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硫酸镁对异氟烷催眠、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硫酸镁(MgSO4)组、异氟烷(ISO)组、硫酸镁+异氟烷(MgSQ+ ISO)组.利用翻正反射实验,记录各组小鼠的入睡率;利用甩尾实验测定各组小鼠用药前后的甩尾潜伏期(tail-flick latency,TFL).结果 在翻正反射实验中,MgSQ+ISO组与ISO组相比,小鼠的入睡率虽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甩尾实验中,与基础痛阈相比,给药后10 min MgSO4+ISO组小鼠TFL延长(P<0.05).与ISO组相比,给药后10 min MgSO4+ ISO组小鼠TFL延长(P<0.05).结论 硫酸镁能否增强异氟烷的催眠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但能增强异氟烷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小剂量咪达唑仑对七氟烷吸入诱导下喉罩插入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30-60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M1组(咪达唑仑0.015 mg/kg),M2组(咪达唑仑0.03 mg/kg)。C组为对照组。M1组患者在诱导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15 mg/kg,M2组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C组患者不注射咪达唑仑。然后,三组患者均行潮气量法七氟烷吸入诱导:七氟烷吸入浓度8%,氧流量6 L/min,待患者意识消失,下颌松弛,插入喉罩,连接麻醉机,调整七氟烷吸入浓度2%-4%,吸入氧流量2 L/min,维持麻醉。观察对比三组患者诱导过程中舌后坠、呼吸抑制需面罩正压通气的病例数、喉罩插入时患者呛咳的病例数、成功插入喉罩时患者呼气末七氟烷浓度。结果M1组患者诱导过程中舌后坠、呼吸抑制需面罩正压通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M2组。M1组、M2组喉罩插入时患者呛咳发生例数明显少于C组。M1组、M2组成功插入喉罩时患者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低于C组(P<0.05)。结论诱导前咪达唑仑0.015 mg/kg静脉注射有利于七氟烷吸入诱导,可保持自主呼吸下喉罩顺利插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单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的催眠量效关系.方法 将30例ASAI~Ⅱ级全麻病人分为6组,每组5例,分别给予咪达唑仑0.04、0.06、0.08、0.10、0.12和0.15mg.kg-1静脉注射;以睫毛反射消失,大声呼唤无睁眼为人睡标准.采用pmbit法和logit法计算咪达唑仑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95%有效剂量(ED95).结果 probit法咪达唑仑的催眠ED50值(95%可信限)为0.088(0.066-0.110)mg.kg-1,ED95值(95%可信)为0.157(0.120-0.395)mg.kg-1;logit法咪达唑仑的催眠ED50值(95%可信限)为0.088(0.064,0.113)mg.kg-1,ED95值(95%可信限)为0.163(0.121,0.588)mg.kg-1.结论 probit法咪达唑仑的催眠ED50值(95%可信限)和ED95值(95%可信限)分别为0.088(0.066-0.110)mg.kg-1和0.157(0.120-0.395)mg.kg-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对恩氟烷镇痛、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 12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再分为4小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依托咪酯组(E 组)、恩氟烷组(En 组)、恩氟烷和依托咪酯合用组(En+E组).通过甩尾实验、扭体实验和催眠实验分别观察各组的甩尾潜伏期、扭体次数、睡眠潜伏期、睡眠维持时间和入睡率.结果 依托咪酯能延长恩氟烷镇痛小鼠的镇痛时间,减少扭体次数(P<0.01);缩短小鼠的睡眠潜伏期(P<0.05),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P<0.01).结论 依托咪酯可以增强恩氟烷的镇痛、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5.
