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制能够测量情志因素与脾胃病症状、辨证分型之间关系的调查问卷.方法:根据问卷设计的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制定情志与脾胃病关系调查表,收集510例脾胃病患者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统计方法,研究脾胃病与量表各因子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10例脾胃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高于男性),脾胃病的病程及严重程度与情志因素呈显著性相关,各证型的脾胃病患者心理障碍的分布权重基本一致.结论:情志与脾胃病有密切关系,治疗当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  相似文献   

2.
从脾胃与情志、肝与情志、与情志有关的脾胃病的症型探讨了情志致病的机制,对预防和治疗脾胃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为气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情志致病,直中脏腑,影响脏腑气机,造成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恶化。脾胃病与情志致病关系密切。从情志致病角度,研究其与脾胃病的关系,探讨和分析脾胃病的防治,提醒广大脾胃病患者应注意调摄情志,注重心理疏导,同时也为临床预防和诊疗脾胃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学把社会心理因素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称为"心身消化病",王庆其将由精神情志因素导致的脾胃病,或由脾胃病引起的情志病症称为"情志相关性脾胃病",文章介绍王庆其教授对情志相关性脾胃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辨治经验。  相似文献   

5.
赵彩霞 《光明中医》2013,(11):2384-2385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脾胃病已成为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脾胃病的发生多与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等密切相关,而其中情志因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致病因素.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和脏腑机能密切相关,情志的产生、活动是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一,脏腑对情志的活动起着调节控制作用,相应地情志的异常活动也会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深入探讨情志因素对脾胃病的影响与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赵彩霞(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天津,301700)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脾胃病已成为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脾胃病的发生多与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等密切相关,而其中情志因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致病因素。祖国医学认为,情志活动和脏腑机能密切相关,情志的产生、活动是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一,脏腑对情志的活动起着调节控制作用,相应地情志的异常活动也会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深入探讨情志因素对脾胃病的影响与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情志因素论治脾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情志因素与脾胃生理病理的相关性,论述情志因素致脾胃病的辨证论治,强调调理脾胃与调肝养心兼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情志与疾病     
情志是对感受到的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意志过程.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五脏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但若七情太过,超过人体自身调节的作用,使脏腑气血紊乱,则能导致疾病.情志活动失调,不仅影响着五脏的生理活动,而且可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及衰老进程.因此文献有喜伤心,大怒伤肝,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的记载.  相似文献   

9.
情志不遂致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了,现代研究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精神刺激及情志因素经常是促进本病发生、发作和恶化的主要因素.中医认为,情志不遂、饮食所伤、六淫之邪为本病的诱发因素,其中情志因素占主导地位.情志不遂,忧郁恼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侮脾,脾失健运而致诸症.现将情志不遂致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但其临床表现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解释的一类疾病,中医认为病机以脾虚气滞、胃失和降为主,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FD发病可责之于肝脾协同作用失调."怒伤肝""思伤脾",抑郁多思、郁怒焦虑会引起肝气郁结、脾气受损,脾气不升、...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提高,人际关系复杂,皆为导致思虑过度的因素,久之,情志出现异常,严重者转变为精神类疾病。又"脾主思""思伤脾",利用归脾汤健脾与养心并重的特点,以期达到根治情志病之目的。事实证明该方在治疗情志伤脾方面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负面情绪精神因素致消化性溃疡的病机(忧思伤脾、恼怒伤肝)、正面情绪精神对消化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情志因素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等论述情志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联系。指出:情志调畅则阴阳平衡,气血调和。  相似文献   

13.
陆德铭教授治疗乳腺癌重视情志因素,认为情志内伤与乳腺癌互为因果,情志内伤是乳腺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反之乳腺癌也会引起或加重情志内伤,因此陆德铭教授从心、肝、脾3脏着手,燮理气血,辨证治疗乳腺癌情志内伤。  相似文献   

14.
七情是人对周围事物的反应,不同的情志变化,可直接使脏腑功能失凋,导致病情加重。而情志的舒展、气血和顺,则可缓解病情,加速痊愈。因此,护理人员对每个病人的情志护理不可忽略。1 七情因素对脏腑的影响及所致病证 古语曰:“精神内伤,身必败之”。又如《内经》所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过极则火动于内,气逆于上,迫血妄行而成血证。最常见的情志护理以心、肝、脾三脏病证为多。情志影响于心,则心神不宁  相似文献   

15.
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联系 ,情志之伤能损五脏。《灵枢·百病始生篇》曰 :“喜怒不节则伤脏 ,脏伤则病起于阴也。”肝为刚脏 ,性喜条达舒展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中医学“胁痛”、“积聚”、“虚劳”等范畴 ,其发病脏腑多责之于肝。怒伤肝 ,郁闷伤肝。若情志失调 ,或愤怒 ,或抑郁 ,超过肝脏的调节限度将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 ,则可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可见 ,情志活动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情志护理已成为护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 2 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情志状态进行调查 ,并采取相应护理…  相似文献   

16.
论情志疗法及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情志疗法,即运用情志相胜理论治疗情志病证或躯体病证的疗法.<内经>按五行归属,将情志与五脏的关系概括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但五志与五脏不是简单机械的对应关系.情志伤人其临床所见错综复杂,既可伤及本脏,也可依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伤及它脏,或不按规律伤及脏腑.情志致病既可见形病,也可见神病,最终导致形神俱病.因此情志疗法也有"五行相胜"和非"五行相胜"情志疗法之分.由于情志致病主要影响五脏气机,故情志病证应运用情志相胜理论,并以协调五脏气机为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7.
郅琳  张雪鹏 《中医研究》2010,23(5):60-61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脾胃病已成为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脾胃病的发生多与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等密切相关,而其中情志因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致病因素。祖国医学认为,情志活动和脏腑机能密切相关,情志的产生、活动是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一,脏腑对情志的活动起着调节控制作用,相应地情志的异常活动也会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心身医学和情志因素与脾胃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飞 《河南中医》2008,28(7):16-17
心身医学和情志因素都与脾胃病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治疗脾胃病时,一定要重视调肝养心安神,以调节情志,舒畅气机,从而使脾胃升降有序,气血生化运行如常,同时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和情绪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调适,消除精神紧张和心理应激因素,避免脾胃病复发。  相似文献   

19.
情志因素作为病因或诱因参与并影响脾胃病发病及预后,研究情志与脾胃的关系、探析脾胃心身问题对诊治脾胃心身疾病十分必要。从中医心身关系、脾胃对情志刺激的易感性、情志与脾胃病的关系以及情志相关性脾胃病的辨治四个层面对脾胃心身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脾胃心身关系研究及情志相关性脾胃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詹建 《中医正骨》2000,12(8):14-14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比较全面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典医学巨著 ,其中丰富的护理学思想 ,如情志、饮食和生活起居的调养护理等 ,为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本文仅就其中有关心理护理学即情志护理学方面的论述作一浅析 ,以供同道参考。1 重视情志因素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内经》认为 ,人有喜怒忧悲思恐惊七种情志。一般情况下 ,七情是人的感情的自然表露 ,对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起着协调作用。但如果突然遭受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 ,可直接伤及五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