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治疗与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下面以自测题和问题解析的方式,使大家了解输液中的安全问题.自测题1.静脉输液的起效时间比口服快,药物吸收和疗效都优于口服给药.答案与解析:错.口服吸收很差的药物是不会做成口服药使用的,多数普通剂型的口服药物的吸收可队在2~4小时内完成,一些药物口服后体内浓度上升的速度比静脉点滴还要快...  相似文献   

2.
不少患者和病友交流时发现,虽然疾病相同,但用的药却可能差异很大.一些人听说别人的药物效果好就想换药,还有的人自己买了口碑好的药物,效果却不如别人显著,甚至出现了明显的副作用.这是因为药物是否会发挥出理想效果,与用药者生理、疾病情况等很多因素有关. 剂型不同,药物吸收速度有差异.药物的分子大小、脂溶性高低、溶解度和解离度等均可影响吸收.这里要强调的是,能口服的药物,尽量不要注射或静脉点滴.口服药中,溶液剂比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吸收快,因为后者需有崩解和溶解的过程.即使是同样的成分,用后产生作用所需的时间也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3.
1引言静脉输液是护理专业的一项常用给药治疗技术。临床上根据药物和患者情况不同采用适当的输液速度来治疗。输液过快,可能会导致中毒,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输液过慢,则可能发生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人工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的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在保证输液安全与卫生的前提下,实现了液位检测、液温测量与调节、点滴速度控制、远程报警、液晶显示等功能。该系统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在临床静脉输液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健康必读》2009,(1):35-35
临床上,有不少药物是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的。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一般浓度下常以8滴/分钟、10滴/分钟、15滴/分钟等速度进行点滴。若速度过快,会引起很多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再如硝普钠,也需严格控制滴速,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调节,过快可使血压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6.
彭秀娟  孔剑 《工企医刊》2010,23(5):71-71
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而输液反应是静脉输液过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输液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若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可致终身残废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液反应中对鲎试验检测方法的应用和原因分析。方法利用鲎试验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制,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结果对27例输液反应进行鲎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有联合用药配伍不当,添加药物过多或添加药物本身热原不合格;药物配伍太久占70%;液体制备过程热原超标占22%;输液器、注射器及其它因素2例占8%。操作时无菌技术操作欠缺、输液时间过长或输液速度过快等都可引起。结论输液不良反应的预防应从各环节抓起,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技术,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提倡可以口服治疗的不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杜绝或减少输液或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零用钱脉输液又称打点滴或挂水,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任何一种药物进入体内,都要在体内各器官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而药物从吸收到发挥作用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因药物品种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可有些人在静脉输液时,随意调整输液调节器,尤其是有的人为了节省时间,将输液速度任意加快。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护士最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它以疗效快、刺激小、给药剂量准确、可连贯或联合给药等优势成为治疗的基本手段。近几年,由输液反应引发的护患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80%的输液反应为发热反应。护士作为静脉输液的具体实施者,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最大限度减少发热反应的发生。本文从配药环境、配药手法、穿刺操作、输液中的速度与温度、药物与输液用具等因素与发热反应的关系分析,同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伟  梁秋  张倩 《医疗卫生装备》2014,(12):156-157
0引言静脉输液是护理专业的一项常用给药治疗技术。临床上根据药物和患者情绪不同采用适当的输液速度来治疗。输液过快,可能会导致中毒,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输液过慢,则可能发生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影响治疗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1]。常规临床输液,即传统的重力输液方式,用输液管道上压力调节器的推轮来控制滴数,不易精确控制输液速度;而且输液过程中出现的药液流速变化、输液器管路堵塞、  相似文献   

11.
<正>静脉输液已成为临床最基本的治疗手段而广泛普及,无论你是在私人诊所还是在拥有上千张床位的三级甲等医院,无论是在医院的病房还是门诊观察室、输液间里,都可以看到输液的场景。不少患者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觉得药物的用量没变,滴快一些和滴慢一些也差不了多少,何不让输液快快输完呢?但实际上,输液的速度是根据药物的特点和安全性设置的,并不能随便更改。有些  相似文献   

