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远志蜜炙前后总皂苷和浸出物的含量;初步比较远志蜜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以远志皂苷元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于560 nm波长处分别测定生远志和蜜远志中远志总皂苷的含量;采用药典方法测定和比较远志蜜炙前后70%乙醇浸出物的含量;采用薄层鉴别方法比较生远志和蜜远志正丁醇提取部位化学成分的异同。结果生远志中的远志总皂苷含量为2.096%、蜜远志中的远志总皂苷平均含量为2.207%;蜜远志的浸出物为50.50%,生远志的浸出物为36.53%。生远志正丁醇部位色谱和蜜远志正丁醇部位色谱基本一致:紫外灯(365 nm)下二者在相应位置呈相同颜色荧光,香草醛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后二者在相应位置的几个斑点均呈紫罗兰色,且远志皂苷元对照品斑点呈紫罗兰色,而在与其相应位置生远志供试品和蜜远志供试品均未检视到相应斑点。结论远志蜜炙后化痰止咳作用增强的原因在于蜜炙能增加总皂苷的溶出和有效成分的浸出量,蜜炙对远志化学成分的影响在于量变而非质变。  相似文献   

2.
周倩  孙立立 《中国药学杂志》2013,48(10):768-771
目的 对甘草及不同炮制品进行化学成分比较研究,分析蜜炙对甘草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对甘草、炙甘草和清炒甘草进行了色谱图的比较分析,同时通过测定葡萄糖、果糖、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分析了辅料蜂蜜在蜜炙过程中对甘草化学成分产生的影响。结果 甘草经炮制后化学成分之间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显著增加,新产生了5-羟甲基糠醛,清炒法与蜜炙对化学成分的影响不同。结论 甘草经蜜炙后成分比例的改变和蜂蜜的加入可能为甘草蜜炙后增强补脾作用的物质基础,这些变化为加蜜和加热同时作用的结果。上述研究可为探讨甘草蜜炙原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远志及其不同蜜炙品的急性毒性及其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考察远志生品与不同蜜炙品(1、2、3、6号)的急性毒性及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毒性LD50法、胃排空甲基橙比色法及小肠炭末推进法,对比远志不同蜜炙品与生品对小鼠全身毒性及胃肠靶器官的毒性。结果:蜜远志1、2、3号的急性毒性均小于生远志(P<0.05,P<0.01);生远志、蜜远志1号、2号、6号8g/kg组与空白组比较,能显著抑制胃排空(P<0.01),而蜜远志3号8g/kg、4g/kg组对胃排空则无明显影响;生远志8g/kg组能显著抑制小肠推进率,且与其余各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蜜远志3号对全身及胃肠运动的毒副反应较小,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远志蜜炙前后对胃黏膜微循环的影响,阐明蜜炙降低生远志胃黏膜损伤的机理之一。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远志组、蜜远志组,采用微循环检测仪观测给药后各纽小鼠胃黏膜血液循环。结果:生远志能显著降低小鼠胃黏膜血液流速,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单位面积的血管数,减少单位面积的每秒血流量;蜜远志则能显著增加小鼠胃黏膜的血液流速、单位面积的每秒血流量。结论:蜜炙远志降低黏膜损伤机理之一可能与其增加胃黏膜血液流速,扩张毛细血管平滑肌,提高每秒血流量,从而改善胃黏膜微循环,提高胃黏膜抗损伤和修复能力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蜜炙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蜜炙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重结晶、凝胶柱色谱等手段,从蜜炙黄芪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与结论:分离鉴定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芳香膜菊素-7-O-β-D-葡萄糖苷(1),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2),毛蕊异黄酮(3),芒柄花苷(4),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5)。  相似文献   

6.
不同蜜炙方法对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中药甘草生用具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的作用 ;蜜炙后增强补脾和胃益气的功效。传统的蜜炙方法为手工操作 ,我院用河南省周口制药机械厂生产的 CY- 4型炒药机蜜炙中药饮片。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有重量法、比重法、薄层扫描法、气相色谱法等[1] ,本文采用《中国药典》所载的重量法测定了生甘草、用传统蜜炙法及机器蜜炙法蜜炙的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 ,根据其测定结果 ,对机器蜜炙法的意义进行了讨论。1 实验材料与样品炮制1 .1 实验药材甘草原药材 ,购于安阳市药材站 ,经本院质检室鉴定为内蒙产豆科植物甘草 …  相似文献   

8.
远志及其不同蜜炙品的镇咳祛痰作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远志与不同蜜远志(1,2,3,6号)对小鼠镇咳、祛痰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浓氨水喷雾诱咳法和气管段酚红比色法,探索不同条件蜜炙后,对远志化痰功效有无影响。结果蜜远志2,3,6号和生远志8,4 g.kg-1组以及蜜远志1号4 g.kg-1组均组能显著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P<0.05);而生远志、蜜远志2号8 g.kg-1组又能极显著增加气管酚红的分泌量(P<0.01),蜜远志1,3,6号8 g.kg-1组、蜜远志1,2,3号4 g.kg-1组亦能显著增加气管酚红的分泌量(P<0.05)。结论各蜜远志与生远志均不同程度呈现镇咳、祛痰作用;远志通过不同条件蜜炙后,其祛痰、止咳作用仍然存在,并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远志及其不同蜜炙品的镇静安神作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 《江苏中医药》2007,39(6):60-61
目的:观察远志生品与不同蜜炙品(1、2、3、6号)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主活动实验与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实验,观察不同的蜜炙方法对远志安神作用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蜜远志3、6号高剂量与生远志高剂量均能显著减少小鼠的活动次数,蜜远志1、2号高剂量与蜜远志3号低剂量也能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蜜远志3号高剂量与6号低剂量能协同戊巴比妥钠呈现显著的催眠作用,生远志高剂量亦能协同戊巴比妥钠呈现明显的催眠作用。结论:远志通过不同条件蜜炙后,其安神功效仍然存在,并未受影响。结合急性毒性及相关实验,其中3号蜜远志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夏厚林  董敏  吴希  盛燕  王建 《中草药》2006,37(11):1657-1659
目的研究远志蜜炙前后HPLC指纹图谱的差异。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法,分别对生远志及相应的10批蜜远志进行HPLC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记录时间为100min。采用中南大学出版的指纹图谱相似度比较软件进行比较。结果10批蜜远志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5;生远志与蜜远志建立的共有模式的相似度均小于0.9。结论蜜炙对远志化学成分种类影响不大,但改变了成分间的比例关系;蜜炙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正> 蜜炙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名医张仲景在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就收载有炙甘草汤。张仲景治阳明结燥,大便不通之证,又创制了蜜煎导法的古方。《本草纲目》云:“蜂蜜,其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  相似文献   