NCS-382对异氟烷催眠镇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NCS-382(γ-羟基丁酸受体阻断剂)对异氟烷(Iso)催眠、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 催醒实验中,建立小鼠Ios催眠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NCS-382组,观察侧脑室注射NCS-382对小鼠睡眠时间(ST)的影响;热板、扭体实验中,分清醒组和Iso镇痛组,每组再分为对照亚组和不同浓度NCS-382亚组,观察鞘内注射NCS-382对小鼠热板法痛阈(HTTP)和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 催醒实验中,侧脑室注射115、23、4.6、2.3、1.15 μg NCS-382能够缩短异氟烷催眠小鼠的ST(P值均<0.01),0.92、0.184、0.036 8 μgNCS-382对异氟烷催眠小鼠的ST影响不大;热板、扭体实验中,115、4.6、0.184μg NCS-382对清醒小鼠和异氟烷镇痛小鼠的HTTP、扭体次数均无明显影响(P值均>0.05).结论 γ-羟基丁酸受体可能是Iso催眠作用的靶位之一,而非镇痛作用的主要靶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硬膜外复合咪达唑仑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40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所用的镇痛药配方Ⅰ组为:咪达唑仑10mg、芬太尼0.5mg、丁卡因250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50ml;Ⅱ组为:芬太尼0.5mg.丁卡因250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50ml,分别从硬膜外腔持续泵入,速率为5ml/h。观察术后0h、2h、4h、8h、12h、24h、36h、48h的血压、心率、镇痛效果、镇静程度、感觉和运动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血压、心率、镇静程度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镇痛效果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Ⅰ组优于Ⅱ组,Ⅱ组中有3例镇痛效果较差,需追加镇痛药,两组均未出现嗜睡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持续泵入咪达唑仑-芬太尼-丁卡因复合液用于产科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适用于产科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与七氟烷在唇、腭裂患儿麻醉诱导插管时的相互作用。方法选择ASAI级唇、腭裂患儿82例,年龄6个月-3岁,随机分为全凭七氟烷组(A组);咪达唑仑复合七氟烷组(B组)。以气管插管时有无体动反应为指标,采用序贯法分别测得两组气管插管时七氟烷的半数有效量(ED50),并比较两组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结果全凭七氟烷组的ED50为4.2%,95%的可信区间为4.1%-4.3%;咪达唑仑复合七氟烷组的ED50为3.7%,95%的可信区间为3.6%-3.9%;咪达唑仑复合组在诱导期间对呼吸的影响更小。结论复合咪达唑仑可以降低七氟烷在小儿吸入诱导插管时的半数有效量(ED50),并减少了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康医学》2019,(1)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滴鼻在小儿疝气手术七氟烷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疝气手术的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术前30 min,仅观察组经鼻给予浓度为0.2 mg/kg的咪达唑仑溶液,之后两组均采用面罩吸入七氟烷进行诱导麻醉及维持。密切监测并记录两组患儿滴鼻前(T1)、滴鼻后10 min(T2)、麻醉诱导后(T3)、切皮时(T4)、术毕(T5)、术后15 min(T6)六个监测时相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患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给予咪达唑仑后在气管插管时及切皮时的镇静满意率、术后躁动发生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4监测点的HR、MAP值升高明显,观察组T4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静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患儿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滴鼻有助于小儿疝气手术七氟烷麻醉诱导,并可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对小儿七氟烷麻醉围术期情绪行为的影响.方法 白内障患儿48例,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术前30 min分别口服0.5 mg/kg咪达唑仑(Ⅰ组)和安慰剂(Ⅱ组).麻醉均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及维持.观察两组患儿术前情绪、术中情况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 术前镇静满意率Ⅰ组优于Ⅱ组(P<0.05),两组之间术后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小儿七氟烷全麻术前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是安全的,可以改善入室时患儿的焦虑情绪,但不能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对学龄前儿童颌面外科门诊(America society of anesthesia)短小手术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Emerg ence agitation,EA)的抑制作用,为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择期口腔颌面部门诊手术患儿40例ASA Ⅰ级2~5岁,体重15~26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眯达唑仑组(M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儿麻醉方法相同,8%七氟烷吸人1min后置入喉罩,术中2%~3%七氟烷吸入维持,术中保持自主呼吸,M组术毕前10 min经鼻滴入咪达唑仑0.25 mg/kg,C组滴入生理盐水,两组均于术毕停用七氟烷,待患儿苏醒后采用儿童麻醉EA量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评估并记录躁动期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以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2组儿童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M组儿童术后苏醒时间略长于C组(P<0.01),但术后躁动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离院时间无差异.结论:咪达唑仑能有效缩短学龄前儿童经七氟烷麻醉门诊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后躁动持续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 -异氟醚用于冠状动脉重建术麻醉的效果。方法 14例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重建术 ,经颈内静脉和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进行测压。采用咪达唑仑 0 .0 8~ 0 .16mg·kg-1、芬太尼 10~ 15 μg·kg-1、潘库溴铵0 .0 8~ 0 .12mg·kg-1诱导气管内插管 ,在切皮 ,劈胸骨及转机前追加芬太尼使剂量达 35~ 5 0 μg·kg-1,并吸入异氟醚 0 5 %~1 5 % (体积分数 )维持麻醉。