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剂学》《中药学》是介于中医学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对统编教材《方剂学》《中药学》及日本医家吉益东洞著作《药征》的学习和临床运用中,发现这些教材存在试图借助病因病机,模糊药物客观指征的现象,以酸枣仁汤、小青龙汤、济川煎等方剂以及酸枣仁、麻黄、桂枝等药物为例对此问题重点阐述.认为过于强调方剂或药物对应的病机在组方遣药治病中的重要性可能是症结所在,而相比之下《药征》对每昧药物分别从功效主治、考征、互考、辨误和品考这5方面进行论述,很好地弥补了当前《方剂学》《中药学》重病因病机,轻方证、药证之不足,对于今天临床用药遣方更有直接指导意义.故此提出,方证、药证应当分别是方剂学和中药学核心,寻找方药与其主治病证症状体征的对应关系是方剂学和中药学教学的关键,重视方药使用的客观证据指征是方药学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
《方剂学》总论是关于学科概念、内涵特征、核心理论及基本技术的概括性论述。其内容不仅是方剂学的核心理论,也是课程知识逻辑化的基础,在教材编写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以全国统编《方剂学》教材主要版本中的上篇总论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方剂学理论的演变与发展,探讨目前教材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科方剂学课程改革跨学年二段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鸣  倪诚 《中医教育》2006,25(1):22-25
方剂学二段式教学改革是指将方剂学课程设为方剂学I和方剂学Ⅱ两个部分,分别于第三学期和第七学期两个不同阶段实施。通过4年多的实践,我们在方剂学二段课程的编制思路、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要点及选用合适教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经验,也使方剂学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4.
潘霏  钟相根 《吉林中医药》2015,35(4):331-333
中病反应是指患者服药后产生的主观或客观的有利于疾病向愈的反应,是药后起效的重要指征。明确经方药后中病反应,掌握达到中病反应的机理和方法,将极大提高经方现代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对桂枝汤中病反应之微汗出的机理、使用方法、意义进行具体解析,明确了桂枝汤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以供临床应用参考,同时为经方现代临床应用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千金方》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先河,其脏腑门下方剂按虚实划分,对脏腑虚实方从病理到方药构成及配伍进行理论剖析,是传统方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传统理法方药的角度分析《千金方》肝实热门下方剂的主治及组方配伍特点,旨在通过经典的方剂学研究路线为分析和更好的应用《千金方》中的有效方剂提供一条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关静娴 《新中医》2012,(11):176-177
先祖父关济民(1909-1979)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药方剂教研室顾问,广东省第一批省名老中医。先祖父一生致力于中医药教育与临床治疗研究,曾主编或审编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神农本草经讲义》、《中药学讲义》、《方剂学讲义》、《中医方药  相似文献   

7.
基于药效的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药复方指征药代动力学"概念,并对其科学内涵、研究思路和方法做了深入阐述,并在数据处理分析这一核心问题上提出了解决关键,这为中药复方的PK-PD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对阐明复方物质基础和方剂配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验方剂学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者探讨实验方剂学的建设思路。从确定实验方剂学的学科地位入手,探讨了实验方剂学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学科特点。实验方剂学以"继承,探索,创新,发扬"为特色,有其自身特点,应予以发扬。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方药运用技能是制约临床中医诊治水平提高的瓶颈之一,也是方剂学教学中的难点。方剂最初可能是临床医家有效案例的直接记载,将临床病案引入方剂学教学,不仅符合学科特色,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提高临证方药应用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方剂学教学无疑是最适宜开展案例式  相似文献   

10.
胡小勤 《国医论坛》2012,27(2):49-50
“方证相关”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是方剂学中一个重要的逻辑命题,已成为临床防治疾病的最基本技术规范。方药与病一脉相承,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近20年有关苗族医药的文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有关苗医药方药的资料进行针对性研究。通过对有关治疗风湿类疾病的组方进行分析研究,将风湿类疾病按苗族医药理论分为冷热两大类,结合苗医药生理观、病理观等理论进行系统的认识。通过所查阅的组方中选取部分组方进行方药分析,力求探索一种以苗医药特色理论阐释苗药效验方的方法和思路,为苗族医药方剂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顺 《山西中医》2009,25(1):36-37
配伍是方剂的核心问题,研究配伍的目的是揭示方剂的配伍规律。方剂配伍规律是方剂学学科定义的三项研究对象之一,也是方剂学与中药学、临床各科相区别的关键内涵所在。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学者陆续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内容和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将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内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鸡鸣散由槟榔、木瓜、吴萸、陈皮等七味药组成。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它的配伍特点,处方用量、服用方法,临床运用等。每为人们所忽略,故特撰此文,目的在于引起各家重视,便于进一步研究。一、关于本方方源鸡鸣散最早见于何书?说法颇不一致,严苍山《校订增辑汤头歌诀、续编》谓出自《证治准绳》,其后,《方剂学》教材1~4版均从其说;广东中医学院《中医方药学》、山东中医学院《中药方剂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方剂学》在教学中存在与临床脱节的现状进行了阐述,认为《方剂学》教学目的应该是通过方剂内容和组成方法的学习,掌握临床方药变化规律。因此在教学中着重于总论与方药配伍规律,并精选目前常用的、有代表性的、比较系统的临床用方及临床新进展,让学生执简驭繁,纲举目张,以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方剂学》。  相似文献   

15.
关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要符合中医临床诊疗模式,应该遵循"方-证-病-效"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所谓"方",是指临床疗效确切的经典复方."证"是指方证,即复方的临床应用指征."病",是指现代医学疾病."效"是指疗效.构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要选择临床疗效确切的经典复方并规范其临床应用指征,挖掘与复方主治证候相关现代医学疾病的关键病理环节选择恰当的造模方法,通过动物再现较直观、较明显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再以复方干预进行疗效验证.这种以临床疗效确切的经典复方为切入点,采用能够体现证候与疾病关联性的造模手段构建动物模型的思路不仅符合中医临床诊疗模式,还可以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提供思路与方法学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甘温除热法临床运用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临床适用范围(内、外、妇、儿、口腔各科)、指证、病机和方药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甘温除热法的临床应用现状,说明该法临床应用范围广,疗效理想,有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的意义,认为临床运用指征的规范统一以及相应有效方药的实践推广应用是为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方剂学教学改革是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方剂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从激发学习兴趣、注重配伍规律、突出方证相关、强调用药特色、紧密联系临床实际、结合现代研究、强化学生记忆、理清历史沿革、总结运用规律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方剂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医方剂学是祖国医学理法方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著名的方剂,在其组成结构上,贯串着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我们学习和研究方剂学必须用唯物辩证观点去观察和分析古方的创制、演变和临床运用的进展,这对临床辨证立法处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白虎四大症,一般指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而言.在中医<方剂学>和<温病学>教材中,都提出了白虎汤应用的指征是"四大症".全国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第6版)在白虎汤方解中指出:"本方适应症一般以四大(即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典型症状为依据,但在实际使用中遇有脉数有力、高热、大汗、烦渴者即可使用".同是第6版教材,<温病学>则在风温病热炽阳明证中指出:"壮热、汗大出、渴饮、脉大,为阳明热炽的四大主症",治疗用方为白虎汤.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方剂主治的规范性研究较少,通过对方剂主治源流的梳理并分析《方剂学》教材中方剂主治描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病、证、征结合”3个层次的方剂主治描述规范,从而有利于临证依法用方、规范教材和规范方剂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