12.
甘草炙远志不同炮制品远志皂甙的HPLC法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代远志的炮制方法有十余种;现代沿用甘草制、蜜炙、朱砂制,尤以甘草制为主。据文献调查:现行的甘草炙远志的炮制工艺各地不统一,一药多法。计有蒸、煮、炒、烘等操作。缺乏统一的制法和质量标准。不同的炮制法对饮片质量有何影响未见报道。为探求远志炮制理论依据及炮制意义,我们用HPLC法,以远志中主要活性成分远志皂甙为考察指标,对不同工艺的甘草炙远志攸片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认为传统甘草炙远志的炮制方法值得磋商。!样品间合1.1原药材 甘草、远志购于成都市中药材公司,经我院唐家福主任中药师鉴定。甘草为豆科植物…  相似文献   

13.
通过传统蜜炙与机器蜜炙方法的对比,找到改进中药蜜炙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中药饮片一般常用的蜜炙法有两种,即先拌炼蜜后炒炙和先炒药后加炼蜜炙。前一种方法饮片美观,吸蜜效果好。但存放时间不长。第二种方法饮片颜色较老,且易伤蜜,使片面出现黑色焦糊点,不易掌握。而传统的蜜炙方法,克服了上述两种蜜炙法的缺点,既要保证饮片较长时间不变质、回软,又容易掌握,值得各地推广使用。现在将此法介绍如下: 操作方法 1 严格药物纯净度:将原生药分档,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晒干、阴干、热风干燥(40、50、60、70℃)、微波干燥和冷冻干燥5种干燥方法对远志筒及根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运用HPLC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对远志筒及根中远志酮III、3,6′-二芥子酰基蔗糖、远志酸、远志皂苷元、细叶远志皂苷的组成和含量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OPSIS法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远志筒和根的干燥方法优选顺序存在差异,远志筒不同干燥方法对有效成分影响的优劣排序为微波干燥60℃热风干燥50℃热风干燥70℃热风干燥冷冻干燥40℃热风干燥阴干晒干;远志根中,不同干燥方法的排序为微波干燥60℃热风干燥阴干晒干50℃热风干燥40℃热风干燥70℃热风干燥冷冻干燥。结论结合生产实践,微波干燥和60℃热风干燥是远志筒和根较适宜的干燥方法,可为远志不同规格药材产地干燥方式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从实践中摸索出一种较为理想的“微沸炼蜜与药物同时拌炒”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常用的两种蜜炙方法(先拌蜜后炒药及先炒药后加蜜)。进一步提高了蜜炙药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孙喜荣  张卫峰 《光明中医》2006,21(11):47-48
蜜炙是一种常用的炮制方法,即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蜜炙后能增强药物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等作用,因此止咳平喘药、补中益气药多用蜜炙法炮制.蜜炙药物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常用蜜炙品种就有40余种.  相似文献   

18.
王清萍 《河南中医》2013,33(7):1142-1143
炒法与烘法在中医理论上,一武一文.炒法温度较高(虽然用的是文火、小火,但火的温度总体上毕竟较高),炒时需时常翻动(一为防止炒焦糊,一为使药物加热均匀),则药物秉火之急性,用该炮制法之黄芪补气作用似较快、较急切,急病用之似较为适宜.烘法用70℃或80℃的温度,加热2h,温度较低,需慢慢炮制,则用该法炮制之黄芪其补气作用似较为徐缓,慢慢生效,慢性病用之似较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蜜炙炒黄芪与不同温度蜜炙烘黄芪药理作用的比较,以期蜜炙烘烤黄芪取代传统蜜炙炒黄芪。研究结果表明,蜜炙烘烤黄芪70℃或80℃块制2h后与传统蜜炙炒黄苠在LD_(50)、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红蛋白含量、免疫器官脾、胸腺、淋巴结重量、吞噬指数、碳廓清率、尿量增加方面都有相似的结果,无显著差别。故70℃或80℃烘烤2h的蜜炙黄芪完全可以取代传统蜜炙炒黄芪。以统一工艺标准,便于大规模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蜜炙前后桑白皮止咳化痰作用进行对比。方法 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生品和蜜炙桑白皮0.39,0.78,1.56,3.12,6.24g·kg-1剂量组,连续10 d灌胃给药。采用浓氨水引咳和气管酚红排泌实验检测咳嗽潜伏期、2min内咳嗽次数、酚红排泌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蜜炙桑白皮各组、生品桑白皮0.78,6.24g·kg-1剂量组均显著,减少小鼠2min内咳嗽次数,增加气管酚红排泌量。在1.56~6.24g·kg-1范围内,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蜜炙后较生品桑白皮作用明显。结论蜜炙桑白皮与生品桑白皮相比,作用有一定差异,蜜炙后止咳化痰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