用惠普监测仪监测入室 ,诱导后 30s,劈胸骨后 30s,打开心包 30s,转机前 15min ,转后 15min及术毕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并计算各时值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 (RPP)。结果 在诱导后与诱导前相比SBP和RPP值明显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 ,但诱导后 ,术中 ,术毕各时值变化不大。结论 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 -异氟醚吸入麻醉较安全地用于冠状动脉重建术的病人 ,可减少单独应用芬太尼引起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辅助用药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13例采用硬膜外麻醉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1.0μg/kg辅助硬膜外麻醉;B组为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辅助用药。观察术中镇静效果、遗忘程度、术中牵拉反应情况以及术中不良事件等异同。结果与B组相比,A组术中镇静效果好、遗忘程度高、牵拉反应不明显;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有良好镇静遗忘作用,能够减弱牵拉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在脊髓水平的镇痛作用与剂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48只体重18~22 g小鼠随机分成6组(n=8),分别是人工脑脊液组(aCSF组)和咪达唑仑5、10、15、20、25 μg组(M5、M10、M15、M20、M25组).小鼠鞘内分别注射人工脑脊液和咪达唑仑5、10、15、20、25 μg,10 min 后足底皮下注射甲醛致痛,观察小鼠Ⅰ相和Ⅱ相缩腿、舔足累积时间的变化.结果 与aCSF组比较,其他各组Ⅰ相缩腿、舔足累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相缩腿、舔足累积时间均缩短(P<0.01);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组之间,Ⅰ相缩腿、舔足累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5、M10、M15组之间相互比较Ⅱ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20、M25组之间相互比较Ⅱ相时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M20、M25组分别与M5、M10、M15组比较Ⅱ相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咪达唑仑对甲醛致痛小鼠Ⅱ相疼痛在脊髓水平的镇痛作用不是剂量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15.
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咪达唑仑为新一代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水溶性及半衰期短的特点,随剂量具有镇静、嗜睡、肌松、抗惊厥和顺行性遗忘等作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临床应用广泛。1药理基础1.1咪达唑仑主要通过苯二氮卓受体(BZ受体)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和大脑边缘系统。BZ受体是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一部分。GABA受体是由GABA识别位点、BZ识别位点及Cl-通道组成的复合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引起Cl-内流增加,细胞膜发生超极化,兴奋性降低。BZ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变构性调制作用,增加GABA启开Cl-通道的频率,从而产生中枢神经的抑制效应。咪达唑仑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和异丙酚联合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时的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人体格状况分级)Ⅰ-Ⅱ级病人36例,随机分成三组;咪达唑仑组(Ⅰ组);异丙酚组(Ⅱ组);咪达唑加异丙酚复合组(Ⅲ组);观察循环,麻醉深度(双频指数、边缘频率)、术毕清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三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均较轻,而Ⅲ组病人循环功能较Ⅱ组稳定,清醒时间较Ⅰ组短,麻醉深度更为适宜。结论我们认为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复合麻醉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对偏头痛发作的预防作用.方法:20例符合国际头痛学会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咪达唑仑7.5mg、安慰剂.记录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发作次数、发作时间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作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咪达唑仑对偏头痛的发作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洛非西定(lofexidine,Lof)对异氟烷(isoflurane,Iso)催眠、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洛非西定组(Lof组)、异氟烷组(Iso组)、洛非西定与异氟烷合用组(Lof组+Iso组),每组10只。用催醒实验记录各组小鼠入睡率,分别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记录各组小鼠热板法痛阈(pai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和扭体次数。结果催醒实验中,洛非西定能提高Iso组的入睡率;热板实验中,给药后20 min和30 min,洛非西定增加异氟烷镇痛小鼠的HPTT(P均〈0.01);扭体实验中,洛非西定减少异氟烷镇痛小鼠的扭体次数(P均〈0.01)。结论洛非西定能增强异氟烷的催眠、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和异丙酚联合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时的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人体格状况分级)Ⅰ~Ⅱ级病人36例,随机分成三组:咪达唑仑组(Ⅰ组);异丙酚组(Ⅱ组);咪达唑仑加异丙酚复合组(Ⅲ组);观察循环、麻醉深度(双频指数、边缘频率)、术毕清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三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均较轻,而Ⅲ组病人循环功能较Ⅱ组稳定,清醒时间较Ⅰ组短,麻醉深度更为适宜。结论我们认为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复合麻醉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咽部利多卡因麻醉联合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对胃镜检查不良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检查是消化道疾病常用的诊疗方法.由于其是一种侵入性操作,病人常有咽痛、恶心、腹胀,往往不愿接受检查.我院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胃镜检查前试用咽部麻醉联合咪达唑仑静脉注射方法进行术前处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