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各项检测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中西药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方法:15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7例。两组均口服多酶片和培菲康,研究组加用参苓白术散化裁。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6.10%、对照组70.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儿积食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厌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益髓汤治疗。结果:治疗后Barthel指数、GQMS-IQ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QMS-IQ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益髓汤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黛力新,治疗组加用百合舒心汤,治疗4周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SAS由(53.21±9.55)分降至(30.12±6.27)分,SDS由(54.57±9.98)分降至(35.33±7.89)分,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合舒心汤联合西药治疗焦虑抑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背肌筋膜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外敷何氏风湿痹痛散,配合内服氢溴酸高乌甲素片,治疗背肌筋膜炎急性发作50例。结果:临床治愈32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外敷何氏风湿痹痛散,配合内服氢溴酸高乌甲素片,治疗背肌筋膜炎急性发作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用杞菊地黄丸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照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005,P〈0.05),治疗组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χ2=6.62,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肾阴虚型疗效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效果。方法: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T波倒置、ST段下移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NO、ET-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UA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辅以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清热化痰活血方。结果:治疗10天,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O.05)。显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6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咳嗽、痰壅等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住院天数治疗组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消失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与八珍汤分别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用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加来氟米特,8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30例用八珍汤联合甲氨蝶呤加来氟米特,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AS28评分和HAQ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贫血症状积分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RA贫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非穿透性胎盘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两组均以肌内注射MTX加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加服生化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非穿透性胎盘植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炎是育龄期妇女宫腔常见炎症,较容易被忽视,会导致子宫腔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多,进而引发不孕。当前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比较多,但是长期使用存在比较多的耐药性,对于机体也有一定的损伤。本文首先概述了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状况与临床表现,探讨了子宫内膜炎的常规治疗方法,最后详细分析了子宫内膜炎采用中成药治疗的临床方法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效果。方法:94例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达英-35治疗,观察组加用疏肝祛痰散瘀汤及桂枝茯苓丸。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SH、LH、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排卵率及妊娠率较对照组高(P0.05),血清NF-κB、MCP-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血清MDA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血清SOD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PCOS不孕可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效果.方法:150例分为两组各75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联合组加用利舒康胶囊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VA、BA的Vm加快(P<0.05),VA、BA的PI及血流变学指标下降(P<0.05),且联合组VA、BA的Vm较西药组快(P<0.05),PI及血液黏度、高切全血黏...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炎     
罗××,女,23岁,病史:患者于1973年元月结婚。4月10日因故自愿中止妊娠,行人工(电吸)流产。此后未再受孕,月经周期延后,常为50天或2月一次,量中等,色、质正常,经前后均无不适感,未治。1974年12月28日因经闭两月,来我院妇检发现:“宫体前倾、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炎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于已婚妇女。中医文献中没有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散见于“热入血室”、“经水不调”、“经行腹痛”、“带下病”、“不孕”、“瘤”等病之中。其病因多由于在处理分娩、流产或刮宫时,多次阴道操作,消毒不严;月经期、产褥期不注意卫生,使用不洁之卫生垫以及妊娠后期性交,经期不禁房事;或一般健康状况差,如营养不良、贫血等,使子宫内膜处于创面时,引起上行性感染而成。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发展成子宫肌炎、附件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由于经行、堕胎、滑胎、…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炎的汉方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1:诊断为子宫内膜炎后,使用醋酸布舍瑞林滴鼻药和雌三醇片治疗,因药物副作用导致不能工作而要求汉方治疗。给予桂枝茯苓丸颗粒剂(7.5g/d),又因下肢冷、头痛、腰痛、小腹痛明显,给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颗粒剂(7.5g/d)。经过约12周的汉方治疗病情好转,精力充沛,恢复工作。病例2:诊断为子宫内膜炎后服用雌三醇片,因出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发生的炎症,一般由结核菌和病原菌感染所致,多见于月经期、流产及分娩后,感染后将会导致子宫不规则出血、不孕、流产、反复发作的盆腔痛以及性交困难等,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单纯的中药治疗或者西药治疗均不能达到根除的效果,往往会反复发作,为此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子宫内膜炎,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合用中西药治疗痹证多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所治病例均符合西医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并经多方医治无效。治疗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用健脾温中的附子理中汤为主以振奋脾阳,药用淡附子、党参、白术、炮姜、生甘草、陈皮、生鸡金、茯苓等。第二阶段用桂附二乌汤扶正祛邪、舒筋活血和络.药用桂枝、淡附子、炒白芍、炙甘草、制川乌、制草乌、生黄芪、当归、红枣等。第三阶段用培补肾阳之品以巩固疗效,药用淡附子、鹿角片、茧丝子、当归、生黄芪、制川乌、制草乌等。同时配用西药消炎痛、强的松、维生…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因流产、刮宫、上环以及各种阴道炎逆行感染所致.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