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精准经皮肾穿刺病理活检中50 ml注射器针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肾穿刺活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中利用50 ml注射器针头进行辅助穿刺,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00例患者的穿刺时间、术中周围脏器损伤情况、回抽尿液颜色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100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者95例,占比95%,穿刺时间在18~62 s,平均(30.28±4.51) s,术中穿刺返抽尿液出血1例,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病理活检过程中应用50 ml注射器针头,具有经济实惠、穿刺精准性高、穿刺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等优势,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改良穿刺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超声引导下对209例肾脏穿刺活检。结果:209例肾脏经过穿刺活检,穿刺顺利,平均每肾穿刺1.87针,全部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肾穿刺活检术成功率100%,术后21例并发症(肉眼血尿12例,动静脉瘘4例,腰痛3例,包膜下血肿2例),发生率10.5%;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患者肾功能、术前是否呼吸配合训练、穿刺长度、穿刺次数、年龄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种、是否配合呼吸训练、穿刺次数、长度、高龄等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通过术前综合评估、呼吸训练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超声引导技巧,提高肾穿刺活检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46例应用自动活检枪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行肾穿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肾穿刺针数、穿刺肾别、获取的肾小球数目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46例患者1次2针穿刺成功825例(97.52%),1次3针穿刺成功21例(2.48%);活检肾小球10~20多个;795例(93.97%)行右肾穿刺,其余行左肾穿刺;并发腰痛及腰部不适126例(14.58%),肾周血肿22例(2.60%),一过性肉眼血尿18例(2.12%),无穿刺所致的感染。结论选用自动活检枪切割式穿刺针,超声实时引导、准确定位对提高肾穿活检一次性成功率、降低并发症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超声引导经皮采用自动活检枪对186例肾病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结果:186例患者穿刺498针,平均每肾穿刺2.68针,穿刺顺利,成功率100%。术后出现镜下血尿或原有血尿加重62例,占33%(62/186);出现腰部隐痛39例,占21%(39/186);出现肾周少量积血1例,占0.5%(1/186),常规止血、抗菌3d后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一种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并发症少,对临床进一步明确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在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肾结石患者4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2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插入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结果65例手术全部1次穿刺成功,63例完全由超声引导、监测,2例需结合C臂X光机,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在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中发挥重要作用,超声引导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陕北地区对弥漫性肾病诊治水平。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26例弥漫性肾病患者经皮快速自动肾穿刺活检。结果26例肾穿刺均成功取材,成功率为100%。其中18例肾穿刺取材两针成功,另6例一针穿刺成功,2例3针穿刺成功;穿刺出标本长度为6~22mm,并行光镜、免疫荧光,必要时加做电镜、乙肝标志物等。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自动肾穿刺活检简便、易行,取材满意,可为临床病理学诊断提供理想的活检标本。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微小病变型肾病3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例,膜性肾病5例,IgA肾病2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1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3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例,糖尿病肾小球硬化1例。  相似文献   

8.
龚业琼  吴晓莉 《西部医学》2007,19(6):1161-116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下,对48例符合肺部穿刺指征的患者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48例患者全部一次穿刺成功,标本取材准确率达98%。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肺周边型肿块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穿刺体位。方法:回顾性分析541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组患者穿刺方式、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41例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进针,其中532例采取头高、体低的斜坡位,获取组织满意,每次获取肾组织8~25 mm,9例患者因不同原因而穿刺失败;术后出现肉眼血尿9例,镜下血尿410例。结论:选择斜坡位进针,通过呼吸配合,适当地调整患者肾脏的运动幅度,取得最佳理想穿刺位置,能提高获取肾组织的肾皮质局部厚度。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7例肾结石患者行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皮肤肾脏通道,进行肾镜下取石术。结果287例患者共穿刺肾脏315个,每个肾脏穿刺(1.19±0.58)次,一次穿刺成功260个肾脏,一次性成功率为82.5%;二次穿刺成功51个肾脏,占16.2%,二次性成功率为98.7%;三次穿刺成功4个肾脏,占1.3%,三次性成功率为100%。均一期建立皮肤肾脏通道。结论超声引导建立皮肤肾脏通道准确、方便、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引导对弥漫性肾病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西振  程印蓉 《西部医学》2005,17(4):388-38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对弥漫性肾病做肾脏组织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对22例弥漫性肾病患者经皮快速自动肾穿刺活检,并对穿刺所获得的肾小球数目、病理诊断、免疫组化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取材成功率100%,肾小球数目3.5-34个,有效率(光镜下肾小球数量大于3)100%。结论超声引导下快速自动肾穿刺活检术成功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所取组织可满足病理及组化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段世玲  杨宗仁 《吉林医学》2011,(33):7095-709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边缘型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超声能显示的肺边缘型肿块患者,用巴德(BADE)自动活检枪和18 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所取组织以能做出明确组织病理诊断为取材满意,否则为不满意。结果:24例均取材满意,每个病灶取材2~3次不等,所有患者穿刺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边缘型肿块的定性,安全、简便、准确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经验.