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十二指肠溃疡(DU)模型大鼠的小肠经经合穴"小海"、下合穴"下巨虚"对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十二指肠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 1(HMGB 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合治内府"中"合"穴的相对特异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海组、下巨虚组,每组10只。于大鼠右臀部皮下注射10%盐酸半胱胺建立DU模型,小海组电针"小海"穴,下巨虚组电针"下巨虚"穴,每次30min,每天1次,治疗10d。肉眼观察大鼠十二指肠溃疡情况并评分,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中HMGB 1表达。结果:造模后大鼠十二指肠溃疡评分较空白组增高(P0.01),小海组、下巨虚组的评分低于模型组(P0.01),且下巨虚组低于小海组(P0.01);模型组的血清TNF-α含量较空白组增高(P0.01),小海组、下巨虚组的血清TNF-α低于模型组(P0.01),且下巨虚组低于小海组(P0.01);模型组十二指肠组织中HMGB 1表达高于空白组(P0.01),下巨虚组十二指肠组织中的HMGB 1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1电针小肠经经合穴、下合穴对十二指肠溃疡均可产生一定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清TNF-α或十二指肠组织HMGB 1的表达来发挥抗炎作用的;且较之"小海"穴而言,"下巨虚"穴存在相对特异性。2本结果部分证实"合治内府"中的"合"主要应指下合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络通对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肝组织中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特征,探讨肝络通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能机制.方法:取体重240~260g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周模型组、2周肝络通组、4周模型组、4周肝络通组.模型组及给药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术(CBDL)对大鼠进行造模,分别于造模2周、4周测量门静脉压力,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nAchRα7)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胆总管结扎后2周和4周门静脉压力均显著升高,模型组nAchRα7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门静脉压力和nAchRα7的表达具有随术后时间延长而加重的一致性趋势.肝络通组门静脉压力显著低于模型组,术后4周作用最为显著;2周肝络通组nAchRα7的表达与2周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4周肝络通组较4周模型组显著减少.结论:肝组织nAchRα7的表达变化与门静脉压力变化具有一致性趋势,肝络通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可能与调节肝组织内nAchRα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肾阳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组织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白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的变化,探讨CRF肾阳虚证的证候学基础。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复制肾阳虚型CRF模型,并设正常组、模型组(腺嘌呤每日200 mg/kg)、济生肾气丸组(腺嘌呤每日200 mg/kg+济生肾气丸每日40 g/kg)、保肾康组(腺嘌呤每日200 mg/kg+保肾康每日33.3 mg/kg),保肾康为对照组。实验全过程24 d,第1~12日每日灌胃1次,第12日后隔日灌胃1次。实验结束,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肾组织IL-1β、INF-α及GR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细胞IL-1β、INF-α水平明显升高,GR水平明显降低。济生肾气丸组、保肾康组与模型组比较IL-1β、INF-α水平显著降低,GR水平显著升高。济生肾气丸组同保肾康组比较IL-1β、INF-α明显降低,GR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IL-1β、INF-α及GR与CRF肾阳虚证密切相关;济生肾气丸能降低IL-1β、TNF-a水平,并能提高GR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络通对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肝组织中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特征,探讨肝络通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能机制。方法:取体重240~260g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周模型组、2周肝络通组、4周模型组、4周肝络通组。模型组及给药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术(CBDL)对大鼠进行造模,分别于造模2周、4周测量门静脉压力,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nAchRα7)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胆总管结扎后2周和4周门静脉压力均显著升高,模型组nAchRα7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门静脉压力和nAchRα7的表达具有随术后时间延长而加重的一致性趋势。肝络通组门静脉压力显著低于模型组,术后4周作用最为显著;2周肝络通组nAchRα7的表达与2周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4周肝络通组较4周模型组显著减少。结论:肝组织nAchRα7的表达变化与门静脉压力变化具有一致性趋势,肝络通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可能与调节肝组织内nAchRα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足三里"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血清胱抑素C(Cys C)浓度,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脑梗死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再随机分为1、3、7、14 d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刺激双侧"内关""足三里",每次30 min, 1次/d, 4个电针亚组分别连续治疗1、3、7、14 d。分别在术后1、3、7、14 d评估各组大鼠运动功能,检测大鼠血清Cys C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TNF-α和NF-κB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同时点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点的运动功能评分、血清Cys C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术后3、7、14 d的TNF-α、NF-κB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术后7、14 d运动功能评分、Cys C含量降低(P<0.05),术后3、7、14 d TNF-α、NF-κB阳性细胞数下降(P<0....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续命汤对局灶性脑缺血中风大鼠血清白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清洁级SD大鼠分为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续命汤低、中、高剂量组6组,通过栓线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中风大鼠模型,观察并记录SD大鼠造模后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 造模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IL-1β和TNF-α含量增加,续命汤各剂量能拮抗以上作用,以续命汤中、高剂量为显著(P<0.05或P< 0.01),其疗效与尼莫地平组相当(P>0.05).