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阴沟肠杆菌的发生率、耐药性及耐药特点 ,指导用药。方法 :应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法对从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 2 1 5株革兰氏阴性菌作 ESBL的检测 ,比较亚胺培南等 1 4种抗生素对产 ESBL耐药菌体外抗菌作用。结果 :产 ESBL耐药菌占全部分离菌的 3 4.4% ,其中 ,大肠埃希氏杆菌占 47.3 % ,肺炎克雷白杆菌占 2 8.4% ,阴沟肠杆菌占 2 4.3 %。各类细菌中产 ESBL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大肠埃希氏杆菌为 3 1 .8% (3 5 /1 1 0 ) ,肺炎克雷白杆菌为 3 9.6% (2 1 /5 3 ) ,阴沟肠杆菌为 3 4.6% (1 8/5 2 )。在产 ESBL菌中 ,有 3株大肠埃希氏杆菌及 2株肺炎克雷白杆菌均同时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敏感。亚胺培南对产 ESBL耐药菌均表现出最强的抗菌作用 ;头孢西丁对产 ESBL肺炎克雷白杆菌及大肠埃希氏杆菌呈现出较好的抗菌作用。产 ESBL耐药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全部耐药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及磺胺类药物对产 ESBL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阴沟肠杆菌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结论 :对产 ESBL耐药菌感染不容忽视 ,对此类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由质粒介导,能水解青霉素、广谱头孢菌素及单环类抗生素并产生耐药。大部分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由广谱β-内酰胺酶TEM-1和SHV-1突变而来,此外还有CTX-M族、OXA族以及不属于上述任何一个家族的类型,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有关β-内酰胺酶的分类、ESBLs的特性等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焦作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的发生率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和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产超广谱ESBLs菌的总检测率为21.4%;且ESBLs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IPM、MEM)敏感率为100%。结论ESBLs菌主要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ESBLs菌广泛耐药,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应以碳青酶烯类药物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一类由细菌质粒介导的能水解头孢噻肟、头孢他啶(CAZ)等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的产ESBLs细菌[1]。ESBLs主要分为SHV、TEM、CTX-M和OXA型[2]。自1983年在联邦德国首次从臭鼻克雷伯菌分离出产SHV-2ESBL以来,全世界许多地区不断有新的ESBLs检出的报道,由产ESBLs菌株引起的感染发病率在逐渐提高,在某些医院甚至出现暴发流行[3]。鉴于ESBLs由质粒介导可在菌株间转移和传播,并有较广的底物水解酶谱,且部分产ES… 相似文献
5.
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病人标本中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情况 ,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用NCCLS规定的表型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结果 :ESBLs的总阳性率为 19.9% ,大肠埃希菌为 18. 1% ,肺炎克雷伯菌为 2 2 . 7%。产ESBLs菌对 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与不产ESBLs菌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 3种抗生素 (亚胺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的耐药率与不产ESBLs菌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临床实验室应加强对ESBLs的检测 ,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 ,应选用头霉素、碳青霉烯类及含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同济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产ESBLs细菌,通过基因扩增、序列分析技术研究ESBLs基因型.结果 49株产ESBLs细菌中,以CTX-M-14(n=33)亚型最常见,其它亚型包括CTX-M-3(n=3)、CTX-M-9(n=1)、CTX-M-12(n=1)、CTX-M-15(n=1)、CTX-M-24(n=1)、SHV-5a(n=1),1株细菌同时产CTX-M-3、CTX-M-14两种CTX-M型ESBLs;4株表型确证试验阳性细菌未能分型.结论 同济医院ESBLs基因型以CTX-M酶为主,CTX-M-14亚型最常见,亦存在SHV-5a,CTX-M-12、15中国少见亚型. 相似文献
7.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最佳方案,并分析其对相关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先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85株大肠埃希菌和30株克雷伯菌进行初筛,再用双纸片协同法、Vitek法和纸片确证法进行检测.