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60例发生于胸腹背部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疼痛区域相对应脊椎神经节段的夹脊穴配合局部围刺及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及奥卡西平片治疗,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价治疗前后疼痛程度。2组各治疗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90%(P0.05);试验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2.
《国医论坛》2021,36(5):38-39
目的:评价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性神经痛患者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NRS)、简明疼痛评分表评分(BPI)改善情况。结果:经治后,两组患者VAS、NRS、BPI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 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脊髓损伤性神经痛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序贯站桩导引训练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K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TDP照射治疗,试验组给予针刺配合序贯站桩导引训练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评分比较。结果:随访8周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0. 00%,对照组有效率为73. 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随访8周后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配合序贯站桩导引训练治疗KOA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取梅花针结合拔罐治疗的护理策略及疗效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诊断并采取梅花针刺结合拔罐治疗患者总计3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疼痛缓解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皮肤破溃感染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治疗中,采取梅花针刺结合拔罐治疗,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疼痛缓解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上肢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neuromusclarfacilitation,PNF)对颈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均接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上肢PNF训练,观察训练8周后两组患者FIM、SCIM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IM评分、SC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PNF训练有助于提高颈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俞募配穴针刺法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俞募配穴针刺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膀胱压力、残余尿量及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94%(31/33)较对照组72.73%(24/33)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膀胱压力、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给予俞募配穴针刺法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可明显降低患者膀胱压力,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条口透承山针刺配合局部取穴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在沈阳市骨科医院承基医院软伤科5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条口透承山针刺配合局部取穴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指标,肩关节功能Melle评分、生活质量ADL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指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Melle评分、ADL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取条口透承山针刺配合局部取穴的临床效果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祁林  刘丽芳 《中医药导报》2004,10(11):31-32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配合体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HN)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PHN患者随即分成两组 ,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维生素等西药治疗 ,治疗组予以丹参注射液配合针刺治疗。用VAS法观察两组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 1周后两组疼痛程度无明显变化 ,治疗 2周后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标显著改善 ,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注射液配合体针能有效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常规康复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后患者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配合针刺组与康复组,每组20例。康复配合针刺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针刺主穴取百会、风府、大椎、至阳、命门、腰阳关;常规康复包括关节、运动、呼吸、膀胱以及肠道康复训练。康复组单纯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共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IA运动功能评分(motor score,MS)、ASIA感觉功能评分(sensory score,SS)、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S、SS、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MS、SS、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康复配合针刺组MS、SS、ADL评分均高于康复组(均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常规康复比单纯常规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后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肛肠疾病术后疼痛应用中医熏洗坐浴配合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60例老年肛肠疾病术后患者以完全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参照组80例术后予以高锰酸钾坐浴,试验组80例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熏洗坐浴配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情况,比较创面愈合时间、疼痛及水肿消失时间,另外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组间、时间、空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7d的VAS评分均术后3d术后1d(P0.05),两组术后1d的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7d、3d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水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老年肛肠疾病术后疼痛应用中医熏洗坐浴配合针刺治疗,对于减轻疼痛、促进症状好转,提高治疗效果有更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谭树生  庄小强  黄强民  李建敏 《河南中医》2012,32(12):1672-1674
目的:观察触发点针刺配合牵张训练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施以触发点温针治疗,每周1次,连续3周,同时配合牵张训练;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和强的松片,同时配合功能锻炼.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同时进行两组间总有效率的比较.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75.00%;经两样本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VAS评分:试验组治疗前后(65.25±15.65)VS(26.78±9.95),对照组治疗前后(68.38±14.05)VS(32.62±10.94);Constant-Murley评分:试验组治疗前后(58.77±10.94)VS(76.13±9.61),对照组治疗前后(58.97±10.65)VS(71.70±9.82);配对t检验的结果显示:各组治疗前后两项评分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间两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触发点针刺配合牵张训练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确切、可靠,值得开展多方面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中药外洗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普瑞巴林治疗,治疗组在普瑞巴林治疗的同时,结合针刺和中药外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缓解、消失时间和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28.89%,对照组为17.7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针刺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功能锻炼配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尿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国际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进行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针刺治疗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流动力学、肾功能指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与西医常规治疗相结合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6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加巴喷丁联合曲马多),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VAS和PSQI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有助于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针刺、推拿、颈椎牵引)配合臂丛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针刺、推拿、颈椎牵引)配合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颈椎牵引方法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综合总有效率治疗组96.00%、对照组7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疼痛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治疗组比对照组患者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针刺、推拿、颈椎牵引)配合臂丛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围针法配合TDP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针法配合TDP对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围针法配合TDP治疗,对照组用药物治疗。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围针法配合TDP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明显缓解疼痛,疗效优于常规药物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中治疗频次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盐酸伐昔洛韦和甲钴胺,联合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试验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2次,对照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1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止疱、结痂、脱痂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每疗程末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前3个疗程末日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8.0%。结论西药口服联合每日2次的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缩短病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壮医脐环穴配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方法按照临床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止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单纯给予针刺壮医脐环穴配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针刺脐环穴1次/d,莲花针拔罐法隔天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5天。观察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sual analoguescale,VAS)、Mc Gill疼痛评分变化及1年内后遗神经痛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2%VS 66%,P0.0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VS 88%,P0.05);观察组治疗后Mc Gill疼痛评分、VAS评分,后遗神经痛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壮医脐环穴配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以有效止痛,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后遗神经痛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毫火针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LBP)的临床疗效。方法:CLBP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8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7例(脱落2例)。对照组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隔日1次,每周训练3次,共治疗4周;试验组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毫火针针刺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并比较两组腰部耐力指标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多裂肌收缩时平均肌电值(AEMG)、均方根值(RMS)、中位频率(MF)和平均中位频率(AMF)。结果:治疗后两组ODI评分、VAS评分、MF、AM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腰部静态肌耐力、动态肌耐力评估值,以及AEMG、RMS较治疗前升高(P<0.01)。试验组治疗后ODI评分、VAS评分、MF、AMF均低于对照组(P<0.01),静态肌耐力、动态肌耐力评估值,以及AEMG、RMS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85.71%(30/35,P<0.05)。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