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建军 《兵团医学》2016,50(4):14-17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患者,常规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明确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左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时采用主动脉瓣逆行途径或穿刺房间隔途径标测和消融,右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右股静脉标测和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采用下位法消融慢径路.结果:5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9例(69.6%)、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7例(30.4%),其手术即时成功率为96.4%(54 /56),平均手术时间为(108.6±20.5) min,术后复发率1.8%(1 /56).56例患者中出现手术并发症2例(3.6%),其中1例出现短暂性可逆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余患者均无瓣膜损伤、心包填塞和死亡等严重并发痘.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1 174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70例(单条旁道中,左侧旁道590例,右侧旁道52例;多条旁道2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62例,AVRT合并AVNRT 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26例,房速5例,典型房扑7例。结果:第一次消融成功率为96.5%,未成功者或复发者在第二次消融后总成功率为98.9%,其中AVRT总成功率为99.4%,AVNRT总成功率为99.2%,IVT总成功率为96.2%,房速总成功率为60.0%,典型房扑总成功率为71.4%;总复发率为1.2%。未出现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结论:RF-CA是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成功率高,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6年始开展射频消融术 (RF)以来 ,累计病例已逾 15 0例 ,共随访 10 8例 ,包括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 10 8例 ,男 6 5例 ,女 4 3例 ,平均年龄 (4 6±13)岁 ,经体表心电图及心腔内电生理检查 ,诊断为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 (AVRT) 5 9例幻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4 4例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 5例 ;合并高血压病 11例 ,糖尿病 3例 ,冠心病 1例。二、方法对旁道采用文献 [1]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标测和消融。房室结双径路采用慢径路后位法及下位法标测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RFCA)在治疗飞行员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航空医学鉴定标准。方法对13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飞行员进行了电生理(EP)检查,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1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VE)2例,阵发性心房纤颤(AF)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例,房性心动过速(AT)1例。对其中12例采用RFCA治疗。结果RFCA即刻成功率为100%,全组无并发症发生。1例房性心动过速未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所有飞行员术后地面观察6个月后,返院进行随访复查,同时进行飞行鉴定。12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24h动态心电图、12导联心电图检查和食道电生理检查均未检测到术前的同型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延迟成功率为100%,医学鉴定合格。1例AT仍有发作,飞行不合格。结论对于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心脏电生理检查应作为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医学鉴定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罗惠兰  卢才义 《人民军医》1999,42(6):334-335
随着导管射频消融术应用的增加,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的病例也随之增多[1]。为探讨避免术中并发症和减少术后复发的方法,我们对试消融法和消融法治疗室上速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前者无复发和心脏传导阻滞并发症。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均为药物治疗无效的室上速72例,男48例,女24例;平均年龄43岁。其中房室旁道折返62例,房室结双径路折返10例。分为试消融法和消融法各36例。两组中旁道和双径路折返分别均为31例和5例。1.2 方法1.2.1 消融法 术中电生理检查和消融导管操作参照吴宁[2]方法。旁道消融时,均不采用试消融即在电生理对侧旁道定位后…  相似文献   

6.
