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俯卧位无创通气救治ARDS患者1例的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肺部感染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其病死率高达31.0%~84.6%.因此,提高救治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ARDS研究的重点.2003年10月我科采用俯卧位无创通气治疗成功地救治了1例肾移植术后ARDS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创伤性湿肺的疗效。方法 选择30例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创伤性湿肺患者为治疗组,24例未用NIPPV治疗的创伤性湿肺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对2组患者进行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指标的监测,比较2组患者呼吸频率和动脉血气参数、肺部病变吸收时间、气管插管率、ICU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 3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经NIPPV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与临床表现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NIPPV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肺部病变吸收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肺实变率显著减低(P〈0.05),但2组患者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差异却无显著性。结论 NIPPV通过调节压力支持与呼吸末正压水平,早期应用可明显改善创伤性湿肺患者病情及缩短病程,但并不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改善疗效的因素。方法:23例ARDS患者按诱发因素分为肺内因素组(A组)和肺外因素组(B组)。选择不同呼吸机和鼻(面)罩行NIPPV,采用双相压力支持通气(BiPAP);多功能呼吸机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 呼气末正压(PEEP)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PSV PEEP。通气3—10h,不适合NIPPV的患者改建人工气道通气。结果:全程进行NIPPV治疗的患者A组5例,B组12例;NIPPV治愈A组为55.6%(5/9);B组为85.7%(12/14),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合理选择呼吸机、呼吸模式和治疗参数,并改善对NIPPV不利的影响因素,可以减少人工气道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曹域  胡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8):1175-117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一个弥漫性的严重肺损伤综合征 ,近年来 ,一些学者认为它不仅是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的肺部表现 ,更可能是其起动因子 ,因此对 ARD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随着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使 ARDS的早期治疗成为可能 ,本文通过比较我院自1998- 0 8~ 2 0 0 0 - 0 8间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BIPAP)和经典有创通气治疗 ARDS,总结无创正压通气在早期 ARDS治疗中的作用。1 对象和方法资料来自我院病案室 ,共计 8例 ,其中 5例应用 BIPAP,3例应用有创通气。ARDS的诊断符合 1999年全国…  相似文献   

5.
无创面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呼吸频数、困难、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脓毒血症、重症肺炎、严重创伤等,预后差.两年来,我科共收治及协助诊治ARDS 14例,在针对病因治疗,给予激素、抗生素、畅通气道及支持疗法同时,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技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0例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作为观察组,30例患者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7d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浆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CO2、PaO2、PaO2/FiO2、WBC、CRP、PCT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d及7d时,观察组患者PaO2、PaO2/FiO2高于对照组,PaCO2、WBC、CRP以及P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脓毒症所致的ARDS疗效确切,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患者的血氧分压,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无创正压通气与有创通气治疗淹溺者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63例淹溺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无创正压通气组,B组为有创通气组,分别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有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种通气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机械通气0.5h、1h,4h、12h后两组pH、Pa02、PaCO2及HR、RR均明显改善(P〈0.05)。B组HR、RR在机械通气0.5h、1h后下降较A组快,但在机械通气4h后两组HR、RR变化一致。这与B组气管插管时应用镇静麻醉剂或肌肉松弛剂有关。A组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平均住院费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少于B组(P〈0.05),治愈率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方法和有创通气方法治疗淹溺者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无创正压通气方法优于有创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后肺感染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若不能及时有效地给予处理,则病情会迅速发展,出现急性肺损伤(ALI)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其预后极差,常需行机械通气。2002年6月-2004年5月,我科共收治肾移植术后肺感染患者36例。