结论 续命汤能降低IL-1β、TNF-α的过度表达,减少缺血中心区和周围区神经元损伤,减轻脑缺血和水肿,进而实现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复方益肾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53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设立中药组、西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TNF-α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给药后血糖有所下降,西药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药后血糖较给药前明显升高;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TNF-α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中药组显著低于西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复方通过控制血糖、降低尿微量白蛋白、降低血清TNF-α水平,从而发挥其保护肾脏、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可云  黄贤珍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719-719,72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厚朴酚对其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用放免法测定脑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的含量。结果厚朴酚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的水平升高。结论厚朴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急性肺损伤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为油酸组,C组为油酸后0小时谷氨酰胺治疗组。D组为油酸后1小时谷氨酰胺治疗组。于注射油酸后4小时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F—-κB、TNF-α在肺组织的表达并HE染色,观察肺组织变化。结果:在油酸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NF-κB和TNF-α表达上调,在油酸后0小时谷氨酰胺治疗组(组)NF-κB和TNF-α的表达明显低于油酸纽(B组)(P〈0.05),而油酸组与油酸后1小时谷氨酰胺治疗纽(D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NF-κB、TNF-α表达增强,谷氨酰胺早期给药可减轻这种影响,而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肌象皮膏促进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愈合的免疫-炎症反应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4组动物均于背部打孔,造成溃疡模型.3组糖尿病溃疡大鼠按照血糖和体重分层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凡士林组、生肌象皮膏组.生肌象皮膏组外用生肌象皮膏纱条外敷,凡士林组用凡士林纱条外敷,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均以生理盐水纱条外敷,观察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与创面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生肌象皮膏组大鼠糖尿病溃疡刨面的愈合速度加快,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于第7,14,21,30天有显著性差异;生肌象皮膏组大鼠血清IL-2水平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于第21,30天降低,有显著性差异,与凡士林组比较第21,30天降低,有显著性差异;生肌象皮膏组大鼠创面组织TNF-α mRNA表达水平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于第21,30天降低,有显著性差异,与凡士林组比较第21,30天降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肌象皮膏可以促进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的愈合与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电针十二指肠溃疡模型大鼠下巨虚、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等穴后对十二指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小肠下合穴下巨虚治疗对应腑病是否存在相对特异性。方法:将7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下巨虚、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承筋组共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外均皮下注射盐酸半胱胺建立十二指肠溃疡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并治疗10 d后,肉眼观察大鼠十二指肠黏膜溃疡情况,ELISA法检测十二指肠组织TNF-α、HMGB1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十二指肠中NF-κB的表达。结果:1与模型组比:5个穴位组TNF-α、HMGB1含量均降低(P0.01),且上巨虚、下巨虚和足三里组溃疡评分及NF-κB的表达依次降低(P0.05或P0.01);2与下巨虚组比:阳陵泉组和承筋组评分、TNF-α、HMGB1含量以及NF-κB的表达均偏高(P0.01或P0.05),上巨虚组TNF-α、HMGB1含量亦增高(P0.05),足三里组较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下巨虚对DU大鼠炎症干预效果明显优于阳陵泉、承筋穴及上巨虚穴,提示下巨虚穴对DU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异性;2足三里穴效果与下巨虚穴相当,二穴靶器官效应可能存在交集,其具体机制和内涵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维糖平对糖尿病大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设立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及维糖平大、小剂量组。第12周末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中TNF-α、IL-1、IL-6的水平。结果:模型组IL-1、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维糖平大剂量组的IL-1、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维糖平小剂量组的IL-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而IL-6水平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维糖平能显著降低实验性大鼠外周血中IL-1、IL-6、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乙型脑炎血清及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脑炎(乙脑)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S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脑患者极期及恢复期血清及CSF中TNF-α水平。结果乙脑患者极期血清及CSF中TNF-α均升高,恢复期血清及CSF中TNF-α均明显下降;极期重症乙脑血清及CSF中TNF-α明显升高。结论TNF-α参与乙脑发病的过程,介导了机体的炎症反映,与乙型脑炎病情轻重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肿瘤坏死因子吨和白介素-1干预的研究概况,对近10年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总结,结果发现,TNF-α与IL-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许多中药能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中TNF-α与IL-1的活性,但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此研究对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增液汤对干燥综合征模型鼠血清中肿瘤坏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 L-1β)的影响。