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衃血,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淤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伤寒论》有关下法的条文达30余条,涉及痛证10余种,足见仲景对下法的重视。兹将其用下方法,归纳如次。一、苦寒攻下即以苦寒泻下之品,攻导积滞、荡涤热结。其用意有三: 一日通腑。如伤寒邪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与肠中燥屎相搏而成阳明腑实。治用三承气汤(250条、218条、213条),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以釜底抽薪,邪去病愈。此三方均以苦寒通下的大黄为君,并量其热结的轻、重、缓、急.在组方用法上又各有特点“大承气汤,硝黄后下,且加枳实、厚朴以行气导滞、破结除满,故攻下之力最速,主治痞、满、燥、实、坚俱备之阳  相似文献   

2.
3.
《伤寒论》一书中有将近五分之一的条文论及疾病的顺逆,虽然其中的“自愈”、“必死”、“不治”等应灵活看待,但根据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认识,及时把握顺和逆的外部征象,并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测其本质,对疾病之预后判断乃至诊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其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太阳病风寒客表,当汗而出之,但由于病人体质有异、感邪轻重不一,有不药便“自汗出”而愈者,有用药后或先“烦热”或先“振栗”,继则汗出而解者。如果阳气郁闭太甚,正邪激争,外邪不得汗解也可内迫血分,或“自衄”而愈,或先“发烦目瞑“然后鼻衄而愈。 2、阳明病热扰胸膈征服用栀子豉汤之类的方药后,可见得呕吐而病愈,此所谓因势利导,此呕吐是机体驱邪外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很多方证符合失眠证治,归纳为六法,即:酸甘化阴、散邪解郁、调和枢机、调和营卫、泻下和胃、温阳散邪法等。指出如运用《伤寒论》方治疗失眠,能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钟天  秦小珑 《江西中医药》2006,37(12):21-22
《伤寒论》以讨论六经病证为宗旨。由于六经病证复杂多变,故与之相应的治法也多种多样,当今临床常用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即起源于此。虽然如此,但《伤寒论》偏重讨论寒邪引起的疾病,而以驱散寒邪为主的汗法,自然就成了《伤寒论》的重点治疗方法了。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涉及腹痛的条文有28条,其论述精辟,辨证准确,立法严谨,处方精当,用之临床每收奇效。笔者谨将《伤寒论》治疗腹痛归为十六法,简介如下:一、解表利水法:《伤寒论》28条(以下条文均指《伤寒论》)指出汗下后表证不解,  相似文献   

7.
8.
9.
作者就《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的提出和确立提出疑问,认为应当分清《伤寒论》中的条和法,以维护《伤寒论》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下法乃中医八法之一。凡具有通导大便荡涤实热、破淤逐水等作用的方法,称为下法,多用于里实证。《伤寒论》不但设立“辨可下不可下”等专篇,且还散见于六经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服药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伤寒论》书载112方之服药方法的整理,分别从服药的方式、时间、数量、剂量以及服药后注意温服、冷服等六个方面对其服药法加以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伤寒论》汤剂煎服法浅析苏春晖甘肃省人民医院(730000)主题词《伤寒论》汤剂煎药法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不仅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理法方药较完备的医学经典著作,而且在方药的煎、制、服法等细微之处也颇具匠心,耐人寻味。因该书载汤剂为多,下面就汤...  相似文献   

14.
总结《伤寒论》治喘六个常用方,列举了其加减化裁方法,选名家论述及临床应用附于后,并探讨了《伤寒论》治喘的方药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7,(3):186-189
对《伤寒论》方剂运用的疗效评价问题一直是经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纵观整部《伤寒论》,发现方论中叙述了大量关于药后疗效评价的条文,分析掌握相关条文,对于研究《伤寒论》意义非凡。立足于《伤寒论》原文,通过分析药后患者的汗液、二便、脉象及特殊症状的出现等方面,总结《伤寒论》中的疗效评价方法,并进一步阐述相关评价方法的合理性。需要说明的是,《伤寒论》中的疗效评价方法总体来说较为朴素和零碎,因此,深入总结相关条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6.
杨杰 《山西中医》2007,23(3):74-75
《伤寒论》中寒化证居于首位,治疗大法侧重于辛温.传统有“伤寒法在救阳”认识,其实,伤寒也采用养阴法.通过探讨《伤寒论》9种养阴法,可以对《伤寒论》养阴法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首先提出瘀血一词,在其112方中,以活血化瘀为主或具有活血化瘀功用的方剂有30余首,其治法可归纳为.益气活血、温经活血、活血止痛、攻下通瘀、活血利湿、清热活血。祛瘀导滞等,并以太阳蓄血、阳明蓄血、热入血室、阳明发黄的证治,探讨仲景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639-1640
《伤寒论》温阳治法备受医者尊崇,但其所彰显的养阴治法,同样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且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文章从养阴清热、养阴降火、养阴利水、养阴润燥、养阴缓急、养阴反佐、养阴益气、养阴扶阳、养阴回阳、养阴通阳等十个方面,探析了《伤寒论》对养阴治法的具体运用,冀有利于学者全面掌握运用仲景治疗大法,进一步提高中医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滋阴疗法是中医学重要的治疗法则之一。东汉张机在所著《伤寒论》中所创立的滋阴诸法 ,为后世滋阴法的发展和临床运用奠定了基础 ,现结合有关条文 ,归纳如下。1 滋阴清热法主要用于病后余热不清 ,气液两伤之证。其代表方为竹叶石膏汤。第 3 97条云 :“伤寒解后 ,虚羸少气 ,气逆欲吐 ,竹叶石膏汤主之。”张隐庵曰 :“此言差后而里气虚热也。”病后津液损伤 ,不能滋养形骸则其人身体虚弱消瘦 ,元气不足兼有虚热上炎则少气不足以息而气逆欲吐。故用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以去热邪 ;人参、麦冬益气生津以补正虚 ;半夏降逆止呕并调补药之滞 ;甘草、…  相似文献   

20.
三百九十七法,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髓。宋代治平年间,国家设立校正医书局,宋臣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人奉诏校正医书。其“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宋本《伤寒论·序》)。此即《伤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