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厅  宋欣伟 《新中医》2019,51(7):163-166
目的:观察自拟方类风湿I号联合雷公藤及甲氨蝶呤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片及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类风湿Ⅰ号联合治疗。观察2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积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性评分-28 (DAS28)变化情况等。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80.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CRP、ESR、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DAS28-ESR、DAS28-CRP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CRP、DAS28-ESR、DAS28-CRP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关节疼痛数、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ESR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10.0%,对照组1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类风湿Ⅰ号联合西药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能显著缓解关节疼痛等症状,比单用西药治疗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新中医》2019,(7)
目的:观察自拟方类风湿I号联合雷公藤及甲氨蝶呤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片及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类风湿Ⅰ号联合治疗。观察2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积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性评分-28 (DAS28)变化情况等。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80.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CRP、ESR、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DAS28-ESR、DAS28-CRP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CRP、DAS28-ESR、DAS28-CRP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关节疼痛数、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ESR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10.0%,对照组1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类风湿Ⅰ号联合西药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能显著缓解关节疼痛等症状,比单用西药治疗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采用中医病证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64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病证结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特征、中医证候总积分与中医证候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环瓜氨酸肽、红细胞沉降率、双手平均握力、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均得到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压痛数与关节肿胀数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65.63%,低于观察组的87.50%(P0.05)。结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采用中医病证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知情同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5 mg/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每日1剂,煎服,连续治疗6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关节位压痛数、肿胀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结合上述参数,计算疾病活动度(DAS)得分。通过对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疲乏5个指标累积得分,计算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得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关节位压痛数、肿胀数、ESR、VAS及DAS28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关节位压痛数及肿胀数均显著小于治疗前,且血沉(ESR)及疼痛评分(VAS)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程度更高,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用后能显著地降低关节位压痛数及肿胀数、ESR,减轻患者疼痛感(P0.05),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经治疗后,治疗组DAS28评分(2.67±0.41)显著低于对照组(3.22±0.49),且2组患者治疗后DAS28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治疗后2组患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处于轻度活动期及重度活动期的患者数并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患者处于缓解期40例(45.5%)显著多于对照组10例(11.4%),且中度活动期患者17例(19.3%)显著少于对照组56例(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10.28±2.09)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15.30±2.78)且治疗组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8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轻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补一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三个分中心按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2009年的RA分类标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阻证的诊断标准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即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为"双补一泻"法配合西药,对照组为单纯西药组,评定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的血常规、肝肾功、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关节触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并评判其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在血沉、CRP、关节触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补一泻"法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症状及炎症控制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口服泽苓关节消肿合剂治疗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活动期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氨蝶呤片和来氟米特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配合口服泽苓关节消肿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美国风湿病学院(ACR)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组ACR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为65.1%。两组ACR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为73.0%。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AS2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针配合中医药是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提高患者ACR20和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通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疗效及血红蛋白、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益气养血通络方联合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对照组30例用琥珀酸亚铁片联合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测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尿常规,中医症候、休息痛、晨僵时间、握力、关节肿胀数(SJC)、关节压痛数(TJC)及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价积分、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晨僵、握力、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休息痛的改善,提高血红蛋白含量、降低ESR、CRP、RF、PLT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血通络方对RA疗效显著,能降低血小板计数,提高患者血红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硫酸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HCQ)治疗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25例以MTX联合HCQ治疗RA患者12周的完整病史,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将其分成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肾气虚寒证组,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患者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S28)。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5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均减少,RF、ESR、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RF、ESR等观察指标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肾气虚寒证组(P0.05),5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联合HCQ治疗中医RA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疗效优于肾气虚寒证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秦氏消痹膏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予甲氨喋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组同时加用秦氏消痹膏外敷。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ACR20、ACR50反应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76.47%;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后,休息痛VAS、受试者整体状况评估VAS、研究者整体状况评估VAS、肿胀关节数(SJC)、压痛关节数(TJC)、晨僵、HAQ、DAS28、ESR、CRP、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的SJC、TJC的改善情况在治疗8周后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HAQ、DAS28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ACR20达标率在治疗第8周及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CR50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9%、7.