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早期D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羟苯磺酸钙片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血栓通胶囊。监测2组治疗前后视野灰度值、血管瘤体积、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及血清hs-CRP、VEGF、IGF-1水平,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野灰度值、血管瘤体积、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及血清hs-CRP、VEGF和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能有效改善早期DR患者视网膜状况,降低hs-CRP、VEGF和IGF-1水平,延缓血管增殖,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给予常规治疗并服用羟苯磺酸钙胶囊,观察组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眼底出血面积、眼底渗出面积、眼底玻璃膜疣面积、FFA荧光渗漏面积均少于对照组(P<0.05),视物模糊、胸闷、倦怠乏力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可有效提高视力水平,改善临床体征及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丹红化瘀口服液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联合丹红化瘀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hs-CRP、VEGF及IGF-1水平。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s-CRP、VEGF及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丹红化瘀口服液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8例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由医院门诊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止血散瘀明目汤和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患者黄斑厚度、出血斑及视野灰度值、视力变化情况及视网膜电生理结果、血清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1)水平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30%(52/54)高于对照组83.33%(45/5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黄斑厚度、出血斑及视野灰度值、视力、视网膜电生理结果、hs-CRP、VEGF、IGF-1、血液流变学指标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黄斑厚度、出血斑及视野灰度值、视力、视网膜电生理结果、hs-CRP、VEGF、IGF-1、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70%)与对照组(1.85%)均较低(P0.05)。结论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脉络瘀滞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佳,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和63.1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提高及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网膜状况,提高视力和症状积分,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孙龙飞  李俊  刘青林 《新中医》2021,53(8):63-66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NPDR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芪明颗粒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视力恢复情况及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2%,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IGF-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血清NEGF、IGF-1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明颗粒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NPDR较单纯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并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视力,延缓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秋菊  李俊  吴伯乐 《新中医》2023,55(22):111-115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非增殖期DR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1周。比较2组视力、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厚度及黄斑厚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观察组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对照组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对照组视力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3个月,2组视乳头颞侧、上方、鼻侧、下方RNFL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视乳头颞侧、上方、鼻侧、下方RNFL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3个月,2组黄斑厚度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观察组黄斑厚度均小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及随访1周,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2组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芪地活血明目汤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疗效及对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180例NPD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予羟苯磺酸钙0.5 g日3次口服,观察组予羟苯磺酸钙联合芪地活血明目汤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评估疗效;治疗前后对主要症状视物模糊、目睛干涩、视物变形、眼前黑花飘舞进行严重程度评分,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扫描仪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ELISA测定新生血管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组织因子(TF)含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92.2%VS 74.4%)(P<0.05);2组患者视物模糊、目睛干涩、视物变形、眼前黑花飘舞等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2组患者血清VEGF、IGF-1、TF水平均下降(均P<0.05),PEDG水平升高(均P<0.05);观察组上述改善均显著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芪地活血明目汤可显著提高羟苯磺酸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天降血栓通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临床观察标准的7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西药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中药组给予天降血栓通丸加羟苯磺酸钙胶囊,共治疗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体征等变化。结果天降血栓通丸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优于羟苯磺酸钙(P 0.05),在改善视力,减少血管瘤数,减小出血面积,减轻水肿等方面优于羟苯磺酸钙(P 0.05)。结论天降血栓通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的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复方血栓通对白内障合并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力、眼底、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差异以及黄斑厚度的影响,探讨复方血栓通改善眼底的作用以及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网膜新生血管的可能性。方法:57例白内障合并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药物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27例。两组患者在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情况下,A组术前服复方血栓通胶囊3个月,B组不另外服药。两组患者在行白内障手术时取术眼房水100μL,治疗前后定期观察两组患者视力、眼底情况、VEGF浓度以及视网膜黄斑厚度差异。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眼底稳定无加重,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明显下降,视网膜黄斑厚度数值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能改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底情况,降低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有效减轻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6):774-775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26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分为两组,各113例。两组均给予维生素口服及施图伦眼液滴眼;对照组加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眼底渗出面积、眼底玻璃膜疣面积、FFA荧光渗漏面积、FFA遮蔽荧光面积、视野平均缺损较治疗前明显缩小。治疗组视力提高及其余各项指标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程度更显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2.30%,高于对照组42.48%;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夏冰 《新中医》2020,52(21):31-34
目的:探讨目血康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瘦素(Lep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孤儿G 蛋白偶联受体APJ 的天然配体(Apelin)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 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目血康胶囊治疗,观察2 组平均视力、Leptin、VEGF、Apelin 水平以及眼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 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视力均得到提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 组血清中Leptin、VEGF、Apelin 含量及眼部RI、PI 指标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 组Edv、Psv 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血康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部视力状态,降低血液中Leptin、VEGF、Apelin 因子含量,提升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四物五苓汤加减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加用四物五苓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视力、黄斑水肿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视力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黄斑水肿高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物五苓汤加减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视力和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与血栓通胶囊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8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在血栓通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明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血清中VEGF及IGF-1的表达水平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χ2=8.81,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63.23%,总有效率为89.71%,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4.97,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及IGF-1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2,t=5.19,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相关并发症。结论:芪明颗粒联合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显著,降低VEGF、IGF-1水平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李丽  任骞  于华  梁娜  孙瑞雪  殷莉  苏宪  李云飞 《河北中医》2020,42(6):878-881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非增殖期DR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明目汤。2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网膜毛细血管通过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 91%(40/44),对照组总有效率72. 73%(32/44),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视力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视网膜毛细血管通过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视力水平升高更明显(P 0. 05),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视网膜毛细血管通过时间降低更明显(P 0. 05)。结论 益气养阴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非增殖期DR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能提高患者视力,改善患者眼部症状,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1例(31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2组均行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治疗组联合服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经2个月治疗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2组平均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前后2组间平均矫正视力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前后2组间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有助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消退,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在促进黄斑水肿消退及提高视力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球旁注射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内服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曲安奈德球旁注射,观察组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内服。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力、眼压测定值均有改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曲安奈德球旁注射联合复方血栓通内服治疗黄斑囊样水肿可显著增强疗效,及时消退黄斑水肿,加快视力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羟苯磺酸钙联合自拟化瘀明目饮对糖尿病白内障术后患者黄斑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216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予以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12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化瘀明目饮治疗3个月,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总容积变化,统计2组术后1个月黄斑水肿发生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BCVA≥0.5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黄斑总容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黄斑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术后患者辅以羟苯磺酸钙联合自拟化瘀明目饮治疗对视网膜黄斑区有保护作用,继而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视力,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马炯叶  卢辉  王鑫 《新中医》2023,55(19):141-144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 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80 例RVO 伴黄斑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 例。对照 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 证候积分、黄斑中心凹厚度、最佳矫正视力(BCVA)、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评估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 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黄斑中心凹厚度、纤维蛋 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BCVA 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 证候积分、黄斑中心凹厚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BCVA 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RVO 伴黄斑水 肿疗效确切,能够缓解患者黄斑水肿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视力,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临床疗效,探索治疗NPDR新方案。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NPDR患者300例,以随机方式分成两组,选择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血栓通胶囊治疗;选取150例作为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转化生长因子(IGF-1)的表达水平以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35~6.120,P=0.019~0.02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显有效率为66%,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显有效率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8,P=0.019)。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以及IGF-1的水平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下降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EGF:χ2=5.72,P=0.027;IGF-1:χ2=4.98,P=0.032)。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副反应低。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通过降低血清VEGF,IGF-1成分治疗NPDR,效果相对于只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更为显著,是治疗NPDR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