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瘫的早期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2年以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神经松解,神经吻合,神经移植及神经移位,治疗产瘫25例。经2个月—7年的随访,按感觉、运动恢复情况评定效果,获优良级占76%。讨论了产瘫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早期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与手术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产伤性臂丛神经上干神经瘤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产伤性臂丛神经上干神经瘤的手术方式及时机。方法:26例中10例为出生后3个月,上干支配肌无肌力恢复的产瘫,行神经移位或移植术。另16例年龄1.1~1.8岁,其上干支配肌肌力均为2级,行神经松解术。两组术中均行电生理检测,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中电刺激上干处神经瘤两组均有传导性。出生后3个月组平均随访16.3个月,疗效优良者7例,占70%。晚期神经松解组平均随访19.8个月,肌力均无明显恢复。结论:出生后3个月肱二头肌肌力未恢复者应立即手术,不管术中电刺激神经有无传导性,以神经移位或移植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道产瘫早期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及分型。方法 总结临床发现产瘫类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产瘫早期进行神经松解、移植及移位手术治疗309例。结果 随访二年以上168例,优良率82.35%。结论 探讨产瘫临床分型及术式选择;早期诊断治疗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产瘫的早期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报道产瘫早期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及分型.方法总结临床发现产瘫类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产瘫早期进行神经松解、移植及移位手术治疗309例.结果随访二年以上168例,优良率82.35%.结论探讨产瘫临床分型及术式选择;早期诊断治疗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成效敏  徐杰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10):601-603
目的:报告早期神经移位移植治疗产瘫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95年5月~1996年8月,对12例出生后3个月无肌力恢复的产瘫患儿进行手术治疗,上干不全损伤神经瘤形成者8例,上干完全断裂或根性撕脱4例,采用4种神经移位移植术修复上干。用Malet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6~28个月,平均20.8个月,肩肘功能完全恢复3例,达MaletⅣ级6例,优良率75%,膈神经移位优良率83.3%,副神经移位优良率66.7%。结论:早期神经移位移植治疗产瘫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总结产瘫早期显微外科治疗及30年临床经验。产瘫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458例,松解手术优良率83.2%,移植和移位优良率75.3%。针对临床工作开展了系列研究:胎儿臂丛神经解剖学研究、产瘫的生物力学研究、产瘫电生理学研究、产瘫节前损伤分类及早期显微外科治疗研究等。为进一步指导产瘫医教研工作,深化对产瘫的全面认识,总结出按分类治疗产瘫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神经移植和移位术治疗早期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移植与移位手术对早期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产瘫)的治疗价值。方法:对48例屈肘功能无恢复(肌力0-1级)的Tassin Ⅱ~Ⅳ型产瘫患儿于出生后3-14个月行臂丛神经探查手术。术中根据损伤性质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神经修复方式:即对创伤性神经瘤,行神经瘤切除、神经移植及移位;对神经根性撕脱伤,行神经移位;对神经外观基本正常且术中电生理检测提示神经连续性存在者,行神经松解。结果术后最短随访36个月,采用Gilbert肩、肘关节和Raimondi手功能评定系统进行评价。13例TassinⅡ型患儿的肩、肘关节及手功能评分分别从术前的平均0.54、1.92和3.23分提高到术后的3.77、4.92和4.31分;11例Ⅲ型患儿自术前的平均0.46、1.82和1.91分改善至术后的3.27、4.18和3.64分;24例Ⅳ型患儿由术前的平均0.25、1.25和0.33分提高到术后的2.92、3.46和2.83分。7例患JL(14.6%)在恢复过程中出现肩关节内旋挛缩,但均未发生肩关节脱位。结论:创伤性神经瘤切除、神经移植结合移位手术治疗早期产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产瘫节前损伤体感诱发电位的改变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报道产瘫节前损伤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的疗效。方法:16例患儿在术前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测定,节前损伤的诊断一旦明确,尽早行神经移位术。结果:随访2-5年,优31.25%,良43.75%,中12.5%,差12.5%。结论:SEP是诊断产瘫节前损伤的可靠方法,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产瘫节前损伤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1980年以来,笔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早期治疗产瘫358例,随访2年以上的病例占67%,松解手术优良率为82.35%,移植和移位优良率75%。总结临床经验,并开展胎儿臂丛解剖学、产瘫的生物力学等系列研究,指导了产瘫临床及科研,深化了对产瘫的认识。产瘫诊治方面,分类学是关键,只有科学、确切及可操作的分类,才可以更好地指导产瘫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0.
