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额窦窦口及鼻额管的应用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47例尸头额窦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发现通过位于额隐窝、筛漏斗、上半月裂主上鼻道的窦口直接开口于鼻腔才分别有30、9、3、1侧,通过鼻额管开口于额隐窝下筛漏斗上的鼻腔外侧壁者4侧。认为,开口于不同部位的额窦窦口周围结构不同,对研究额窦的生理、病理,以及提高鼻窦内检查和额窦开放手术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额窦的应用解剖学观察,探讨额窦开口各种不同的引流方式,为临床建立一个安全的鼻内镜额窦开放手术路径,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将34具(62侧,6侧额窦未发育)湿性成人尸头标本解剖后,显示额窦鼻腔开口、筛泡及钩突等,观察额窦开口及其引流部位、测量额窦鼻腔开口的直径大小。结果 34具(62侧)湿性尸头额窦矢状位观测额窦开口部位:额隐窝72.6%(45/62),筛漏斗12.9%(8/62),筛漏斗上隐窝14.5%(9/62)。62侧额窦鼻腔开口的直径观测结果:额隐窝(3.91±1.57)mm(1.7~6.9 mm),筛漏斗(2.78±1.01)mm(1.8~5.3 mm),筛漏斗上隐窝(3.37±1.29)mm(2.0~5.6 mm),3种引流方式的开口直径大小无统计学意义(P =0.19、0.24、0.12)。结论 掌握额窦开口部位、引流方式的应用解剖,可预防额窦开放鼻内镜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额窦鼻腔开口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满杰  张速勤 《耳鼻咽喉》1999,6(3):173-175
本研究对16具成人尸头的额窦鼻腔开口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额窦开口的位置因筛泡基板前上端与筛顶连接位置的不同而分为两种类型。Ⅰ型,额窦与侧窦相交通,开口于上半月裂,占21.8%;Ⅱ型,额窦鼻腔开口于前组筛窦,占78.2%,其中开口于筛漏斗的占43.8%,开口于额隐窝及其气房的占34.4%,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明确额窦鼻腔开口的位置。为内容镜下功能性额窦手术提供解剖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额窦鼻腔开口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16具成人尸头的额窦鼻腔开口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额窦开口的位置因筛泡基板前上端与筛顶连接位置的不同而分为两种类型。Ⅰ型,额窦与侧窦相交通,开口于上半月裂,占21.8%;Ⅱ型,额窦鼻腔开口于前组筛窦,占78.2%,其中开口于筛漏斗的占43.8%,开口于额隐窝及其气房的占34.4%。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明确额窦鼻腔开口的位置,为内窥镜下功能性额窦手术提供解剖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额鼻联合入路多发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下额鼻联合入路行多发性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方法、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5例(7侧)多发件脑脊液鼻漏者均同时累及额窦后壁及筛顶、筛板交界区颅底,伴颅内积气,3例次(5侧)累及额隐窝一鼻额管后壁区,2例次(2侧)同时累及蝶窦顶壁,2例次(2侧)累及后筛顶壁区.手术先行额窦开放、额窦后壁骨折脑脊液鼻漏修补,再于鼻内镜下行蝶、筛顶区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修补.对于额隐窝一鼻额管后壁区骨折而致脑脊液鼻漏者同时给予修补并置放引流管,其中2例(4侧)损伤较重者同期置入塑形钛网支架.结果 5例(7侧)均一次修补成功.其中1例术前颅内感染者,术后再次继发感染,行大脑池引流并给予药物治疗,控制感染后因脑积水行脑脊液腩室一腹腔分流术而治愈.余均无任何并发症.术后定期内镜下随诊1年以上.3例术后6个月CT扫描复查,见漏孔区软组织封堵,植入物在位,鼻额管欠通畅.结论 同时累及额窦后壁的多发性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行鼻内镜辅助下额鼻联合人路手术修补,方法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详实的鼻额管解剖资料对鼻窦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报道尚少。该作者通过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和CT扫描观察了 10 0个正中矢状位剖开的尸头标本 ,显露了鼻额管的边界及引流部位——额隐窝 (frontalrecess)的解剖 ,CT矢状位扫描层厚 1mm,冠状位层厚3mm。结果发现 ,多数标本的 (5 9例 )额隐窝开口于鼻腔漏斗的前上方 ,4 0例标本的额隐窝直接向下开口于漏斗 ,只 1例的额隐窝开口于筛泡的上方。通常情况下 ,钩突、筛泡的上部分别构成鼻额管的前、后边界 ,而鼻甲基板 (conchal plate,由中、上及最上鼻甲附着部位向上融合形成的骨板 )、漏斗上骨…  相似文献   

7.