结果3种方法检测产ESBLs细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产ESBLs菌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结论双纸片协同法、纸片确证试验简单、有效,适用于广大基层实验室开展和推广,而纸片确证试验应作为临床检测产ESBLs菌的标准方法;亚胺培南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抗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明确本地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对由ESBL菌引起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进行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ESBL的检测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NCCLS规定的ESBL型筛选和确定实验,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菌株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本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中ESBL总阳性率为15.8%,E.coli和K.pneu阳性率分别为17.8%和30.9%,ESBL菌以E.coli和K.pneu为主;192株ESBL菌中E.coli占43.8%,K.pneu占36.0%,E.cloa占8.3%;ESBL菌的分离率痰标本20.9%、其次为尿液16.3%、伤口分泌物15.1%;ESBL菌多发生在呼吸科、老干部病房;药敏检测结果表明,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ESBLs菌均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且亚胺培南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但也出现了个别的耐药株;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ESBL菌耐药性显高于非ESBL菌.结论:E.coli和K.pneu是主要ESBL产生菌;ESBL菌多发生在呼吸道感染患和泌尿系感染患;碳青霉烯类和加酶抑制剂复合物对ESBL菌具有显的抗菌活性,合理选用三代头孢菌素是控制其流行和播散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及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于低毒、高效、副作用较小 ,在临床上使用广泛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细菌对其耐药。细菌对其耐药主要涉及以下途径 :1改变参与细胞壁合成的蛋白酶分子结构以降低与抗生素的亲和力 ;2改变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 ,使药物难以进入细胞内 ;3产生水解酶使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开环失活 ,这是细菌对其耐药的重要原因 [1 ] 。革兰阴性菌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已产生能水解第 3代头孢菌素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 ,且其流行愈来愈严重 ,甚至在某些医院某些地区发生暴发流行。现对 ESBL的分类、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得出结论:产ESBLs病原菌分布于各类标本中,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治疗产ESBLs的细菌首选药物是碳青霉烯类,也可选用哌拉西袜/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同时应重视ESBLs的检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肠杆菌科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出的肠杆菌科产生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BLs)的检测及主要分布情况。方法 :NCCLs推荐的初筛和表型确证试验方法。结果 :临床分离到的 74株肺炎克雷伯菌 ,产 β ESBLs株占 2 0 .3% ;14 5株大肠埃希菌 ,产ESBLs株占15 .2 % ;2 5株产气肠杆菌 ,产β ESBLs株占 8.0 % ;30株阴沟肠杆菌 ,产β ESBLs株占 3.3 % ;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产ESBLs的主要菌株 ,且肺炎克雷伯菌较大肠埃希菌更容易产ESBL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感染性疾病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及耐药情况。方法 应用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ESBLs;Kirby-Bauer(K-B)法测定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42株大肠埃希菌和64株肺炎克雷伯菌产酶率分别为33.1%和39.1%。产ESBLs株对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s株;产ESBLs菌株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最高、除头孢他啶外,其耐药率均在70%以上,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结论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尽快开展ESBLs的检测,有效控制ESBLs菌株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流行状况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性出现了新的耐药机制——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自1983年在德国从臭鼻克雷伯氏菌首次发现ESBLs以来,在世界各地相继报道了不同的产ESBLs革兰阴性菌,由产ESBLs菌株引起的感染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ESBLs成了革兰阴性菌耐药的重要机制。ESBLs主要是通过质粒介导的,可在同种或不同种属菌株间转移和传播,引起医院内流行性感染甚至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表型确证实验检测224株阴性杆菌产生ESBLs的情况,惠州阳光微生物半自动分析仪SS-100010型系统提供药敏结果。结果在224株受试菌中,共检出产ESBLs细菌78株,总阳性率为34.8%。其中,大肠埃希菌阳性率38.6%;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46.7%。产酶菌株对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IX)的耐药率高达97.3%.100%。而不产酶菌株耐药率仅为10%。产酶菌株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耐药率分别为:98.5%、86.3%、97%。所有受试菌均对泰能敏感。结论产ESBLs菌株的阳性率近几年有所增高,应引起临床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注意并加强对其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情况。方法:用纸片确证实验对所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进行ESBL的测定。