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0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0例均为女性,年龄9例41~51岁,1例15岁,平均年龄43岁,临床均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临床及穿刺细胞学大部分均误诊,病理切片诊断良性6例(其中1例良性叶状肿瘤第一次病理切片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交界性3例,恶性1例,其中1例复发,1例死于肺转移。镜下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丰富的间质细胞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好发于40~50岁女性,组织学上需与纤维腺瘤、癌肉瘤、间质肉瘤、化生性癌等鉴别。该肿瘤易复发,对良性叶状肿瘤行扩大切除术,交界性及恶性者宜作乳腺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52例中良性42例,交界性8例,恶性2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0.8岁。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不同异型性的间质成分混合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分叶状纤维腺瘤、巨纤维腺瘤、乳腺癌肉瘤和乳腺肉瘤等鉴别,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易复发和转移,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乳腺叶状肿瘤23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3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良性7例,交界性14例,恶性2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0岁。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不同异型性的间质成分混合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分叶状纤维腺瘤、巨纤维腺瘤、乳腺癌肉瘤和乳腺肉瘤等鉴别,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易复发和转移,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年轻患者反复复发的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3例年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及预后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6岁、20岁及25岁。复发1~4次,最后病理诊断均为乳腺叶状肿瘤,1例良性,2例交界性(中间性)。结论:年轻患者乳腺叶状肿瘤容易复发,不易转移。诊断要根据组织学特征、肿瘤大小、边缘状态、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等综合评估,要与幼年性纤维腺瘤和管内型纤维腺瘤等鉴别。确诊后应做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叶状肿瘤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20例均为女性,其中良性9例,交界性7例,恶性4例。镜下瘤组织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不同分化程度、活跃增生的间质细胞组成,形成明显的叶状结构。免疫组化显示CD34、CD10在良、恶性叶状肿瘤鉴别诊断中有一定意义。结论乳腺叶状肿瘤较为少见,多发生于35~50岁女性,组织形态变化多样,交界性和恶性病例复发率高,少数可发生血道转移,淋巴结转移少见,组织学上应与富于细胞性腺纤维瘤和真性肉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张剑辉  张欣  胡锐  张蒲容  田超 《西部医学》2012,24(5):948-949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4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评估乳腺叶状肿瘤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42例患者病理诊断良性25例(59.52%),交界性11例(26.19%),恶性6例(14.29%)。单纯肿块扩大切除术术后复发11例,复发时间为上次治疗后3~25个月。单纯乳房切除组1例局部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8个月。单纯乳房切除加低位淋巴结切除术12例,随访4~37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乳腺叶状肿瘤是乳腺疾病中少见的一种纤维上皮性肿瘤,属于潜在恶性肿瘤,具有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风险,预后较好,目前乳腺叶状肿瘤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其余辅助治疗效果仍在探讨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良性16例,交界性2例。肿瘤大小不等,均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块,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上皮成分和过度生长的间质成分的混合。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依据病理诊断,交界性易复发,临床治疗首选手术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8.
李雪芬  陈红  滕娟 《右江医学》2004,32(1):58-58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 ,分类和诊断标准。方法 对 5 8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良性 2 6例 ,交界性 19例 ,恶性 13例 ,均为女性 ,发病平均年龄为 48.9岁 ,通过对其病理特点的研究 ,完善了诊断标准。结论 良性的治疗应选择肿物扩大切除术、对于复发的交界性和恶性应作乳房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结果患者共计46例,其中良性35例(76.09%),交界性8例(17.39%),恶性3例(6.52%)。临床治疗25例为单纯肿块切除,17例扩大肿块切除,2例为单纯乳腺切除,2例为改良根治乳腺切除。所有患者随访至今,除3例局部复发及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其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乳腺叶状肿瘤是乳腺疾病中少见的一种纤维上皮性肿瘤,属于潜在恶性肿瘤,明确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以及最佳手术方案的选择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007年1月~2014年9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的4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8例PT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1岁。均以乳腺肿块就诊,肿块直径从1.5~25 cm不等,平均6.7 cm。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22例行肿块单纯切除术,14例行肿块扩大切除术,12例行乳房切除术。参照2003版WHO标准将组织学分级分为良性PT 27例,交界性PT 15例,恶性PT 6例。其中30例获随访3~48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复发4例。结论:PT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肿瘤,准确把握PT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由良性的腺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共同组成的双相性肿瘤,其在临床上少见,仅占所有乳腺肿瘤的0.3%~1%[1].乳腺叶状肿瘤常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生长时间较长,因突然迅速增大而就诊.由于乳腺叶状肿瘤的发病率低,临床报道罕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甲乳疝外科收治1例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伴破溃术后复发的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7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17例叶状肿瘤良性居多(9/17),多发于中年以上女性,叶状生长模式,组织学为良性腺上皮和不同异型性的间质成分混合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与鉴别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观察。  相似文献   

13.