探讨额窦、鼻额管及毗邻部位的解剖关系。方法:选国人成人干颅骨25例50侧,将颅骨矢状正中锯开,用直尺、游标卡尺、量角器等测量工具测量。结果:在50侧标本中额窦未发育占14%,额窦矢状径(x±SD)为12.96±7.33mm,额骨的内侧板和眶上壁骨质厚度分别为1.15±0.77和1.06±0.59mm,鼻额管长为8.45±4.32mm,鼻额管开口直径为5.29±1.9mm,开口位置50%于额隐窝,30%于筛漏斗附近或筛漏斗内,4%于筛顶,2%在同侧上颌窦顶。额窦口距筛前动脉管为3.4±2.83mm。结论:额窦于2岁后渐发育,也可终身不发育。国人额窦矢状径较西方人明显减少约4mm,为东方人比西方人较少合并额窦炎并发症的原因之一。额骨内侧板和眶上壁的骨质菲薄也为毗邻部位合并症发生的原因。鼻额管的狭长、开口的位置可导致额窦炎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升高。筛前动脉于额窦口的后壁,此处可为术中标志。  相似文献   

8.
经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慢性额窦炎的鼻内镜术后复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额隐窝和额窦口处理不当所致。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慢性额窦炎的临床病理解剖特点及其相应的手术处理原则 ,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经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慢性额窦炎 5 8例 (96侧 ) ,根据额窦口和额隐窝的不同病变和解剖特征 ,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局部病变。结果 术中可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中鼻道阻塞。额窦口和额隐窝情况 :局部没有气房阻塞 ,仅有肿胀黏膜、息肉样变黏膜或者息肉阻塞者 38侧(39 6 % ) ;额隐窝被发育过度的鼻丘气房、筛泡气房或终末气房挤压导致额窦引流通道狭窄者 34侧(35 4 % ) ;额隐窝完全被发育过度、呈蛋壳样气房阻塞者为 15侧 (15 6 % ) ;额窦自然口狭窄者 9侧(9 4 % )。额窦内病变情况 :积脓、黏膜充血肿胀 18侧 ;黏膜肿胀、充血 2 1侧 ,黏膜充血 4 9侧 ;黏膜未见明显病变 8侧。随访 6~ 2 0个月 ,其中治愈 6 9侧 (71 9% ) ,好转 17侧 (17 7% ) ,复发 10侧(10 4 % ) ,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窦口鼻道复合体和额隐窝的阻塞是慢性额窦炎的主要原因 ,额隐窝和额窦口阻塞有 4种病理状态 ,应根据不同的病变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手术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下额隐窝解剖特征与额窦开放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术中鼻内镜下解剖额隐窝 ,总结与内镜额窦手术相关的镜下额窦引流通道解剖特征 ,探讨额窦鼻内镜手术相关问题。方法 病例资料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 30 1例 ( 5 6 2侧 ) ,有前期手术史者除外。术前鼻窦CT扫描证实合并额窦炎者 2 80例 ( 4 79侧 ) ,术前根据CT扫描判定额窦引流方式 ;术中以钩突为参考标志 ,2 5 0例 ( 4 2 1侧 )行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 ,并对鼻内镜下额隐窝解剖结构特征进行分型。结果 冠状CT扫描提示额窦开口于钩突与中鼻甲之间为 2 0 3侧( 4 8 2 % ) ;额窦开口于钩突和眶纸板之间 2 18侧 ( 5 1 8% )。对应上述规律的鼻内镜下额隐窝解剖特征分型 :前者属Ⅰ型 2 0 3侧 ( 4 8 2 % ) ,后者属Ⅱ型 2 18侧 ( 5 1 8% )。结论 以额窦口为中心的额隐窝鼻内镜下解剖特征及分型 ,对额窦开放手术有重要意义 ;钩突上部为CT扫描和术中定位额窦口解剖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10.