结果:共检出产ESBL细菌5个属、9个种。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的ESBL的检出率为33.8%、15.7%和13%。结论:产SBL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全部敏感,对其他抗生素敏感率均较低,基本表现为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不同部位分离的G-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产生情况 ,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防止医院感染及产ESBLs菌的暴发流行。方法 对 1999年至 2 0 0 2年临床送检标本进行常规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 ,同时应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ESBLs。结果 共检出G-肠杆菌 14 83株 ,产ESBLs菌 2 0 1株 ,占 13 6 %。主要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 ,它们产ESBLs阳性率分别为 2 3 8%、2 2 6 %、及 9 7%。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 ,达 10 0 %。对亚氨培南耐药率最低 ,为 5 %。在痰中检出 10 5例占 14 7%、中段尿 73例占 17%、粪便 11例占 6 5 %、伤口分泌物 9例占 9 9% ,其他 3例。在痰与粪便之间、中段尿与粪便以及中段尿与伤口分泌物之间分离所得G-肠杆菌产ESBLs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或P <0 0 5 )。结论 ESBLs细菌广泛耐药 ,对于产ESBLs菌感染应首选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 /舒巴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革兰氏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 ,以利于对产ESBLs菌株的治疗。方法 :采用NCCLS推荐的确认法。结果 :72 7株革兰阴杆性菌中 ,共检出产ESBLs菌 2 0 3株 ,检出率为 2 7.9% ,其中大肠埃希菌 87株、克雷伯杆菌 7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7株、费劳地枸橼酸菌 11株、阴沟肠杆菌 5株、鼠伤寒沙门菌 4株、产气肠杆菌 2株、铜绿假单胞菌 2株、亲水气单胞菌 2株、聚团肠杆菌 1株 ;亚胺培南除对 1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 17株产ESBLs嗜麦芽窄食菌耐药外 ,对其他产ESBLs菌均表现出最强的抗菌作用 ;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产ES BLs嗜麦芽窄食菌、大肠埃希菌及费劳地拘橼酸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丁胺卡那霉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呈现较好的抗菌作用。结论 :我院革兰阴性菌产ESBLs情况严重 ,而且已经分离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ESBLs大肠埃希菌 ,临床医生应尽量在确立了病原学诊断后参考细菌药敏报告用药 ,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标准进行确证试验。结果:从152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55株,检出率为36.2%,且耐药性比较复杂。结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在临床上检出率较高,多药耐药明显,须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监测产ESBLs菌株的现状,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西安地区某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临床标本中2 206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出来的343株产ESBLs菌,采用纸片扩散法、筛选法、确定法及双纸片协同法进行试验,以琼脂扩散法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产ESBLs菌的总阳性率为15.5%。其中,大肠埃希菌占52.8%,肺炎克雷伯菌占14.9%,阴沟肠杆菌占12.3%,铜绿假单胞菌占9.0%,枸橼酸杆菌占5.8%,不动杆菌占5.2%。它们均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酰胺类抗生素呈现高度耐药性,对亚胺培南的耐药菌株极少见,但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生素存在着交叉耐药,对头孢西丁的敏感性可达75.0%。结论产ESBLs菌的产生是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应重视其监测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治疗由产ESBLs菌所引起的感染,应选择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以及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才有效。 相似文献
20.
惠州地区变形杆菌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状况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进行变形杆菌的耐药性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状况。方法 对连续6年检出的190株变形杆菌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确证试验,统计分析。结果 190株变形杆菌ESBLs的检出率为10.5%,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为47.9%和47.4%;对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第二代头孢菌素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介于13.7%~23.2%之间;而对三四代头孢、氨曲南、头霉素类、阿米卡星、加酶抑制荆复合药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此外普通变形杆菌和潘尼变形杆菌的耐药率和产酶率高于奇异变形杆菌。结论 变形杆菌的耐药性和产酶率可能存在种间差异,应持续对变形杆菌耐药性和产ESBLs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