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引入医疗行业后,整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借助于这些成熟的高新技术,打造无围墙的数字化医院完全可以从蓝图变成现实。对于一些区域性的中心医院来说,通过延伸信息技术的触角来拴住社区卫生机构和辖区居民,就可以成功地达到无围墙的美妙设想,从而实现其功能的放大和扩展。具体说来,在与社区卫生机构联姻这一块,医院可以通过将已有的社区居民档案和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借助信息化网络交换平台,在病人双向转诊的过程中实现电子档案随着病人走的人性化初衷。在维护社区居民健康这一块,通过现有的信息化网络系统,医院医生和社区医生形成一个以医院医生为主导的纵向医疗协作联盟,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健康管理、远程慢病检测、在线诊疗、预约专家的多元化服务,将传统的社区医生改塑为现代色彩的电子家庭医生。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引入医疗行业后,整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借助于这些成熟的高新技术,打遣无围墙的数字化医院完全可以从蓝图变成现实。 对于一些区域性的中心医院来说,通过延伸信息技术的触角来拴住社区卫生机构和辖区居民,就可以成功地达到无围墙的美妙设想,从而实现其功能的放大和扩展。 具体说来,在与社区卫生机构联姻这一块,医院可以通过将已有的社区居民档案和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借助信息化网络交换平台,在病人双向转诊的过程中实现电子档案随着病人走的人性化初衷。 在维护社区居民健康这一块,通过现有的信息化网络系统,医院医生和社区医生形成一个以医院医生为主导的纵向医疗协作联盟,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健康管理、远程慢病检测、在线诊疗、预约专家的多元化服务,将传统的社区医生改塑为现代色彩的电子家庭医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区域卫生数据中心的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国家卫生部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标准,建立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整合与共享,建立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业务协同信息体系,在区域内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条线管理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之间实现妇幼保健业务协同、出院病人社区随访、第三方临床检验中心、慢性病干预业务协同等信息化医疗服务,大力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深化区域卫生数据中心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健康档案是纪录与居民健康有关的系统性资料 ,由于社区医疗机构与综合性医院对病人的管理方式不同 ,因此 ,健康档案的记录格式、内容及其管理手段也不一样。综合性医院的健康档案是采用以疾病为导向的记录方式 ,而社区医疗中的居民健康档案则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社区医疗中的居民健康档案记录内容广泛 ,它包含了疾病治疗、预防、保健及家庭、社区的所有健康资料。建立、使用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医生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基本功 ,本刊从本期开始将连续刊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专题讲座 ,以帮助指导社区医生更好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以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为主线,以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建设覆盖辖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光纤专用网,开展医院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与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整合、对接和集成,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辖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卫生资源、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医保结算信息、诊疗信息的高度共享和集中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服务.  相似文献   

6.
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是社区顺利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保证.本文选择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有效提高了社区医疗服务质量.通过调查分析,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并严格管理和有效利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可有效提高社区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区卫生信息化已经过20年的探索和发展,国家也出台了政策和标准支持社区卫生信息化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然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仍面临着居民健康信息未整合、社区信息化顶层设计缺失、信息系统与实际业务脱离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上海彭浦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案例介绍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社区卫生信息化平台发展阶段、应用成效和未来展望,以期为其他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本文首先从基础建设、互联互通、标准集成、系统应用4个阶段总结了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社区卫生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历程,形成了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社区卫生信息化平台,对医院的业务、居民健康及各个部门管理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其次,介绍了社区卫生信息化应用成效:实现居民健康信息便捷查询,改善居民医疗就诊流程和服务体验,提高医务人员在健康管理、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和上门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效率,从绩效机制、预算机制、管理机制层面助力社区综合改革,推动社区精细化管理。最后,从健康预警、辅助诊疗、医疗智能审核和社区随访4个方面对社区卫生智能化的未来进行展望。笔者认为,社区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需要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强调互联互通和实践应用的顶层设计,以业务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改善服务体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效能为驱动,实现业务系统、信息系统和居民健康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区慢性病管理逐渐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研究中的热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对开展慢性病防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讨论电子健康档案在实现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提出电子健康档案在实现慢性病社区有效管理中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单一的信息孤岛系统很难满足患者和医疗机构对完整信息链的需求。为此,需要构建统一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和跨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协同不同医疗机构的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居民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为相关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决策支持。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是医院信息系统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电子健康档案是电子病历的高级形式,有着电子病历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兼容患者医疗及个人健康保健、家庭健康档案、公共卫生信息、术后随访记录等信息,并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多档合一。