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急救医学研究所李跃汉教授等实验研究证实,疏肝利胆方药能促进毒物从肝脏排泄,减少体内有机磷含量,并阻断毒物的肝肠循环,从而对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研究认为,有机磷经过肝脏代谢后,可以变成毒性更高的物质,而经胆道排入肠道,同时进入肠道的毒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有机磷农药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毒物,毒性物质进人机体后迅速吸收,其不良反应可涉及全身多个器官,常常伴有多个脏器的功能衰竭。病情严重、症状出现快,它可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多部位吸收,若不及时抢救,随时可导致死亡。做好抢救工作,彻底清除毒物及正确应用解毒药是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关键。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6例,现将其急救和护理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正确鉴别急性有机磷中毒的反复与反跳 ,在临床上减少误诊误治 ,提高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水平 ,就以下几方面阐述有机磷中毒反复与反跳的鉴别。1 反复与反跳概念不同反复为中毒程度不超过原来最严重的程度 ;反跳是从中毒症状缓解恢复期病情又急剧恶化 ,迅速出现比治疗前更严重的中毒症状。2 病因及机制不同反复 :一般是由于阿托品减量过快或间隔时间过长 ,体内阿托品浓度降低 ,不能对抗体内乙酰胆碱 ,再次出现中毒症状 ;反跳 :为体内残毒及体外新的有机磷毒物的再吸收 ,有机磷在肝内氧化成毒性更强的毒物通过胆汁进入肠道再吸收引起。3 …  相似文献   

4.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农药,对人畜均有毒性。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及完整皮肤吸收。吸收后大多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其中毒机制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或中枢神经等症状,严重者可因昏迷及呼吸衰竭而死亡。现将急救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傅顺娇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8):841-842
有机磷农药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毒物,毒性物质进入机体后迅速吸收,其不良反应可涉及全身多个器官,常常伴有多个脏器的功能衰竭。病情严重、症状出现快,它可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多部位吸收,若不及时抢救,随时可导致死亡。做好抢救工作,彻底清除毒物及正确应用解毒药是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农药中毒的病人经积极有效地抢救,症状一般很快缓解。但有7%~8%的病人症状缓解后,又突然加重,再用原来的抢救药已经不灵。这种现象叫做“反跳”,一旦出现,病死率极高。 那么,如何防止“反跳”的发生呢? 1.重复彻底洗胃以防毒物残留:重症有机磷中毒多为口服中毒,毒物极易残留在胃粘膜的皱襞中,洗胃后常有残留,或部分被驱人肠道,均可继续吸收。此外,有机磷农药吸收后,仍有部分由胃粘膜细胞再分泌进胃腔内而成残毒,继续被吸收。当体内大部分胆碱酯酶处于磷酰化灭活状态;即使很小量有机磷再吸收,亦可导致乙酰胆碱的急剧堆积,而出现明显的反跳症状。所以,洗胃一定要彻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上常遇到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在积极治疗后的恢复期,又再出现中毒症状或突然死亡,这一现象称有机磷中毒的反跳或猝死。由于有机磷农药的种类、毒性、吸收途径的不同,其发生反跳的时间及机制亦各异,有机磷农药毒性越强,发生反跳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可能性剐大,如低毒性乐果中毒者,最易发生反跳,且发生时期  相似文献   

8.
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经过积极救治,在症状明显缓解后的恢复期,病情急剧变化,重新出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而且有加重的现象。如不及时处理,则危及生命。因此应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反跳的先兆症状,及时治疗,以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是一种强有力的杀虫剂,是我国日前农业上应用较广的农药。但有机磷农药不仅能杀灭害虫,对人和动物也有一定毒性。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注意防护往往也可发生中毒,中毒的途径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及粘膜等。中毒机理是进入体内的有机磷与胆碱脂酶迅速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脂酶且使之失效,它的失效导致乙随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从而发生一系列临床中毒症状,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吸收快,如果不积极诊治,将出现生命危险。我科于2004年9月收治1例有机磷中毒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占军 《中原医刊》2003,30(1):35-35
自 1997年至 2 0 0 2年共收住有机磷中毒病人 10 87例 ,经口服吸收中毒病人 72 6例 ,出现“反跳”病人 5 9例 ,抢救成功 10例。笔者就这些有机磷中毒病人出现“反跳”的临床症状作一总结 ,供大家探讨。1 临床资料1 1 定义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经救治后 ,病情缓解达到稳定期或者病人病情痊愈后 ,再次出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或原有病情突然加重 ,甚至死亡 ,这种现象称为反跳。1 2 反跳的原因 :①残留毒物再吸收 :大部分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均为口服中毒 ,口服后毒物残留于胃及肠粘膜皱襞内 ,由于洗胃导泻不彻底 ,使胃肠内的残留毒物再…  相似文献   

