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小儿多动症患儿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评分,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其中多动不宁、学习效率低、夜惊、手足心热、盗汗积分降低更加明显(P均<0.01);对照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也有改善(P均<0.05),但组内各项证候积分的改善程度低于试验组(P均<0.05)。治疗后2组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评分明显降低,但试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试验组发现复发16例,复发率为20%,对照组复发44例,复发率为54%,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整个治疗周期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药并用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小儿多动症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一定时间段可以降低复发率,需要患儿配合持续治疗。  相似文献   

2.
古华  文慧  王晓琴 《四川中医》2020,38(1):184-187
目的:观察脑瘫患儿使用针灸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112例,随机听觉组和联合组各56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听觉组给予听觉统合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针灸疗法,两组患儿均以10天为1个疗程,共进行9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采用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评定语言发育迟缓疗效,并记录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GMFM-88量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儿语言发育迟缓临床疗效为66.07%,高于听觉组46.43%(P0.05)。治疗后,联合组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均高于听觉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GMFM-88量表评分均高于听觉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评分均高于听觉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使用针灸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可通过提高发育商、运动能力及构音障碍,进而改善语言发育迟缓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人参养荣丸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9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联合人参养荣丸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眩晕评分及椎动脉血流参数。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眩晕评分(EEV量表评分、DHI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EEV量表评分、DHI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人参养荣丸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言语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效果。方法:10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予以言语功能训练治疗,针灸组53例予以醒脑开喑法针刺配合言语功能训练治疗。结果:针灸组语言功能评分及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言语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感觉统合失调患者给予中医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后其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的改善作用。方法:按照入选标准筛选出80例感觉统合失调患儿,利用PEMS 3.0软件包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前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后者与此同时另给予中医针灸配合康复手法。将治疗前后MDI、PDI评分变化、近期疗效和随访结果作为观察指标,并借助SPSS 20.0软件检验上述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MDI和PD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两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近期疗效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行为问题和感觉统合失调构成比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感觉统合失调患儿中医针灸配合康复手法能够明显改善智力和运动发育情况,增强近期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痴呆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采取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针灸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精神行为症状、疗效评分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疗效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取针药联合辨证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针灸联合肌力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行肌力训练,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针刺推拿辅助听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到本院就诊的50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传统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行听觉统合训练,治疗组加行针刺推拿联合听觉统合训练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异常行为量表(ABC)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CARS评分、AB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0%(23/25),较对照组的68.0%(17/25)明显升高(P0.05)。结论:针刺推拿辅助听觉统合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效果,改善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运用头穴针刺配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疗效。方法:将54例自闭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用同样方法进行语言行为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康复训练。治疗组进行头穴针刺治疗,带针进行训练,而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和4个疗程结束后,运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和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进行评估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例治疗后CARS评分、ABC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CARS评分、AB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不如治疗组降低显著。结论:头穴针刺配合带针康复训练对儿童自闭症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
冯士梅  吕武士  纪伦伦 《新中医》2021,53(13):166-169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康复训练组39例和联合治疗组43例。康复训练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包括行为分析法(ABA)、结构化教学法(TEACCH)、感觉统合疗法(SIT)和语言交流沟通训练(ST),联合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组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及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CA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CARS评分低于康复训练组(P0.05)。治疗后,2组言语/语言/交流、社交、感觉/认知/意识、健康/躯体/行为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言语/语言/交流、社交、感觉/认知/意识、健康/躯体/行为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可减轻患儿的孤独症程度,提高其语言和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慢性腰肌劳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3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参照组予以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予以温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肌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腰肌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腰椎稳定肌群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均予腰椎稳定肌群训练,观察组加用针灸疗法。结果:总有效率、JOA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腰椎稳定肌群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脑瘫患儿采取核心肌群训练结合感觉统合训练,观察分析其对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脑瘫患儿中选取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后增加核心肌群和感觉统合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GMFM-88量表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的运动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Schuell语言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督调神针法。对比两组语言功能、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听语理解、口语表达、阅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CFCP评分均升高,观察组CFCP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较对照组66.67%高(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可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心理疗法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观察。方法:90例儿童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较对照组的73.33%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心理疗法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多动症患儿采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厦门市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多动症患儿,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治疗)与观察组(n=50,常规治疗+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量表(ADHD)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 %高于对照组的7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行为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多动冲动及焦虑等ADHD行为量表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在多动症患儿治疗中应用,对患儿症状缓解效果明显,可使患儿多动症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点拨手法治疗腰大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针灸治疗,试验组结合点拨手法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MMS评分两组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点拨手法治疗腰大肌损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9,(12):1705-1708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手法推拿治疗对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中医症状、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镇痛、抗炎等对症治疗联合护理,并配合局部微波照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温针灸联合手法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学会腰椎疾患综合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活动度(ROM),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以及生活质量(QOL-100)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ODI评分、ROM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腓总神经、腓浅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生活状况、独立能力五个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予以温针灸联合手法推拿治疗,疗效确切,可有助于疼痛缓解与症状改善,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气血两虚型产后身痛的疗效。方法:74例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口服八珍颗粒,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爱丁堡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89%,对照组7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对照组低于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头舌针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早期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接受头舌针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行为矫正、人际关系发展、感觉统合训练等),对照组26例接受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6个月CARS、儿童孤独症行为(ABC)量表评分及S-S语言发育阶段变化,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ABC量表、CA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儿ABC量表及CA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患儿S-S语言水平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儿ABC量表、CARS行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S-S语言水平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是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儿ABC、CARS及S-S语言水平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舌针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早期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在改善孤独行为上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儿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