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风病的耳穴特异性反应点,为中风病耳穴诊断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非中风内科疾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A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B组.观察组及对照A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穴取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梁丘、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对照A组穴取印堂、百会、四神聪、风府、大椎、风池、天柱、C4~C7夹脊穴,两组均每日1次,治疗1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B组仅给予常规体检检查,未使用药物及针灸等治疗.通过CLRH-A型耳穴探测器探测受试者的全耳穴区,治疗前后对各组受试者进行耳穴阳性反应点探测,观察受试者耳穴阳性探测积分及阳性穴位频次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耳穴探测积分明显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均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探测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耳穴探测积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A组及对照B组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耳穴阳性反应点频次排在前15位的穴位依次为:脑干、皮质下、额、心、肝、颞、枕、肾、交感、脾、神门、胃、内分泌、肾上腺、耳尖;观察组与对照A组、对照B组耳穴阳性反应频次比较,脑干、皮质下、额、心、肝、颞、枕、肾、交感9个穴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风患者耳穴阳性穴位病理程度比非中风内科疾病患者以及健康人均高,验证了耳穴诊断中风具有特异性.耳穴脑干、皮质下、额、心、肝、颞、枕、肾、交感与中风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中风病临床证候,明确急性中风病证型中阳虚证的存在及该证型的临床证候特点。方法:300例按照证候规范化、诊断标准化、客观化、定量化的原则进行临床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缺血性中风中阳虚证型占4.5%,该证型以脉象细微、神志嗜睡、肢体畏寒、浮肿、舌淡暗苔水滑为主要辨证要点,常常合并痰瘀证。结论:急性中风病存在一定比例的阳虚证证型,是对急性中风病临床证型认识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风病虚实证候演变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风病例520例发病后3、7、14、21、28、90 d的证候演变特征及与预后相关性。结果:中风发病初期,内风证表现最为明显,3 d后比例降低;内火证、痰湿证与气虚证在不同时间点的比例均较高。单因素分析,气虚证、痰热、痰热持续组NIHSS评分均显著较高,BI评分均显著较低(P0.01)。多因素分析,气虚证与痰热持续是中风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中风病虚实证候与患者预后相关,气虚证及痰热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准确评价证候,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的中医学证候学特征。方法: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风病及冠心病慢病防治管理信息协作平台为依托,调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录入的中风病患者人群为研究对象并开展横断面研究。应用广义Boosted模型,Wilcoxon秩和检验及Logistic多元回归探讨多因素条件下证候及证候要素对中风病复发的影响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病例3 322例,其中新发缺血性中风病例1 542例,复发缺血性中风病例1 780例。通过广义Boosted模型分析发现,证候学特征成为了影响缺血性中风复发的重要因素;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对新发及复发缺血性中风的证候诊断比较,发现气虚血瘀、阴虚风动、风火上扰、痰热腑实证候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复发缺血性中风病的证候要素痰、瘀、气虚的构成比高于新发缺血性中风病同样的证候要素的构成比(P0.01)。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风痰阻络、气虚血瘀、痰热腑实、痰蒙清窍、痰热内闭证候类型表现可能是缺血性中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P0.01);全部的风、火、痰、瘀、气虚、阴虚证候要素表现也可能是缺血性中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缺血性中风复发人群显示出了特定的中医证候特征,提示在开展中风病二级预防的研究中应重视证候学特征的因素,有必要通过更多的循证医学手段和临床实践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中医中风病证候动态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风病的证候变化繁多,辨证缺乏定量化、客观化标准。我们在临床流行病学(DME)的基础上,对常州地区570例中医中风病进行了证候动态诊断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中风病基础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的动态组合。  相似文献   

6.
庆慧  李建生 《中医研究》2003,16(1):52-54
中风病 ,又称“卒中”。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中风病的证候的研究 ,长期以来倍受重视 ,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中风病证候进行了大量研究 ,现将近 10多年来有关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1 中风病证候规范化研究证候是疾病某一发展阶段病因、病理、病位、病势的综合表现。中风病由于证候表现较为复杂 ,所以 ,医家十分重视对中风病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 ,在中风病的证候分型方面研究 ,许多专家提出了不同看法。王顺道[1] 等的研究发现中风始发时 ,风证占重要地位 ,出现概率为 86 .16 %。其后依次是火热证、痰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要素的提取,探索以证候要素为核心的中医辨证方法新体系。方法: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缺血性中风病的证候要素进行提取。结果: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5个证候要素及所包含的症状。结论:证候要素及所包含的症状的提取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风病始发态证候与脑病理改变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采用证候量化诊断及CT或MIR影像学诊断同步调查的方法,对1663例中风病始发态意者证候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组合形式、组合形态与出血、梗塞、混合等性质,左、右、双侧等侧位,脑出血区域,脑梗塞血管系统,出血量、梗塞范围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证候与病变性质、病变范围有显著相关关系,与病变部位有一定关系,为探讨中风病证候的病理基础和特异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1996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奖奖励项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等奖 中风病证候学与诊断标准研究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王永炎等完成的本研究主要是针对中风病诊断的客观化、定量化问题,在《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一代标准)的基础上,研制出具有定量意义的第二代《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及《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为提高中风病的临床科研水平,促进国内外的中风病交流奠定基础。本研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研究方法学的要求及国际脑血管病研究标准,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复习文献,专家商  相似文献   

10.
