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的变化及激素替代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的变化及激素替代治疗的影响,了解性激素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453例绝经前、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的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4项性激素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项血脂指标,并对58例绝经后妇女进行激素替代治疗(HRT)6个月后再重新测定其血清中的脂类。结果:绝经后妇女E2水平较绝经前及围绝经期妇女有明显下降(P〈0.01),后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绝经后与围绝经期妇女的PSH及LH均较绝经前妇女明显升高(P〈0.01),绝经后较围绝经期升高更明显,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绝经后与绝经前妇女血脂水平相比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而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绝经后妇女E2与TC、LDL-C水平呈负相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58例HRT 6个月后,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血脂异常与体内性激素水平下降有关,HRT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激素依赖性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口服阿那曲唑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依据患者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情况将109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口服阿那曲唑)与对照组(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未予内分泌治疗),定期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组服药1年后,TC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G、HDLC、LDLC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口服阿那曲唑的乳腺癌患者应定期监测血脂,对高血脂水平予以干预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妇科学     
20000613妇女血脂水平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吴赛珠…//中国老年学杂志一1999,19(3).一138~139 分别对绝经前期组216例、围绝经期140例、绝经后期252例妇女测定。结果:绝经后妇女雌二醇(EZ)水平较绝经前期及围绝经期妇女明显下降,后两者无明显差异;绝经后与围绝经期妇女的促卵泡生成素及黄体生成素均较绝经前期妇女明显升高,绝经后期较围绝经期组升高更明显。绝经前期与围绝经期妇女的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绝经后期与绝经前期相比,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醋(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一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一C)水平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湖南湘西土家、苗、汉族老年妇女绝经前后血脂含量、血压水平,探讨年龄,绝经年限与妇女血脂、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163例绝经前后及绝经期妇女进行病史询问,对月经史着重注意绝经情况,凡绝经者均统计绝经年限,除测量血压外,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结果血压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年龄、绝经年限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年龄、绝经年限无相关性,且与种族不同无相关性。结论 绝经后妇女血脂含量、血压水平随绝经年限增加而增加,HDL-C在妇女一生中水平较稳定,重视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及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治疗的应用,以便提高老年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内分泌改变对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测定95例绝经后妇女,其中27例绝经后患冠心病(CHD),68例绝经后正常对照,和34例未绝经妇女的血清内分泌激素雌二醇(E2)、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孕酮(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CS  相似文献   

6.
生化标志物与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绝经后妇女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雌二醇(B)等生化标志物与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5例绝经后女性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排除其他与CRP升高相关疾病后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受检者于清晨空腹卧位抽取肘静脉血,分析TG、TC、HDL-C、LDL-C,同时测定了CRP和B含量,分析他们与绝经后妇女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RP水平(6.01±2.58mg/L)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1.69±0.93mg/L);冠心病组TG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但两组TC、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冠心病组B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CRP水平的升高可作为预测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它与血脂、血清雌二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血清雌二醇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作者研究了绝经前后妇女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与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并通过大鼠动物模型观察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时的hCG-β水平。结果发现绝经妇女血清hCG-β含量较绝经前妇女显著升高,甘油三酯(TG)水平亦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DL-C/LDL-C比率下降;HTG大鼠血清hCG-β含量有上升趋势,且雄鼠hCG-β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妇女性激素血脂和骨代谢变化及相互关系杨池荪,陈莉,武淑英(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100083)对105名绝经前后妇女血脂、甲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骨矿密度及5项性激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  相似文献   

