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祁门县位于安徽省的最南端,全县共有4个乡镇,9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9 025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1 227 498m~2,历史累计病人1 003人。1992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后即转入疫情监测。从1998年开始,我站在对原历史有螺区进行螺情监测的同时,对原流行区境内及其周边的历史无螺区也进行了螺情调查,现将1998~2001年历史无螺区螺情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昆山市曾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全市总人口58万多,累计查出钉螺面积1.56亿m2,累计查出血吸虫病人28万余人,其中5%是晚期血吸虫病人(简称晚血)。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于1993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达标后转入巩固监测,现把4年来血防巩固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监测内容和方法1.1螺情1.1.1对5年来有螺条块,坚持复查复灭。每年春季3月一4月份查螺前,对有螺条块进行以改变环境为主的巩固性天螺;对有螺讨进行普查,秋季对有螺村河道、池塘进行诱螺,并对有螺环境进行多回合扩大范围复查。1.1.2对连续5年以上天螺的村,春季每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钉螺监测数据,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区螺情变化情况,为钉螺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在全国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和三峡库区潜在流行县(市、区)设立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按照不同流行类型开展螺情监测.其中流行区监测点采用系统抽样...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景德镇市为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全市于1958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3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同年,因行政区划变更,鄱阳县血吸虫病疫区徐湾村划入景德镇市昌江区鱼山镇。1996年对该村全面查螺,发现钉螺面积7.07hm^2,对全部有螺田地实施水改旱灭螺措施。1999年10月景德镇市血吸虫病防治站对历史有螺区监测时.  相似文献   

5.
祁门县位于安徽南端皖南山区,西北与本省池州市东至、石台县为邻,南面与江西省接壤,全县有2个镇(撤乡并镇前为4个)、9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有螺面积127.8hm2\血吸虫病人1 003人.1992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进入监测巩固阶段.16年来,未发现血吸虫病人和病牛;近8年,局部出现螺情回升.现将16年来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及时掌握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巩固方案(2007年修订版)>,对浙江省54个县的452个乡(镇)3 657个村开展螺情和疫情监测.螺情监测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查到的钉螺用压碎法检查血吸虫感染,用土埋结合药物方法灭螺;疫情监测用血清学筛查,对阳性者作粪检,检查有螺村和来自尚未控制血吸虫病县的人(畜).结果 在18个流行县(市、区)中查出有螺面积691 100 m2;解剖钉螺81 314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清学检查194 186人,阳性2 853人,阳性率为1.47%;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9例,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的人(畜).结论 今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重点应是查灭残存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5年版)》和《荆州市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2017年在荆州市7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本地居民、流动人群和家畜血吸虫感染监测,以及螺情和野粪监测。结果 2017年荆州市7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共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本地居民44 118人,发现血检阳性1 925人,总体血检阳性率为4.36%,未发现粪检阳性者;开展流动人群监测2 175人,发现IHA血检阳性93人,血检阳性率为4.28%,未发现粪检阳性者;共对1 937头耕牛进行了粪检,未发现血吸虫感染耕牛。在69个监测点查出有螺环境1 302处,有螺面积1 923.64 hm2;共调查钉螺348 756框,有螺框出现率为17.19%;捕获活螺142 494只,活螺平均密度为0.41只/0.1 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在23个监测点的41处有螺环境检获各类野粪596份,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野粪。结论 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已处于较低水平,但仍存在疫情回升的潜在因素,需继续加强监测工作,进一步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8.
百色地区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属岩溶地貌 ,有螺环境复杂。经过长期反复斗争 ,1 985年经考核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即转入监测阶段。 2 0 0 0年对原有螺区且尚未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和近 1 0年来查到残存钉螺的区域、毗邻地段为螺情重点监测区 ,对低年龄组、幼畜和野生动物进行新感染观察 ,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基本情况百色地区血吸虫病流行于平果、德保和靖西 3县 1 8个乡 (镇 )、71个行政村、337个自然屯 ,疫区人口 91 5 64人 ,全地区历史有螺面积 4 43665 8m2 ,钉螺主要分布在河沟、荒地、荒塘、畦地、石芽地、水淹地、闷水口、田边…  相似文献   