我科于1992年6月~1993年12月对快速心律失常25例采取射频消融术治疗,总有效率达94%以上,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情况25例患者中预激房室旁道(AP)19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20~73岁。17例反复发作呈上性心动过速3~ZO年,2例反复发作旁道下传快速心房纤颤3~6年。体检均未发现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曾多年使用多种药物治疗,但不能控制心动过速发作。19例共有房室旁道对条(2例存在双分路),左侧旁路11条,其中显性游离壁6条,后间隔1条,隐匿性游离壁4条。右侧房室旁道IO条,其中显性游离壁5条,后间隔2条,中间隔1条…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术(RFCA)是1991年国内用于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介入性技术。我院自1993年来在 X 线胃肠机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4例,均获成功。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共计14例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17~48岁,平均32.5岁。心动过速病史1~10年,均经两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无一例器质性心脏病,术前均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或心内电生理确诊。手术标测方法,消融操作步骤及成功标志按胡大一等所推行的要点进行。应用设备,日本日立公司制造的750mAX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以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及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为最常见,其次为阵发性房扑,房颤和室性心动过速(VT)。我院自1995年6月开始对19例AVRT、AVNRT及VT患者给予心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现将有关资料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射频电流消蚀房室旁道和房室交界区治疗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10015沈阳解放军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沈阳军区总医院张玉成,翟文华综述郑斯聚审校1982年开始的闭胸式直流电消蚀治疗房室旁道或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虽然有效,但因峰电压高(2000~...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射频消融术(RF-CA)是治疗SVT的一种有效方法。1998年2月~2004年4月,我们应用RFCA治疗AVNRT6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王莹  曾山  孟凡鹏  王健宇  赵鹏 《武警医学》2022,33(5):383-385
 目的 探讨增加导管接触力诱发消融法治疗常规消融失败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10至2021-04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就诊的顽固性AVNRT患者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采用Carto-3系统,按照常规方法消融,出现持续性交界区心律,达到有效消融终点后仍能诱发AVNRT。采取增加导管接触力压迫原消融区诱发心动过速的方式,探寻不可诱发点,在该点位加压持续消融。结果 5例手术全部成功,操作时长为(9.4±2.4)min,不可诱发心动过速的平均接触力为(15.4±2.2)g,加压消融最大接触力为(10.4±2.3)g,相比常规消融(5.8±1.6)g,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累计放电时长为(68.6±8.5)s,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42个月,平均(18.6±14.4)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 对于常规消融达到有效终点仍可诱发心动过速的顽固性AVNRT病例,采用增加导管接触力诱发消融法,简便快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逆传P波的形态、RP及RPV1-RPE间期在房室旁路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173例经心内电生理确诊并成功消融的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患者,观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逆传P波的形态、RP间期及RPV1-RPE间期.结果 左侧旁路中Ⅰ、avL呈(-)75例(63.0%),右侧旁路中Ⅰ、avL呈(+)46例(71.9%);间隔旁路中Ⅱ、Ⅲ、avF呈(-)44例(100.0%);右后间隔RPE间期最短[(92.6±13.1) ms],RPV1-RPE间期在右后间隔最短[(16.6±12.3) ms].结论 根据逆传P波的形态、RP及RPV1-RPE间期可以对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旁路较精确定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retrograde P wave morphology, RP interval and RPV1-RPE interval in the positioning of atrioventricular bypath at the onset of 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 with concealed pre-excitation syndrome.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eventy-three cases with concealed pre-excitation syndrome underwent electrophysiology examination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etrograde P wave morphology, RP interval and RPV1-RPE interval were monitored at the onset of 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 with concealed pre-excitation syndrome. Results The inversion of retrograde P wave in lead Ⅰand avL displayed in 75 cases (63.0%)in the left bypath. The erection of retrograde P wave in lead Ⅰand avL displayed in 46 cases (71.9%) in the right bypath. The inversion of retrograde P wave in lead Ⅱ, Ⅲ and avF displayed in 44 cases (100.0%) in LPS and RPS. The shortest interval of RPE was in RPS (92.6±13.1 ms) (P<0.01). The shortest interval of RPV1-RPE was in RPS (16.6±12.3 ms) (P<0.01).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retrograde P wave morphology, RP interval and RPV1-RPE interval, mor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atrioventricular bypath could be made in patients with concealed pre-excitation syndrom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冷冻球囊消融(CBA)对比射频消融(RF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Knowledg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中国万方(WanFang)和中国维普(VIP)等数据库,收集RFA与CBA治疗PAF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自建库至2015年12月.