方法:将54只I CR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来氟米特组和增液汤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及I CR小鼠颌下腺蛋白抗原联合诱导干燥综合征(SS)动物模型,60天后眼球取血,采用ELI 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 L-1β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 L-1β的含量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氟米特组和增液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 L-1β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增液汤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 L-1β的含量明显低于来氟米特组(P<0.05),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 L-1β的含量明显介于高、低剂量组之间。结论:增液汤治疗SS模型小鼠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降低了血清中TNF-α和I L-1β的表达水平,而且增液汤剂量越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子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PCOS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102例)、对照组(98例),两组均给予达英-35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超促排卵,电针组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加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子宫等穴位电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卵子质量、最终的妊娠结局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1)电针干预可显著提高PCOS患者的优胚率(P〈0.05),并可将临床妊娠率提高8.36%;(2)电针干预可明显降低卵泡液TNF-α水平(13.61±15.46 vs 34.09±93.53,P〈0.05);(3)妊娠患者血清、卵泡液TNF-α水平均低于非妊娠患者[妊娠:(53.91±63.32)pg/mL,(14.93±25.37)pg/mL,非妊娠:(76.82±82.96)pg/mL,(25.04±35.7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能够改善PCOS患者卵子质量,提高IVF-ET的临床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糖尿肾病大鼠肾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作用。方法制作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比较各组的血生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R)、TNF-α及MCP-1水平。结果模型大鼠内生肌酐清除率(Ccr)、UAER较正常鼠增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血清MCP-1明显升高;姜黄素治疗能明显降低Ccr(P〈0.05),减少ALB排泄量(P〈0.05),降低MCP-1(P〈0.05)。结论姜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疗效,其机制至少部分是通过拮抗TNF-α的作用,减少MCP-1的分泌,从而抑制肾脏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补肾方药对去卵巢骨质疏松雌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0只雌性SD大鼠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补肾方药组。手术12周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2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雌二醇(E2)、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方药组血清E2显著升高(P0.01),IL-1、TNF-α均显著减少(P0.05,P0.01),血清TGF-β1显著增加(P0.01)。结论:补肾方药抗去卵巢雌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补肾方药可升高雌激素,下调IL-1和TNF-α表达,抑制骨吸收;同时上调TGF-β1表达,促进骨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艾灸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白介素-17(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抽取8只为空白组,剩余大鼠制备CIA模型。初次免疫乳剂采用鸡Ⅱ型胶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制备,0.3mL乳剂(含0.3mg胶原)分别等量皮下注射于大鼠左足底部、尾根上和背部。初次免疫7d后,同法诱发继发免疫,继发免疫乳剂由鸡Ⅱ型胶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制备,总共造模21d。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艾灸组用小艾条距"足三里"和"昆仑"穴20mm处悬灸,每穴20min,共40min,1次/d,左右肢交替进行,连续干预10d。药物组用0.1mg/100g甲氨蝶呤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5d,共2次。于造模前后及治疗后测量各组大鼠左踝关节直径、体质量;治疗结束后拍摄左足跗部X光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7和TNF-α的含量。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踝关节直径、血清IL-17和TNF-α含量升高(P0.05),体质量下降(P0.05),X线下可见足跗部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破坏;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和艾灸组大鼠踝关节直径、血清IL-17和TNF-α含量下降(P0.05),体质量升高(P0.05),足跗部软组织肿胀减轻,骨骼畸形好转;药物组和艾灸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对CIA大鼠具有与甲氨喋呤类似的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艾灸可降低CIA大鼠血清中IL-17和TNF-α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联合使用中药验方补肾健脾方与低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huEPO,益比奥)治疗肾性贫血(RA),并观察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的可能机制。方法:已经确诊为RA的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补肾健脾方与益比奥治疗组(简称中西组),单用益比奥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予透析、补充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12及对症支持治疗。中西组予益比奥50IU/kg皮下注射,每周2次;并口服补肾健脾方,每天1剂,分2次服;对照组单纯用益比奥50I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均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TNF—α,并观察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后Hb、Hct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两组治疗3个月Hb、Hc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均明显高于正常;治疗后,中西组血清TNF—α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补肾健脾方合益比奥可明显抑制血清TNF-α的产生.可能是中西组有效改善EPO敏感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