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糖尿病高危人群如果不进行正确管理与干预,在若干年后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这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加重社会和个人的负担,造成社会资源极大的浪费.那么,该如何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呢?  相似文献   

2.
安雪梅  汪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02-103
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提高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生存质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通过糖尿病筛查发现高危人群并进行规范管理,才能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在临床中,大部分2型糖尿病或血糖异常者并无症状,往往都是在并发症已经出现时才被诊断。因此,未病先防需普及糖尿病的筛查。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前期人群是发展成为糖尿病的高危群体,在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是防止其进展为糖尿病的最佳阶段,故不断探讨及完善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管理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对糟尿病前期人群作出健康风险评估、制定适宜的生活干预方式、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并归纳糖调节受损易患人群的体质特点,以期形成规范化的健康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治未病”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及其发病率的快速攀升以及庞大的治疗费用,已引起全球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糖尿病应该实现从治疗向预防的战略前移。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未病先防”阻止糖耐量低减向糖尿病转化;“既病防变”控制代谢指标,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人群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某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共计13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5人)与对照组(65人).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增加中医体质辨识以及相应干预措施.比较2组干预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主要评估心理领域以及生理领域);...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前期社区干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瑜瑜  陈晓雯 《河南中医》2012,32(2):157-158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及生活质量,故在西药防治本病的同时,应将预防重点放在社区,应用中医药参与糖尿病前期的社区干预,充分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有效阻断糖尿病的发生,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本文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来探讨防治糖尿病,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理论运用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杨家门社区居民健康体检中随机抽出1230人作为干预前组。随后,在社区采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将“生命在于运动”、“精神调养”、“饮食节制”等理论运用于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2012年社区居民健康体检中再次抽出杨家门社区居民1231人作为干预后组,以B型超声检查脂肪肝的发病率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结果:干预前组,超声检查诊断脂肪肝312人,脂肪肝发病率25.37%;干预后组超声检查诊断脂肪肝113人,脂肪肝发病率9.2%。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运用社区人群的日常健康教育活动中,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健康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英  田凌  杨冬霞 《光明中医》2010,25(12):2314-2316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管理已经作为一种必要的手段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发挥着守卫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1]。然而由于健康管理中的干预措施仅仅局限于现代医学的一些方法和手段,致使有些效果不甚理想,或者不能长久,或者不适合我国国情[2]。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前期是2型糖尿病发生必定会经历的一个时期,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在疾病防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将"治未病"思想引入糖尿病前期的防治中,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对处于不同状态的人群进行干预,积极发挥其作用,对于防治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制及病情进展、临床诊治等方面,概述了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预防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并提出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四诊"和辨证体系结合现代检查对糖尿病早、中期进行干预,能够在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区健康服务中,对糖尿病管理一直缺乏一种权威而实际的管理方法。本文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对中医"治未病"医学理念作了阐述,以期充分发挥中医的防病、保健等优势,探索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效能。  相似文献   

13.
余皎莹  翁丽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37+117-137
探讨结合"治未病"理念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对健康体检人群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结合常规体检及体质辨识结果开展疾病风险评估,运用中医药特色风险干预措施,分为"未病"、"已病"采取不同的健康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佳  刘兰兰  邹晓丽  董李梅 《光明中医》2023,(16):3079-3081
目的 探讨社区应用治未病理论护理管理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效果,以期为降低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社区糖尿病高危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治未病理论进行综合护理管理。随访3年,统计2组人群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及糖尿病发病率。结果 随访3年后,研究组血糖血脂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研究组糖尿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高危人群在社区应用治未病理论进行综合护理管理,可显著改善各生化指标、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范建云 《光明中医》2011,(10):2134-2135
"治未病"思想起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素问·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揭示了诸病当预防于早,勿等病成再治。《灵枢·逆顺》"上工治未病","上工"即大医、良医,"未病"指不仅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也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张利民 《新中医》2012,(7):179-180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一颗璀璨明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亦云:“上工刺其未生者,故日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实为中医学预防思想之先河。 1中医学对“治未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王岗  郑成强  刘颖  程泓  周天秀 《光明中医》2013,28(9):1808-1809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转变,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疾病的防治中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对如何在糖尿病的防治中灵活运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治未病"思想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1治未病理论的内涵与优势治未病一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但治未病的理念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其后数千年历代医家多有阐发,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大医家均继承、丰富与发展了治未病理论。这一思想的主要精髓体现在"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1]"。告诫人们要"预防为先","未病先防","见微知著","已病防变","未病先治"[2]。作为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预防医学,最基本的思想治未病,不仅为  相似文献   

19.
从糖尿病前期谈"治未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未病是指不具有诊断某种疾病的特征性症状的前病状态,即"无典型症状,有客观证候"。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指在发现异常苗头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逆转其发展方向,恢复其正常状态。防病于未然,治病于潜伏阶段,是中医"治未病"的精髓。糖尿病是一种生活习惯病,其未病状态是指糖尿病前期,主要表现为糖耐量低减。古代治未病尚包括"已病防变",现代医疗对象的主体是已病人群,缺少的恰恰是开展大规模的未病医疗。糖尿病"治未病"的核心思想实为早期预警、早期防治,借助现代医学的微观检测手段,结合中医学辨证论治及养生保健方法,将糖尿病治疗重心大大提前。  相似文献   

20.
“121”健康保健法集我国古典经络理论、传统气功经穴导引法和民俗疗法以及临床实践精华,充分体现了“治未病”的理念,是一套容易操作且行之有效的健康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