9.
尼尔雌醇对绝经后妇女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尼尔雌醇(nilestriol)对绝经后妇女高脂血症病人的调脂作用。方法 选择绝经18个月以上的妇女,血脂测定高于正常者36例,口服尼尔雌醇每日1次,每次2mg,治疗6个月,测定0、3、6个月的血脂,观察其变化。结果 用药后3、6个月后TC分别各自降低了21%和22%(P<0.01);TG分别降低了14%和19%(P<0.05)。LDL-C分别降低28%和30%(P<0.01)。结论 尼尔雌醇能显著降低绝经后妇女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血脂水平及体重指数(BMI)与乳腺癌不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5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BMI及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乳腺癌肿块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激素受体情况的相关性。结果:BMI与乳腺癌肿块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激素受体情况、绝经与否均无明显相关性;但将患者按绝经状态及激素受体分层后,发现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高BMI者淋巴结转移率高。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不同病理特征的乳腺癌患者中均无明显统计差异。按绝经状态和激素受体分层后,发现绝经后激素受体(HR)-患者高血清胆固醇组大肿块的比率减少。结论:BMI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血清胆固醇水平与绝经后激素受体阴性患者肿块大小呈负相关。血脂水平及BMI与乳腺癌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国产吉非罗齐降脂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产吉非罗齐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30例,结果显示该药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其降脂作用快,疗效确切,短期治疗即可使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该药在降低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脂(TG)的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认为该药为目前较理想的新型降脂药物,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将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了绝经前后妇女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与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并通过大鼠动物模型观察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时的hCG-β水平。结果发现绝经妇女血清hCG-β含量较绝经前妇女显著升高(P<0.001),甘油三酯(TG)水平亦增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DL-C/LDL-C比率下降(P<0.001及P<0.01);HTG大鼠血清hCG-β含量有上升趋势,且雄鼠hCG-β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的调脂作用。方法:43例高脂血症患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10mg/d(A组)和20mg/d(B超)辛伐他汀治疗,服药前及服药后8w测定血脂。结果:(1)用药8w后两组中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2)B组中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1),而在A组TG及HDL水平则无明显变化。(3)两组治疗8w后脂蛋白(a)[LP(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4)两组降低血脂的有效率分别为68.75%和90.32%,两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辛伐他汀每天20mg才能达到满意的调脂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胡琳琳 《中原医刊》2005,32(16):38-39
目的观察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脂蛋白(a)[Lp(a)]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女性冠心痛发病情况可能存在的影响。方法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1例,测定Lp(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比绝经前后Lp(a)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并与女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组Lp(a)、TC、TG、L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I)L—C及HDL—C/T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绝经后的患者Lp(a)、TC、TG、LDL—C显著高于绝经前患者,而HDL—C/TC则前者低于后者。结论绝经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p(a)、TC、LDL-C均明显高于绝经前患者,而HDL—C/TC则低于绝经前患者,提示绝经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p(a)及血脂水平增高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是绝经后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雌激素水平、绝经年限对绝经后妇女(PMW)脂代谢的影响,对123例PMW、30例绝经期妇女和47例月经正常的妇女进行空腹血脂测定,测定年龄为35-64岁,平均为50.43岁。结果 雌激素水平与TC〉TG,LDL呈负相关,与HDL无相关性;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绝经年限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与绝经年限无相关性。结论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可  相似文献   

16.
正常孕产妇的血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孕产妇在不同时期的血脂变化,方法:测定201例正常孕妇,189例正常产妇及69例正常非孕妇女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结果:妊娠过程中,血脂各项指标随孕周的增加而明显增高,至晚孕期显著高于正常非孕妇女,产后逐渐下降,产褥晚期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妊娠期,产褥期妇女常伴有血脂的变化,孕末期妇女有高脂血症倾向,监测其血脂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绝经后妇女的内分泌变化,并比较有绝经期症状妇女与无绝经期症状妇女的激素改变,无选择地对71例妇女,包括21例绝经后有症状的妇女,23例绝经后无症状的妇女及27例绝经前妇女,测定垂体及卵巢激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后妇女的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囊(LH)明显升高,雌二醇(E2)明显下降,睾酮(T)变化不明显,泌乳素(PRL)在绝经后10年下降明显,比较上述激素值在有与绝经期症状妇女中的改变,二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降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血脂水平的疗效以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8周临床观察,运用SPSS11.0及PEMS2.0进行治疗前后血脂及性激素水平的分析。结果中药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西药对照组降低血脂疗效高于中药组(P<0.01),补肾中药具有降低TC、TG、LDL.C的作用(P<0.01),升高HDL.C的作用不明显(P>0.05),对性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补肾中药治疗更年期妇女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尤其是辨证分型属肝肾阴虚型患者,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TC、TG、LDL-C,对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麦贞花颗粒对大鼠高脂血症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麦贞花颗粒对大鼠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为临床选择理想的降脂药物。方法:采用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以月见草油为对照组,观察麦贞花颗粒对血脂,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影响。结果:麦贞花颗粒能显著地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能显著地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麦贞花颗粒给药8周后升高HDL-C的作用显著优于月见草油组(P<0.05)。结论:麦贞花颗粒对大鼠高脂血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泽之浩(国产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有冠心病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高脂蛋白血症患者54例,给予泽之浩10mg/d;4周后如未达有效标准,均可加量至20mg/d,治疗8周,观察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泽之浩治疗后,1例患者因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而中途退出研究,其余患者(n=53)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均<0.05),(2)高胆固醇血症(n=20)用泽之浩治疗,TC,LDL-C,(TC-HDL-C)/HDL-C显著下降(P均<0.01),(3)对于混合高脂血症患者(n=14),泽之浩可使TC,LDL-C和TG显著下降(P<0.01,P<0.05)。(4)泽之浩调脂幅度与治疗前的TC和TG水平相关。(5)泽之浩调脂的总有效率为88.7%,总显效率为83.0%,结论:泽之浩有明显的降低TC,LDL-C,TG和(TC-HDL-C)/HDL-C和升高HDL-C的作用,其不良反应较轻微,常用剂量10mg/d,少数TC,LDL-C较高者可用20m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