医源性颈部神经损伤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颈部手术所致医源性神经损伤的原因、预防、诊断和治疗,分析1993年~1996年8例因颈部手术致神经损伤的原因、诊治及结果。其中副神经损伤5例,臂丛神经损伤3例,均行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神经松解、神经吻合、神经移植和神经移位。随访11个月~3年,平均24.5个月。结果表明,疗效优2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认为,颈部手术易损伤神经,高度责任心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预防的关键;一旦确诊颈部神经损伤,应尽早手术修复  相似文献   

11.
晚期不全产瘫术式选择的电生理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用电生理方法检测并评价臂丛神经上干不全损伤的程度,建立晚期不全产瘫手术方式选择的客观标准。方法1995年1月~1996年6月,对16例年龄在1岁1个月~1岁8个月的晚期不全产瘫患儿进行神经松解术治疗,术前、术中用“两侧”及“两端”复合动作电位(CMAP)波幅衰减的电生理检测来评价臂丛神经上干不全损伤的程度及神经瘤的传导质量;并随访晚期产瘫松解手术的疗效。结果16例术前患侧冈上肌、三角肌及肱二头肌的CMPA波幅与健侧相比,衰减了60%以上。术中松解后刺激神经瘤近、远端,三肌近端波幅比远端波幅平均衰减37.45%±20.97%、47.85%±26.23%和47.05%±21.23%。术后平均随访19.8个月,肩、肘功能无改善。结论术前两侧对比CMAP波幅衰达在60%以上的1~2岁不全产瘫患儿应选择神经移位或移植术。  相似文献   

12.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早、晚期手术疗效,提出早期行肌肉神经松解减压术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随访、分析1988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42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早、晚期手术远期效果、观察手内在肌挛缩程度、手部感觉功能恢复与手术距受伤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获随访26例,随访时间半年~10年。早期(6个月内)手术19例,优良率84.2%。晚期(6个月以上)手术7例,优良率28.6%。结论肌肉神经松解减压术宜早期施行。手术时间在损伤后3个月内最佳。晚期手术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神经长时间卡压致手内在肌挛缩、感觉丧失。  相似文献   

13.
从1989年10~1998年3月,共收治产瘫30例,经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臂丛粘连松解、干部断裂吻合和根性撕脱伤采用神经移位修复等治疗,其中有随访的24例,优15例,良4例,可3例,差3例,总优良率80%。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最小50天,最大10岁,平均2岁10个月。粘连松解16例,干部断裂直接吻合5例,手术后功能恢复优5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3例。随访时间最长8年7个月,最短7个月,平均4年2个月。手术方法粘连松解: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单纯外膜损伤出血而引起的粘连压迫臂丛,松解时可见到神经束完整,本组有8例行束间松解术;其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肘管综合征的发病因素、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32例(33侧)均行手术治疗,对其病因、治疗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随诊19例,随访6个月~4年:尺神经功能改善:优9例,良7例,差3例。结论 肘管综合征应早期诊断,早期行尺神经减压松解、前移术,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严重颏胸瘢痕粘连分期手术7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手术危险性,彻底松解瘢痕,减少术后复发,1994年2月~1997年3月,对严重颏胸粘连73例患者,行瘢痕松解切除后延迟植皮术。术后所植皮片全部成活,颈部松解良好,颏颈角生理角度恢复,随访6个月~3年,1例复发。认为,颏胸瘢痕粘连分期手术,降低了手术危险性,有利于颈前挛缩软组织的松解,有利于皮片的成活及减少术后挛缩复发。二次手术间隔以2天~3天为宜,且不会增加创面的感染。缺点是分期手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住院天数及费用。  相似文献   

16.