12.
治疗疾病的给药途径有很多种,静脉用药(输液)常见而重要。由于药物直接被注入血管,并随血液运送到相应的组织与器官而发挥治疗作用,因此,静脉用药的疗效通常快而强。但是,静脉制剂在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一旦用错药或制剂不纯,产生的副作用和后果也远较口服和外用药严重,有  相似文献   

13.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说某患者因"感冒不适"用药发生疑似复方氨基比林针剂引发的过敏反应,出现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致患者面部毁容,甚至有生命危险。唏嘘之余,发现目前感冒药物治疗中普遍存在许多误区,药物滥用的情况不胜枚举。感冒滥输液"能口服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合理用药的基本常识。但不少病人认为,治感冒还是输液好的快。输液输入静脉中的成分绝大部分为盐水和葡萄糖,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儿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对口服给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故常选择静脉给药,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输液患儿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社区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是治疗上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但因为输液速度、输注量不恰当,而引起的输液反应和病人不适时有发生。护理人员在按照医嘱用药时,应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调节输液速度,还要查阅药品说明书与教科书,核对具体药物给出的剂量配伍与输液速度。笔者在查阅  相似文献   

16.
某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儿科门诊处方2902份,分析抗菌药物的种类和使用频率,分析合理用药情况。结果:抗菌药占被调查处方的55.6%,抗菌药静脉输液占抗菌药的57.1%,抗菌药与抗病毒药联用占静脉输液的44.3%。结论:某院抗菌药的用药、静脉输液用抗菌药及抗菌药与抗病毒联用比例偏高,口服抗菌药使用较为合理,抗菌药的合理用药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的相关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操作,是最常用、起效最快的给药途径。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及静脉输液的各项事宜,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保证。为此,笔者将静脉输液的相关要点作以总结,提醒基层医务人员注意。  相似文献   

18.
白玉琴 《现代保健》2011,(7):121-121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治疗与支持手段,足最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然而,输液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中,输液速度过快可引起肺水肿、心衰,过慢则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强化输液速度控制意识,加强对输液速度监控,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环境。笔者所在科是心血管病区,自2010年5~8月对120例有危险因素的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影响儿童输液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探讨提升儿童输液安全性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预设调查方案,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 542例0~7岁患儿出现的输液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及统计,分析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类型构成及累及器官,总结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特点。制定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可能因素调查方案,跟踪收集测评所有静脉输液患儿的可能相关因素。按照是否出现静脉输液将患儿分为观察组(204例)和对照组(1 338例),分析可能影响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系统分析高危因素,探讨预防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对策。结果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3%,其中发热137例、循环负荷过重39例、静脉炎24例、空气栓塞4例,累及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其次为呼吸系统;可能影响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有:药物类型、药物配置时间、抗生素皮试、配伍禁忌、遵医用药间隔时间、药物质量、输液器材、输液速度、输液环境、输液季节、患儿性别、患儿年龄(P0.05);影响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注射液、抗生素、药物配置时间≥30 min、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女性患儿、免疫相关性疾病患儿为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结论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所用药物、输液方案执行情况及患儿自身情况是影响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加强儿童静脉输液风险的评估,合理制定静脉输液方案,严格执行静脉输液护理相关规程,降低儿童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儿童静脉输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输液反应的95例患者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输液反应主要原因有热原超标;用药配伍不当,添加药物过多;空气污染;无菌观念差、违反无菌操作规程;输液时间过长或速度过快等.结论:输液反应预防应从各环节抓起.包括液体的生产、运输、存贮;应用前认真检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配伍禁忌;提倡单剂输液,液体现配现用;输液后严密观察,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杜绝和减少输液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