其中并发ALI或ARDS20例,应用无创机械通气(NIPPV)治疗12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ALI/ARDS患者实施NPPV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NPPV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PaO2/FiO2)、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 NPPV治疗成功率为55.6%(10/18),8例NPPV治疗失败患者中7例改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总死亡率为33.3%(6/18)。NPPV成功组50%(5/10)为ALI患者,治疗后1~2h PaO2/FiO2、RR和HR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NPPV失败组均为ARDS患者,治疗后1-2h PaO2/FiO2、RR和HR无明显变化。结论 NPPV对部分ALI/ARDS患者是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尤其是ARDS早期的ALI阶段可考虑选用NPPV。如NPPV治疗失败,应及时转换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因其特殊的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导致其易患呼吸道疾病,并极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同时小儿呼吸道保护功能较差,因误吸发生ARDS机率较高.因此呼吸支持日显重要。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作为人工呼吸支持的重要技术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作者于2006年10月-2008年3月,收治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21例ARDS患儿,报告如下。旨在分析和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儿科ARDS应用的效果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序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76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有创与无创BiPAP序贯治疗组(A组)38例和常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组(B组)38例。所有患者均按ARDS常规治疗,尽早气管插管行SIMV,当"ARDS控制窗"出现时,A组拔除气管插管,改用鼻面罩无创BiPAP序贯治疗,B组继续SIMV治疗,以SIMV+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模式撤机。结果:2组患者"ARDS控制窗"出现时间、生命体征的指标和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有创通气时间及总机械通气时间均减少,入住ICU时间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病死率均降低(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BiPAP序贯治疗ARDS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机械通气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 对3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血气、P_aO_2/FiO_2等与诊断及治疗的关系。结果 对3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有效率71.88%,大部分患者于机械通气治疗4~7天后病情好转或缓解,9例死亡,死亡率为28.12%,死亡原因为肾功能衰竭、严重左心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旦发生,应在严密监测情况下及早给以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3.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近年来对ARDS病理的进一步研究,机械通气策略也由过去的大潮气量逐渐发展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本文通过阐述ARDS患者机械通气策略的新发展,为临床通气治疗ARDS患者提供参考。ARDS机械通气治疗近期有望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LAL)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提高对HLAL并发ARDS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HLAL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HLAL并发ARDS死亡5例(38.46%);因感染而诱发ARDS 5例(38.46%)。结论:对有发生ARDS高危因素的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在纠正低氧血症的同时,针对病因治疗;对因感染而诱发ARDS的患者,早期应经验性使用强效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控制性肺膨胀(SI)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5例ARDS病程早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确定基础通气模式,分别测定SI前、SI时,SI后10min、1h、2h、3h、4h、5h的肺气体交换、肺力学、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25例中,有2例因血压明显下降而退出,18例在实施SI后Sao2均有明显上升,有效率78.3%。SI时Sao2均有明显下降,但此后迅速上升,10min-1h时达到最高值,疗效可维持4h;SI能显著改善肺顺应性(Cdyn),SI后1h时平台压(Pplat)即有明显下降,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mean)在4h时下降明显;SI时CVP明显增加,但在SI结束后很快恢复到SI前水平。25例中未有气压伤的表现。结论SI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有效复张塌陷的肺泡,降低气道压力,改善肺顺应性,增加氧合,对循环系统影响小,安全有效,但具有时效性,对于原发于肺部病变所致的ARDS合并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应用SI要慎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控制性肺膨胀(SI)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5例ARDS病程早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确定基础通气模式,分别测定SI前、SI时,SI后10 min、1 h、2 h、3 h、4 h、5 h的肺气体交换、肺力学、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25例中,有2例因血压明显下降而退出,18例在实施SI后SaO2均有明显上升,有效率78,3%。SI时SaO2均有明显下降.但此后迅速上升,10 min~1h时达到最高值,疗效可维持4 h;SI能显著改善肺顺应性(Cdyn),SI后1 h时平台压(Pplat)即有明显下降.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mean)在4h时下降明显;SI时CVP明显增加,但在SI结束后很快恢复到SI前水平。25例中未有气压伤的表现。结论SI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有效复张塌陷的肺泡,降低气道压力,改善肺顺应性,增加氧合,对循环系统影响小,安全有效,但具有时效性,对于原发于肺部病变所致的ARDS合并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应用SI要慎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