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由2名评价员各自独立完成.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RCT研究文献(6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RFA相比,CBA增加了术后膈神经麻痹发生率(RR9.26,95%CI2.17~39.63,P=0.003),但手术时间(MD10.07,95% CI-9.10~30.52,P=0.29)、X线透视时间(MD-0.18,95%CI-8.14~7.77,P=0.96)、随访12个月成功率(RR0.91,95%CI0.72~1.14,P=0.40)和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率(RR0.47,95%CI0.11~2.02,P=0.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RFA相比,CBA治疗PAF在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随访12个月成功率及房速、房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能增加膈神经麻痹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Carto3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导引下施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RFA)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接受Cano3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导引下RFA治疗的28例PSVT患者(Carto组),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接受X线导引下RFA治疗的36例PSVT患者(X线对照组),对比两组术中X线辐射时间、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等差异.结果 Carto组术中X线辐射时间(2.6±2.3) min,显著低于X线组(15.8±9.5) min(P<0.001),其中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零X线辐射.Carto组、X线组手术功率分别为28/28(100%)、35/36 (94.4%) (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62.7±34.4) min、(149.4±46,2) min(P>0.05).Carto组无并发症发生,X线组1例AVNRT患者消融中出现一过性Ⅱ°房室传导阻滞.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患者.结论 Carto3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导引下PSVT RFA安全有效,显著降低X线辐射时间,部分AVNRT患者可实现零X线辐射,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单导管法消融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早、室速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对62例心脏结构正常的右室流出道单型性室早及18例右室流出道单型性室速进行了单导管射频消融。采用起搏标测法,以起搏时与室早或室速波形态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结果:80例室早或室速均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形态。消融即刻成功率93.7%(75/80),未成功的5例改为在CATO三维标测系统下消融成功,动态心电图记录消融前后室早数为(14563±2453)次/24h和(586±158)次/24h,有1例患者出现心包填塞,经穿刺置管引流后消失。随访期间有5例复发,再次用单导管法射频消融成功。结论:经单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而安全地消融心脏结构正常的右室流出道单形室早、室速,可作为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患者的治疗选择,并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大量节省费用、技术易掌握。  相似文献   

16.
17.
呈连续房室结功能曲线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终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房室结功能曲线 (AVNFC)呈连续性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射频消融的终点。方法 :80例AVNRT患者分为 3组 :A组 12例 ,各种心房刺激均呈连续性AVNFC ;B组 15例 ,仅心房递增起搏呈跳跃性AVNFC ;C组 53例 ,各种心房刺激均呈跳跃性AVNFC。比较三组患者射频消融前后组内及组间的电生理参数。结果 :消融后三组患者心房递增起搏时最大AH间期 (A1H1max)均比消融前显著缩短 ,A组消融前A1H1max及消融后A1H1max的缩短程度均小于B组和C组 (P <0 .0 5)。B组、C组消融后心房程序刺激时最大AH间期 (A2 H2 /A3H3max)均比消融前明显缩短 (P <0 .0 5) ,但A组消融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于心房递增起搏和程序刺激均呈连续性AVNFC的AVNRT患者 ,消融后A1H1max的显著缩短可作为消融成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自动导航射频治疗肝癌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治疗肝癌术的护理及随访。方法:分析经皮肝穿刺多弹头射频技术治疗肝癌30例护理问题及对策。结果:本组30例患者,焦虑26例(86.7%),睡眠障碍19例(63.6%),剧烈疼痛12例(40%),心律失常6例(20%),恶心、呕吐4例(13.3%),发热14例(46.7%),尿少2例(6.7%);术后随访3个月,自觉症状、食欲明显改善,肝癌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瘤体内血供基本消失,AFP下降,肝功能酶谱及胆红素恢复正常,体重增加。结论:多弹头射频技术治疗肝癌微创、安全可靠、效果满意,术前做好心理指导和睡眠指导,术中精心操作,严密监测,详细观察,术后精心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16年7月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及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为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律失常的105例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 105例患者分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HNCM)42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HOCM)41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AHCM)22例。3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合并心律失常类型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3组不同心律失常类型中,均为心房颤动发生率最高,分别为38.1%、63.4%及50.0%。HOCM组12例患者行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4例患者行外科肥厚心肌切除术。HNCM组4例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HOCM组2例患者因心室颤动植入单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HNCM组、HOCM组及AHCM组分别有7例、2例及2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出院后随访3~14个月,平均(8±3)个月,患者均存活,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 HCM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