经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慢性额窦炎的鼻内镜术后复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额隐窝和额窦口处理不当所致。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慢性额窦炎的临床病理解剖特点及其相应的手术处理原则,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经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慢性额窦炎58例(96侧),根据额窦口和额隐窝的不同病变和解剖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局部病变。结果 术中可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中鼻道阻塞。额窦口和额隐窝情况:局部没有气房阻塞,仅有肿胀黏膜、息肉样变黏膜或者息肉阻塞者38侧(39.6%);额隐窝被发育过度的鼻丘气房、筛泡气房或终末气房挤压导致额窦引流通道狭窄者34侧(35.4%);额隐窝完全被发育过度、呈蛋壳样气房阻塞者为15侧(15.6%);额窦自然口狭窄者9侧(9.4%)。额窦内病变情况:积脓、黏膜充血肿胀18侧;黏膜肿胀、充血21侧,黏膜充血49侧;黏膜未见明显病变8侧。随访6—20个月,其中治愈69侧(71.9%),好转17侧(17.7%),复发10侧(10.4%),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窦口鼻道复合体和额隐窝的阻塞是慢性额窦炎的主要原因,额隐窝和额窦口阻塞有4种病理状态,应根据不同的病变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高速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额隐窝,为鼻内镜额窦开放术提供术前参考。方法:利用16排高速螺旋CT对51例(102侧)临床资料进行额隐窝的三维重建,其中包括58侧慢性额窦炎,44侧非鼻窦炎。对钩突附着方式和鼻丘、筛泡进行辨认和统计,测量额隐窝相关参数,再分别统计和比较慢性鼻窦炎组和非鼻窦炎组的各项数据。结果:对51例(102侧)鼻窦的CT三维重建均可辨认出额窦、额窦内口及额隐窝,额隐窝的形态个人差异极大。慢性鼻窦炎组与非鼻窦炎组比较,鼻丘气房矢状位最大内径、额窦内口直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额窦内口与前鼻棘间连线的距离、连线与鼻底平面间的夹角、筛泡前壁与前鼻棘间连线距离、连线与鼻底平面间的夹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钩突、鼻丘不同的形态和大小对额隐窝的形态产生决定性影响。鼻丘气房发生率高,位置恒定,可作为开放额隐窝的解剖标志。额窦内口位置恒定。鼻内镜手术时,以前鼻棘为起点,与鼻底平面成夹角50~60°、以半径100mm左右的扇形区域为手术的相对安全界,绝大多数患者可在此界限内找到并开放鼻丘气房、开放筛泡气房、扩大额窦内口。  相似文献   

12.