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诊断、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 :早期探查显微技术修复 ,松解神经改善内外环境。结果 :按张咸中神经评定标准 ,随访 6个月~ 3年 6个月。优良率 83 .3 %。结论 :争取早期应用显微技术修复或探查松解神经 ,改善神经血液循环 ,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确保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神经移植移位术治疗产瘫的早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瘤切除后,神经移植或移位术对产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为该手术在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 0 0 1年3月至2 0 0 2年4月,对49例早期产瘫患儿,采用臂丛神经瘤切除、神经移植或移位术修复臂丛神经。术后经1、3、12个月随访肩外展、屈肘、伸腕和伸掌指关节功能,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患肢功能的差异。结果结合术前体检、术中各神经根探查及电生理检测结果,手术探查发现C5、6神经根以椎孔外断裂为主;C7神经根多为根性撕脱;C8、T1神经根常为轻度损伤(SunderlandⅡ度以下)或根性撕脱。术后1个月原已部分恢复的肩外展、屈肘、伸腕和伸掌指关节动作均丧失;术后3个月肩外展功能已优于术前,屈肘、伸腕和伸掌指关节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1年肩外展、屈肘、伸腕和伸掌指关节功能明显优于术前(P <0 .0 1)。结论对有早期手术探查指征的产瘫患儿,在切除创伤性神经瘤的同时修复臂丛神经,术后不会导致肢体原有功能的不可逆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比神经松解术与神经移植术对Narakas II型产瘫(OBPP)传导性神经瘤的治疗价值。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外科治疗的32例Narakas II型OBPP患儿。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神经松解组(15例)和神经移植组(17例),记录并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出生体重及病因等。术后通过门诊随访,采用Gilbert肩、肘关节和Raimondi手功能评定系统进行功能评价。应用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相近(P>0.05);平均随访58.44个月,术后第4年神经松解组肩关节、肘关节和手部评分分别由术前(1.07±0.85)分、(2.07±0.77)分、(3.47±0.62)分提升到(3.00±0.73)分、(4.13±0.62)分、(4.53±0.72)分,手术前、后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移植组分别由术前(0.76±0.73)分、(1.71±0.46)分、(3.71±0.67)分升高至(3.24±0.55)分、(4.29±0.46)分、(4.65±0.48)分,手术前、后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移植和神经松解术组II期行功能重建手术的比例分别为73.33%、35.29%,手术部位中肩、肘关节分别占82.35%、17.65%。结论神经移植术对Narakas II型产瘫传导性神经瘤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肩关节前路松解复位、后路关节囊紧缩及关节孟后路截骨治疗产瘫肩关节内旋挛缩畸形伴肩关节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孟肱关节脱位的7例产瘫并发肩关节内旋挛缩畸形患者,男2例,女5例,年龄1.4~4岁,平均2岁2个月。孟肱关节畸形按照Water的标准进行分型,Ⅳ型5例,Ⅴ型2例。2例行肩关节前路松解复位,肩关节最大外旋位固定6周;5例同时行后路关节囊松解、紧缩及关节孟截骨,将后倾的关节孟向前掀起,取三角形髂骨块植骨,术后行石膏固定4周。结果2例单纯行前路松解复位者术后分别随访48,60个月,Mallent评分分别由术前6分至术后10分;CT及X线平片复查示,肱骨头前脱位,关节孟后侧部分仍后倾。5例同时后路行关节孟截骨,术后随访36~49个月,平均3年4个月,Mallant评分由术前平均5。4分至术后8.6分;经CT及X线平片复查,孟肱关节复位良好,关节孟包容良好,关节孟后倾纠正。结论对于产瘫肩关节内旋挛缩导致的肩关节脱位,前路松解复位、后路关节囊松解、紧缩及关节孟后路截骨,可使脱位的孟肱关节复位并恢复关节孟的包容同时改善其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从2005年11月至201 1年12月,对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26例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除全部行常规手术及神经外膜松解外,其中18例又进一步行神经束膜松解,术后辅以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 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10个月~6年,平均3.5年.术前20例肌力下降的患者术后肌力恢复优良率为75.0%;术前感觉减退及消失者10例,术后感觉恢复率为80.0%;术前疼痛16例,术后缓解有效率为87.5%. 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行腓总神经松解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较简便易行,其临床疗效可靠且副损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