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氏消痹膏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可有效改善病情,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痛风定胶囊合益肾蠲痹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痛风定胶囊合益肾蠲痹丸治疗,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指标水平、28个关节数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MMP-3及TIMP-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指数,DAS28评分、ESR、CRP、RF及MMP-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手部握力和TIMP-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痛风定胶囊合益肾蠲痹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延缓病情进展,下调MMP-3和TIMP-1水平,且未加重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勇安汤联合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患者病情活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湿热痹阻型RA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艾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晨僵时间、DAS28评分、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SJC和TJC数量、晨僵时间、DAS28评分、VAS评分、ESR、CRP、PLT、R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勇安汤联合艾灸治疗RA临床疗效较好,可缓解关节肿痛,缩短晨僵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评价散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的疗效及安全性。该试验将168例符合条件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每组各56例。分别给予散痹汤加减,甲氨蝶呤,散痹汤加减+甲氨蝶呤,疗程均为16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健康状况(HAQ)、疾病活动指数(DAS28)、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CCP)和类风湿因子(RF)的变化。治疗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2.7%,优于中药组79.2%和西药组的82.4%(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散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具有有效性;中西药组和中药组中医证候评分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其他症状中西药组改善均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散痹汤加减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药组(3.8%,2/53)中西药组(16.4%,9/55)西药组(33.9%,18/53)(P0.05)。综合以上研究散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的疗效与甲氨蝶呤无明显差异,具有有效性,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甲氨蝶呤低;散痹汤加减结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且可降低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温伟强  黄胜光  谭宁  朱辉军 《中医杂志》2012,53(14):1219-1222
目的 筛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贫血的有效方剂. 方法 将60例RA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用归脾汤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综合及疾病疗效,进行RA主要症状体征及贫血症状评分,同时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及健康指数调查(HAQ),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结果 对照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贫血症状积分及HAQ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升高,而血小板、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指定标准50%改善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66.7% (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均能完成临床观察.结论 独活寄生汤治疗RA贫血疗效优于归脾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补肾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OP)的疗效.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补肾化瘀中药加减治疗,水煎服,每日2剂.对照组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每日1次,每次0.25μg;钙尔奇D片,每晚1次,每次600mg.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指数(SJS)、关节压痛指数(TJS)、健康评价量表(HAQ)、休息痛VAS评分,以及骨密度(BMD)、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血钙(Ca)、血磷(P)、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类风湿因子(RF)、血清皮质醇(COR)等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晨僵持续时间、SJS、TJS、休息痛VAS评分、HAQ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Ca、OC、25-(OH)D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RF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SR、CRP、P和COR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休息痛VAS评分、Ca、OC、COR、25-(OH)D治疗后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补肾化瘀法可能具有提高性腺分泌、促进成骨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对RA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电磁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处于炎症活动期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电磁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强度、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压痛关节数目(TJC)及指数、肿胀关节数目(SJC)及指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项目进行观察与记录,并根据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压痛关节数目及指数、肿胀关节数目及指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压痛关节数目及指数、肿胀关节数目及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沉及CRP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沉及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显效进步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0%和87.5%,对照组分别为34.3%和74.3%。两组显效进步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电磁疗法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其在缓解关节压痛和肿胀方面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脉排刺法对阴阳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阴阳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96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每组48例。针刺组排刺任脉、肾经、脾经、膀胱经,月经周期的第10天开始针刺,10d为一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西药组予以口服克龄蒙(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口服,21d为一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及月经情况,检测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5%(42/48),西药组为89.6%(43/48),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针刺组较治疗前和西药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血清FSH、LH及E2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针刺组较治疗前和西药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月经周期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月经天数明显延长(P0.05),治疗结束6个月后针刺组月经周期较治疗前及西药组明显缩短,月经天数明显延长(P0.05)。结论:运用经脉排刺治疗阴阳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改善卵巢功能,降低血清FSH、LH以及E2的水平,改善临床症状,调整月经周期,且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关节镜手术配合内服中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顽固性膝滑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常规标准系统治疗后漆关节滑膜炎仍不能控制者,施行关节镜手术前3d,手术后3月、6月的临床资料,对休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积液)、Lysholm评分、HAQ评分、DAS28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术前与术后,术后短期与长期的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前3d与术后3月比较,术后3月与术后6月的关节疼痛评分(休息及活动)明显减低(P〈0.01);关节活动度(主动,被动)明显增加(P〈0.01);关节肿胀程度明显减轻(P〈0.01);Lysholm评分(P〈0.01)、HAQ评分明显降低(P〈0.01),DAS28评分明显降低(P〈0.01);血清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浓度(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抗CCP抗体浓度均未见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手术配合内服中西药及康复训练能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顽固性膝滑膜炎,改善患者局部症状,增强关节功能,且术后中长期疗效稳固,但不能解除类风湿关节炎原发病因。  相似文献   

18.
补肾养阴方治疗卵巢早衰临床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补肾养阴方治疗卵巢早衰的效果。方法:中药组40例用补肾养阴方治疗,西药组40例用倍美力及安宫黄体酮治疗。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72.5%,西药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患者闭经状况,月经量、色、质、周期,不孕状况,围绝经期症候群,生殖器萎缩等均有明显改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补肾养阴方治疗卵巢早衰疗效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