影像导航辅助内镜下额隐窝气房分布解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影像导航系统引导下额隐窝气房分布特征解剖研究。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20例,男性17例,女性3例,39侧。手术中在影像导航引导下经鼻内镜行额隐窝及额窦开放,术中观察额窦引流方式及额隐窝气房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影像导航对其进行确认。结果以额窦口为中心,划分额窦口前区、额窦口区和额窦口后区,鼻丘气房和额气房位于额窦口前,窦中隔气房和终末隐窝与额窦口同一平面,上筛泡隐窝、额泡气房和眶上气房位于额窦口后区。其中,术中鼻内镜下对鼻丘气房、I型额气房和II型额气房、上筛泡隐窝、额泡气房及窦中隔气房的识别与导航确认符合率最高(100%),额窦口符合率为89.7%;眶上气房为80%;终末隐窝为71.4%及III型额气房和IV型额气房符合率为60%。结论以额窦口为中心,额隐窝气房呈现额窦口周围较为固定分布规律,并对判断额窦口和开放额窦有很好的解剖参考意义,同时,对额隐窝气房的识别和开放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额隐窝解剖特征与额窦开放手术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通过术中鼻内镜下解剖额隐窝,总结与内镜额窦手术相关的镜下额窦引流通道解剖特征,探讨额窦鼻内镜手术相关问题。方法 病例资料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301例(562侧),有前期手术史者除外。术前鼻窦CT扫描证实合并额窦炎者280例(479侧),术前根据CT扫描判定额窦引流方式;术中以钩突为参考标志,250例(421侧)行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并对鼻内镜下额隐窝解剖结构特征进行分型。结果 冠状CT扫描提示额窦开口于钩突与中鼻甲之间为203侧(48.2%);额窦开口于钩突和眶纸板之间218侧(51.8%)。对应上述规律的鼻内镜下额隐窝解剖特征分型:前者属Ⅰ型203侧(48.2%),后者属Ⅱ型218侧(51.8%)。结论 以额窦口为中心的额隐窝鼻内镜下解剖特征及分型,对额窦开放手术有重要意义;钩突上部为CT扫描和术中定位额窦口解剖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14.
鼻科学     
20 0 4 0 5 0 2  鼻内镜下额隐窝解剖特征与额窦开放手术 /周 兵…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2 0 0 3;38(5 ) - 36 7~ 36 9目的 :通过术中鼻内镜下解剖额隐窝 ,总结与内镜额窦手术相关的镜下额窦引流通道解剖特征 ,探讨额窦鼻内镜手术相关问题。方法 :病例资料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 30 1例 (5 6 2侧 ) ,有前期手术史者除外。术前鼻窦CT扫描证实合并额窦炎者2 80例 (4 79侧 ) ,术前根据CT扫描判定额窦引流方式 ;术中以钩突为参考标志 ,2 5 0例 (4 2 1侧 )行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 ,并对鼻内镜下额隐窝解剖结构特征进行分型。结果 …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健康人额窦和额隐窝区域的CT影像学特征,了解额筛气房在国人中的出现率,进一步认识额窦和额隐窝区域重要解剖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人(404侧)无额窦疾病症状且额隐窝区域无病变表现的研究对象,对头部行16排螺旋CT扫描,然后在图像工作站上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和水平位图像重建。观察鼻丘气房、额气房、筛泡上气房、眶上筛房、额泡气房和额窦内间隔气房等额筛气房的出现比率,同时分析钩突后上端附着点的位置分布特征和终末隐窝的出现率。结果①额窦和额隐窝区域的多个气房需要依靠三维CT明确分类。②159侧(39.4%)出现额气房,其中Ⅰ型98侧(24.3%);Ⅱ型28侧(6.9%);Ⅲ型33侧(8.2%),未见Ⅳ型额气房。148侧出现筛泡上气房(36.6%);22侧出现眶上筛房(5.4%);36侧出现额泡气房(8.9%);25人出现额窦间隔气房(12.4%)。③380侧出现鼻丘气房(94.1%)。钩突后上端可有1个或2个附着点,244侧钩突后上端有单一附着点(60.4%),其中214侧(53.0%)附着于眶纸板;21侧(5.2%)附着于中鼻甲;9侧(2.2%)附着于颅底。160侧钩突后上端有两个附着点(39.6%),其中,111侧(27.5%)附着于眶纸板和颅底;35侧(8.7%)附着于眶纸板和中鼻甲;14侧(3.5%)附着于颅底和中鼻甲。360侧(89.1%)钩突后上端在眶纸板上有附着点,附着点与眶纸板接合部的下方形成终末隐窝。结论16排螺旋CT结合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可准确辨认额窦和额隐窝区域中额筛气房的解剖特征。  相似文献   

16.
