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生,重在养     
所谓养生,亦即保养、调养、颐养生命。 人自胎元初孕直至婴幼、丁壮、老迈,只要一息尚存,就需要养生,只不过是养生的方式因人之不同且产生诸多的差异罢了。 养生的方式虽因人而异,养生的目的却很一致,那就是延年益寿,康健无疾。  相似文献   

2.
浅谈桂枝加附子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深研经方临床扩展应用之目的出发,本文总结了《伤寒论》中桂枝加附子汤的临床扩展应用经验.笔者指出:临床不必拘泥于该方原文原意的过汗误治伤阳之病因,只要谨守阳虚兼太阳中风、营卫失和之病机,该方就可广泛用于阳虚感冒、暴喉喑、阳虚自汗、药毒漏汗、风隐疹、鼻鼽、冷泪等多种病症,并收到良效.  相似文献   

3.
李真人长生十六字妙诀河南郑州上街人民医院孙振涛此功源自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养生八笺》之《却病延年笺》。其李真人似当为道家之宗老聃李耳,或为他人,不必深究,但其十六字妙诀却是奇验非常,不可不学、不可不用的。这种功法最大的优点在于随时随地可行,只要稍有闲...  相似文献   

4.
阐明天人相应论在养生保健活动中的指导性作用。认为:人类生活于天地之间,生命活动规律与自然规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医学养生的基本特点有二:一是顺天道而行,即顺四时阴阳之消长,顺万物自然之动静,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二是应地道而动,考察地势之高下,阴阳之偏颇,五味之盛产,而养形、养神;从上述两个方面入手,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心常异俗     
虽有求营之事,莫生得失之心。迹与人同,心常异俗。〔解读〕人生在世,为了生存,难免要有所谋划和追求,有谋划和追求就有成功和失败,这是很自然的,不必过于看重,而患得患失。这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于身心不利。养生者谋划和追求的形式和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心态和常人迥然而异。心常异俗!明@万尚父  相似文献   

6.
安培国 《气功》1998,19(4):184-186
李鹏飞,元代池州(今安徽青阳)人,为儒医、养生家。号澄心老人,著《三元延寿参赞书》,本书以精气不耗、起居有常、饮食有度为养生之三大纲领。从"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篇中可以看出,因其是儒医,所以他的房养思想是以医家的思想理论体系为指导的,而有别于其它流派房中养生思想。他认为"男女居室,人之大伦",指出"元气有限,人欲无涯";强调保精爱气"可以得天元之寿矣"。从他把"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列在诸章之首,就可以看出他对房中养生是非常重视的。在"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篇中,共有九个章节:l、欲不可绝;2、欲不可…  相似文献   

7.
五关     
目爱彩色,命曰伐性之斤;耳乐淫声,命曰攻心之鼓;口贪滋味,命曰腐肠之药;鼻悦芳馨,命曰熏喉之烟;身安舆驷,命曰召蹶之机。此五者,所以人养生,赤以伤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悠闲养生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总之,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善良是心理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相似文献   

9.
刘莉  赵淑斌 《山西中医》2009,25(9):58-58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功能降逆化痰,益气和胃。本方以辛味之旋覆花宣气涤饮,下气消痞;生赭石重镇,使饮邪不得上泛;参、草养正补虚;姜、枣调和脾胃;姜夏相配,以消除噫气,使浊邪下降,中气得升。临床中,不必拘泥于汗、吐、下后,只要切中胃虚痰阻、气逆不降之病机,即可应用,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灸大成》中明确了阳陵泉穴的定位及操作:膝下一寸,外廉陷中,蹲坐取之.可单独取用,也可配伍其他穴位同用,可针可灸,针六分,灸七壮,也可采用烧针尾(即温针灸)的操作方法.现多直刺进针1 ~1.5寸,临床应用时,不必过于拘泥于进针深度,要根据患者胖瘦、病位浅深以及患者耐受程度,灵活选择进针深度,以得气为度,"气至而有效"...  相似文献   

11.
养生必养德大德必得其寿我国在古代就提出:“养生必养德”的理论。孔子在“中庸”中说:“大德必养其寿”,又说:“仁者寿”。仁字的结构即为二人,其含义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乐于助人,搞好人际关系。孟子也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一。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中国气功文化,源远流长。在先秦的诸子百家著作中不乏气功养生的论述,《荀子》中有"修身"一章。苟子提出了治气养生的方法,是要调和情性的偏颇,要从善如流,要合乎自然规律,他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凡治气养生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生之术也。"在《荀子·解蔽》一章中又说;"故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道'?曰虚一而静…  相似文献   

13.
痈之初宜消,脓已成宜托,溃之后宜补。这是治疗疮疡总的原则。阴证及阳痈溃后宜补为常法。而阳证之补则医家有忌,犹恐补剂以实实火,但笔者认为只要辨证得当,可不拘泥于阳证忌补。  相似文献   

14.
介绍导师孙西庆教授运用仲景经方小柴胡汤调和阴阳治疗梦游症、心悸验案2则,指出小柴胡汤临床运用时,不必拘泥于脉症,见“阴阳失调、发作有时”之病,便可考虑施用。  相似文献   

15.
革命家的养生是养生领域中一支绚丽的奇葩,因其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而备受人们的重视。春节过后,笔拜访了谢觉哉的夫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席王定国老人。她曾经三过雪山草地,长征途中历尽艰险;西征之后参与救助2000余名革命同志逃离虎口,被传为佳话;初入革命队伍时  相似文献   

16.
郑寿昌 《养生月刊》2004,25(10):910-910
补可养生,多知常行;“泄”亦养生,鲜知少行。“泄”亦养生,内容颇丰。集医理及实践之经验,笔者认为有生理、心理和生理心理交融之“泄”。  相似文献   

17.
石柱国 《气功》2009,(1):40-43
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造诣,通达精深,这是众所周知的,其养生之道,亦有不少远见卓识,却鲜为人知。只要翻开他的《欧阳文忠集》和《删正黄庭经序》,汲取其养生健身之良言妙策,便可给人启迪,增寿延年。  相似文献   

18.
中医方证研究存在两大难题,一是模型动物证的标准化,二是评价实验效果指标的特异性。如何解决?一方面继续按现有的方法去做,以期量的积累而达到质的飞跃;另一方面采用西医的疾病模型,不必拘泥于证,治疗上既要吸取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经验,又要敢于突破常规,把目标定位在解决医学难题上。  相似文献   

19.
常钢 《世界中医药》2007,2(5):290-290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厚朴、生姜、甘草、人参组成,具有健脾温运、宽中除满功效,原用于治疗发汗后腹胀满症.本方经笔者数年临床应用发现可用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不必拘泥于汗后,只要病机适当,效如桴鼓.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有心人无处不养生,一吐一纳之间,挥毫泼墨之际皆是养生.许多养生之方,看似简易平常,但只要做到专而精,恒常习之,同样能获奇效.如下面的按摩导引歌诀便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