9.
嘉兴市原属水网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所属7个县(市、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20100万m,历史累计病人127.3万人,晚血4.6万人,其中嘉善、嘉兴二县(区)曾是全国10个最严重的血吸虫病流行县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反复防治,1994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并于1995~1998年进行了监测。1监测内容和方法1.1螺情监测对3年内有螺的村,每年春季轮流普查1次;对3~9年无钉螺的村,每年轮流查1/3村或面积;对10年以上无螺的村,每年轮流查1/5村或面积。对未经彻底改造的钉螺孽生地、毗邻交界处、引进外来水生植物的地段、钉螺反复出现的环境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金湖县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防治效果,探讨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 方法  收集金湖县1970~2013年血吸虫病防治资料,对不同年代和不同时期血吸虫病情、螺情以及所采取的防治策略、防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金湖县1970 年起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属血吸虫病轻度流行区。历经传播控制、传播阻断、巩固监测等不同防治阶段,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的流行,1997 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现已连续23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的粪阳病人、病畜。至2013年底,累计查螺面积278 407.07hm2,发现有螺面积3 420.98hm2。环境改造灭螺面积60.96hm2,药物灭螺和巩固性灭螺面积8 820.94hm2 ,有螺面积下降了99.64%。累计查病503 265 人次,发现血吸虫病人1 785例,查畜41 114头次,发现病畜397 头。治疗血吸虫病人2 795人次,病畜468头次。 结论  金湖县已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的传播,但钉螺复现和新发现螺区时有发生,而且存在输入性传染源,极易引起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应加强本地监测和巩固工作。  相似文献   

11.
安徽屯溪区18年钉螺残存情况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屯溪区辖9镇(办事处)68个流行村(居委会),总人口152 435人。原属山丘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294.86 hm~2。经30多年的积极防治,于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6年转入巩固监测阶段,坚持“以螺情监测为主,病情监测同步”的策略。18年来,调查环境27 967处,查螺3 246.46 hm~2,反复灭螺14.76hm~2。虽未发现新的螺点,但残存钉螺不断出现,2003年又查出残存螺点一处。为了评价本区螺情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消灭血吸虫病后5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苏州市历史上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 ,有 6个县(市、区 )、1 39个乡 (镇 )、2 32 7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历史累计有螺面积 4.1 3亿 m2 ,历史累计病人1 0 3万 ,其中晚期血吸虫病 (以下简称“晚血”) 2 5463人。经过几十年的反复防治 ,至 1 995年全市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 ,转入巩固监测阶段。现将1 995~ 1 999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方案1 .1 螺情监测 对 5年内查到钉螺的乡 (镇 ) ,在春季对 5年内有螺村进行普查 ,其余村查 1 /2的应查面积 ;对 5年以上未查到钉螺的乡 (镇 ) ,以村为单位查 1 /3的应查面积 ;对 2 0年未查到钉螺的…  相似文献   

