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春霞  姜小鹰 《护理研究》2006,20(22):2009-2010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术后早期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差异。[方法]对30例心内直视术后病人进行24h连续的有创测压和无创测压监测,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在心内直视术后早期8h内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h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直视术后早期采用有创血压监测,能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心内直视手术8h以后可以用无创血压监测替代有创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有创动脉血压(ABP)与无创动脉血压(NBP)测量值的差异。方法对40例机械瓣置换术后24h患者进行有创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比较,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有创和无创动脉血压在术后早期(12h内)比较差异显著,12h以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的有创血压与实际血压值有一定误差,采用有创血压监测,能更准确的反映血压的真实值,心内直视手术12h以后可以用无创血压监测替代有创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有创动脉血压(ABP)与无创动脉血压(NBP)测量值的差异.方法 对40例机械瓣置换术后24 h患者进行有创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比较,并对结果 进行t检验.结果 有创和无创动脉血压在术后早期(12 h内)比较差异显著,12 h以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的有创血压与实际血压值有一定误差,采用有创血压监测,能更准确的反映血压的真实值,心内直视手术12 h以后可以用无创血压监测替代有创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4.
有创血压监测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  匡秀兰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2):1093-1094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与无创动脉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NBP)监测在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误差及原因。方法对36例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休克早期患儿进行有创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比较,在监测有创动脉血压时,同时选取同一侧上肢进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创和无创动脉血压在休克早期(24~48h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在休克后期(48h以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休克早期的有创动脉血压与无创动脉血压值有一定差别,在临床治疗时,应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无创血压测量仪血压测量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52例病人在同一时间内进行汞柱式血压计、多参数监护仪两种无创血压、脉率及操作时间的监测。结果经配对t检验,两种无创血压测量仪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值、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5);经相关性分析,汞柱式与监护仪其收缩压、舒张压及脉率相关系数均大于0.8,提示汞柱式与监护仪相关性好。测量时间监护仪较汞柱式每人次操作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护仪所测的血压值完全可以代替汞柱式血压计所测血压值,抢救病人时为了节约抢救时间可直接用监护仪测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动态变化,探讨血清cTnⅠ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光化学法检测34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观察组)术前,术后6、12、24、48、72h和32例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对照组)术前,术后12h的血清cTnⅠ水平,同时采用免疫抑制酶动力学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活性。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cTnⅠ水平和CK—MB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h血清cTnⅠ水平和CK—MB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血清CK—MB活性术后6h开始升高,术后12~24h达高峰,术后48~72h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血清cTnⅠ水平术后6h开始升高,术后12h达高峰,术后72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12h血清cTnI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K—MB活性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可引起心肌损伤。血清cTnⅠ水平检测优于血清CK—MB活性。血清cTnⅠ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有创血压监测在休克早期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该院救治的早期休克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选择同侧上肢动脉分别进行有创血压(IBP )监测和无创血压(NBP)监测,比较两种方法在早期休克患者救治中的效果。结果 IBP监测在0 h、6 h和12 h所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NBP监测所得的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P作为一种持续的血压监测方法,准确度非常高,监测过程中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且可以随时获取血压,还可以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对于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非常有帮助,能极大地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休克患者的血压监测中应作为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无创间接血压测量与有创直接血压测量两种不同方法的比较,探讨无创间接血压测量法反映患者真实血压的可靠性、误差及原因。方法 患者选自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期间在我院心导管室行心血管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同时应用无创及有创方法测量血压,并测量在上肢袖带缠绕处上臂周径,统计学处理后分析有创与无创血压的相关性及上臂周径对无创血压测量的影响。结果 水银柱式血压计测得的结果与真实血压相比SBP、DBP、PP均有统计学意义,SBP(P〈0.01)、DBP(P〈0.01)、PP(P〈0.01),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的SBP差和DBP差与臂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的血压值与真实值有一定误差,上臂周径对无创血压测量无明显影响;本研究提示对于危重患者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进行有创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脑血管疾病病人术中、术后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2例脑血管疾病病人术中、术后行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管道的保护,准确取值,预防并发症。[结果]桡动脉有创血压的监测能动态地监测病人的血压,病例中无一例出现有创动脉测压的并发症及脑出血。[结论]防止桡动脉有创测压管的脱落、维持管道的通畅及做好正确的取值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呼吸衰竭42例,24例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组),18例加用鼻导管吸氧(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h、24h呼吸、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的变化,并比较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2h、24h后呼吸、心率、血气监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P〈0.05;t=5.02,P〈0.05),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状态,促进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对照组进行正中切口手术。