中风病证候分布及动态变化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中风病的证候分布及不同阶段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中风病发病后第3~5日、14~16日、45~50日分别为第1、2、3观察点进行辨证量化诊断调查。结果第1观察点风证(55.56%)、痰证(54.63%)所占比例较大,其次为火热证(48.15%)、血瘀证(47.22%);第2观察点痰证居首(61.11%),其次为血瘀证(46.30%)、火热证(41.67%);第3观察点气虚证(63.89%)、痰证(62.04%)、血瘀证(58.33%)所占比例较大;3个观察点中气虚证构成比明显逐渐增加,火热证、风证构成比逐渐下降,痰证、血瘀证构成比一直较高并略有增加。证候组合第1、2观察点最多的是三证组合,两证次之,第3观察点与之相反。证候组合中第1、2观察点以痰瘀(27.78%、32.41%)最多,第3观察点以虚痰(30.56%)最多。第1、2观察点分别有腑实证75%、69.44%,第3观察点有阳虚证9.26%。结论中风病证候分布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气虚血瘀痰阻可能是中风病的根本病机,建议不断完善中风病证候辨证量化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斌 《江苏中医药》2007,39(1):27-29
目的:研究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分布。方法:运用自制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对中风病发嫡不同时点进行前瞻性临床调查,从中选取恢复期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提取恢复期证候要素。结果: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特点是以虚证为主,虚证包括阴虚、气虚。结论:中风病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研究.为中风病发病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的确立提供了支持。将推动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的建立.为最终建立中风病痛证结合的评价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艾立新  王希平  陈荣浩  王文同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141-1141,1166
目的探寻脑卒中中医证候分型与生存质量的相关规律。方法采用量化的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及脑卒中临床定量评定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对147例中风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型量化评定、神经缺损程度评定和生存质量评定,并研究其关系。结论加入中医特点辨证分型后,生存质量量表描述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高颖  马斌  刘强  钟海珍  黄粤 《中医杂志》2012,53(1):23-25
目的 验证《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诊断量表》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法 采用中医证候诊断量表4+1的临床验证新模式,进行了两轮多中心临床验证,共有21个省市的23家脑病专科协作组单位参加,共验证急性期和恢复期不同时点的中风患者1 053例.结果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在特异性、敏感性和判断准确率上明显优于1994年《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结论 该量表适合于对中风病急性期和恢复早期患者证候的诊断,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4.
宋汉秋 《河南中医》2011,31(10):1094-1094
目的:研究进展型缺血性中风的证候学。方法:对87例符合进展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进行量化诊断,每个证以7分为证候诊断成立,最高30分。结果:痰瘀证、风痰瘀证常挟气虚证候,气虚血瘀证候多见,阴虚证候型相对较少。结论:气虚血瘀证是进展型缺血性中风的主要证型之一,中风病急性期应重视气虚在中风病进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证候复杂多样.<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将中风病证候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6个基本证候要素,这些证候要素在临床上有较广泛运用.但由于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在中医证候及现代医学病理生理机制上存在差异,而此类调查却未将两者区分开来,因此缺血性卒中证候学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6.
中风病急性期证候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相关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证候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旨在为证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5例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同时检测患者血清TNF-α值,并对TNF-α和中风证候作相关性分析。结果:(1)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总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性(P0.01),而与年龄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2)中风病急性期TNF-α水平与痰证积分和痰证程度呈正相关(P0.01),和其它证候积分与程度无关(P0.05);(3)对可能影响TNF-α水平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后得出痰证积分对TNF-α水平的贡献度最大。结论:(1)中风急性期患者TNF-α水平与痰证积分和痰证程度有相关性;(2)TNF-α可能是中风病痰证的物质基础之一,参与了痰证的病理过程,可作为中风病痰证辨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风病阴虚阳亢证与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关系,以从微观角度寻求中风病证候的辨证依据。方法 应用证候辨证量化诊断方法对151例经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的患者进行量化评分,将其分为阴虚阳亢证和非阴虚阳亢证两组,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本病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ET含节,并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ET含量均升高,与健康人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阴虚阳亢证组ET含量较非阴虚阳亢证组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中风阴虚阳亢证与ET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该病早期微观辨证分型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风病急性期证候与基础病病史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56例中风病患者依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的6大基本证候加以辨证,并根据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病病史不同进行基本证候发生频率的分析比较。结果:中风病患者的某些基础病对于其中风证候表现有明显的影响,高血压病史中风患者的阴虚阳亢证有着显著增高的发生率(P=0.04),冠心病史的中风病患者的血瘀证发生率较无冠心病病史者高(P=0.03)。结论: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的基础病状况对其证候表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风是我国致残的首要病因,中医学主要通过四诊辨证中风病,目前尚缺乏辨识中风病不同证候的客观检测指标。本研究以脾肾藏象理论为源,浅析唾液与中风痰湿证的相关性,初探唾液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预测与诊断痰湿证中风病的价值,为临床精准防治中风病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总结中医古籍中有关“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的理论。发现痰湿同风邪一样,是中风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之一,贯穿中风发生发展的始终;唾液的生成变化与脾肾密切相关,与痰湿的盛衰互为影响;唾液蛋白质组学技术可能是预测与诊断中风病痰湿证的有效方法。微观辨识唾液之变,有可能为防治痰湿型中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编制及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颖  马斌  刘强  王永炎 《中医杂志》2011,52(24):2097-2101
目的 研制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并探讨其研制的方法学. 方法 在对证候诊断和证候评价进行界定基础上,通过分析两轮专家问卷调查数据和14880例次临床信息采集数据,提取内风、内火、痰湿、瘀、气虚和阴虚6个证候要素,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价各证候要素相关条目专家评分的一致性,Spearman秩相关系数评价四诊信息条目对证候要素的诊断重要性,采用Logistic判别法构造量表诊断模型并为量表条目赋权.结果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适合于对急性期和恢复早期患者的证候诊断,在特异性、敏感性和判断准确率方面明显优于1994年《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结论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临床可操作性强,其研制方法可为病证结合临床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