11.
有机磷农药毒性强,尤其是以消化道为中毒途径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者.临床经过凶险,死亡率高,尽管洗胃、导泻是临床清除农药中毒的常用方法,但是临床治疗中发现,单纯一次洗胃或导泻远远不能彻底清除胃、肠道内的毒物.我们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清除肠道内的残留于胃粘膜内的有机磷农药,同时引流出经肝代谢后又排入肠道内的农药,减少农药的再吸收.  相似文献   

12.
《中级医刊》2014,(12):108-108
有机磷杀虫剂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杀虫剂,多数毒性强,吸收中毒途径多,可经胃肠道、呼吸道迅速吸收,经皮肤吸收较慢。大量口服者在5分钟内可出现症状,多数在12小时内发生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有机磷主要与胆碱酯酶结合,抑制胆碱酯酶活力。1诊断要点1.1病史有机磷杀虫剂接触史,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及体表有特殊的蒜臭味。  相似文献   

13.
有机磷农药属有机磷酸脂类化合物,其作用快而强,毒性较大。药物主要经消化道吸收,也可经体表或呼吸道吸收而中毒。中毒的机制为抑制了胆碱脂酸,使人体内乙酰胆碱蓄积而兴奋胆碱受体,从而引起中毒症状。表现为: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胸部出现湿性罗音、紫绀、骨骼肌纤维震颤、重度可引起昏迷、呼吸中枢麻痹。我院1998年10月至2003年10月共抢救了1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指大便秘不通,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致粪便水分吸收过多,粪质干燥而硬,以致排除困难,经常3—5d或更长时间解大便一次。现代医学认为,大便较长时间停留在肠道中,大便中未消化的蛋白质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使某些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胆囊炎的病情加重。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如果超过肝脏解毒能力,还会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5.
韩德苏 《农垦医学》2006,28(3):231-232
有机磷农药毒性强,尤以消化道中毒途径患者起病症状急重且病死率高,常规治疗方法是尽早洗胃、导泻、清除口服农药。但是单纯一次洗胃和导泻不能持久彻底清除胃肠道内的毒物,有文献报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1日后死亡的病人,经尸检肠道内仍有残留农药存在。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意在将残留在胃肠道内的农药经胃、十二指肠引流出来,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成功抢救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是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在积极抢救治疗,中毒症状缓解或基本控制后,病情突然加重且进一步恶化。是有机磷中毒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第二高峰,现对临床12例反跳病例资料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性中毒最常见病之一,急性中毒经过抢救治疗,在症状明显缓解后的恢复期,病情突然急剧恶化,重新出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而且加重,临床上称为反跳现象,死亡率极高。我院自2000年-2004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67例,全部经消化道引起中毒,治愈163例,死亡4例,其中反跳6例,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经抢救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控制或明显好转后,病情再度恶化,中毒症状再度出现并加重。称为反跳,死亡率高。本对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百余例有机磷中毒中16例反跳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有机磷农药中毒屡见不鲜,中毒后除出现毒蕈碱、烟碱样症状外,部分病人随着病情的加重和治疗转归的不同,可出现各种并发症,为了提高对并发症的认识和救治,本文总结1996年以来,我院收治的16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并对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症与中毒程度之间的关系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0.
汪文莉 《中外医疗》2010,29(10):186-186
农药的生产是为了有效及时的防治病虫害,难免会因不同原因发生有机磷中毒的情况。有机磷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有机磷农药为剧毒,其毒性强,吸收快。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过程中大多数病患恢复了健康,但有部分在症状缓解的恢复期出现病情危及变化。甚至死亡。称之为反跳。以乐果,马拉硫磷多见。而且在有机磷中毒治疗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阿托品中毒的情况。有的甚至死于阿托品中毒。阿托品化后出现躁动,阿托品中毒时出现谵妄,幻觉,狂躁。为了探讨避免阿托品中毒和恢复期病情反跳现象的发生。现将2例有机磷中毒的救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