痛,超声表现为淋巴结肿大。2002年9月至2007年8月,本科对急性腹痛患儿的超声检查中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208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