它实现了不同医疗机构的信息数据交流,利用更新及交互应用,可提高信息的使用率,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依据及全科医疗的工具,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建立孕产妇的社区电子健康档案。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长宁区通过“区域性医疗卫生数据中心-医疗信息管理与交互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区域医疗机构间异构的临床诊疗和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的交互共享;在全区所有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点的医生工作站上可以按需调阅区域医疗机构病人就诊信息及健康档案信息。同时,在平台上实现了实时反映当前区域医疗机构的门急诊及住院等基本医疗业务信息和区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基本公共卫生业务信息,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医院管理,提升了医疗质量。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和效率,促进了医疗费用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至今,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及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乃至城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等相关内容,已不是一二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好信息化就能满足的,更不是哪家HIT服务商所提供的专业信息化服务就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建设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长宁区在区层面建立了“卫生数据中心-医疗信息管理与交互平台”,对区域16家医疗卫生机构4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联网,实现了区域医疗机构诊疗和健康档案信息交互共享,实时反映当前区域医疗机构的门、急诊及住院病人信息。在医生工作站可以按需调阅区域医疗机构病人就诊信息和健康档案信息。实现对区域居民健康档案建设情况统计与分析。实现对区域医疗机构财务监管等各种功能。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医院管理、提升了医疗质量和效率,促进了医疗费用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社区卫生信息化主要是指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信息技术.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主要概括为“六位一体“业务:即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也是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卫生信息化主要是指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信息技术。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主要概括为“六位一体”业务:即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也是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起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终端,承载着相关卫生信息和数据的采集源头。因此,建立健全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不仅有助于完善和规范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而且有助于促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健康档案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标准,建设基于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Electric Health Record,EHR)的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网络,研究建立基于电子病历与健康档案的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新模式,在区域内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实现预约挂号、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代理检验、急诊绿色通道等信息化医疗服务,大力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保健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卫生服务机构的不断发展,卫生部门迫切需要一个完善的医疗预防保健信息管理服务体系,来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需要.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机地将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的日常事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三方面融为一体,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一些预防保健功能,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医疗的多样化.从2006年起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正式启用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模块: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基本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公共卫生管理系统、药品和收费管理系统、统计分析及质量控制系统,此外还有社区康复、家庭病床、临终关怀模块,这几个系统还处在逐步完善阶段.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手段,建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及与居民家庭互动信息平台,并依托三个平台实现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健康信息咨询、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家庭信息互动等医院与社区的新型卫生协同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电子病历提供信息,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病人信息共享[1].方法 只需记住身份证号码或带上身份证,到任何一家医院看病,本人以往的所有医疗、健康信息都可以被调阅出来,为医生的诊疗提供参考.结果 医院的电子病历将与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2]实现信息对接,为居民建立起一份终身电子病历,居民来就诊时,医生轻点鼠标就能看到他的既往病史等情况.结论 电子病历具有纸张病历无法比拟的优势,充分发挥电子病历的动态信息源作用,将会促进医疗护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各地为进一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引导居民"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习惯,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建设的同时,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也在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但在实际的建档工作中,显现出居民的主动配合不够,健康档案的完整率和准确性不高等问题。文章从建档一线工作人员的视角出发,以实践体会为基点,以归纳目前居民健康档案立档工作的现状为突破口,同时结合目前一些社区积累的相关经验,从"人"的因素出发,提出通过"优化建档团队组合"去开辟健康档案立档的新思路,以期望对我国的居民健康档案的立档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从而为早日实现全民建档、实现远程医疗提供条件,最终实现新医改的设想,使医患双赢,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是医院信息系统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电子健康档案是电子病历的高级形式,有着电子病历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兼容患者医疗及个人健康保健、家庭健康档案、公共卫生信息、慢性病随访记录等信息,并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多档合一。它实现了不同医疗机构的信息数据交流、利用更新及交互应用;它可提高信息的使用率,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依据、全科医疗的工具,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