额隐窝临床解剖和额窦手术径路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额窦区域手术的难度较大,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该区域解剖的复杂性导致的。本文在系统回顾额隐窝区域解剖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临床应用的额窦手术径路,重点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额窦经额窦口与前组筛窦相通,额窦内口以上的部分为额漏斗,额窦内口以下的部分渐宽形成额隐窝。额隐窝区后方为筛泡,外侧为眶内上壁,前方为鼻丘,内侧为中鼻甲。额隐窝的引流通路取决于其与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其中,鼻丘气房、额气房和眶上筛房等前筛气房的变异可引起额隐窝的形态和引流通路的改变。额窦手术的发展经历了100余年的历史,根据手术径路的不同,可将额窦手术分为鼻内径路手术、鼻外径路手术和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鼻内镜外科技术和CT影像技术的发展拓展了鼻内径路额窦手术应用空间,鼻丘气房和钩突对于鼻内镜额窦手术的参考价值是晚近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检查及解剖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目的 :探讨额窦引流通道及其毗邻解剖结构的影像学表现规律和鼻内窥镜下解剖定位特征。材料和方法 :选择完整成人头颅干骨标本 2 6例 (5 2侧 ) ,行冠状位、横断位和矢状位 CT扫描 ,骨窗。观察额窦引流通道 (额鼻管 )走行及其周围气房和结构的分布和毗邻规律。结果 :2 6例 (5 2侧 )头颅骨标本中 ,2侧未发育 ,占 3.8%。钩突附着眶纸板 2 3侧(4 6 .0 % ) ,附着中鼻甲 13侧 (2 6 .0 % ) ,钩突分叉 8侧 (16 .0 % ) ,钩突附着颅底 6侧 (12 .0 % )。额窦引流到中鼻道者占 2 3侧 (4 6 .0 % ) ,直接引流至筛漏斗者 2 7侧 (5 4.0 % )。影像中额鼻管投影多为半月裂或筛漏斗走行方向。结论 :(1)额鼻管非真性管道 ,额鼻峡的命名较额鼻管更准确和合理。 (2 )钩突最上部的附着方式决定额窦引流方向 ,是影像检查和鼻内窥镜手术中可依赖的解剖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手术治疗额窦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额窦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经CT明确诊断的额窦病变33例(56侧),以CT扫描成像为基础在鼻内镜下以鼻丘气房、钩突附着上缘及筛泡前上缘为标记开放额隐窝及额窦。结果 所有手术最终找到并开放额窦,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鼻内镜检查,随访3~18个月。27侧痊愈,额窦口开放引流良好,炎症全部消失;21侧有效,症状明显改善;8侧无效。结论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额窦病变应密切参考CT扫描影像,准确定位额窦口。去除额隐窝处病变,充分开放额窦口引流是治疗额窦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额钻辅助定位在经鼻内镜额窦修正手术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18侧)因复发性额窦炎行经鼻内镜额窦修正手术患者的资料,11例患者术中均不能辨认额窦开口,以额钻辅助定位额窦开口,术后随访观察评估疗效。结果:11例(18侧)额窦炎患者均在额钻辅助定位的帮助下,成功开放额窦,除1例(1侧)术中损伤筛前动脉引起出血外,余10例(17侧)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7~35个月,术前症状均消失,经鼻内镜检查额窦口开放良好。结论:在经鼻内镜额窦修正手术中以额钻辅助定位额窦开口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眶上筛房     
鼻内筛窦开放术后复发窦炎的处理仍困难,常见原因是顾虑额隐窝(前界鼻丘气房、后界筛泡及前颅底、内临中甲、外方为眶的内和上份)区面积小,与筛前动脉、颅底及纸板邻近,未能完全会除病变而致炎症残留。近年注意到额区除额窦外尚可有来自前筛窦的一或多个副气房,向外上方延伸入额骨内形成气化腔,即眶上筛房,可使同侧额窦后壁向前内方移位、窦腔变小、鼻额管狭窄或闭塞,曾被误认为是重复额窦、额窦内完全性骨隔,致炎症遗漏而使额窦手术失败。眶上筛房的发现率各家统计不一,在成人标本中约占5%~8%~15%或14/242,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