乳腺叶状肿瘤30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确诊的30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良性叶状肿瘤16例,交界性叶状肿瘤9例,恶性5例。行局部肿块切除8例,单纯乳房切除术8例,改良根治术13例,姑息性肿块切除术1例。其中20例获随访1~24年,随访期间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存活,其中4例因肿瘤复发再行乳房单纯切除或改良根治术。结论 手术方式的选择对预后影响较大,扩大的局部切除或单纯乳房切除为推荐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生物学行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1988年~2005年18年间收治的15例乳腺叶状肿瘤复习并分析、随访.结果 10例中作快速诊断误诊4例,局部复发5例,肺转移1例.结论 乳腺PT由良性上皮成分和过度增生的间质构成,乳腺叶状肿瘤易误诊,其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交界性和恶性PT较易复发和转移,手术以广泛局部切除或全乳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良性10例,交界性3例,恶性2例。根据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大小、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等因素,10例行局部切除术,2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3例行乳腺癌改良切除术。12例获随访,1例远处转移死亡,3例局部复发。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发病率低,局部扩大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乳腺叶状肿瘤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复发、转移因素,为术式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8年1月-2009年10月间经手术并经病理诊断的6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情况。结果66例中,恶性11例,交界性3例,良性52例。初次手术即在我院者57例,随访39例,6例局部复发(15.4%),其中良性2例,交界性1例,恶性3例。复发后来我院诊治9例,随诊7例,再次复发4例(57.1%)。因肺转移死亡3例,均为多次局部复发的恶性叶状肿瘤患者。结论再次局部扩大切除术后仍复发的良性病例,及初次复发的恶性病例,应尽早行乳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临床诊断和治疗,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60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显示有38例患者为良性,有18例患者为交界性,有4例患者为恶性。其中有26例患者实施肿块切除,有24例患者实施扩大切除,有10例患者实施单纯乳房切除。随访显示,有6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占10%,经再行手术治疗后均无复发现象。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无出现远处转移现象。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在临床上需要结合患者病史、肿块大小、病理类型等进行诊断,从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手术首选手术切除,切除需要做到广泛切除包围在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18.
罗蓉  李麟  吴嘉瑜 《中国现代医生》2014,(16):90-92,F0003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09~2013年东莞市人民医院及东莞市莞城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确诊恶性前有多次手术治疗史及复发史,2例为首诊。末次手术乳腺区段切除1例,单纯乳腺全切除加前哨淋巴结探查2例,改良根治术3例;术后化疗2例,术后双肺转移及死亡1例,其余5例术后随访5个月~4年无复发和转移。结论乳腺恶性叶状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免疫组化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和鉴别诊断作用。大部分由良性或交界性反复复发后恶变,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式,手术切除范围和复发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总结17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治状况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施行术中冰冻病理切片及术后病理检查,其中良性11例,交界性4例,恶性2例。3例行局部切除术,5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8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部患者获随访;复发4例,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年半死于肺转移。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价值有限,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避免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例(14例次)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次患者的平均年龄43.5岁,按WHO(2003年)分类标准,其中5例次良性,3例次交界性,6例次恶性;5例次局部扩大切除术,7例次单纯乳腺皮下切除术,1例次单纯乳腺皮下切除术加植皮术;1例次行肿瘤及胸大小肌切除术。8例患者全部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2~60个月),共有6例次局部复发,1例骨转移及肺转移。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复发患者仍然首选手术,出现远处转移可考虑辅助放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