结果无早期死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膈神经麻痹、二次开胸、切口感染及严重肺部并发症。两组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胸时间、ICU停留时间、胸腔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需要熟练的心外手术操作技巧,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下肢止血带使用时间对血流动力学及组织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使用气压止血带的不同时间对血流动力学和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下肢使用气压止血带时间较长的手术病人,每次充气60min后放气10min,于术前、每次止血带放气后10min监测病人血压、心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统计分析病人使用止血带1h、2h、3h、〉3h的局部表现和感觉情况。[结果]使用止血带〉3h有23.1%的病人出现止血带局部不适;使用止血带1h放气10rain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PT、TT和FIB与术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止血带2h放气10min后,MAP、心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TT和FIB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止血带3h,放气10min后,心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P、PT和FIB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止血带〉3h放气10min后,MAP、心率、FIB、PT、TT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止血带时间越长引起肢体缺血而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的改变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金晖 《全科护理》2012,10(26):2408-2409
[目的]防止脑出血病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方法]将102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术后帮助病人早期进行下肢被动运动。测定两组病人术后6h血压、心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病人术前、术后7d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进行分析,观察是否有血栓形成。[结果]观察组术后6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7d血流峰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辅助脑出血病人加强下肢被动运动并鼓励病人早日进行主动运动,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病人低血糖和低血压发生情况,以指导护士对病人术前肠道准备的护理。[方法]在病人入院次日06:00(空腹血糖)、术前22:00和术晨06:00分别测血压和血糖。对3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术前晚和术晨血糖值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其中术前晚和术晨有4例出现低血糖,术前晚与术晨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变化在本次研究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前病人在肠道准备后术前晚和术晨血糖值均低于入院时水平。提醒护士护理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患者桡动脉与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的差异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肝移植术后患者22例,对肝移植术后入ICU当时至术后1天内8个时间点,同步进行桡动脉和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根据股动脉收缩压水平分为3组:A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90~140 mm Hg(1 mm Hg=0.133 k Pa);B组,SBP140 mm Hg;C组,SBP90 mm Hg,测量桡动脉与股动脉有创血压的差值。结果当股动脉收缩压在正常范围内,股动脉与桡动脉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股动脉收缩压90 mm Hg时,股动脉的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桡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股动脉收缩压140 mm Hg时,股动脉收缩压明显小于桡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低血压及高血压状态下,桡动脉与股动脉有创血压存在较大差异,低血压状态下桡动脉血压监测易低估患者实际血压水平,而高血压状态下表现为高估患者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的安全有效因素。方法对64例接受治疗患者,有58例属序贯时机成熟拔管,无创通气时随机分为经鼻腔气道吸痰组(治疗组)(38例)和非经鼻腔气道吸痰组(对照组)(20例),另外6例因其他原因超前拔管亦行经鼻腔气道吸痰(非常规组),比较其拔管后48h内(围序贯期)再插管率、围序贯期吸痰次数、48h后肺部再感染率、无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围序贯期再插管率、48h后肺部再感染率、总机械通气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围序贯期吸痰次数[(3±1.1与7±1.9)]明显减少(P〈0.01);无创通气时间[(36.1±9.2与47.7±10.1h)]、住ICU时间[(12.3±3.4与16.1±4.9h)]明显缩短(P〈0.01、P〈0.05),非常规组与对照组比较除无创通气时间明显延长[(61.4±11.7与47.7±10.1h)](P〈0.05)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腔气道吸痰能有效清除气道痰液分泌物,保证气道通畅,降低排痰功耗,减轻呼吸肌疲劳,可提高无创通气效果,缩短序惯时间,缩短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7.
休克早期患者有创和无创血压监测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休克早期患者的有创和无创血压监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休克患者血压监测的最佳方法。方法对56例休克早期患者选择同侧肢体动脉进行有创和无创血压监测,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休克早期患者在早期(48 h内)有创血压明显低于无创血压,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后期(48 h后)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休克早期患者,在早期(48 h)应采用有创血压监测,以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在后期(48 h后)可以用无创血压监测代替有创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术后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0年5月634例心内直视术后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过程。结果除3例患者导管脱出,2例连接不紧密,1例与测压管脱开,2例导管堵塞外,其余均未发生感染、出血、栓塞及肢体远端肿胀等并发症。结论有创血压监测是心内直视术后必不可少的监测方法,护理的重点是保持管道通畅、固定,预防感染、出血、栓塞及肢体远端肿胀。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疾病手术病人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脑血管疾病病人术中、术后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2例脑血管疾病病人术中、术后行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管道的保护,准确取值,预防并发症.[结果]桡动脉有创血压的监测能动态地监测病人的血压,病例中无一例出现有创动脉测压的并发症及脑出血.[结论]防止桡动脉有创测压管的脱落、维持管道的通畅及做好正确的取值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成人有创血压及无创血压测量值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成人有创血压及无创血压同一时间段测量值的差异。方法:对20例成人患者进行l000次的血压监测,对同一病人存在的差异和20例病人的平均差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有创血压值不论是同一病人.还是20例病人均高于无创血压.并且收缩压差值比舒张压差值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时,应考虑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的差异性.特别是血压处于临界水平时,更应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