13.
歙县原为山丘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而桂林镇则是重中之重,全镇历史有螺面积1353374m~2。历史病人6885人,经全镇干群四十余年的不懈奋斗,终于在1993年通过省级评审考核,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转入监测巩固阶段。现对监测工作开展以来的螺情监测结果小结如下。方法根据1993年“达标”后制定的监测方案,查阅该镇历史查灭螺资料及分片地形图,并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丹徒区三洲村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2009年疫情动态与变化,为评价防治效果和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开展人畜病情和螺情等疫情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区2009年人群血清学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率2.6%(20/768),感染率为0.13%(1/768),未发生血吸虫急性感染病例和新发晚期血吸虫病病例,家畜感染率为0。共查出有螺面积为28.5万m2,其中感染性钉螺面积17万m2、活螺和有螺框出现率分别为1.5只/框和26.24%,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002 5只/框和0.17%。结论监测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家畜已不是监测区内的主要传染源,但江滩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仍较大。建议在加大灭螺措施的同时对江滩感染性钉螺形成原因进行调查,明确各类宿主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0-2011年南京市栖霞区南中村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为评价防治效果和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每年开展螺情、病情监测。结果 2011年南中村监测点活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平均密度较2010年分别下降11.67%和95.49%,连续2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常住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从2010年的9.93%(95/957)下降为2011年的1.35%(7/519),未发现急性血吸虫感染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亦未发现粪检阳性家畜。 结论 南中村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所采取的常规综合防治措施积极有效,但有螺面积未见明显有效压缩,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提示今后要强化灭螺措施,并确保灭螺质量;同时要积极开展江滩有螺环境治理,继续开展螺情和血吸虫传染源监测,以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反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合溪水库兴建后流域内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方法2012-2015年选择合溪水库北涧入口处煤山镇 新源村作为监测点,按照《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的方法,对监测点内人畜血吸虫病病情和螺情开展监测。结 果2012-2015 年监测点内累计调查167 个环境,面积21.68 hm2,查到有螺条块2 个,面积0.1 hm2,有螺框出现率为 0.12%,活螺密度为0.019 2只/0.1 m2,解剖钉螺374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监测本地居民970人,流动人群8 748 人,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病人;监测黄牛3 085头,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病牛。结论合溪水库流域血吸虫病疫情稳定,内源 性血吸虫病传染源已消除;应加强输入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加大合溪水库流域螺情监测和环境改造力度,有效压缩钉 螺面积。  相似文献   

17.
奉化市位于浙东沿海,有9个乡镇65个村为血吸虫病历史流行区,历史有螺面积60万m2 ,有历史病人3 42 9人。1987年达到血吸虫病阻断传播标准。1990年、1995年曾两次查到遗漏螺点3个,面积14 90m2 ,现已连续8年未查到钉螺,其它绝大部分历史有螺区已无螺2 0年以上。毗邻县市无钉螺,接壤地区有大块非血吸虫病流行区相隔。防治成果巩固,疫情稳定。现行的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复杂,投入大。而近年来实际投入减少,查漏、漏查现象较多,效益差。为了提高监测质量,节省投入,作者等进行了已无钉螺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监测方法探讨,现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18.
德兴市地处赣东北地区 ,属山丘流行区。历史上有 3个乡 (镇 )、 12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累计有螺面积612 .95 hm2 ,累计血吸虫病人 45 0 5人 ,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 2 2 1人 ,病牛 147头。经 3 0多年的综合防治 ,1984年考核达阻断传播血吸虫病标准 ,进入监测巩固阶段 ,现将 1985 -2 0 0 2年的监测巩固情况报告如下。1 内容和方法1.1 螺情监测 按照卫生部的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监测巩固方案 ,重新确定查螺范围及重点地段。特别是适宜钉螺孳生环境未改造地段、与历史螺区水系相通的周边乡 (镇 )适宜钉螺孳生的地段、以及非疫区重点地段 ,…  相似文献   

19.
2003~2008年福建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福建省2003~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情况,为制定今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和福建省血吸虫病巩固监测方案,对全省16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2003~2008年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同时结合现场调查进行分析。结果钉螺面积由2003年的6.94 hm^2增至2004年的50.67 hm^2,2005~2006年经大力开展灭螺,增长态势得到遏制,至2008年,已压缩至5.77 hm^2。开展血清学监测18 000人,其中流动人口5 412人,阳性110人,经粪检查出虫卵、毛蚴者8例,均为输入病例;共检查本省原疫区医院手术切除的阑尾标本7 885份,其中检出血吸虫虫卵者8例,经追查均为历史病人;有螺区共粪检耕牛2 709头,未发现感染血吸虫。结论本省残存钉螺面积依然存在,加上外来传染源不断输入,血吸虫病随时都有死灰复燃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原为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10个区、县中有9个为流行区,共有159个乡(镇)1558个村,累计有螺面积1.65亿m’,累计血吸虫病人759287名,其中晚期病人20541名,累计病牛7487头。经过30余年努力,全市于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6年起进入监测阶段。1995年已连续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