提高经皮肾穿刺的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2002-06/2004-10收治的28例肾积水患者采用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置引流管术。结果 28例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36例次(其中8例为双侧造瘘),1次穿刺成功32例次,其余为2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0%,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52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结果52例肾活检取材成功率为96.2%(50/52),活检标本平均长度为(11.42±3.75)mm,光镜下肾小球平均数为(16.87±5.69)个,肉眼血尿发生率9.6%(5/52);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肾穿刺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该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进针方向是取材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B超引导经皮肾活检经验,分析其在肾脏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B超引导下采用双人协作负压穿刺法,应用国产穿刺针对135例患者经皮肾穿刺活检。结论:B超引导肾活检安全简便、并发症少,可为临床病理学诊断提供理想的活检标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组医生分别采用两种不同入路途径进行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取样成功率,实现不同入路途径的优缺点比较,为初学者提供操作指导。方法本文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不同入路途径下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取样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方法为:对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进行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142名患者根据进针途径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A组患者69人,采用头端进针;B组患者73人,采用尾端进针;两组患者的年龄基本匹配。第二部分,对不同医生操作下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取样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方法为:对我科具备操作资质的医师进行分组,其中Ⅰ组为操作次数超过100例的医生,Ⅱ组为操作次数不超过20例的医生。患者就诊时,两组医生间隔操作,进针途径随机抽取。超声引导下使用自动活检枪,18G组织切割针行右肾下极穿刺活检,记录穿刺进针次数,有效样本数。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足够的标本;Ⅰ组医师两组不同入路的操作次数、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医师A组的操作次数明显高于B组,成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里Ⅰ组医师的成功率明显高于Ⅱ医师,操作次数低于Ⅱ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里Ⅰ组医师与Ⅱ医师的操作次数、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头端进针途径较尾端进针途径具有进针次数少等各种优点,但该操作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需要初学者勤加练习。由于肾穿刺活检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穿刺次数相关,所以,初学者如自头端进针途径取材两次均不满意,需及时更换操作者或更换穿刺入路采取自尾端进针,以避免过度损伤肾脏及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引导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有效性。方法:该回顾性研究纳入20例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肾结石的患者,患者的人口学基线数据、临床特点、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情况来自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综合病例数据库。全身麻醉后在超声造影技术实时监控下由同一泌尿外科医师进行经皮肾穿刺,再利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进行碎石,记录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结石特征以及手术过程,最后,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评价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肾穿刺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20例患者均在超声造影引导下成功行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并完成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入肾集合系统并建立良好的工作通道,仅1例患者接受了二次肾穿刺,并且所有患者均为通过肾中盏穿刺。中位穿刺时间3.9 min(四分位数:2.9~4.6 min),而中位手术时间是112 min(四分位数:98.5~134.5 min)。术后48 h的泌尿系平片 (kidney ureter bladder, KUB) 显示初步结石清除率为95.0%(19/20),而中位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为10 g/L (四分位数:5.5~14.5 g/L)。2位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发热,并且对抗生素反应良好,除此之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处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学习曲线中的泌尿外科医师,使用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工作通道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该技术使肾穿刺过程更加可视化且简单化,可获得相比于普通超声更为清晰的高质量图像。经皮肾镜取石术初学者可能从该项技术中获益从而缩短学习曲线,但是这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加以明确和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技术,协助提高各种肾病的诊疗结果。方法184例肾病患者进行肾穿活检术。使用美国Bard全自动活检枪在彩超定位引导下进行肾脏组织穿刺,观察临床病理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1次2针穿刺成功179例(97.28%),1次3针穿刺成功5例(2.72%);肾周血肿7例,肉眼血尿4例;病理诊断纠正临床误诊、漏诊患者64例(33.70%);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含Ⅰ、Ⅱ型)3种病误诊,漏诊患者45例为最多,占误诊、漏诊患者的72.58%。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活检技术快捷、安全、并发症少,能协助临床研究、诊断疾病、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 应用自动活装置 ,在普通超声探头的引导下对 2 0 3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结果 成功率 97% ,肉眼血尿发生率 4.0 %。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李一锋  马力  郭云怀  霍华 《微创医学》2009,4(5):481-482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引导下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实时彩色超声引导下,使用Bard可调式自动活检枪,18G切割活检针,每个病灶取材2~4次。结果51例肺部肿物,取材成功率100%(51/51),2例恶性肿瘤未能分型,只提示可疑恶性,2例未能进行病理诊断,诊断敏感性92.1%(47/51),诊断准确率为96%(49/51)。结论对超声能显示的肺部肿块,彩超引导下经皮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简单、安全,病理诊断可靠,是一种并发症少、诊断准确率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